黄 卉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 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我院呼吸病监护病房(RCU)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870例患者中68例发生医院感染,其中住院2 d内死亡及自动出院者除外,对其出院病历作回顾性调查,并探讨其护理对策。
1.1 一般资料 870例患者中,男364例,女506例。年龄39~88岁,平均(57.9±9.8岁)。病程5~20年。基础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心脏病等。以发生医院感染者作为观察组,无医院感染者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对870例重症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心脏病)、肺功能情况(按照肺功能康复评定表进行评定)、住院时间、病房条件、季节、侵袭性操作(床边纤维支气管镜、留置尿管、胃管、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方面。
1.3 诊断标准 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判断医院感染及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医院感染率为7.82%(68/870)。其中呼吸道感染39例,构成比为57.35%;泌尿道感染14例,构成比为20.59%;皮肤软组织感染7例,构成比为10.29%;胃肠道感染5例,构成比为7.35%;切口感染3例,构成比为4.41%。其易感因素为年龄大、合并其他疾病、肺功能差、侵袭性操作多、住院时间长、重症病房、春夏季,而预防应用抗生素不能降低医院感染,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部分易感因素比较
在医院感染的患者中,年龄增高也是RCU重症患者医院感染随之升高的一个因素。老年患者因其组织器官发生退行性变化,机体的防御机能与抵抗力均明显下降,加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原发性疾病的侵袭与损害,对住院环境中的细菌抵抗力低下,易引起院内感染。虽然重症患者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其医院感染仍居高不下,与李振林[2]报道的我国医院感染率在0.21% ~8.25%一致,远高于一般疾病医院感染的水平[3]。调查显示,感染部位中呼吸道感染占首位,为57.35%,其感染的原因:(1)患者大多处于昏迷状态,丧失咳嗽反射能力。(2)长期卧床,痰液坠积肺内造成呼吸道感染[4]。其次是泌尿道[5]、皮肤软组织、胃肠道、切口部位感染,这与监测的资料报道相一致。分析原因是RCU重症病房患者是危重患者聚集的场所,空气中致病菌相对较多,RCU患者长期肺部疾病致心肺功能受损,患者住院时间长,长期卧床,肺功能差,春夏季节,加上抵抗力较差,易交叉传播;侵袭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纤维支气管镜、胃管、尿管的置入,呼吸机的应用等;大量抗生素应用,使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
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各种侵袭性治疗操作,减少住院天数外,针对易感因素采取下列护理措施:
4.1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护人员定期接受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强化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及防范措施。重视手卫生,虽然洗手是防治医院感染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措施之一,但研究表明,病房内医护人员不能坚持“6步洗手法”,洗手依从性只有76%[6,7]。要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正确选择使用手套,佩戴无菌手套、非无菌手套,确保在不同工作之间、操作之间正确使用手套。正确选择医用口罩,持续应用6~8 h,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在临床工作和医院管理中加强监测,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建立患者感染档案,加强预防及控制工作。护理部消毒隔离质控小组和院感科人员每月、每季度不定期与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评分,把科室的感染管理纳入到全面的质量管理考核中,并与个人的绩效挂钩,使科室的感染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率[8]。
4.2 完善病房管理 RCU患者病情重,医疗仪器多,使用频繁,体温计、血压袖带、止血带、听诊器等护理用品一人一物一用一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整洁,春夏季特别要注意加强无菌操作,并注意温湿度的调节,特别加强最易忽略的卫生员、送餐员等工勤人员的管理。空气消毒尽可能使用净化器,做好室内物品、地面的消毒工作。加强监测力度,对每月使用的呼吸机管道、各种引流液、氧气湿滑瓶、病历夹、擦手巾、水龙头、拖把等进行细菌培养,及时发现感染源,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病区地面、病床采取湿式清扫。
4.3 健康教育 对存在易感因素的患者向家属加大力度宣传预防感染的方法,使其理解限制探视人员及更换衣物、鞋子的必要性,激发家属的责任感,使其主动配合,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指导患者的饮食,保证饮食多样化、合理化,保证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如果不能进食,可静脉输血、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等以纠正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或转普通病房治疗,降低感染率。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可能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高危患者应勤翻身、拍背,气管插管的患者预防口腔分泌物误吸,气管切开的患者注意无菌操作及气道湿化,切口处敷料保持干燥,每日定时更换,污染时随时更换。
4.4 加强基础护理 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位列第一位,而口腔卫生较差可使患者并发肺炎,因为从口咽部吸入细菌被认为是细菌进入肺的最主要途径,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认真到位的口腔护理可降低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及时清理分泌物、呕吐物,加强翻身,正确及时留取痰液、两便标本。保持床单整洁,护理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减少有创检查治疗的频度,尽量减少各种插管的放置时间,插管局部定时用消毒剂消毒和做细菌培养,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2001:10-12.
[2]李振林主编.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40 -43.
[3]吴安华,任 南,文细毛,等.193所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561 -564.
[4]刘 萍,黄凌慧.1800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7,7(5):215.
[5]史文昕,史文晶,李静峰,等.2409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53 -754.
[6]Sharir R,Teitler N,Lavi I,et al.Highlevel handwashing compliance in acommunity teaching hospital:a challenge that can be met[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1,49:55 -58.
[7]Lipsett PA,Swoboda SM.Handwashing compliance depends on professional status.Swoboda SM.Handwashing compliance depends on professional status[J].Surg Infcct(Larchmt),2001,2(3):241 -245.
[8]杨艳芳,詹少玉.规范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4):443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