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的探讨

2012-08-15 00:52何少华蒋福明
关键词:村改居设施社区

何少华,蒋福明

(1.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8;2.南华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据国家权威部门有关数据,2000年城市化率到36.09%。而短短10年后,中国城市化率达到了46.59%,到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跃升到了51.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镇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城市区域不断扩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中村”、“城边村”,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些地方面临着全面转轨变型问题。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管理工作,作为一种社会探索,一些地方逐步将村委会转为居委会,因而出现了大量的“村改居”地区。作为农村城市化转变的重要方式,‘村改居’大体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拉开了大幕,全国范围内的展开则是以北京市石景山区2003年将余下的1.5万多农民整体转变为非农户为标志。”[1]“村改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主要是指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把原来的城中村及经济发达的城市郊区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撤销,改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用城市的管理模式去治理被城市化了的原农村地区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

目前我国对于“村改居”社区开展了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治理、组织建设、权益保护、城市融入、文化转型等方面。“村改居”文化的研究,大体与“村改居”工程的推进同步。“村改居”社区文化主要是指“村改居”社区居民在生产实践和社区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生活习惯以及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村改居”社区文化根据其文化属性,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由于身份的改变、职业变换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村改居”的居民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体现在社区文化上,表现出不同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文化特点,总体上呈现为文化的变迁性、文化的多维性、文化的冲突性等特点。

当前,人们对社区精神文化的重视已达到和物质文化同样重视的程度,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社区生活中,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会超过对物质文化的追求。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往往只重视“村改居”社区物质硬件等方面的投入,而忽视了“村改居”社区精神文化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造成了“村改居”社区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和滞后,影响了“村改居”社区的社会管理,制约了“村改居”社区文化的成功转型。因此,各级“村改居”社区必须不断的探索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

二、“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村改居”的出现,是当前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产物。一方面,作为政策的“村改居”是一种行政管理机构的现代意识形态设计的产品,政策设计者期望达到城乡一体化的良好意图清晰可见,但同时,由于其产生时间较晚,“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上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亟待提高

“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是社区心理的重要因素,是指居住在同一个社区的人们出于对自身生活安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等自身利益的考虑,对所在生活地域具有一种天然的维护、保护意识。”[2]村委会转为居委会后,农民虽然在户籍上转变为城市居民,但由于传统农村大多是聚族而居,在一个村落或者附近几个村落中居住的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人,在这里,人们守望相助,彼此间十分熟悉,构成了一个熟人社会。因此,尽管他们在身份上转变为城镇居民,有的居住地也变成了集中于新社区,但宗族、家族、乡里乡亲等传统关系和乡土情结依然根深蒂固,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村委会等村社组织的认同与依赖依然很强,对新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明显偏弱。

(二)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社区文化建设中,文化设施是基础,起着文化载体的作用。要开展“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构建社区和谐文化,必须重视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一些“村改居”社区在文化建设伊始,都投入了一定资金,建设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社区文化设施。但从更大范围来看,“村改居”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许多社区由于资金缺乏、历史较短、观念落后等原因,大多缺少必要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比如合格的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等,与城镇发展的整体要求有一定差距。有的社区有一些文化设施,也存在文化设施总量不足,文化设施科技含量不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偏低等现象,未能跟上时代步伐,影响了社区文化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社区文化队伍建设较为薄弱

“村改居”社区居民群体中,原来主要由同村、同组村民组成,基本是知根知底的熟人社会,具有较强的同质性,而“村改居”后,存在异质化增强的趋势,逐渐演变为半熟人社会,人际互动有别于以前,一些现实利益矛盾逐渐增多,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对“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村改居”社区的特殊性,很多社区管理人员都是原村委会干部,虽然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规划、组织、协调、管理的作用,为社区文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由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常年从事的是农业生产和村集体经济管理,缺乏文化管理经验和文化建设技能,制约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由于“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时间短,经验欠缺,缺乏长期规划和全面、准确的文化定位,对社区文化建设投入不足,一些从事社区文化工作的人员工资待遇低、办公环境差,难以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

(四)发展社区文化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由于“村改居”社区居民大多来自于农民,他们遵循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加之刚刚转化为社区居民,缺乏一种长期的社区生活的引导与熏陶,导致他们的社区意识缺乏,存在着对社区文化事务冷淡的态度。而对于社区文化工作者来说,“村改居”之前,村委会的工作主要是发展集体经济,其余日常工作也只不过是调解邻里纠纷,落实计划生育,检查环境卫生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工作。“村改居”之后,除了原有常规社会管理工作外,工作内容增加了,工作职能转变了,尤其面对文化建设的一些不足和问题,迫切需要社区工作者转变观念,跟上形势的发展。当前,很多“村改居”社区工作者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狭义地理解社区文化建设,把社区文化工作简单化的等同于群众文艺活动或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而不注重对文化内涵、文化功能的挖掘。使社区文化的发展与整个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不相适应。

三、“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的辩证思考

“村改居”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城市化的本质是社会现代化,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的思想文化素质,最终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积极探索和加强“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特殊性,坚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村改居”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其文化建设之始,会面临复杂的实现情况:社区内同时并存多种文化因素,既有传统民俗文化,又有现代都市文化;既有国内文化,又有西方文化,其中精华与糟粕,先进与落后并存。各人的认知、喜好不同,选择也会不同。在某种意义上讲,一些社区成员出现了文化断裂,“文化的断裂影响人文精神的发展”[3]。使得社区治理出现很多问题,这是矛盾双方斗争性的一面,并且这种矛盾普遍存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城市社区文化的发展虽然不要求整齐划一,但是也不能良莠不齐,在一些问题上必须坚持矛盾的同一性和特殊性。而这一问题就是在“村改居”文化建设的大方向上,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培育积极向上、健康进取、丰富多彩的新型社区文化。

(二)把握质量互变规律,遵循循序渐进、有张有弛的原则

“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不同于成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道路,在于“村改居”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发展是政策推动,历时短,使得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低;大家对于社区文化建设思想认识不到位;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少,设施落后;社区文化建设的队伍薄弱,社区文化人才匮乏。为此,政府部门,各级社区工作者也采取了很多方法,但始终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和质变的转化过程,“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也是一样,只有坚持循序渐进,有张有弛的发展道路,不断营造氛围,团结引领,使大家认识到社区就是自己的家。其次,对于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政府的投资力度毕竟有限,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并不等于我们就坐视社区文化的缓慢发展,社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采取与相关企业联姻的方式,赢得社会、企业对城社区文化工作的支持。同时,应重视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做到优势互补,还要通过积极引导,发挥社区全体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强化参与意识,共同推动社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抓主要矛盾,化解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很多问题,比如社区卫生的脏乱差现象,某些社区的黄赌毒现象,一些社区居民游手好闲,无事生非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既不能坐视不理,也不能管而不力。作为社区工作者,应该理性的看待这些问题,坐视不理只能助其滋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会是治标不治本。正确的方法是,面对这些问题,作为问题本身把它看成是事物的肯定阶段,这时候就要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症下药,促成事物由肯定方面向它的否定方面转化,比如,面对社区卫生的脏乱差问题,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要使广大居民认识到,当一个社区整体卫生状况下降的时候,任何一个居民的健康状况都会受到威胁。所以,治理的方法是:定期开展卫生健康与传染病防治科普宣传,医疗队进社区义诊,让大家充分认识社区卫生与自身健康的关系。健全社区卫生清理制度,同时可以建立社区离退休爱心人士社区卫生监察队,开展随时随地的卫生监督。对于社区的黄赌毒现象,一是要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二是社区可以自建一些棋牌娱乐室,定期开展一些棋牌比赛,对一些确系违法乱纪,屡教不改的,就必须依法严肃处理。对于一些游手好闲的社区居民,可以定期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大家的职业技能。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开展点对点职业规划等等。当事物本身的肯定方面是反面的时候,通过抓主要矛盾,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事物由其肯定方面(反面)向否定方面(正面)转化,进而达到否定之否定,紧跟时代步伐,坚定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共建文明、团结、和谐、幸福社区。

[1]宣文尧,李姿漫,徐鹏程.被动城市化视角下“村改居”项目研究——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J].旅游管理研究,2011(5):46-48.

[2]周保垒,陈君.关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8-92.

[3]王华斌.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转型发展[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4):87-91.

猜你喜欢
村改居设施社区
民生设施非“摆设”
社区大作战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村改居”社区治理体制的变革与重构
“村改居”需要处理好几对重要关系
试论“村改居”的法律规制
“村改居”法律程序的缺失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