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

2012-08-15 00:54李仁卿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大众化校园文化

李仁卿

(湖南工业大学 思政部,湖南 株洲 41200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适应思想文化领域新变化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其目的是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总任务和总要求。即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学校是思想文化建设和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是人类价值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桥梁,它肩负着培养与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具有十分关键和特殊的地位。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一个主要载体。因而,抓住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意义深远。

一、校园文化是一定思想观念或价值体系传播、普及和教育的载体

任何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的传播、普及和教育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载体。陈万柏先生认为:所谓文化载体,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看,就是指以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意,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1](P117)校园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在学校里所独有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和系数,是学校教育的产物。[2](P1)即: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空间里,全体师生员工依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在教学、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校园文化载体,是指教育者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寓于校园文化之中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师生在耳濡目染之中,潜移默化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直至被其认同、接受,并成为其自觉的追求,从而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普及效果。

校园文化作为一定思想观念或价值体系传播、普及和教育的载体,从形态上来看,可分为校园物质文化载体、校园精神文化载体和校园制度文化载体。所谓校园物质文化载体,是指校园文化作一定思想观念或价值体系传播、普及和教育所依托的物质因素,它涵盖教学、科研、生活、环境、设施等方面的物质构件,同时赋予它文化内涵,是校园文化载体的物质基础。[4](p202)所谓校园精神文化载体,是指校园文化作为一定思想观念或价值体系传播、普及和教育所依托的精神因素。它主要是在学校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校园全体成员认同、遵循并带有该校特色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道德规范、心理氛围和思想观念等与教育主体有关的内在的精神因素的综合。相对于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载体。[4](P190)所谓校园制度文化载体,是指校园文化作为一定思想观念或价值体系传播、普及和教育所依托的制度因素。它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产物,是校园物质文化的工具,是国家根据社会对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学校根据其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规律和实际需要制定的,以条文形式存在的,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文化形式。[4](P202)校园文化载体的这三种形式,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作为一定思想观念或价值体系传播、普及和教育载体的统一整体。其中,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处于表层,制度文化载体处于中层,精神文化载体处于核心层。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制度规范潜移默化的地使生活在校园中的广大师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影响。

校园文化独特的功能,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它能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校的大众化提供很好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

二、校园文化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载体优势

一定思想观念或价值体系的传播、普及和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与受教育者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因而,情境暗示,潜移默化,常常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播一定思想观念或价值体系的重要方式。为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样需要充分利用情景教育的功能。而校园文化正是最佳的教育情景。惟其如此,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在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建设的全过程、贯穿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得到切实贯彻和充分体现,为高校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5]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载体,相对于其它载体而言具有以下明显优势:

第一,学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和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是人类价值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桥梁;校园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前瞻性。就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作为亚文化,校园文化受到主导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但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因而它对主导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起促进作用。”[6](P548)校园文化的前瞻性能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的形成。因此,校园文化在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的同时,通过对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挖掘、探讨与争论,潜移默化地推进着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的形成。

第二,校园文化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它受众面广,容易被广大学生接受和认可,为广大学生所喜爱。因而,作为一种价值载体,校园文化比其它载体更容易使受众形成与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念相一致的价值观。而且,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广大受众容易形成群体心理定势。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融入其中,无疑将有利于增强受众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校园文化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所谓校园文化的调节功能,即校园文化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的前提下,自身内涵、形态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7](p78)在思想交流频繁,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激荡与交融的今天,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学校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校园文化为适应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要求,必然会对自身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形态作出相应的设计安排。

此外,作为置身于民族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亚文化,是在先进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其文化的灵魂。从而,校园文化不仅表现为向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而且还将在文化建设的模型上为社会发展提供范例。可见,校园文化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具有自身的优势。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途径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凸显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职能。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教育师生,用先进、科学的文化思想和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引导广大师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熏陶,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的主导思想和精神支柱,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并促使广大学生自觉调整自己的理想目标和人生态度,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防止去意识形态化倾向,也要防止泛政治化倾向。坚持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积极培育学校精神文化,营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精神氛围。着力加强校风、师风和学风建设,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的优良传统,积极培育大学精神。

第二,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和规章制度,营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制度环境,全面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

制度是刚性的,价值观是柔性的,刚柔相济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因地制宜,完善学生守则和规章制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思政教育和服务社会的全过程。

为此,首先,要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实现校园文化教育的规范化。要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使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制度都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防止具体制度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背离。要积极推动学校制度建设与完善进程,把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制度规定,用制度的权威来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其次,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校园文化教育的常态化。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不仅具有维护日常生活、学习秩序的作用,也应当承担起倡导主流价值观念的责任。各级各类教育部门要把倡导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份内工作,建立健全有效机制。再次,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实现校园文化教育的长效化。如:将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工作开展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各主要部门和学生工作考核的内容中,将校园文化的建设措施及实施情况、校园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将学生参加和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的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年度评优、党员组织发展的重要指标等。

第三,要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物质环境。在创建优美校园的同时,要注重物质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机结合。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优美而具有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重视营造独特的育人环境和学习氛围,将“无声”的时代主旋律融入到“有形”的物理环境中。为此,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遵循继承性、科学性、创新性、个性化的原则,在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及建筑方面,体现知识熏陶、情操洗礼、境界提升的陶治功能;与物质艺术、文化艺术、和校园精神对话的审美功能,以及延续学校历史、展示民族风格、表现个性特色的标识功能,注重校园布局生态化、硬件建设现代化、景点建设人文化。这样才能做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之中,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营造出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物质环境。同时,地处革命老区的学校,可建立地方史展室和校史陈列室,使学校核心价值、优良传统以及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这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的应有之义。

第四,推进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践舞台。

学生社团组织和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型、兴趣型的学术组织,更重要的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组织动员方式。学校学生社团要充分发挥依托学生的优势,有效利用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实践之中。如:成立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充分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先进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开办青年党员骨干培训班,掀起学生理论学习热潮;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举办讲座,用大众的语言和具体生动的事例进行宣传,结合当代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中要义,加强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力和感受力。

第五,结合新形势下大学校园文化显现的新特点,加强校报、校刊、学生通讯社、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等校园媒体的建设,坚持“三贴近”原则,围绕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大张旗鼓、满腔热情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播知识,引起广大学生的共同关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当前应特别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为此,既要进一步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又要抓好网络文化传播平台建设,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粹,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主流舆论。要加强网络管理,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抓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第六,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校园文化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载体。要抓好品牌性的校园文化活动,重点组织开展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水平、有助于学生确立理想信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有助于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精品活动。如:以校园学术科技节为龙头,开展系列科技讲座和各类学术竞赛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学术气氛。如“挑战杯”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知识、得到锻炼,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大学生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以传统节日和青年节日为契机,以艺术形式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同样离不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围绕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等,把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的关系加以昭示,在各民族学生情感释放的过程中,显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围绕重大青年节日,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和五四青年节,举办纪念晚会和先进性表彰大会。通过晚会,让当代学生重温那一段如火如荼的战争岁月,慎终追远,怀先烈;通过对各种先进人物的表彰,如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校园“十佳”等,充分肯定广大学生的进步行为,树立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激励当代学生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光荣传统,担当起新的历史责任。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郭广银,杨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孙兆静.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类型和功能[J].理论观察,2007,(1).

[4]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5]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8 - 04/24/content_8035334.htm

[6]金哲等.当代新术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7]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大众化校园文化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