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旺珍,陈天瑜
(1.湖北科技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湖北 咸宁 437100;
2.咸安区实验中小学,湖北 咸宁 437100)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农村在“一大二公”思想指导下,从初级社迅速过渡到高级社,又从高级社一步跨入人民公社。1958年的八九月间,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在全国范围基本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但是在随后发生的严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安徽等广大地区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抵制人民公社体制,自发搞起了“包产到户”等形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包产到户”究竟是社会主义性质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围绕这个问题,从基层到高层展开了广泛的争论。邓小平在1962年7月7日的一次讲话中明确地讲了他的看法。“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样的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生产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就像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1]。虽然邓小平在这里讲的是当时最紧迫的农业生产问题,但是,实际上邓小平阐述了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是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联系起来,着重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
在1974年、1975年主持中央工作期间,邓小平就社会主义应当是穷的还是富的这个重大问题,同“四人帮”进行了争论,批驳了他们鼓吹的穷社会主义论。他指出,致富不是罪过,没有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2]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为澄清人们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尖锐地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他反复强调,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应充分发挥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个优越性,这就进一步推进了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在此基础上,邓小平逐步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1980年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3]。在1985年8月的一次讲话中,邓小平说“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2]。1986年9月2日,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2]1990年12月的一次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2]到1992年初,他在南方谈话中又极其精练地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
从1962年提出着重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的新思路,到1992年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研究,经历了整整30年时间!这是一个凝结着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反思过程,也是一个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勇气的实践探索过程。
1.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史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完全搞清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邓小平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中国当前的时代特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从我国的基本国情看,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这要求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从时代特征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各国竞争十分激烈,必须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基础地位,才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表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与资本主义及其他一切剥削社会的本质区别。单纯地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还不足以揭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因为资本主义也在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和其他一切剥削制度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共同富裕,相反,它们必然会产生剥削和贫富的两极分化。因此,邓小平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仅讲清了发展生产力以后,社会成果属于谁,归谁享有的问题,而且反映了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与崇高理想,展示了社会主义对于人类和历史的根本价值。[4]
3.从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揭示了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以及一切剥削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要始终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在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问题上,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贡献在于:一方面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所有剥削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另一方面又把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并阐述了共同富裕的基本思想:一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二是少数人富而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三是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平均主义只会共同贫穷;四是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而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人和其它地区也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五个动词层层递进。“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五个动词层层递进表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一个动态的、逐步实现的长期过程。只有解放了生产力,才能发展生产力;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只有消灭剥削,才能消除两极分化;只有消除两极分化,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我国现实社会主义的状况来看,社会主义本质已经有所体现,但从总的方面来看,我们还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曾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显然,充分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
2.三个层次环环相扣。第一层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根本途径。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高效率。第二层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个规定,确保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使生产发展成果属于人民,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另一个要求是公平性。第三层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概括起来说,第一层次是物质保证,第二层次是制度保证,第三层次是根本目标,三个层次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科学内涵。
3.三个统一互为关联。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上述三个层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根本目标和根本手段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的辩证统一。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生产力方面的规定,“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生产关系方面的规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方面做出的规定;第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物质手段,因为没有必要的手段,目标就无法达到;没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就没有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体现了根本目标和根本手段的统一;第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结果,又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本质中最重要的东西。而“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是对立的,不相容的。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得消除“两极分化”,这都需要一个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因此,又体现出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的统一。总的来说,这三个统一是不可分割、互为关联的。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经济、文化、政治三个基本方面,大大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展开,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江泽民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5]“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6]江泽民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认识、新发展。
胡锦涛指出:“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条件下,如何科学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7]党的十六大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进行了理论升华,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8]从“推进社会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而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总之,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改革、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这种认识的发展并未完结。因此,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和认识必将越来越深化、越来越全面,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也必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
[1]邓小平文选(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3.
[2]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1.135.172.364.373.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3.
[4]张玉蓉.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及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
[5]十四大以来重要历史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47.
[6]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23.
[7]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5.
[8]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解读[C].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