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用于肱骨近端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2012-08-15 00:43:24张国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成角肱骨移位

张国刚 余 峰 程 海

河南固始县人民医院骨科 固始 465200

锁定钢板用于肱骨近端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张国刚 余 峰 程 海

河南固始县人民医院骨科 固始 465200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分析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6例。结果 56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折再移位发生;根据Neer疗效评分:优34例,良16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达89.3%。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愈合率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适合多种类型的肱骨近端骨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疗效

肱骨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折,由于近年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现代交通环境的改变,肱骨骨折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目前占全身骨折的4%~5%[1]。多由暴力伤造成,如车祸伤,重物撞伤等。肱骨近端骨折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肱骨头坏死等严重的并发症。传统治疗多采取中医整形手法及夹板外固定等方法治疗,我院于2008-02—2011-08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6例患者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18~62岁,平均39.7岁。骨折原因:车祸伤29例,摔伤25例,重物砸伤2例。全部56例患者均为闭合型骨折,无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根据Neer骨折分型,其中Ⅲ型患者30例,Ⅳ型患者22例,Ⅴ型患者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 h~5 d,平均2 d。所有患者于术前拍摄肩关节正位X光片和腋位X线片,部分严重患者行CT平扫或三维重建。

1.2 临床表现肱骨近端骨折位有明显的瘀斑,患肢上臂纵轴叩击时有疼痛感,骨折处成锐角,患肢与健肢相比略短,部分患者可以听见畸形骨擦音。患者功能丧失,常将患肢前臂依附于胸壁处以减轻疼痛。

1.3 Neer骨折四部分类法将肱骨上端肱骨头、肱骨大结节、肱骨小结节和肱骨上端相互移位程序分成6个类型,判定为移位需符合移位>1 cm或成角>45°,否则不能认为是骨折移位。其中Ⅲ型骨折判定标准:骨干移位骨折:外科颈骨折。骨折移位>1 cm或成角畸形>45°;Ⅳ型骨折判定标准:肱骨大结节骨折:肱骨大结节骨折并且骨折移位>1 cm;Ⅴ型骨折判定标准:肱骨小结节移位骨折:可以是单独小结节撕脱骨折,骨折移位>1 cm,属“二部分骨折”。

1.4 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垫高患肩,给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于患肩前内侧弧形切开,沿三角肌与胸大肌间沟入路,保护头静脉并将其向内侧牵开,将三角肌向外侧拉开,充分暴露肩关节和肱骨近端骨折处,清理断端碎骨及凝血块,患肢外展位手法推压复位。经C型臂X线机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后,选择长度合适的近端锁定钢板置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5 mm及结节间沟后10 mm处。调节近端锁定孔的方向,拧入4枚长度合适的螺钉锁定钢板。C型臂X线机透视观察,证实钢板固定位置良好,修复损伤的关节囊及肩袖,冲洗止血后,留置一根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1.5 术后处理与功能锻炼术后常规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3 d,14 d左右拆线。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钢板固定牢固程度、合并损伤的情况、肩关节的被动活动度来制定术后功能锻炼的时间及强度。术后三角巾曲肘90°悬掉于胸前3 d,术后23 d开始钟摆样运动、外旋功能锻炼;术后2周可以增加内收、内旋的锻炼;术后3周经可做肩关节上举等锻炼;术后6周复查X线片,如骨痂形成,则可以开始患肢的主动功能锻炼;3个月后可以让患者开始力量训练,并加大主动、被动训练的强度。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1.6 疗效判定患者患肢的疗效判定依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2]:满分为100分,其中疼痛为35分,功能使用情况为30分,活动范围为25分,解剖位置为10分。根据患者得分情况分为四级: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观察患者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疼痛、肌力情况等。

1.7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采用t检验,数据资料以%表示。

2 结果

本组45例患者随访3~25个月,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平均8.6周;无畸形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折再移位发生;根据Neer疗效评分:优34例,良16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达89.3%。

3 讨论

肱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原则是理想复位,保留肱骨头的血液循环,保持骨折端的稳定,并尽早开始功能锻炼[3]。对于大多数的肱骨近端骨折移位不明显和成角不明显的骨折不需要手术治疗,包括NeerⅠ、Ⅱ型骨折,而对于有骨折明显移位和成角形成的Ⅲ、Ⅳ、Ⅴ型骨折则必须手术治疗。

肱骨骨折的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克氏针内固定、“T”型钢板及“Y”型钢板固定。克氏针固定稳定性比较差,术后需要加外固定,且不能进行早期的肩关节功能锻炼;“T”型钢板及“Y”型钢板体积比较大,手术创面大,术后肱骨头血液循环恢复较差,易造成肱骨头坏死。而锁定钢板通过锁螺钉与钢板来对骨折块进行加压固定,锁螺钉采用不同方向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调整钢板的位置,固定后骨折处复位成角稳定,适合骨折移位和成角较大的肱骨近端骨折,可以减少肱骨头坏死的发生。本组5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术后疗效优良率达89.3%,说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有效的。

综上所述,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全新设计,弥补了传统内固定的不足,且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愈合率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适合多种类型的肱骨近端骨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王冠军.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4,25(4):216-218.

[2]杨明富,吴英华.肱骨近端骨折的处理[J].创伤外科杂志,2007,9(3):277-279.

[3]宗慧凯,娄本海,余建,等.肱骨处科颈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比较[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3):191-192.

R683.41

B

1007-8991(2012)05-0077-02

(收稿 2012-03-02)

猜你喜欢
成角肱骨移位
例说求异面直线所成角或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方法
成角近段旋磨对严重钙化成角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价值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错在哪里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多指离断手指移位再植拇指25例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