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鹏举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引领文化创新风气之先
单鹏举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进程中,大学精神的传承与重塑构成了高校文化创新的逻辑起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价值功能就在于自觉自省、敢于引领、善于引领文化创新风气之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在内容、主体、方式三方面引领文化创新。
大学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创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内隐的精神文化层是文化的精髓、核心、本质和灵魂。大学精神亦是如此,它是大学基于物质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积淀的内在底蕴和根本内核。自1895年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创办以来,我们对大学精神理论上的自我检视和实践上的积极探索就从未停止过。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进程中,大学精神的传承与重塑构成了高校文化创新的逻辑起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价值功能就在于自觉自省、敢于引领、善于引领文化创新风气之先。
大学精神的创建、维系、传承与弘扬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作为“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基础上的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P233)。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也认为,作为一种“反思”的思维活动或方式,哲学反思的基础即逻辑起点,即基于现实之上如何构建符合“在、真、善、美、人”的大学精神。对于大学精神的表述也逐渐实现了由政治语言到学术语言直至如今的哲学语言的转变。
大学精神的创建、维系、传承与弘扬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大学精神作为一所大学的旗帜和特质,其创建决非一日之功,需累积沉淀而成;其维系决非一人之力,需全员参与而成;其传承与弘扬决非单向度的路径依赖,需有贯通古今中西的双向反思的勇气而成。尤其是近些年,浮躁思想、功利主义和利益至上观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成效造成了很大冲击,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精神的反思与重塑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新、价值规范、服务社会等方面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历经百余年的沉淀与反思,大学精神所探寻的功能维度和价值指向即核心要素和整体框架已经确立,但其核心要素如民主、科学、自由、独立、追求真理、服务国家的实践探索却往往囿于束缚,尤显不足,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现代大学应有的现代精神的热切期待。而一旦这种热情开始衰减,期望开始削弱,取而代之的即是教育主体的失声、失位,越来越缺乏本应有的深刻的、革命的、批判的精神,转而表现为肤浅的宣泄、片面的浮躁、感性的趋附。正是由于存在这种理论探寻和实践探索内在的不同步,我们更需在文化创新上下大功夫,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来引领文化创新风气。
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是文化建构、文化创新的过程。永无止境的文化创新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也是取得引领优势的突破点。
文化创新首要在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自觉的反面是不自觉,自信的反面是不自信;只有自觉才能充满自信,只有真正充满了自信,才能真正做到自觉;只有自觉自信才能走向自强。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2]。文化自觉表现在:第一,对文化地位的自觉;第二,对文化反省的自觉;第三,对文化转型的自觉;第四,对文化创新的自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没有止境,文化创新就没有止境[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历史发展基础的重要的主体力量,要肩负起牢牢坚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高地、积极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重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关键点在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的前提是文化认知,文化认知的基础是贯通古今中外文化的习得和扬弃,文化认知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决定着能否取得文化认同。文化认知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化自觉的具体体现,它既要避免滋生“文化自卑”情绪,又要避免“文化自满”倾向升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积极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心态平和、不卑不亢、客观公正、以人为本地进行文化认知,开放、扬弃、创新也就构成了大学精神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P19)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文化创新除思维革命外,更需在内容、主体、方式三方面的实践革命引领。
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先导。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医治精神空虚之药,又是文化创新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核。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将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同现代大学精神紧密结合。《礼记·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三个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现代大学范畴应是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创新性的统一、民族主体性和国际视野性的统一。一般认为,现代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作用的思想导向”[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也扎根于社会发展,富有时代精神。它既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宝贵的内容源泉,也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符合“学科化、科学化、现代化和民族化”发展规律的方向指南。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在贯穿、融入上下功夫,在践行、示范上下功夫。
纵使办学理念各有特色,但要引领社会,就势必要高度重视人,这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当今的人学研究倾向,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的出发点、根本点和落脚点。马克思说:“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6](P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文化创新的关键环节就是“以人为本”、“学术为先”,即学术科研团队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关键。
梅贻琦先生曾说:“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蔡元培先生也曾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当今高校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上的探索,如培育或引进海内外高水平学术科研人才,加大课题申报支持力度,共建产学研基地,发展学科群,探索实施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相结合的分层综合教育模式,师德建设为基、学术科研为本、教学授课为体三者兼重并举等,恰恰正是主体引领创新的佐证。
如今,本应是学术殿堂的大学,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浮躁化、功利化、娱乐化、物质欲盛行,责任引领意识丧失,其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德艺双馨的大师,教育参与者对大师的渴求得不到满足,呼唤大师成了当今大学教育克服文化断层、人文荒漠、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精神焦虑的集体诉求。要引领大学生站在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前沿,及时帮助学生找准角色定位,及时进行角色转换,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责任意识和与学科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和打造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应凝聚一切积极因素,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从而有所作为。
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贯性”就是促进其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现代大学精神的对接融合,实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办学宗旨的稳定性;保持其“灵活性”,就是保持其与时俱进的发展性和方式方法的具体多样性。社会转型伴随着价值范式重建,社会思潮和传播工具科技革新相结合引发舆论环境巨变,全媒体时代和“拇指文化”挟势而来,如何实现“以价值导向引领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当其冲。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全面实现传统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融合。“西化”与“反西化”的激烈竞争、相互争夺仍将长期持续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坚守阵地,不可懈怠,更不能坐等视之、“消极无为”、轻易放弃行之有效的传统的教育方法(如灌输理论等),否则,就会轻易地丢失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另一方面,又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好、利用好、掌握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技术工具,分清理论原则和具体操作,善于通过疏通、对话来加以引领。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以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人作为价值坐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方法论首要的基本原则就是价值主客体相统一的原则。“如果纯粹从主观概念、理性原则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价值追寻,则是唯心主义的变种;如果止步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客观表层现象,去消极被动地满足主体的需要,忽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性创造,这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翻版。”[7](P112)因此,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是全员主动介入的“人”学,必须从现实问题和切身利益出发,尊重人、关心人、开发人,通过实践活动,满足主体合理需要和关系建构,落脚于价值形成。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需要注意工具化倾向。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境中机巧功利性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成和价值导向的工具理性泛滥,道德理性和科学理性缺失,“重批判,轻学习,片面肤浅”、“重理论,轻实践,言行不一”、“重形式,轻内容,浮夸无物”、“重物质,轻精神,物欲横行”、“重短期,轻长期,短时功利”、“重目标,轻过程,手段失当”等“六重六轻”倾向层出不穷。同时,在借鉴相关学科工具之时,更要明晰本体之辨,既要避免陷入“孤立化”的误区,又要避免陷入“泛生活化”的误区。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3]辛世俊.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J].郑州大学学报,2008,(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J].未来与发展,2000,(1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Campus Leading Cultural Innovation
SHAN Peng-ju
(School of Mangement,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520,China)
In the course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the heritage and remodeling of university spirit form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cultural innovation.The main value and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campus lies in reflecting oneself consciously and leading cultural innovation in three ways:content,subject and path.
University spirit;Un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ultural innovation
G711
A
1008—4444(2012)02—0052—03
2011-11-25
单鹏举(1983—),男,河南上蔡人,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董红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