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民间神话故事探析

2012-08-15 00:54:40陈婕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50003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神话民间

陈婕(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50003)

海峡两岸民间神话故事探析

陈婕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50003)

福建与台湾分处海峡东西两岸,由于历史渊源等因素,形成了民间文化的趋同,其中民间神话故事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民间神话;民间故事;具象性;幻想性;神秘性

在海峡西岸与东岸隔海相望的福建与台湾,地缘、血缘、文缘、商缘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闽南人移民台湾,不仅促进了台湾生产力的发展,也对台湾民间文化产生了长期的影响。两岸的文化在交流中产生了交融,并形成了具有区域文化特点的民间文学,其中民间神话、民间故事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民间文学具有口头性特征,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具有变异性;反映集体智慧和艺术才能,具有集体性特征;新的作品往往在传统的基础上产生,带有传承性特点;民间文学作品还具有多阶段性的特点,民间文学作品通常都可以几百年流传,常常可以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普通文学作品一定是一个时代的著作;还有方言性特征等。

神话是文学创作中一种极古老的散文形式的口头创作,它是原始人最初构思的,记录了早期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理解,对于宇宙万物的认识,以及在这一认识过程中所表现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幻想故事。是民间文学中最有价值的体裁类型,是对没法解说的自然现象的假托解释。台湾高山族神话所反映的内容常和宗教图腾的原始状态相似。高山族神话流传甚广,历史悠久,在民族学、人类学和民间文艺学研究中具有很高价值。

海峡两岸民间故事有许多相近、相似之处。以台湾地区居民的组成来看,除了原住民之外,早先几乎皆是从大陆移民过来的,其中以福建、广东两省为多。福建移民至台者,以漳州、泉州的福佬人为主,而广东移民至台的,则以客家人为主。因此,台湾的民间故事大都环绕着原住民、闽南人、客家人这三大族群而产生。就台湾民间故事的发展概况而言,它与大陆民间故事的关系可谓密不可分。台湾地区三大族群:原住民、闽南人、客家人的民间故事发展不太均衡,由于社会背景、政治环境、人口比率等等因素,客家族群方面显得较为薄弱的。由于台湾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先民渡台后胼手胝足的开垦经历,和数度遭列强占据殖民的境遇,台湾虽承袭大陆地区的民间故事特色,但毕竟因为时空背景条件的差异,所以后来流传于台湾本地的民间故事,便时常与当时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文色彩、地理环境相结合,而发展出自己的风格、特点。民间故事可以说是将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要素兼备于一体的一种口头叙事文学。人们将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解释,表现在虚构的民间神话故事上。闽南与台湾神话故事的特点是,两地故事多有关联。许多大陆民间故事传入了台湾时虽有所删增,但总的框架未变。情节跌荡起伏,人物性格鲜明。

一、闽台民间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1.雷公、电母

闽南神话中有很多关于雷公电母的内容,雷公是可以显灵的,它能分辨人间的善恶,替人间收拾恶心毒行的歹人。所以它无事就不发雷,既发了雷,就要击死人的。后来错击死了一位好人,一个很有孝心的寡妇。于是雷公就奏了玉皇,请命将这个寡妇,赐为电母。在它未发雷之前,电母可以放光,先照亮世间的善恶,以免再错击人。所以现在呜雷的时候,先有电光闪一闪,就是这回事了。台湾也有类似的雷公电母民间故事。台湾故事《雷公》也讲了同题材的内容,古代有父子二人去野外打猎,儿子迷路,父母寻子不得,这对深情焦急的父母升上天空化身为雷电,父亲的火把就是闪电,母亲的高举的火把则是雷鸣。

2.玉皇大帝

台湾民间的神明许多是属于想象神,人类为要探究宇宙万物的奥秘,便由离奇的思想形成了神话。神话便是由于实在的事物而产生之幻想故事。所以台湾民间的想象神许多来自神话。又因人的世界有皇帝,文武百官及部属,尚且各有妻妾、仆婢等,所以古代人很容易想象神明界也有最高神,其下面有文官和武官神,且各有其部属等。中国民间信仰所构想出来的神明界,也就是中国历代帝国体制的再版,至高之神是玉皇上帝,在其支配下的各神明由其设官授职。玉皇大帝,简称玉帝,俗称天公。宇宙中一切的神明,都是在他的统辖下,没有天地以前,就先有了他,天地万物由他而创造,他本身永住天上,但委派诸神到世间来观察人间的善恶,一般人信奉他为至高无上之神。

3.关于自然等

台湾和闽南神话故事均有很多表现对自然现象解说的。《日神和月神》说的是天公希望将日月撮合成一对夫妻,但因太阳相貌丑陋,月亮非常不情愿,于是一个晚上出现,一个白天赶路,永远也没法相遇见。《太阳和猪母菜》的故事说古时候有九个红红的太阳,雷公射落了八个,剩下的那一个藏身于猪母菜园里而得以生存,从此以后太阳绝不会把猪母菜晒枯萎。

4.关于伦理道德、惩戒理念等

民间故事中常常被提及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观念,《牛报恩》、《身长鸭毛》、《酒仙和狐狸》、《蜜蜂报恩》、《蛇酒》、《五龙聚会的迷信》都是此类题材的故事。

《水鬼做城隍》讲的是某员外收租后坐轿子回家,轿夫眼红钱财,杀员外夺钱外逃。员外死后成了水鬼,阎罗王派这好心肠水鬼去当城隍,两杀人谋财轿夫到城隍庙告状,顿见七孔出血倒地而死。

也有反映戒除贪心观念的故事。此类故事有《樵夫和白银》、《东港王爷庙的来历》、《荔枝和黄金》、《奇异的石臼》等。

《金银的壶子》说的是三兄弟在隔壁村庄发现三壶金银,约好返回的时候一起来取。贪心的老二故意装病提前返回,看到的却不是三壶金银而是三壶清水,于是他懊恼回家。没想到老大、老三返回时却依然见到了三壶光灿灿的金银,带回后家三兄弟各分了一壶,老二由此羞愧不已,从此戒除了贪念。

还有反映命定论观念的故事。《乞食命》讲的是柳员外年过半百得一儿子取名来福,算命师说来福将来一定是乞丐命,必须得娶个“荫夫”的妻子才可以改变命运。柳员外千辛万苦为儿子来福娶了“富贵命”的妻子,但柳员外百年之后,儿子来福还是逃脱不了乞丐的宿命。这类的故事比较著名的还有《两个乞丐》《陈大憨》等。

还有反映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碰舍龟》讲的是富家公子碰舍因吃喝玩乐挥霍了家产,在媳妇数落中幡然醒悟,售卖红龟果重新建立家业,被大家称作碰舍龟。此类故事中比较有名的还有《陈阿扁改邪归正》等。

二、闽台民间神话的特点

1.物我不分的互渗律

原始人在心理机制上与儿童相似,大体经过未分化的,分化的与整体的三个有序进程。首先是“天人合一”,“物我不分”的泛灵论阶段,在这种物我不分、主客观不分的“混沌”时期,原始人眼中的世界和儿童的一样,笼罩着强烈的“主观”气氛。如《月亮·颈饰》。

2.集体表象

神话研究者大体有个共同的看法,认为“原始人几乎没有‘个人’意识,却受集团心理的支配”。他们的行动受着“集体暗示力”的支配。因为在氏族社会里个人离开集体就无法生活。围猎需要集体合作才能制服凶猛的野兽,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在氏族复仇战争中,个人无条件服从氏族利益,故在原始神话和宗教行为中多数是集体意识表象。如《玉皇大帝》。

3.直观的具象性

原始思维特点具有一定的具象性,或者说它趋于形象思维,富于直观性,或意象性。原始人类常把客观世界加以人格化,他们很少有抽象的概念,于是直观性、形象性或具象性便成了神话思维的主要特征,同时,浪漫的在今天看来缺乏内在逻辑的幻想便油然而生。如《雷公》。

4.构思的幻想性

闽台神话在构思和艺术特点上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幻想性,这种原始时期不自觉的幻想,已构成文学的浪漫主义,这种浪漫主义正是产生在古代现实生活基础上的。透过幻想成分我们能很好地窥视到古代生活的情景,特别是原始先民劳动生产的情景。如《昼夜》。

5.原始思维的神秘性

原始先民由于生产力低下,智力初开,对许多现象不能了解,又要强作解人,于是出现万物有灵的观念,思维本身带有许多神秘性。如《天书》。

民间神话的独特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传承中,有着意义非凡的影响,并对其它文学样式的形成产生作用。

6.台湾和闽南故事多关联相近

许多大陆民间故事传入了台湾时总体框架未变的基础上略有改动。这类故事有《卖香屁》、《狗耕田》、《蛇郎》等。《狗与女人结婚》则讲皇帝让人在京城贴出榜文,有谁能把公主的病治好就将公主许配与他,结果一只可爱的小狗揭下榜文,伸出长舌头轻舔公主长疮的皮肤,由此治好了久病不愈的公主,公主最后嫁给了小狗。这样的故事与大陆流传的各种类似的狗与人、青蛙与人最后结婚的故事,框架与内容均很相像。《田螺报恩》说的是好心终究会得到好报。台湾的《蚬女》与大陆的《田螺姑娘》故事也很接近。

7.故事生动有趣

《活在万人心中的林掌柜》讲的是林掌柜数次违反了东家规则去做好事,无数次逢凶化吉的故事。

8.民间故事演绎成谚语

南部谚语:“心肝硬过石阿暇。”形容做事为人心肠硬狠。石阿暇的妻子月蛾行为不轨,被弟弟发现,妻子却恶人先告状。石阿暇善恶不分一刀砍死了弟弟。中南部谚语:“三人五目,日后无长短说。”意思是当场看清的事情,事后就少了反悔。中部谚语:“捡着金烟吹,破产全家伙”,意思是不要为了贪念虚荣而毁了全部家产。说的是农夫阿水偶然拾到一个金烟斗,于是虚荣心大发,从此不再耕耘田地,用金烟斗抽昂贵的烟丝,整天花天酒地,挥霍无度,没过多久就耗尽钱财,回到一贫如洗的最初状态。闽台民间神话故事来自两岸民间的共同创造、演进与发展,融入了特定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伦理道德理念,有着特殊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1]汪玢玲.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

[2]刘晔原.论传说的崛起与传说学的建立[J].民间文学论坛,1986,(5).

[3]杨知勇.论民间文化的心理传承[J].民间文艺季刊,1990,(4).

[4]何绵山.闽台区域文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5]张爱文,冯琳.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深层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1).

[6]张冀生.优化教学资源保证远程教育质量[J].中国远程教育,2002,(11).

[7]李康.远程教育理论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3,(15).

I206.7

A

1006-5342(2012)08-0038-02

2012-05-09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神话民间
我画民间故事
光明少年(2024年2期)2024-04-29 00:44:03
东方神话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漫话民间故事
幽默大师(2019年4期)2019-04-17 05:04:48
神话谢幕
NBA特刊(2018年21期)2018-11-24 02:48:14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神话”再现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2: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