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浩山水画论《笔法记》的美学思想初探

2012-08-15 00:46黄亚美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荆浩画论济源

黄亚美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荆浩山水画论《笔法记》的美学思想初探

黄亚美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荆浩,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唐末五代人。后梁时期因避战乱,曾隐居于太行洪谷,自号洪谷子。其画论著作《笔法记》构建了山水画的理论体系,称为中国画史上划时代著作。本文试就《笔法记》的审美意象、审美创作、审美欣赏等美学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荆浩;绘画;画论;《笔法记》

中国五代十国的后梁时期,河南济源出现了一位中国山水画北宗鼻祖——荆浩。这样一个划时代的领军人物,一个里程碑事件,中国正史上竟鲜有记载,这真是极大遗憾。鲁迅先生说,“所谓正史”,“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在中国正统的封建史学家观点里,画家、发明家等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方技”,因此,造成了我们了解这位大师的困难,连准确的诞辰与忌辰也难有定论,更不要说他的出生地、隐居地,历来众说不一。也一直是学者十分关注并仔细研究的问题。据中国美学史家,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马鸿增先生在《北方山水画派》中考证,荆浩出生地应为河南济源。其故里谷堆头村距县城东北十五里,现有荆浩墓遗址。

荆浩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是北方山水画派的开创者,划时代的一代大师。他生活在唐末至五代初年(9世纪中后期至10世纪初),早年“业儒,博通经文,善属文”,学识渊博。为避战祸,长期隐居于太行山中,在总结前人水墨画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创了大山大水,开图千里,气势雄壮的画风,其画论著作《笔法记》构建了水墨山水画的理论体系,唯一存世的作品《匡庐图》生动地表现了北方山水的雄奇、壮美、幽深气象,使人感受到画家驾驭大自然的神奇笔力和美学风范。

在中国古代画论中,荆浩的《笔法记》为全面系统论述山水画创作方法和艺术准则最早的一部著作。文章构思奇特,借与虚拟之石鼓岩老叟问答形式,阐述山水画中“真”与“似”之别,提出作为山水画创作原则及标准的“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品评艺术水平高下“四笔”(神、妙、奇、巧),用笔“四势”(筋、肉、骨、气),以及绘画中“有形病”、“无形病”等都十分有创见。

《笔法记》采取对话形式,一方是爱好古松写生的青年农夫,另一方是自称“石鼓岩子”的“叟”二人通过问答,借“叟”之口阐述荆浩自己的艺术见解。文中系统地总结了山水画构思、构图、笔墨技法,提出山水画并非客观模拟而是主客观相融的能动创造,提出从大量的客观事物中,选择创造典型的理论。荆浩画论的核心观点是“真”他讨论了“似”与“真”的关系问题。他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去其真,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这就是说,事物的美是客观存在,画家只有通过“度”即深入品味、体察才能得到其真。美产生于实践中,是人们对“真”的认识和掌握的前提。列宁说:“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哲学笔记》200页)所以,人的自由创造,必须依靠对客观的必然性的认识,才能进行。然而美又是欣赏对象,它具有生动的形象,是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托尔斯泰曾说:“艺术把真理从知识领域转移到感情领域。”文中 “真”与“似”作为两个对立概念提出,可以看出“似”相当于徒具形骸而无神气,“真”相当于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具体到山水画,他认为“山水之象,气势相生”,画家不仅要表现出峰、峦、岭的部分不同的地貌特征,而且要把山水作为广大空间中互有联系的统一整体来描绘,即所谓“其上峰峦色异,其下岗岭相连,掩映林果,依稀远近”。荆浩把前人在人物画领域的理论成果“传神”、“气韵生动”引申到山水画领域,发展为“图真”画论。

荆浩的老家在河南济源,济源境内的王屋山,唐代以来为道家圣地,他的美学思想不能不受到道家学说的影响,特别是他隐居后,由儒入道的思想转化就是必然的了。他对“真”的理解也不可避免地打上老庄的烙印。《庄子·渔夫篇》说:“真者,精诚之至也。”又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而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因而“真”与真诚、纯真、天真、精神本质等有内在联系,荆浩由此发出“气质俱盛”,第一次把“真”与“似”区别开来。

荆浩借老叟之口,反复用“真”来衡量创作得失。比如在“六要”中谈到“景”,解释为“制度时因,搜妙创真”;在“四品中谈到“奇”,解释为“荡迹不测,与真景或乖异”;在评论前代画家时,评张璪画树石“真思卓然”,王维“巧写象成,亦动真思”,项容“放逸不失真元气象”,最后又说“愿子勤之,可忘笔墨而有真景”。这里说到的真景、真思、真元、创真显然包含自然造化,情感心源两个方面的要素。真景——大自然的形与神,气与质;真思、真元——画家内心的真情实感,主观精神。有了主客观的结合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荆浩在自己的绘画“六要”中突出了“景”的概念,以代替谢赫“六法”中的“应物象形”。他概念中的“景”即是“真”,就是自然,不是一般的似与象。由于他主张绘画中表达气质韵味,表达生命意象,因而就把“真”与“景”、“气”与“意象”统一起来,从而导致了中国古典美学“意境说”的诞生。

荆浩画论的另一概念就是“墨”。他用墨取代了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采”,使水墨颜色云蒸霞蔚,风云变幻,特别符合大自然本性。

荆浩在绘画六要中提出了“思”的范畴,即“删拔大要,凝想形物”。这是讲形象思维中的集中概括与艺术想象的,他将绘画艺术引入一个更高的思维境界,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创造性贡献。

在山水画技法上,荆浩创造了全景构图、皴法和水晕墨章等画法,他告诉青年画人:“丈山尺树,寸马豆人。远水无波,远人无目”。颇为符合绘画规律;他第一次画出云中山顶、壁立千仞,借山水表达人性的非凡气质。荆浩把《笔法记》中的美学思想,充分地运用到他的创作实践中,《笔法记》中写道:他深居太行山,常携笔写山中古松,“因惊其异,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论写之,几数万本,方如其真”。正是这千百万次的写生、实践使画作达到真、善、美的境界,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美学思想。

这需要提出的是,人们往往把《笔法记》里的四势(筋、骨、肉、气)视作创作的技法,而这正是荆浩在艺术中渗透的情感与意志,也是构成艺术的最基本的要素。《笔法记》云:“生死刚正,谓之骨”。荆浩论及的笔法,其意就是骨法,即思想感情决定了笔墨情趣。张彦远《历代名画论》云:“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其意这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对中国画的要求,也是中国美学对诗、文、书法等的通同要求。

由于荆浩在画论中多用善用“笔墨”这一概念,所以自荆浩以后,原来用于山水画的笔墨概念,竟成了中国画法的代名词。

荆浩集半生绘画创作之经验,汇五代以前山水画创作的成败实践,经过缜密思考,写成了《笔法记》一书,成为中国画史上划时代著作,他以“图真”论为中心,以“六要”为内涵,以“四品”为权衡,以“四势”为技法,以“有形之病”与“无形之病”为异端,从而形成了他关于中国山水画论的伟大构思。《笔法记》渗透了审美意象、审美创作、审美欣赏的宝贵美学思想,是我国水墨山水画日臻成熟的理论结晶。

中国现代史,美学和绘画著作,对荆浩的历史地位和杰出贡献多有较高评价:《中国通史》认为,山水画发展到后梁的荆浩、关仝,已超出隋唐前辈,占据统治地位。它通过皴、擦的变化和墨色的渲染,描绘出苍劲挺拔的山木岩石和蒸郁苍茫的山岚烟雨,达到了气韵怏然的地步。

《中国美学史》认为,以荆浩为代表的山水画派以及花鸟画派,取代了佛道的形象化神学宣传,占据了画坛的主导地位。

中国美学大师王朝闻认为,西方世界对自然风景的认识、把握与反应,是17世纪的事情,而中国在公元8世纪的五代北宋,即已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纯熟的把握,并形诸于画论,这是很了不起的。

荆浩画作甚多,留下记载的4幅,留下画作的,仅只1幅,即《匡庐图》。至于此画的艺术成就,以及收传、影响等均不在本文涉及的范畴,故不赘述论及。

在诸如众多的著作里,写到荆浩的笔墨极重,如“北宗鼻祖”、“百世宗师”、“领军主帅”、“画坛之首”、“唐末之冠”,谈到他的书则说是“里程碑事件”,“最有价值论著”等。所以写这些评价的人大都是画坛行家里手,这几乎众口一词的赞赏是对荆浩历史地位人生价值的充分肯定。

[1]马鸿增.北方山水画派[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

[2]河南济源政协.济源历史文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

[3]杨辛,甘林.美学论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高尔泰.论美[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5]张彦远.历代名画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I206

A

1671-2862(2012)01-0053-02

2011-11-09

黄亚美,女,河南信阳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荆浩画论济源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济源
河南济源:产业扶贫大格局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济源钢铁六十年积淀发展捐款三千万元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荆浩与谢赫画论观点的异同
荆浩与谢赫画论观点的异同
浅论五代时期荆浩“图真”的绘画美学思想
济源钢铁嬗变之道——探寻河南省人大代表李玉田的治企哲学
中日六位作家与中国画论西传——以谢赫六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