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内涵探析

2012-08-15 00:48马戈
关键词:波普尔科学知识经验

马戈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州221116)

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内涵探析

马戈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州221116)

论述证伪主义是波普尔在批判归纳主义与证实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的。指出证伪的原则既是波普尔解决“分界问题”和“归纳问题”之关键,也是波普尔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

波普尔;证伪主义;分界问题;归纳问题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 1902~1994)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哲学家,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批判理性主义”从理性的内部着手对理性进行“解构”,克服了近代以来的理性乐观主义。波普尔认为,理性虽然是人类最崇高的财富,但这种理性确是可错的。真理依然是科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但科学所能获得的“真理”具有“逼真”的性质,所以科学永远不会停止进步的脚步。

一、认识论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分解问题和归纳问题

分界问题和归纳问题是认识论中所谓的两个基本问题,是波普尔科学哲学的出发点。前者可以被称为“康德问题”,后者可以被称为“休谟问题”。

(一)分界问题

从培根以来,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问题,占主导地位的看法是科学的基本特征是基于经验和观察的方法,而非科学的特征是基于思辨的方法。一切知识本质上来源于经验是逻辑经验主义继承经验主义的基本主张。逻辑经验主义与传统经验主义不同,逻辑经验主义认为逻辑真理和数学是分析的,其真理性只取决于命题所包含的语词的意义,与经验世界没有关系。但是其他所有的命题都是经验的,它们的有效性则需要通过经验和观察加以证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意义的证实原则”,该原则表明:一切非逻辑的命题的意义都要通过经验证实得以澄清。逻辑经验主义认为形而上学因为无法进行经验证实而变得无意义。以上标准受到了波普尔的反对,他认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方法不应该是通过观察或是思辨,因为很多伪科学是基于观察和归纳而得出的,比如占星术。波普尔还认为经验证实原则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因为从逻辑上无法诉诸经验的方式最终证实一个普遍的命题,而一个反例就可以把一个普遍的规律证伪。基于此,波普尔提出把理论系统的“可证伪性”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一种理论如要成为科学就必须同可能的观察或想象得到的观察发生矛盾才行。也就是说,如果是无法证伪的、不可检测的理论就不能称之为科学理论。“如果有人提出一个科学理论,那他就应该像爱因斯坦一样回答下面这个问题:‘在怎样的条件下,我将承认我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换言之我将接受怎样的可以设想的事实作为对我的理论的证伪或者反驳?”[1]并且,可检验性有种种程度:断言性多一些因而冒更大风险的理论,比断言的事情非常少的理论更可检验。波普尔认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因为摄动理论预测了对开普勒行星轨道的某些偏移,并且这个预测可以被反驳,所以该理论是可被检验的。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因为预测了对牛顿行星轨道的某些偏离并且这个理论可以被反驳,因此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也满足可被证伪的要求。并且爱因斯坦还预测强引力场中光线的弯曲和原子钟的减速,这都具有可悲证伪的性质。占星术因为含糊的预言使得它本身简直不会失败,从而无法遭到反驳,所以认为占星术不是科学理论。波普尔强调“分界问题”不是“意义问题”,这点与逻辑经验主义不同,认为“意义问题”十个语词问题,是“典型的假问题”。波普尔认为:“分界问题既不是有没有意义的问题,也不是关于真理或可接受性的问题。”[2]波普尔的可证伪性标准只是为了区分科学和非科学,要在科学和形而上学之间画条界限把形而上学作为胡说从有意义的语言中排除是不妥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把这条线画的过于分明,大多数的科学理论起源于神话。

(二)归纳问题

近代归纳法起始于培根,在培根看来归纳法是通向知识从而也通向力量的唯一道路。我们应该清除内心中一切偏见、一切先入为主的理论,耐心地、客观地观察,我们就可以观察到被观察事物的本质。传统经验主义认识论认为一切科学都从观察开始通过归纳来过渡到理论,然后理论通过观察加以证实。在康德以前,一般人包括牛顿本人认为,牛顿力学因为是经验观察的结果因此具有真理性。换句话说牛顿的真理性可以从观察的真理性逻辑地加以推出。此种模式可以总结成:观察—理论—证实。然后休谟对归纳法率先提出了质疑。休谟用“习惯联想”的解释方式放弃了理性主义,波普尔为了走出休谟对归纳的逻辑解释和心理解释陷入的悖论,提出:既抛开归纳法,又保留住了理性主义的原则。基于“批判理性主义态度”,波普尔又对康德持有的矛盾的态度:康德认为科学理论是不可能通过归纳法从经验观察中得到科学理论的,认为我们是用过把规律强加给自然界而不是通过观察从自然界引出规律来。波普尔把自己当作一个“非正统的康德主义者”对此予以认同。但在波普尔看来康德的缺陷是:康德认为牛顿力学是绝对的真理是不可更改的无需修正的。

波普尔认为,归纳推理无论从心理学、方法论和逻辑学来看其模式都存在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总是倾向于找到自己支持自身信仰的证据,忽略和自己信仰相违背的证据;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如果没有有待观察的东西的理论,我们的观察无从收集,无的放矢。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单称命题也无法归纳出全称命题,也就具有了归纳结论的不确定性。于是归纳是基于众多观察的推理,是神话。归纳不是心理事实,不是日常生活事实,更不是科学程序。

二、波普尔的科学知识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

由分界问题和归纳问题引出了波普尔的科学知识增长的理论:

(一)科学始于问题

波普尔认为科学起始于观察,起始于对外界事物观察而来的感觉经验。自培根之后,科学起始于观察成为具有真理性的和普遍性的教条。科学是从观察到理论的,这是人们的一个广泛而坚定的信念,所以我对这种信念的否定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实际上,这种信念认为人们能够单独从观察出发并且不带一点点理论性的东西,是很荒唐的。波普尔把认识的产生根源归到认知主体的先天“预期”,作为科研主体的“预期层”“相当程度上是用语言系统表述的理论或者假设。”[3]因此,波普尔从时间上指出理论和观察之间的关系:理论先于观察。另一个层面看,观察渗透在理论之中。所以,我们不是“有”观察,却是“从事”观察。简而言之,观察是具有选择性、目的性、计划性等主体的因素渗入其中,作为科学认知的主体,这些主体因素表现的形式就是理论。

波普尔认为,问题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力,科学发展的起点,提出问题就是不一致、就是矛盾。波普尔把问题和矛盾直接联系起来,规定问题的本质是矛盾。这种矛盾、不一致最先是新的经验观察和旧的理论之间的不一致;然后是理论同理论之间的不一致;最后是同一理论内部之间的不一致,这些问题可能会发生于一种理论内部,也可能发生在两种不同理论之间,还有可能作为理论和观察冲突的结果而发生。对先有问题还是先有理论的回答是困难的。他不否认每一个科学问题都是在理论语境中产生,即问题渗透理论,因此,他用“科学从问题开始,以问题终”来概括他的科学进步的图式。

(二)科学理论是大胆的猜想

波普尔对传统科学知识增长理论所追求知识的确定性进行了批判。波普尔认为,传统知识论的最大弱点是,不但没有意识到客观知识与和主观知识的区别,而且,自觉不自觉地承认客观可论证知识可作为全部知识的典范,因为,只有在这里,我们才有完全“充足的理由”把“真实的和必然的知识”同“纯粹信念”或“纯粹意见”区分开来。但是,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辨认“真实的和必然的知识”?波普尔的结论是在我们整个知识领域当中,没有任何类似于绝对确定性的东西。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是普遍陈述,具有无限性和普遍性,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只能观察接触到具体的、有限的事物,不能直接认识科学理论的无限性,所以,科学理论不可能是实在的认识,只能是理智的猜测。根据他的观点,普遍性都是随意设想的。一切科学理论都是猜想而来的,即便是那些已经成功地通过许多的严格检验的理论也是如此,甚至说像牛顿万有引力这样的科学理论总归还是一种假说和猜测。

(三)科学进步的方法是试错法

波普尔认为:“所有理论都是尝试性的假说,我们把它们拿来试试,看它们的结果如何。并且所有尝试的确认都仅仅是一种批判精神指导下的暂时的结果,正在努力寻找理论中的错误。”[4]这种科学方法简称为“试错法”。除了数学知识和逻辑学知识,一切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是可错的。所以,在波普尔看来,人作为生物有机体,一切生物有机体都会犯错误,而作为人的理性产物的科学理论也必然会是可错的。并且,他认为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不过是一些靠不准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和错误史。同时,这也是波普尔坚持证伪主义,即科学理论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的必然结果。波普尔主张,科学的根本方法是“试错法”,科学理论从根本上说都是猜想、可错的,要提高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的逼真度,来求得科学的进步,要运用试错法,不断地试探,不断地加以清除。

(四)科学进步的标准是“可证伪度”

科学实在论者的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是有必然的。科学进步的标准有两条:一是理论方面的,即进步理论具有高度的可证伪度,这是一种相对潜在的令人满意的标准或者说是潜在的进步标准。二是经验方面,进步理论经受了更多的经验的检验,就是可确定性高。因为,一个可证伪度高的理论必须经受住观察和实验检验得到确认情况下,才能被人们所接受、承认。也就是说,科学进步的标准是“可证伪度”。波普尔认为理论是随意创造的,为了回答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尚未被解决的问题来进行的大胆猜想,为解答这些问题,允许各自尽量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大胆尝试性解释,进而造成各种理论间的竞争;并且猜想、假说是全称陈述,仅仅能被证伪,所以,鉴别理论优劣的标准是看它提供的信息的多少、精确与不精确的程度。波普尔认为一个理论提供的信息越多、程度越精确,它被证伪的可能就越大,也即理论的可证伪度就越高。

(五)科学的目标是逼近真理

波普尔科学哲学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真理问题。波普尔认为自己是实在论者,承认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认同科学知识对实在世界的描述。所以,波普尔在真理观上赞同符合论,也即真理就与事实符合。波普尔接受常识理论,该理论认为:真理与事实相符合的,确切地说,一个理论如果是真的,当且仅当此理论是符合事实的。并且,波普尔认为这一符合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理论即便没人相信,即便我们没有理由承认或者相信它是真的,该理论也能是真的;另种理论尽管能有更充分的理由承认,也可以是假的。波普尔肯定客观真理的存在会对科学研究的促进起着巨大作用,即如果没有它就不会有调查研究的客观标准,就不会有批判与反驳,更不会消除无知的探索与对知识的寻求。但是,他同时指出虽然真理观念是绝对论,但不能提出对绝对确定性的要求:人们只是真理的探索者,而非真理的占有者。人们只能探索真理而不能认识真理。这是波普尔批判确定性知识的必然结果。波普尔认为真理是与事实符合的,确定性却是主观判断问题。理论是大胆的猜测,而且只能被证伪,所以,我们对真理只能猜测,即便偶尔碰上了一种真理的理论,因为我们照例只是猜测。真理虽然不能被认识,但我们可以通过大胆的猜想和努力探索越来越接近真理,如何判断理论越来越接近真理呢?波普尔提出“逼真度”来解决这个问题。逼真度就是接近真理的程度。

综上所述,科学知识增长理论的核心是猜想与反驳。针对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想是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试错、反驳,来提高理论的逼真度与可证伪度,提出新的问题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1] 波普尔.波普尔思想自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1.

[2]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5.

[3] 波普尔.客观知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355.

[4] 波普尔.走向进化的知识论[M].北京:中国美术出版社,2011:125.

An analysis of Popper's philosophy of science

MA Ge
(College of Marxism,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Falsificationism is based on confirmed principle and critising summarizism.Falsificationism is not only the key solution to“the problem of demarcation”and“hume's question”,but also the basis of his scientific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Popper;falsificationism;problem of demarcation;hume's question

B561

A

1009-8976(2012)01-0029-03

2011-11-27

马戈(1986—),男(汉),江苏徐州,硕士主要研究科学哲学。

猜你喜欢
波普尔科学知识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蜗牛看牙医
失落的大师:卡尔·波普尔
波普尔政治哲学与西方理性主义的危机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