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阳,万明钢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创造力研究新进展: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力的影响
杨 阳,万明钢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是创造力和文化心理学领域的前沿问题。文章从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研究方法和适应异国文化、学习异国文化、采纳异国文化的观点等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心理机制两方面,对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创造力,还对于文化心理学具有重要价值。未来可以采用纵向、质性的方法、神经生理指标等多种手段对于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相关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多元文化经验;创造力;文化启动范式
创造力又称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颖奇特且有实用价值的观点或产品的能力 (Sternberg &Lubart,1996)。它是人类最重要、最有魅力的认知活动之一,个体和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人类的创造力的贡献。国际心理学界十分关注对创造力的研究,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关注创造性个体的智力与人格。研究表明,自 信 (Simonton,2000)、 认 知 灵 活 性(Simonton,2003)、 内 部 动 机 (Simonton,2003)、抱负 (Feist,1998)、大五人格 (McCrae&Costa,1987)和智力水平 (Simonton,2000)会对创造力产生重要影响。第二个阶段则是将创造力放在更为广泛的社会心理学和跨文化背景中研究(Kaufman &Sternberg,2006)。这一时期的研究关注创造力发生发展的环境与社会文化因素,从家庭环境、社会经济水平、企业组织氛围与组织文化、社会氛围与主流文化等角度考察创造力的社会心理机制,并且通过跨文化研究推进对于创造力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多元文化经验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多元文化经验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经验证据。例如有研究发现在第一或第二代移民 (Lambert,Tucker & d'Anglejan,1973;Simonton,1994,1997,1999)、双 语 人 群 (Nemeth & Kwan,1987;Simonton,1999)和多样化的群体中(Guimera, Uzzi,Spiro, & Nunes Amaral,2005;Levine & Moreland,2004;Nemeth &Kwan,1987;Simonton,2003),个体的创造力较高。Simonton(1997)的研究表明,文明的多样化和开放性也可以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
最近,William (2009)和Leung (2010)等人的研究为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提供了实验证据。该类研究采用文化启动范式,创造性地用实验的方法操纵了文化变量,不仅为如何提高个体的创造力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也为心理活动会受到文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对创造力和文化心理学领域有着积极广泛的影响。在目前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商业往来频繁,人口流动加剧,文化间的融合不断加速,多元文化经验和创造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于教育、商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例如留学规划、国际交流项目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一般采用文化启动范式。在该范式中,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被试启动异国文化经验。例如给被试呈现与异国文化相关的一系列图片和影视资料,或者让被试详细回忆在国外生活的经历,从而唤醒被试对相应文化的感知,达到文化启动的目的;另外一组被试则作为对照组,呈现与本国文化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或者让被试详细回忆在国内的生活经历来启动本国文化经验。然后让两组被试完成一个创造力测验。例如Leung和Chiu(2010)以美国大学生为被试运用文化启动的范式证明了多元文化经验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具体的做法是:把被试随机分为五组,分别给前三组被试呈现代表中国文化 (故宫、旗袍、冰糖葫芦等)、美国文化 (白宫、牛仔裤、肯德基等)和融合中美文化特征的图片 (大米汉堡)、音乐和影视资料,用以启动被试对于中国、美国和中美融合文化的感知。给第四组被试交替呈现代表中国、美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 (例如呈现一组美国的代表性建筑后,紧接着给被试呈现中国的代表性建筑)。对于最后一组被试则什么都不呈现,而后让所有被试都进行一个关于为土耳其儿童创作新版灰姑娘故事的创造力测验。结果表明在中美文化并列和融合组中,被试所写的灰姑娘的故事比其他组创造性更高。
William和Galinsky(2009)等人做了一系列实验证明了多元文化经验可以提高创造力,并且提出文化适应 (William & Galinsky,2009)、文化学习 (William &Galinsky,2010)是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心理机制。后来Leung和Chiu的研究 (2010)又发现了采纳异国文化中的思想观点(Idea Receptiveness)也是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心理机制之一。
(一)适应和学习异国文化
William等人 (2009)的研究表明,适应是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心理机制。他们的实验考察了适应在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发现,启动适应异国文化被试的创造力成绩显著高于没有启动适应异国文化被试的成绩。研究者认为导致上述实验结果的原因有:第一,充分适应异国文化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多元化视角和不同的行为方式 (William,2009)。第二,具有丰富的多元文化经验的个体有较少的功能固着,更易看到事物内在的、新颖的功能 (Leung &Chiu,2008)。第三,对于异国文化的充分适应可以促进不同观点和行为的无意识整合 (Schooler &Melcher,1995),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扩展(Leung et al.,2008;Ward,1994)。
William等人 (2010)的研究发现对于异国文化的学习是适应的重要内容。获得、理解异国文化中的新信息,并且对它们进行认知整合,产生新的观点,从而能够降低功能固着,更加灵活地解决问题,提高创造力。他们把有多元文化经验的被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让被试分别回忆学习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经历,进行文化启动,然后让被试进行填词测验来测量他们的创造力 (Friedman &Foerster,2001)。结果表明启动异国文化学习经验的被试在正确填词数目上要显著高于启动本国文化学习经验的被试。这个研究证明了异国文化的学习是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心理机制。后续研究表明 (William,2010)学习文化差异背后的潜在原因 (即为什么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是提高创造力的内在机制。William等人 (2010)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他们让一部分被试回忆并写下一次学习异国文化潜在原因的事件,而让另一部分被试只回忆并写下学习异国文化的经历,并不进行行为背后潜在原因的启动,然后让所有被试完成邓克蜡烛测验 (Duncker candle problem)。结果表明启动异国文化学习潜在原因的被试的创造力成绩显著高于未进行启动的被试的成绩。研究还发现国外居住经历是影响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异国文化学习的必要条件。因为异国文化的学习经历更有可能发生在有国外居住经历的人身上,但是这并不排除没有国外居住经历的人可以通过其他渠道 (比如通过书籍、朋友、电视媒体、同事等)获得跨文化经验。
William等人 (2009,2010)的一系列研究推动了多元文化和创造力这一领域的发展,表明适应尤其是对于异国文化的学习是多元文化经验促进创造力发展的内部机制,其中学习文化差异背后的潜在原因和拥有国外居住经历是在多元文化条件下提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二)采纳异国文化中的思想观点 (Idea Receptiveness)
有研究者认为 (Chiu &Hong,2005)具有多元文化经验的人更易采纳来自不同文化的观点,并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积极地把这些观点加以整合,从而促进创造力的发展。Leung和Chiu(2010)以美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他们让被试以为自己要设计一个以 “朋友多是否更幸福”为主题的研究,在此之前被试可以参考本国和外国学者所做相关研究的观点,并且完成一份关于测量多元文化经验程度的调查问卷 (MES)。结果表明被试多元文化经验的程度和参考国外学者观点的倾向有积极相关,即多元文化经验越丰富,采纳国外学者观点的数量越多。
Chiu和Hong(2005)认为产生该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多元文化经验可以增加从其他文化中汲取智力资源用以满足当前任务需求,在对不同观点的选择上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他们从认知加工过程的视角出发,认为创造性行为的提高是由于创造力概念的扩展,即通过采纳和整合看似不相关的概念来扩充大脑中的概念范畴 (Ward,Smith,&Vaid,1997)。例如,心理学家建立新的心理概念,比如迁移这个概念,就是结合了信息加工理论来建构的(Andersen &Berk,1998)。这种创造力概念会在多元文化情境下得到扩展。又例如,有A、B两种观点,观点A和文化C有较高的通达性,而与文化D有较低的通达性,B观点则相反。有C、D这两种文化经验的人就能够自发地从中汲取观点,并能把它们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形成新颖的观点。许多具有创造性的例子都是把本国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整合。比如说在一间美国芝加哥的公寓中摆设着中国明代的家具,这会给人极具创造性的后现代感觉。前文中所介绍的Leung和Chiu(2010)关于启动中国、美国、中美融合和并列文化的研究结果就为此理论提供了实验证据。
另外,Leung和Chiu(2010)研究还发现认知闭合需要和死亡恐惧能够影响个体采纳异国文化观点的程度和可能性。认知闭合需要 (need for closure)是指迫于时间压力或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们倾向于从熟悉的文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很少从其他文化中寻找答案。研究表明NFC越高,认知就会越保守并且更易遵循传统文化和常规知识 (Chiu,Morris,Hong,&Menon,2000;Fu,Morris,Lee,Chao,Chiu,& Hong,2007;Jost,Glaser,Sulloway,& Kruglanski,2003)。具有高认知闭合需要的人更喜欢可预测性的、有秩序的事物,对于多元化的选择和模棱两可的情境感到厌烦。在概念研究领域中,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认知闭合越高的人,越倾向于选择常规事例。有高NFC的美国本科生更易想到的水果是苹果、橙子、香蕉和草莓,最不易想到的是甘蔗、龙眼和大黄 (Ip et al,2006)。
研究表明,时间压力是导致认知闭合需要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Chiu,2000;Kruglanski &Freund,1983)。在有时间限制的条件下,人们更倾向于从熟悉的文化中找出一个准确的答案,而不会考虑从陌生的文化中去探寻。Leung和Chiu(2010)的研究通过分别给被试施加、不施加时间压力完成以幸福为主题的研究设计,目的是考察认知闭合在参考异国文化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有时间压力的条件下,多元文化经验丰富的被试较少选择参考国外学者的观点。相对于不熟悉的文化而言,他们更易从本国文化中去寻找答案,多元文化经验越丰富,这种时间压力的影响就会越强。
除了认知闭合外,死亡恐惧也是影响观点采纳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死亡威胁可以降低人们采纳异国观点的可能性,进而阻碍创造性活动的产生(Arndt,Greenberg,Solomon,Pyszczynski,&Schimel,1999)。Leung和Chiu(2010)用实验证明这一假设,他们让被试分别想像死亡后身体逐渐腐烂时的感受 (Arndt et al.,1999)和牙痛时的体验,然后让被试完成观点抽样任务 (sampling task)。结果表明,在描述牙痛体验的被试中,具有较丰富多元文化经验的被试更易参考外国学者观点,然而受到死亡威胁被试的数据表明,多元文化经验的程度与参考国外学者观点的数量无关。
综上所述,多元文化经验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问题,引起了西方心理学家的关注。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它对于心理学研究和日常生活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此类研究将实验的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在文化研究中,丰富了文化启动范式。该类研究把文化作为可以操作的研究对象,而不再是长期以来只能作为选择性的自变量,这比以往研究跨文化心理学采取的准实验法具有更高的内部效度。第二,它为创造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加深了我们对于创造力的认识和理解。首先,当前的研究表明多元文化环境与心理定式 (Leung&Chiu,2010)、人格特征 (对外来经验的开放性) (Leung & Chiu,2008)、认知加工过程(Leung &Chiu,2010)等方面的结合对于创造性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多元视角的方法与Sternberg和Lubart(1996)创造力融合理论一致,扩展并深入了人们对于创造力的认识。其次,以往关于多元文化和创造力关系的研究多是探讨文化差异对于创造力行为和创造力概念的影响 (Niu&Sternberg,2002),并未明确回答如何充分利用多元文化条件提高创造力。当前的研究通过寻找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揭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多元文化经验培养创造力的方法。例如:通过充分融入异国文化,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接纳来自异国文化中的思想观点,了解在异国文化中人们之所以按某种方式行事的原因,放缓生活步调和加强合理控制的方法促进创造力的培养。第三,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研究对于处理国家内部不同亚文化间的关系,尤其是少数民族教育教学方面有着重大的政策性意义。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双语和双文化学习不利于他们融入主流社会,会制约他们的发展,但是当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元文化背景反而更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因为来自不同民族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他们具有更高的整合多种不同文化的能力,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通过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充分融入主流文化,并且把少数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加以整合,提高认知通达性,减少认知闭合需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包容开放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创造力和他们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度,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贡献。除此而外,该类研究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双语教学和多元文化个体的心理适应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Leung &Chiu,2007)。
关于多元文化经验和创造力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探讨:
1.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于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进行直接测量,以弥补先前研究不能排除相反可能性 (创造力高的人比起普通人更可能居住在国外,从而具有多元文化经验)的不足之处。例如用纵向研究方法测量创造力。在样本出国之前和在国外居住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创造力水平,并且控制与创造力有关的重要人格因素,然后把两个时间段内创造力的水平进行比较。或者采用横向研究方法,研究者与某些有出国项目的组织进行联系,把这些组织中的成员随机分配到国外生活 (某些国际组织的志愿者),测量并比较生活在国外和本国志愿者创造力成绩的差异。也可以通过比较主动选择生活在国外的个体 (留学生、劳工、移民、外交官)和被迫在国外居住的个体 (难民)的创造力差异,这样就可以明确多元文化经验是提高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从而排除其他可能性。
2.实验室研究虽然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可以说明因果关系,但它的外部效度经常受到怀疑。在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一系列研究中选用的都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被试,现实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地位平等性和差异性,及被试在不同文化中的生活质量等因素在实验条件下都难以考虑,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样本的选取应更具有代表性。
3.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采用多种指标继续对于影响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因素和相关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比如学习异国文化是多元文化经验提高创造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异国文化经验的学习过程也许可以改变大脑区域中的神经活动,因此可以采用神经生理指标等手段来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4.要关注在国外生活提高创造力的所必须的时间。当前的研究仅仅揭示了多元文化经验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并未提出创造力得以提高的明确时间,即需要在国外居住多久,个体的认知才可以发生变化,创造力才得到提高。
总之,多元文化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是一个十分新颖和复杂的问题。通过对于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探讨,不仅能够拓展和完善现有的研究范式,进一步揭示多元文化提高创造力的心理机制,更能在全球化趋势下对于多元包容的文化交流态度、民族融合、民族创造力的培养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 杨晓莉,刘力,张笑笑.双文化个体的文化框架转换:影响因素与结果 [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 (5):840-848.
[2] 衣新发,林崇德,蔡曙山.留学经验与艺术创造力[J].心理科学,2011,34 (1):190-195.
[3] Arndt, J., Greenberg, J., Solomon, S.,Pyszczynski,T.,& Schimel,J. (1999).Creativity and terror management:Evidencethat creative activity increases guilt and social projection following mortality sali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7,19-32.
[4] Amabile,T.M.,Barsade,S.G.,Mueller,J.S.,&Staw,B.M.(2005).Affect and creativity at work.
[5]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50,367-403.
[6] Andersen,S.M.,&Berk,M.S.(1998).The social-cognitive model of transference:Experiencing past relationships in the present.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7,1-7.
[7] Chiu,Mallorie,&Law,W. (2009)Perceptions of culture in multicultural space:Joint presentation of images from two cultures increases in-group attribution of culture-typical characteristic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40,282-300.
[8] Chao,Chen,J.,Roisman,G.,& Hong,Y.(2007). Essentializing race:Implications for bicultural individuals'cognition and physiological reactivity.Psychological Science,18,341-348.
[9] Chiu,C.,& Hong,Y. (2005).Cultural competence:Dynamic processes.In A.Elliot,&C.S.Dweck (Eds.),Handbook of motivation and competence (pp.489-505).New York:Guilford.
[10] Chiu,Morris,M.,Hong,Y.,& Menon,T.(2000).Motivated cultural cognition:The impact of implicit cultural theories on 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 varies as a function of need for closur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8,247-259.
[11] Feist,G.J. (1999).Personality in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creativity.In R.J.Sternberg (Ed.),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273-296).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Feist,G.J. (1998).A meta-analysis of personality in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creativit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 (4),290-309.
[13] Fong,C.T. (2006).The effects of emotional ambivalence on creativit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9 (5),1016-1030.
[14] Fredrickson,B.L. (2001).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American Psychologist,56 (3),218-226.
[15] Friedman,R.S.,& Fo¨rster,J. (2001).The effects of promotion and prevention cues on creativity.Journal of
[16]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1,1001-1013.
[17] Fu, Morris, Lee, Chao, Chiu, & Hong.(2007).Epistemic motives and cultural conformity:Need for closure,culture,and context as determinants of conflict judgmen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2,191-207.
[18] Galinsky, A., D., & Moskowitz, G., B.(2000).Counterfactuals as behavioral primes:Priming the simulation heuristic and considerations of alternativ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36,384-409.
[19] Hangeun,Lee,& Kyung Hee Kimb. (2011).Can speaking more languages enhance your creativity?
[20] Relationship between bilingualism and creative potential among Korean American students with multicultural link.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50,1186-1190.
[21] Ip,G. W.-m.,Chen,J., & Chiu,C.-y.(2006).The relationship of promotion focus,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and categorical accessibility in American and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40,201-215.
[22] Jost,J. T., Glaser,J., Sulloway, F., &Kruglanski (2003).Political conse rvatism as motivated social cognition.Psychological Bulletin,129,339-375.
[23] Leung,& Chiu. (2010).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Idea Receptiveness,and Creativity.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41 (5-6),723-741.
[24] Leung,&Chiu. (2008).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enhances creativity:The when and how.American Psychologist,63,169-181.
[25] Leung,& Chi-yue,Chiu. (2008).Interactive Effects of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s and Openness to Experience on Creative Potentia.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 (4),376-382.
[26] Markman,K.D,Lindberg,M.J.,Kray,L.J.,& Galinsky,A.D. (2007).Implications of counterfactual structure for creative generation and analytical problem solving.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3,312-324.
[27] Niu,W.,&Sternberg,R.J. (2001).Cultural influences on artistic creativity and its evalu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36,225-241.
[28] Simonton,D.K. (1997).Foreign influence and national achievement:The impact of open milieus on Japanese civiliz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2,86-94.
[29] Simonton,D.K. (2000).Creativity:Cognitive,personal, developmental, and social aspects.American Psychologist,55 (1),151-158.
[30] Simonton,D.K. (2003).Scientific creativity as constrained stochastic behavior: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 process, and person perspectives.Psychological Bulletin,129,475-494.
[31] Schooler,J.W.,& Melcher,J. (1995).The ineffability of insight.In Smith, Ward,Finke(Eds),The creative cognition approach, (PP.97~133).Cambridge,MA:MIT Press.
[32] Sternberg,R.J,& Lubart,T. (1996).Investing in creativity.American Psychologist,51,677-688.
[33] William,W.,& Galinsky. (2009).Cultural Borders and Mental Barrier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ving Abroad and Creativ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6 (5),1047-1061.
[34] William,W.,& Galinsky. (2010).When in Rome...Learn Why the Romans Do What They Do:How Multicultural Learning Facilitate Creativity.Experience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6 (6),731-741.
[35] Wan,W.,& Chiu. (2002).Effects of novel conceptual combination on creativity.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36,227-241.
[36] Ward,T.B. (2001).Creative cognition,conceptual combination,and the creative writing of Stephen R.Donaldson.American Psychologist,56,350-354.
[37] Ward,T.B.,Smith,S. M., & Vaid,J.(1997).Conceptual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in creative thought.In T.B.Ward,S.M.Smith,& J. Vaid (Eds.), Creative thought: An investigation of conceptual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pp.1 - 27). Washington,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ooks.
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Creativity:the Effect of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on Creativity
YANG Yang,WAN Ming-gang
(Research Center for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Minorities,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The research of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affecting creativity i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and cultural psychology.It not only helps us improve the creativity,but also has the important value for cultural psychology.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ethods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enhancing creativity research.Among them,adaptation of the exotic culture,learning foreign culture and the receptiveness to ideas originated from foreign culture are the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Future studies can be used longitudinal,qualitative methods,neurophysiological indices and other means for the related issues of the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 enhancing creativity to research and explore further.
multicultural experience,creativity,cultural priming paradigm
G 40-055
A
1674-5779(2012)05-0086-06
2012-07-22
杨阳 (1989—),女,甘肃天水人,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生,主要从事多元文化、社会认同和群体关系研究
(责任编辑张永祥/校对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