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剑灵,译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多语世界中的教育
——一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立场文件
陶剑灵,译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多语世界中的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语言和教育问题上重要的立场文件和国际规约,表达了成员国在这一领域的共同观点,该文件自2003年正式颁布以来成为各成员国在语言和教育领域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这份立场文件涉及语言和教育的关键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指导纲要和原则,试图厘清语言与教育有关的政策,并就多语世界中的教育提出了三项基础性原则:(1)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帮助学习者和教师建立知识和经验的手段和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母语教学;(2)作为促进社会和性别平等的手段,作为语言多样化的关键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双语和多语教育;(3)作为跨文化教育的基本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语言教育,鼓励不同人口之间的理解,保证对基本权利的尊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语;母语;语言权力;原则
全民教育 (Education for All)意味着向所有公民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在当今世界这也意味着要考虑到不同社会群体丰富和多样的文化和语言。然而,凡此情形对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他们要考虑到国家教育的规范性;另一方面要保护拥有不同语言的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力(language right)。随着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进程和加剧,特别是受到数字化知识的驱动,使得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不可否认的是,研究表明:利用母语学习是学习初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的方式,也是双语教育方法的一种完善。
这份文件——“多语世界中的教育”(Education in a Multilingual World)试图澄清我们在语言和教育领域存有争议的概念和问题,简明扼要地提供和呈现了这一领域的相关宣言和建议。他们是许多国际会议中对话和讨论的成果,这些成果成为许多国家在语言和教育领域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2002年9月在巴黎召开的专家组会议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文件,试图进一步探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一领域的作用。我们希望这份文件促进成员国在语言与教育方面的思考,我们希望将其翻译成更多的文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框架的制定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解决关键和复杂的教育政策和实践问题。语言,尤其是教学语言就属于这一类问题,其常常引起具有巨大差别的不同观点和立场。在课堂上使用何种语言的问题与认同、民族和权力密切相关。此外,语言自身呈动态,既有连续性又有变化,并随着演化影响不同社会的沟通模式。教育政策制定者由于语言在技术和政治上的交叠而很难在语言、教学和课程方面做出决定。一方面人们在激烈地争论是否应当使用母语 (或第一语言)教学,另一方面又需要在使用母语学习和掌握其他语言之间保持平衡。因此,这份立场文件力图考虑有关语言和教育的一些关键问题,提供相关指导纲要和原则,厘清与教育有关的语言政策,尤其是结合全民教育的目的和根据达喀尔会议制定的目标即在2015年所有儿童能够接受基础教育,成人的识字水平提高50%。
195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题名为 “在教育中使用本地语言”的专家报告,这份报告成为讨论教育中语言问题时引用最多的文件。然而,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巨大的政治变迁导致了新的语言政策,尤其是那些从殖民统治中独立的国家。我们看到:几百种语言消失,更多的语言濒临消失;大规模的移民给一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新的语言和语言使用的变化;互联网极大地影响着语言、沟通和学习;急速发生的全球化对许多人口数量少的民族身份构成极大的威胁,而这些民族常常是以独有的语言为主要标识和符号的。时代的变化导致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需要重新考虑语言和教育方面的立场和观点。
这份立场文件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呈现与多语教育 (multilingual education)有关的关键概念。目的是澄清用于语言和教育的相关含义和术语。第二部分,我们提供了综合的语言和教育的规范性框架,这一框架基于对联合国相关基础性标准的分析、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语言和教育问题的讨论、成果和建议。第三部分,这份立场文件提供了对语言问题的讨论和争议的综合意见,这些都是在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下完成的。为清晰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立场,有利于更大范围的传播,这些综合意见以指导纲要和原则的形式表述。
(一)语言的多样性和多语制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教育都发生在多语背景下。许多多语社会 (plurilingual societies)都形成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同语言的习俗和观念。从这些不同社会和语言群体的角度来讲,多语制(multilingualism)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但困难在于教育系统如何在复杂的现实情景中采用适合的方式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在社会、文化和政治之间保持平衡。在多语社会中采用统一的方法可能在行政管理方面更加简单,但它忽视了在学习效果和可能导致语种的消失和文化的多样性方面存在的风险。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语言据统计有6000到7000种,构成了语言的多样性。保护语言的多样性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研究表明,目前近乎一半的语言处于消失的危险之中。一些国家使用的语言比较单一,如冰岛。但更多的国家具有丰富的语种,比如印度尼西亚,超过700种语言,巴布亚新几内亚则超过800种。可见,语言的多样性在各国不同。超过70%的语种仅仅集中于20个国家,这其中有一些国家是非常贫困的国家。总之,在世界范围,双语和多语存在于同一国家的情景很普遍。也就是说,使用双语或多语在很多国家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语言的多样性具有不同的情境。一般来讲,多样性存在于那些人们长期居住的多语环境中,一种或多种语言被使用;或者在一些新的城市开发区也存在,人口迁徙的结果往往导致在一些城市学校,30%到40%的学生其母语不同。所有这些情境都要求我们考虑这些孩子在语言方面的实际需求,无论他们是在家还是学校。
(二)少数民族语言和多数民族语言
语言的多样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常常与国界有关,根据语言所处的不同地域,有时是多数民族语言,有时则为少数民族语言。以汉语为例,全世界有超过9亿的人口在使用,在中国它是多数民族的语言,但在其他国家则因为文化和使用者的数量,有可能为少数民族的语言。同样,在一个大国,一种语言是少数民族语言,但在其他国家有可能是多数民族的语言。无论如何,在任何一个国家手语和盲文都是少数者使用的语言。虽然如此,“少数”这一术语常常是模糊的概念,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解释,这是因为它既与数量有关又与社会和政治有关。在一些情况下,少数可能简单指非主精英或非主流群体,这要看他们是否构成了多数群体或与政治和社会的主流有关。
(三)官方和民族语言
虽然有超过20个国家的官方语言 (official language)超过一种,以印度为例,官方语言19种,而南非有11种。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依据法律或实际状况为单语国家,这是出于政府和法律的考虑。但这并不是说,这些国家不是双语国家或多语国家,而是指一个国家可以广泛使用多种语言,而它的使用无须像官方语言一样在法律上有要求或约束。许多国家以前受殖民统治,官方语言常常是前殖民国家的语言。除了官方语言,一些国家承认民族语言,这些民族语言有可能在教育中是强迫使用的。教育教学系统中语言的选择代表了一种权利和尊严,它不仅是一种涉及地位和存在的符号象征,而且涉及通过这一语言共享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涉及教育系统中基础课程的教学。教学语言的选择 (教育政策可能推荐使用几种教学语言)是提高教育质量中反复、长期存在的困难。一些国家选择一种教学语言,同时它也是官方语言和多数者的语言,另外一些国家则无明确规定,教学中视不同教育策略而定,但他们同样给予民族或地方语言在教育中重要的地位。说母语的人,他们的语言不是大多数人说的,这些人在教育中遇到的困难无异于在接受外语学习。
(五)母语教学
母语教学指使用学习者的母语作为教学的中介。此外,它还指母语作为一门学校的课程。在学习的初期,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者的观点认为母语教学应当包含利用母语教学和母语本身的教授和学习。
母语这一术语虽然被广泛使用,但可能涉及不同的情况。母语的定义常常包括下列因素:(1)一个人最先学习的语言;(2)辨别是否是本地人的标示;(3)用的最多和用的最好的语言;(4)母语也可指基础性的语言或第一语言;(5)政策文件的撰写和教育问题的论述中使用的语言。事实上,我们应当清楚,使用母语也不能完全避免歧视现象,比如边远地区的人们和城市的人们说的虽然都是母语,但我们通常把城市地区的母语作为教学用语,并称之为学校母语 (school mother tongue)。本文认为,一个儿童最初的通过母语获得的经验无需与正规的所谓学校母语对应起来。
学习一门语言,学习者将面临双重的挑战,这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一方面学习者要学习语言本身;另一方面,学习者要接受语言中包含的文化。这种情形无疑对已经在教育中处于不利境地的人们雪上加霜,比如文盲、少数民族和难民。加之性别的因素,女童和妇女更是处于不利境地。在许多传统的社会中,比起她们的儿子、兄弟和丈夫来说,女童和妇女通常是单语者,她们很少接受教育、工作或外出,因而较少接触到其他主流语言。
研究表明,在许多情况下,母语授课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能力、提高其它学科的成绩以及第二语言的学习。但目前,使用母语授课还不能完全做到。母语教学常常遇到下列问题:(1)有时母语没有文字; (2)有时母语甚至未被认为是合法的语言;(3)没有适用的教育术语; (4)缺乏母语教育资料;(5)语言的多样性不利于向每一种母语提供学校教育;(6)缺少适合的教师;(7)在学校使用母语教学可能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抵制。
(六)语言权力
语言不仅是沟通和获取知识的工具,而且是文化认同和权力的基本特点,这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群体。尊重不同语言族群的人是和平共处的基础。这不仅适用于多数群体,而且也适用于少数群体和本地人 (无论是传统上居住的人,还是近来移居的)。
随着政治和社会的演进,语言权力成为少数民族要求的首要权力之一。这些要求包括少数民族和本地语言的官方和法律地位、教学用语、学校用语和其他机构用语以及媒体。关于教育,语言权力已经纳入到国际间的协议之中,其中主要包括:(1)如果少数民族希望,则在教育中使用他们的语言;(2)有进入更大的语言社区和国家教育体系的机会;(3)通过跨文化的教育促进对少数民族和本地语言的态度和文化表达; (4)有机会接触国际语言。对移民工人 (migrant works)及其家人的教育权力应包括:(1)通过学校教授语言促进孩子的发展;(2)为孩子提供他们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的机会。
(七)语言教学
教学用语是传播知识的媒介。但这不同于语言教学 (language teaching),语言教学包括语法、生词、书面语和口语,构成了课程。第二语言的学习也是这样。学习另外一种语言使人们有机会接触其他价值体系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帮助减少仇外心理。这既适用于少数也适用与多数。
如何教授语言常常变化,各个国家之间,甚至一国之间差别很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时主要的语言概念和教学范式,以及所授语言的地位和作用。
(八)双语和多语教育
双语和多语教育指在教学中使用两种或更多种的语言。在专业文献中,这两种教育都归于双语教育 (bilingual education)。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的大会决议第12条中采用了 “多语教育”这一术语,指使用至少三种以上的语言,即母语、地区语言或民族语言、一种国际语言。该决议认为,由于全球参与和全民参与的加深,特别是一些特定社区团体在文化和语言方面的需求增加等等,多语教育是更为恰当的表达。在官方语言和主流语言不是所在地语言时,双语和多语教育要尽量使用母语进行,同时提供主流语言的教育教学。这种在双语制外 “增加”的方法不同于所谓的 “消减式”的双语教育,消减式的双语制其目的在于让孩子接受以第二语言为教学语言的教育。
在国际社会,语言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是众多宣言、建议和协议的主题。其中有相当的部分特别涉及到语言与教育的讨论。我们将在联合国协议和基础性文件的框架内展开讨论,并且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命和主张。同时考虑跨文化国际会议中形成的宣言和建议。由于本文件是立场性文件的缘由,我们仅涉及已达成同意的内容。在讨论第三部分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语言和教育的指导纲要之前,通过本部分的介绍,意在描述教育系统中更大范围有关语言的问题和重要性。
(一)联合国依据的基础性文件
作为一份基础性文件,1948年颁布的 《世界人权宣言》为反对语言歧视奠定了基础性的原则,其第2款:“每一个人,无一例外,应当没有区别地享有所有权力和自由,包括语言。”
1966年颁布的 《公民和政治权力国际公约》和1992年颁布的 《民族、宗教和语言权力宣言》进一步强化了少数民族的权力。公约第27款更为普遍地涉及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的权力:“使用自己的语言与其他社区成员共处。”宣言中更为明确地涉及到教育中语言的问题,第4款中阐述道:“少数民族应有充足的机会学习自己的母语,或有机会教授自己的语言,同时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1989年国际劳工组织第169号公约强调了原著民和部落人口的教育权力。第28条款要求:“尽可能教授这些儿童学会读写他们自己的语言或学会他们所在群体大多数人的语言,提供措施,保证他们有机会掌握官方语言。条款同时强调要提供措施促进原著民的实际生活和综合发展。”
至于外国人,1985年的个体人权宣言第5款认为:“外国人应当享受权力保持他们的语言,文化和传统。”1990年的 《所有移民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力保护公约》提出:“国家应当追求一种政策促进移民者子女通过接受教育得到发展,特别是用他们的语言进行教学,提供母语教育和相关文化;对移民工人子女有进一步的教育规划。”
1989年的儿童权力公约则反映了语言教育中的另一个方面,它强调语言应当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第29款:“儿童的教育应当培养儿童的文化认同、语言和价值观。”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语言与教育纲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命要求其担负处理解决语言的问题。出于这一点,宪章条款1提出了基本的原则:“任何语言不应受到歧视,确定和保证所有人的权力和自由,没有种族、性别、语言和宗教的差别对待。”
更多有关教育的具体文件,1960年反教育歧视公约制定了少数民族教育权力的条款。条款5阐述了有关母语与大多数人母语的作用和地位:“少数民族有权力进行教育活动,包括使用它们的语言,同时,在使用他们语言的同时,使他们有机会融入整个社区,参与整体活动。”
1976成人教育发展建议书中强调了母语教育的地位,明确建议实施并在更大范围进行母语教育。条款22中写到:“在少数民族教育中,通过成人教育使成人自身接受教育,并让成人使用母语教育自己的孩子,除了母语学习以外,发展他们自己的文化。”
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在1978年的种族和种族偏见宣言中涉及,条款9建议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对少数群体的儿童进行母语教学。
1995年教育行动为和平、人权、民主宣言和整体框架出版,以促进外国语学习,尊重少数民族语言、原著民语言和促进社区与民族的理解。
2001年出版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同样,确定将重点放置在语言,促进文化多样性。行动计划第6款宣言的实施阐述了母语教育、各个层面的语言多样性、儿童早期多语制的重要性。
(三)国际会议中形成的成果
近年来联合国倡导召开了许多世界性大会,这些会议遵照各成员国政府的观点,强调语言作为教育、文化核心的重要性。比如,1995年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中通过了北京宣言及其行动计划,确认了平等接受教育机会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消除 “各个层面的歧视,包括语言。”
母语教学似乎是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1993年召开的全民教育峰会通过了德黑兰宣言和行动纲领,并做出明确态度,支持母语教学,“即使学生日后有必要再学其他语言,母语仍然应该是他们最初接受学习的语言。”在1996年提出的安曼宣言中同样确定,我们需要承认 “母语作为最初学习语言的基本地位”,此宣言在全民教育10年中期磋商会议上通过。
1997年召开的第五次成人教育国际大会通过了洪堡成人学习宣言,阐明少数民族和原著民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其第15款中建议 “使用母语学习的权力应当受到尊重和履行。”1993年世界人权大会通过维也纳宣言和行动方案,在宣言第一部分第19段中写道:“少数民族无论是在私人还是公共场合有权力自由地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不能受到歧视或任何形式的干预。”
1998年提出的 “21世纪高等教育世界宣言:观点和行动”第15款中提出在高等教育中应重视多语制的重要性,该条款写到:为促进国际理解,“开展教师和学生互换项目应当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在语言和教育领域,近期的世界教育大会强调:1)从教学、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考虑,在正规教育初期提供母语教学是重要的;2)通过多语制教育将促进流动和对话,保护文化认同;3)外语学习作为跨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将促进不同国家和群体的交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语言和教育问题制定了基础性原则,根据这些原则进一步完成文件、协议和建议的撰写和形成,多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依此执行其使命。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指导纲要,纲要也是对基础性原则的细化和说明,其代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关于语言和教育的倡导和方法,其代表了成员国的立场和观点。这些纲要以先前的宣言和建议为基础,代表和考虑了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具有的挑战。
原则一: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帮助学习者和教师建立知识和经验的手段和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母语教学。
1.母语教学是教学和识字初期的基本手段,同时母语教学应当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每个孩子应当以母语作为他 (她)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
成人文盲应当通过母语学校开始识字,如果他们愿意则可以转为第二语言的学习;
在一个多语的社区中,应尽可能地寻求母语教学;
如果在一个杂居的社区中,应尽可能地选择一种让大多数儿童学习相对容易的语言教学,并对那些对教学语言十分陌生的学生提供帮助。
2.无论是对青少年、成人还是在校儿童,无论是出于娱乐还是学习,只有提供充足的阅读材料才能保证识字的进行。
有关母语教学和学习材料的制定和分发以及任何母语阅读材料的活动都应当支持和得以促进。
3.有关教师培训和母语教学:“在每一个早期阶段的培训、进修中都应有符合资质的、有能力的教师,他们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对他们提供教学。”
原则二:作为促进社会和性别平等的手段,作为语言多样化的关键部分,教科文组织支持双语和多语教育。
1.鼓励通过母语沟通、表达和培养听说母语的能力,如果母语不是官方语言,或者它是少数民族语言,则应当提供其它学习机会和措施。
除了母语教学以外,提供第二语言学习的机会;
第二语言的学习要循序渐进,其在儿童没有足以掌握之前不应成为教学语言;
在中学阶段中有机会学习第三种语言,以便学生有另外一种语言作为工作的知识,这也代表了21世纪在语言方面的实用技能;
2.促进小学和中学教师的国际交流,以此促进教学,利用外教的语言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语言技巧。
3.重视民族政策,促进网络语言学习,为少数民族语言学习提供网络语言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提高生存技能。
原则三:作为跨文化教育的基本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语言教育,鼓励不同人口之间的理解,保证对基本权利的尊重。
1.采取措施,消除任何种族、语言、宗教、年龄、残疾等方面的歧视。
2.通过以下方面对少数、土著民族的教育权力予以尊重。
给予母语学习的权力,利用适宜的教学方式传授文化;
不仅提供母语教育,而且提供其他语言的学习,使少数民族有机会融入更大范围的社区。
3.教育应当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改进课程,在少数民族教材中加入少数民族历史、文字和认同的内容;
增强语言教学中文化的内容,使学习者获得对其他文化更好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还应反映不同的文化和风俗。
英文文献来源: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
Education in a Multilingual World——A UNESCO's Position Paper on Education
Translated by TAO Jianling
(Research Center for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Minorities,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Chin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unding members of UNESCO,which aims to promote cooperation among different member countries by education,science and culture,and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peace and security.UNESCO also aims to enhance universal respects to justice,law,different race,gender,language,human right and basic freedom which are confirmed by UN constitution.Since the birth of UNESCO,developing culture diversity has been her priority.“Education in a Multilingual World”is an important position paper and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f UNESCO on language and education,which reflects the member countries'common standpoints.This paper,formally published in 2003,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member countries to make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olicies.UNESCO encourages the paper to be translated into different languages.This article is its Chinese version.This position paper touches upon key issues on language and education,and outlines necessary guidelines to show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education,and it makes three basic principles on multilingual education:1)UNESCO supports mother tongue instruction as a means of improving educational quality by building upon th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of the learners and teachers;2)UNESCO supports bilingual and/or multilingual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as a means of promoting both social and gender equality and as a key element of linguistically diverse societies;3)UNESCO supports language 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encourage understanding between different population groups and ensure respect for fundamental rights.
UNESCO;multilingual education;mother tongue;language right;principle
G 40-011.8
A
1674-5779(2012)05-0001-06
2012-06-08
陶剑灵 (1968—),男,甘肃平凉人,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张永祥/校对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