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啸笛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广东 广州510000)
高等职业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的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人数要达到1 480万人。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当今国际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涉及高端服务、高端技术领域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要掌握职业知识,更要有一线涉外交流、作业的能力。所以高职院校推行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行业英语口语能力的教育和训练很重要。
笔者以本单位机务工程学院机务维修相关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情况为例,分析和探讨高职院校行业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制约因素与对策。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意识较强,就业目的明确,学习和训练行业英语口语,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主动将所学加以运用的终身学习习惯,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相关行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高职院校只有牢牢把握社会的需求,扎实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开展和打造更符合行业定位和行业标准的实践课程,才能使学校自身得到长足的发展,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行业岗位要求为标准,更加注重职场实用性和针对性,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更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听说能力既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又是亟待提高的领域。
在当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下,多数涉及高端服务和技术领域的行业,如外贸、现代运输(民航、高铁等)、酒店旅游、商务等行业,对一线技能型员工的英语听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是否能在今后的岗位中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业务交流,极大地影响着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接轨程度。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应针对所处行业,在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务必要凸显行业英语口语训练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一线相关听说训练。
目前,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整体相对滞后,高职外语教学的发展也基本上是套用大学英语的教学思路、方法和评价手段,缺乏针对性,较难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和行业英语口语听说训练的需求。尤其是高职院校行业英语口语教学的开展、学生实际听说能力的训练,主客观上均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2.1.1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整体上不扎实
学生普遍词汇量较小,语法基础薄弱,行业英语口语涉及内容于学生相对生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专业背景,部分学生思想上对自己没有信心,行动上惧怕听说。
2.1.2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不足
高职院校开设行业英语口语的教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共英语教师。这部分教师普遍来自英语专业,相对缺乏相关行业浸染,对学生未来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了解有限。另一类是理工科院系专业教师。这类教师一般以阅读和写作为训练重点,且课时极为有限,难以满足学生口语训练的需求。
2.2.1 教学设置和评价系统普遍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职院校行业英语口语教学的课程规划和评价标准基本上还是沿袭大学英语教育的套路,尚缺乏系统理论体系和固定的、易于操作的行业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另外,高职外语行业口语教学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行业实际的英语听说交际能力,造就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而现行的评价体系一般为高职A、B级考试以及大学四六级考试,这些考试都是以测试知识水平为主要内容,而非实际的行业口语的运用能力测试。这些测试标准和手段与行业口语教学所要求测评的教学内容存在许多不衔接之处,同时也令学生无法正视行业口语学习和训练的重要性。
2.2.2 严重缺乏和院系行业内容相对应的、难度和学生水平相契合的英语口语教材
即使开设了英语口语课程,多数院校也只能勉强实行“校内统一制”,即同一所学校内,各院系和各专业使用通用的英语口语教材,无法突出各专业的特点,令学生感到所学和专业脱节,最终丧失学习积极性。
2.2.3 政府、产业、行业和学校之间合作沟通不畅,资源整合有限
资源互通的瓶颈导致学校和教师难以全面把握相关行业最新的信息,难以在行业英语口语教学中体现时代性和鲜活的行业因素,使教学缺乏生命力。
鉴于以上各种原因,高职院校的职业英语口语教学较难顺利推进,部分院校甚至不开展相关的课程。
高职院校需强化自身,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为行业英语口语教学提供良好的资源和操作平台。例如,针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本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深入相关单位,开发、编写或选用各专业各自适宜的教材,适应教学需要。所选教材应既符合专业特点,题材紧扣行业热点,增加学生相关行业知识,又具有口语教材特有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组织本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师经过为期两三年的分头调研、考察和分析,紧贴民航行业背景,走访行业内各用人单位,合理利用行业资源,深入了解职场需求和标准,与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合作,编写和出版了适用于现代民航各个领域从业人员使用的职业英语口语系列教材各分册,分别适用于机务维修、安检、机场运行管理、空乘等全校各个院系和专业,具有极强的行业渗透性。
以该校机务学院为例,为期两年的英语口语课,第一年采用《职业英语口语系列——通用教材》,第二年采用《职业英语口语系列——民用飞机维修基础英语口语》。后者以机务维修专业学生的兴趣为主线,以机务维修的基本语言交际功能为中心,以开放性的课后活动为辅助,涵盖了行业热点话题、基本专业术语和表达等内容,着力培养学生职业英语的听说能力。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师明显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极大提高,乐于配合各种课堂活动,主动高质量地完成各种作业。
行业英语口语教学对公共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英语教师具有相关专业实践知识,更强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需要不断地总结,进行教学反思和研究。要求教师深入行业单位,实际走访调研,搜集资料,有条件的需要到就业单位工作或者实践。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为开展好民航行业英语口语课程,英语教师对民航中南空管局、南方航空公司、广州白云机场、深圳航空公司、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走访和调查,取得了许多珍贵的一手资料,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教师需要多研究和领会各种现代教学理念,把握各专业学生的整体特征,采取适用于施教专业学生的方法。笔者施教的机务维修相关专业,属于典型的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整体上具有以下特点:班级内男学生占绝大多数,口语课堂气氛欠活跃;学习态度较端正,但是英语口语水平不足,对听说训练有心理障碍。
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各学派的教学理念,笔者着重采取了如下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3.3.1 积极构建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行业英语口语学习环境
“学习共同体”一词在目前教育改革思潮和实践中使用率很高。建立学习共同体,包含了建立学习组织、创造学习环境和学习的动态结构几个层次的含义。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目前生活与未来生活是统一的。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自主性参与使学习变得有意义。
笔者施教过程中,对本专业使用上文提到的《职业英语口语系列——民用飞机维修基础英语口语》教材,建设行业英语口语的学习组织、学习环境,在逼真的职场环境下开展学习过程。该课程为期一年,设计了20个单元,学生以机务维修职场环境为背景,以具体的公司、部门、岗位事件为立足点,每个单元对应一个典型的机务工作相关话题,如区分波音和空客飞机、机务人员招聘和晋升等。课堂教学上以听为基础,说为内容,学生通过各种课堂合作、竞争,完成职场模拟训练。课堂教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行业口语相关表达,一方面为以后的职场活动做准备。
3.3.2 善用交际教学法,强调交际的真实性
以实践训练活动代替简单的教和学,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项的互动的交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中,行业相关的真实性材料,比如行业文件、热点话题、广告、发展动向新闻等,以其直接性、相关性、趣味性和多样性,成为了行业口语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材料。基于真实行业阅读材料的讨论、源自行业职场角色的对话排练 、行业内部的热点话题的辩论等教学内容,能使学生直接进入到使用行业口语的真实场景中。与一般性材料相比,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3.3 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把握学生的情感需求,控制好课堂行业英语口语的难度
口语课堂非常强调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师是辅助者、参与者、服务者和设计师,要以学生动态的情感需求、认知需求和能力为中心来把握课程的难易和进展。
另外,由于行业英语口语难度较一般英语口语高,对于初期参加课堂活动有顾虑或者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鼓励,体验他们的安全感、好奇心和受挫感,根据学生的情绪调整课堂内容难易,保证学生的心理负担在可承受范围内。对于课堂活动的难度要仔细斟酌,对于难度较大的材料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提前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启发,学生在课堂上就更加自信、敏捷和活泼。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结合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势在必行。虽然目前面临一些困难,但是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这一目标非常明确,行业英语口语教学的开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将该课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更符合各院校的实际,是广大教师和管理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张凤祥.职教外语教学中的交际法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1(21).
[3]王晓平.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
[4]邱桂林.区域经济与浑南高职专业外语职业化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2(5).
[5]王戈冰.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外语教学技术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7).
[6]毛卫娟.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反思[J].西北职教,2012(10).
[7]崔敏.真实性材料在工程师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0).
[8]卢丽虹.学习共同体理论及外语教学的新视角[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
[9]黄晶,李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