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荣,康树元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出:全党同志要增强党性意识,党性意识是执政党建设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也指出:党所承担的光荣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师党员作为广大党员队伍中的高端知识分子群体,是党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面对新的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增强高校教师党员的党性意识,对于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至关重要。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规定性,是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她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明显地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党性不仅体现在党的纲领、章程和组织生活中,更体现在每一位党员的思想、工作作风和言行之中。
党员的党性意识是党性原则在党员的思想上牢固树立并积极转化为实践行动的自觉认识,是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使命以及党员的权利义务在思想上的高度认同,是党员政治觉悟的集中体现,是党员对自己作为共产党员身份的一种高度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归属感,所以,党性意识,又称党员意识。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意识既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根本保证,更是确保党的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党员党性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早在一九四一年七月一日中央政治局就通过决议作出过《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从而确保了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了胜利。
高校教师党员是党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目前,高校教师党员已占到教师总数的一半左右,而且大多数身处教学、科研第一线。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增强高校教师党员的党性意识,使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充分发挥他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这一伟大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实现党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光荣使命至关重要。
当前,高校教师党员的党性意识从总体上讲都很强,广大高校教师党员以自己作为教师共产党员为荣,他们政治立场坚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信仰共产主义,道德情操高尚,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政治原则性强、组织纪律性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旗帜鲜明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们事业心强、工作作风踏实,紧密联系群众,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工作,无私奉献。
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一些高校教师党员的党性意识逐渐淡漠甚至丧失,具体表现为:有的教师党员胸无大志,过分地看重党内存在的阴暗面和腐败现象,他们在公众场合,在关键时刻不敢公开亮出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有的教师党员政治立场模糊,政治原则性不强,他们对西方敌对势力从意识形态上对我国的渗透、分化和西化的图谋缺乏应有的警惕;有的教师党员组织纪律性不强,他们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甚至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怀疑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甚至在讲台上有时也丧失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立场而人云亦云;有的教师党员已经丧失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思进取,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有的教师党员受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不能把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利益和个人的奋斗高度结合和统一起来,他们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有的教师党员或是不服从学校的教学安排,或是对学校安排的本职工作敷衍塞责,对学生不尽师德长者之职责,只一味热衷于利用第二职业赚钱;甚至出现个别教师党员道德败坏、品质卑劣,为实现个人的私欲不择手段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即从内因来讲,是由于自身党性不纯,党员意识淡漠甚至丧失所致。
高校的教师党员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他们党性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一根本问题,这就决定了每一位高校教师党员都应当具有比一般教师更高的素质,比一般党员更强的党性意识,即应当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政治信念、先进的思想觉悟、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更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快速变化发展中,做时代的引领者。高校教师党员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意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常怀为党分忧的情怀,才能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更新知识,练就新的本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完成党所赋予的高校共产党员教师在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中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狠抓高校教师党员系统地学习党的历史、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系统地研究当代中国当代世界的具体情况,是增强高校教师党员党性意识的内在途径。
3.1.1 高校教师党员要系统地学习党的历史
高校教师党员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应时刻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并有着教师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坚定理想和信仰,有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特殊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的情感体验、角色定位。而要树立起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特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然要求他们对党的历史、对党的纲领和党的奋斗目标、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有深刻的了解和理性的认知。高校教师党员只有自己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感染学生并把学生培养成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狠抓高校教师党员学习党的历史十分重要。
3.1.2 高校教师党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她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描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给人类的解放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马列主义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正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道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从胜利走向了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今天高校的教师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要认真学习和弄懂这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自己从理论上弄懂、信服,才能在教学中以科学的、理论的力量去感染和引导学生。
3.1.3 高校教师党员要自觉地研究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具体实际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就以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富强、复兴为己任,所以,中国共产党从实践的教训中懂得了既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又要研究和认清中国的国情,要研究世界的形势和潮流。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毛主席反复强调,要坚决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因此,我们既要认清中国国情,又要认清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与世界的须臾之密不可分的状况和趋势,要用世界眼光研究中国问题,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世界大势。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指出了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对党的事业的严重危害,把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看作是党性不纯的表现,正是由于我党紧紧把握住了中国革命的大势,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才把中国革命引向了胜利。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正进入关键期、攻坚期,高校教师党员作为党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更应怀着强烈的忧党忧国之心,更应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研究当代中国与世界面临的实际问题,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勇于为党建言献策,勇于为党分忧解愁,这是高校教师党员党性意识更高更强的具体表现。
一个党员的党性意识的高低强弱不是抽象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工作作风和行为做事体现出来的,高校教师党员的党性意识就具体体现在其工作和行为上。高校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个方面,高校教师党员党性的高低强弱也就是从这三个方面的先进、模范与否实实在在地表现出来的。因此,要增强和提高高校教师党员的党性意识,就应具体地抓高校教师党员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水平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和实际行动的实施,不能就党性意识抽象地讲党性意识,因为那样只能是空对空,搞形式主义,毫无意义。
3.2.1 要抓高校教师党员的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高校教师党员应是高校中教学的骨干和能手,应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领军人物。在教学中,高校教师党员能承担关键的、最重要的工作并出色地完成任务,这是高校教师党员党性的具体体现。讲好课,做大学生欢迎的老师,既教书又育人,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头脑,这是教师党员党性最直接的体现。在战争年代、在艰苦的岁月,哪里有生命危险、哪里最考验人、哪里最要紧,都常常是共产党员冲锋陷阵在第一线。所以,要在工作中给教师党员压担子、搭台子,使他们能在最考验人,最检验人的岗位上去展现和实现一个共产党员教师的人生体验和人生价值。
3.2.2 要抓高校教师党员的科研工作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对高校教师党员来说,科研是硬指标,必须把科研作为增强党性意识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共产党员群体中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党员都是党性意识很高很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党性意识就是怀着对祖国、对民族的责任和忧患意识献身科学、攀登科学顶峰,为祖国的强大忘我奋斗成为科学精英而体现出来的。高校教师党员在科研中增强党性意识,就要有现身科学的精神,要有淡泊名利的精神,要有为国奉献的精神。同时,高校教师党员要在科研中增强党性意识,作学术诚信的表率,带头严谨治学,模范遵守学术规范,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坚决反对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带头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进步与科技创新。
3.2.3 要提高高校教师党员服务社会的能力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也是高校教师努力的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突出服务意识是高校教师党员增强党性意识的生动体现。高校教师党员在服务社会中增强党性意识,一是不能单纯以挣钱为目的而服务,要为社会需要而服务,要通过服务社会反哺教学科研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二是在服务社会中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比如社会科学的教师党员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用先进的理论来进行群众宣传,开启民智、武装群众,要对群众的实践和首创精神进行总结与概括,要探究和发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规律,大胆为人民群众代言,努力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服务,而不能粉饰太平,不能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自然科学的教师党员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带头走产、学、研发展之路,走研发和创新之路,努力将科技成果迅速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其迅速地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使人民受益。
高校教师党员党性意识的全面提升离不开环境氛围,离不开外部的引导。
3.3.1 要抓舆论宣传
重视舆论宣传是我们党历来的政治优势,也是高校党建的组织优势。在高校校园要及时宣传教师党员的先进事迹,例如像方永刚、孟二冬等,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并宣传身边的、本单位的优秀教师党员,他们是普通教师学习的榜样;要通过校报、校刊、校广播电台、校园网络等平台大力宣传教师党员的先进事迹,加大对教师党员党性意识的强化和熏陶。
在宣传工作上,当前要特别重视网络的作用。在信息时代,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具有内容的庞杂性、方式的交互性、手段的兼容性等特点,这为高校教师党员增强党性意识开辟了新的空间。一方面,网络互动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生存方式,师生网络互动日益频繁,它改变了课堂教学和人际交往的空间束缚与校园活动的时间限制,具有超时空的育人优势;另一方面,网络已经成为展示高校教师党员精神风貌与党性意识的重要窗口,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参照。高校教师党员在利用网站、网页、博客、微博育人时要注重自身网络形象,做到传递科学、交流思想、澄清误区、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决不能忘记自己党员教师的身份,以为网络虚拟而随意为之,这也是对高校教师党员党性高低强弱的一个检验,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3.3.2 要树立典型
树立先进典型,这是增强党性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能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高校各级党组织要注重在校内挖掘教师党员的先进典型,通过对教师党员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具体业绩实实在在的评比活动中去发现典型,要大力表彰教师党员中的先进人物。先进典型的树立具有独特的感召力和示范力,既可以带动其他教师党员增强党性意识,又可以为非党员教师提供学习榜样。
3.3.3 要争创示范
增强党性意识必须进行载体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必须重视党员示范工程建设。重视优秀党员的示范,既可以普遍提高教师党员增强党性意识的自觉性,同时又便于群众监督。可以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区、党员示范点、党员示范牌等。党员示范岗就是对优秀教师党员职责岗位设置一定的风采展示;党员示范区要求教师党员积极主动承担一定范围内的职责;党员示范点就是要求教师党员主动联系一个班级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党员示范牌就是要求教师党员在校必须佩带党徽等标志,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党员,以达到时时自省。
总之,增强并提高高校教师党员的党性意识是高校党建的基础性工作。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增强高校教师党员的党性意识的工作刻不容缓。但是,增强高校教师党员的党性意识不能空对空,不能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必须从高校教师工作的性质出发,从高校教师生活实际出发,落到实处、做到实处,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教师党员的理论学习、工作、制度保障等方方面面扎扎实实地猛抓狠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和提高高校教师党员的党性意识,才能确保实现党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目标任务。
[1]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7-10-25.
[2]中央政府门户网站[EB/OL].www.gov.cn,2012-03-16..
[3]左雪松,等.争先创优背景下增强党性意识的纬度和路径[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5)
[4]卢振生,等.加强高校党员教师党性修养长效机制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9).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 [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