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等值理论关照下的中医术语翻译

2012-08-15 00:52:47琳,陈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奈达译语译法

王 琳,陈 磊

(泸州医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在解剖、生理、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经验[1]。中医发展以独特的文化背景不同于西医。在我国,中医在医学实践和民间医疗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9世纪以来,更多的西方人认识到,中医在对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而中医文献的翻译也备受关注,其中中医术语翻译的准确性问题也日益尖锐化。

1 中医术语翻译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中医学科自身特点、译者知识结构、文化环境以及不同习惯等因素的制约,中医术语翻译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译语混乱

同一中医术语常有多个英译版本,形式杂乱,令读者无法适从。笔者对11种汉英中医术语辞典进行过分析,仅“贼风”一词的译法就有6种,“手足心汗”也有8种译法,此类“同字异译”现象不胜枚举。译名混乱的现象如果不加以规范,必定让国外的学习者感到迷惑难解。

1.2 冗长晦涩

解释翻译法是中医术语翻译的常见方法之一,这种译法使英译中医术语冗长晦涩。如把“腹痛”译为“There is a pain in the abdomen”,这是对“腹痛”进行解释,而不是译为对等的名词。又如“胀痛”,译为“pain with marked distension”,虽不是句子,但仍然是冗长的解释,既难懂又不便于记忆。此类进行解释的译法严重违背了“信”的原则。

1.3 中西混杂

在进行中医术语翻译时,把大量中医用语根据西方思维模式进行归纳,使用单义项或者干脆借用与其意思并不相同的西医用语,导致意义并不相同的中西医用语具有相同的语言外壳,混杂在一起。如西医和中医的病名中均有“牛皮癣”,但中医所指并非西医中的“牛皮癣”,它相当于西医的神经性皮炎,所以不能将之译成“psoriasis”,而应译为“neurodermatitis”[2]。

1.4 误译

中医基本术语的翻译不准确,有的甚至存在结构性错误。以“手足心汗”一词为例,有的译为“polyhidrosis of the palms and soles”,此译文不仅不够简洁,而且“the”的用法不当;还有的译为“polyhidrosis of hands and feet”,此译文对应的是“手足汗”,而不是“手足心汗”,无法进行回译。还有的术语英译版本常常导致歧义,如“阴损及阳”,有人译为“defi-ciency of Yin affecting Yang”,这既可理解为“阴的损伤影响到阳”(affecting作动名词解),也能理解为“影响阳的阴的缺乏”(affecting作分词解),令人莫衷一是。

2 奈达的等值理论

翻译等值(translation equivalence)是西方译论中的重要概念。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许多翻译理论家都把翻译等值作为自己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详尽的阐述。而众多翻译理论家中影响最为深远且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的尤金·奈达(Eugene A.Nida)。他认为:

Translation is the replacement of a representation of a text in one language by a representation of an equivalent text in a second language[3]。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把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的文字表述转换成等值的另一种语言的文字表述,是语言形式的转换,并且这种转换不是随意的,它需要遵循“等值”标准。奈达还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主张翻译活动在语言上达到“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t translation)。所谓“动态对等”,就是最贴近原文语言的自然对等,按照他的说法,应该“用译文语言中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in the target language)”把原文内容表达出来[4]。这里的“自然对等”是一个非常难以达到的要求,有让译文不露痕迹的意思。

奈达认为翻译的中心任务就是让读者一目了然译文的意思,并且他主张译者所寻求的应当是对等语,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强调再现原文信息而不强求其表达的形式。换句话说,任何信息如果起不到思想交流的作用,就会变得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3 等值理论在中医术语翻译中的运用

进行中医翻译是为了中西方文化更好地交流,从而增进了解,使两种文化能够互为参照、互相借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翻译时一定要认真处理文化差异,求同存异,通过动态对等原则妥善地处理文化的异质性内容。动态对等原则并非简单保存难以理解的内容,而是在保存“异”的内容的同时,尽可能让读者理解其意义。一般情况下,动态对等原则在中医术语翻译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 忠实原文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在中医翻译时要做到绝对对等是不可能的,但由于要准确传达中医理论,译者又不得不忠实于原文。所以忠实于原文是中医术语翻译的基础,这个“忠实”不是苛求结构的一致,而是要求信息内涵上的对等[5]。以“任主胞胎”为例,翻译时要做到绝对对等,就不能准确译出全部内涵,因为这里的“胞胎”并不都是名词,其中“胞”是指“胞宫”,而“胎”是指“孕育胎儿”,即妊娠,可译为“Ren Vessel managing Baogong and gestation”。 再如“并月”、“居经”是中医专有词汇,翻译时就要先弄清其内涵,然后才能根据每个概念的确切所指准确地进行翻译。“并月”、“居经”最早记载于晋朝王叔和的《脉经》,指由于生活环境、气候变迁、年龄、体质等影响,月经二月一至的称为“并月”,而三月一至的称为“季经”或“居经”。基于上述涵义,可将“并月”和“居经”分别译为“bimonthly menstruation”和“tri-monthly menstruation”。

3.2 借鉴西医术语

尽管中西医拥有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它们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并且科学技术有趋同性的一面。因此,中西医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中医术语也能在西医语言中找到“对应语”。译者可借用西医的某些术语来翻译相同或相近的中医概念,如疾病名称和解剖名称[6],这样才能使译文读者更好地接受及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如将“眼花”译为“flowery vision”,“大汗”译为“great sweating”,这都是将中医术语机械逐字翻译的结果,实际上西医术语中有上述两个概念的“对应语”,即“blurred vision”和“profuse sw eating”。合理借鉴、利用西医术语来表达某些中医概念能有效避免曲解,从而更好地进行中西文化交流。

3.3 力求相近

翻译中医术语时,要使尽可能多的地方对等,难以对等的要尽量相近。以“落胎”的翻译为例,由于无法找到其对等且能表达其内涵的译语,只能根据其内涵翻译为“feticide”,但是后者的所指小于前者。再如中医里的“离经脉”一词,它专指妇女临产时的脉象,由于在西医中找不到对等的词语,为了尽量表达原意,只能取其上层涵义,翻译为“abnormal pulse”。

3.4 词素构词法

中医理论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具有系统、完备、科学的特点,其术语有着浓厚的自身特色,而这些术语在英语中常常无法找到对应词汇。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结合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应用词素构词法,大胆、科学、客观地创造新词。如把“血虚型滑胎”翻译成“hematopenic abortion”,“脾虚型带下”则译为“splenopenic leukorrhagia”。

4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医走向世界是必然趋势。然而,由于中医词汇自身的特殊性,在进行翻译时,意义对等和形式对等往往难以兼顾。奈达认为在翻译时意义对等应居于首要地位,进行翻译是为了将原知识信息通过译语传达出来,文字的意义才是信息的主体。简而言之,翻译是译者与作者在心灵相通后,原语在译语中自然的表现,它还是一个损失和不断进行补偿、变通的过程。译者作为两种语言的桥梁,周旋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应尽量把握、调节,降低损失和避免增译,让原文与译文最贴近地等值。由于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中的障碍也在逐渐地减少,原文与译文等值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高,从而也会提高“等值”理论对于中医术语翻译的适用度。

[1]周铁成.医学英语特点剖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48.

[2]何红斌.中医翻译原则与策略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60.

[3]Nida,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4:37.

[4]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141.

[5]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152.

[6]曹山鹰.中医文化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2(2):12.

猜你喜欢
奈达译语译法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天府新论(2022年3期)2022-05-04 03:40:24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西藏研究(2016年2期)2016-06-05 11:31:13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5年35期)2016-01-04 09:37:11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哈尔滨医药(2015年1期)2015-12-01 03:56:51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TGF-β1、S100A8和S100A9的影响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
海峡科学(2011年10期)2011-03-22 02:45:00
AIDMA 法则观照下广告译语的美学等效
外语学刊(2010年2期)2010-01-22 03: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