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贝贝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虽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概念第一次被明确提出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但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其内在的实践性、人类性,决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经产生就必然走向与群众相结合的大众化历程,可以说大众化思想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经典作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及优秀继承者,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吸纳接受了人类的优秀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通过对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思想的的梳理,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而且在客观上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促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开展,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明确界定研究对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因此,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研究首先要明确界定研究对象,即什么是“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在纵深方向延伸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历程,扩展其思想活动的空间,使理论更具有说服力。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范畴的界定,目前学界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正统且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观点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过程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贡献过文献的人。其著作“是它们所处时代的思想精华和智慧结晶,以其真理的深刻性和实践的有效性,而赢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和信服”,并“代表着自己时代的最高理论成就,代表着真理和正确”[1]。这不仅包括创立时期即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包括后来的发展时期包括列宁、斯大林以及中国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这些人,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者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进行了明确界说的是商志晓。他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由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信仰者等组成的庞大集团和宏大阵容,其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和研究者,又有马克思主义的运用者和实践者。在这个数以亿万计的群体中,真正称得上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只是少数一些人。这些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创立者和发展者,是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实践并获得巨大成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创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这就是说,所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与实践家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这样的经典作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被公认。”[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化”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中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理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需要。在《党的十七大报告辅导百问》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被界定为“就是马克思主义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多数人理解掌握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采用通俗的语言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知识易于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所接受,使之成为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的过程。
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内化过程和外化过程的统一。所谓内化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把社会需要的外在知识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思想认识过程。所谓外化就是指受教育者将新的思想道德认识、观念转化为自觉的实践行动,也就是人民大众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使其转化为自觉的外在行为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者创立自己学科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一个空洞的理论体系,而是旨在实现理论与群众实践的结合,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创立以来,从被少数无产阶级领导者们所理解、了解的学说发展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理解的科学理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者不遗余力的宣传和传播。在这个过程中,经典作家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具体路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展开,形成了内容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思想。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与群众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与群众结合,才能发挥其理论的指导价值,更好地指导群众的实践,也只有与群众的实际结合,才能从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与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是书斋里的学者,其理论也不是经院式学问,究其本质来说,是实践的,是大众的。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之初始,经典作家就使理论深深根植于大众生活、斗争之中,使之真正成为大众、平民的学说。
人民群众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主体,实现“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转变为物质力量的过程。马克思曾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不是作为一种理论单独存在的,其理论价值及生命力在于与群众的生产、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与群众的实践相联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走出理论书斋,与群众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有效地指导群众实践,并推动理论的创新。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在谈到“群众”对于“思想”的能动关系时指出:任何“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进一步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与工人、群众及其实践相结合,向工人普及理论,用理论武装群众的观点。恩格斯在与马克思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同样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的结合,并通过当时德国工人运动与英法等国工人运动的深入比较,指出英法等国工人运动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理论与群众相分离。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的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走出一国的范围,有效地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针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形势,列宁迫切地要求向广大党员和工人群众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并强调“思想一旦掌握群众,就变成力量”,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普及进程。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4]。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实现了理论与群众的双向互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而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扩宽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然而马克思主义在具体指导各个国家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历史特征、文化传统的诸多要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地处理理论与各个国家具体实践、时代特征的关系,实现理论与民族性、时代性的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理论与各国具体实际相联系,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者不承认绝对适应于一切时代和时期的不变的结论和公式”。并指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民族化与本土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前提。到了列宁时期,列宁针对当时俄国各种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干扰,强调马克思的理论 “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运用到俄国革命的具体的经济和政治问题中去。同样,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不遗余力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的民族特征、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但是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自发地在群众中产生广泛的关注和影响力,必须通过系统的理论宣传和理论灌输,才能为群众理解、接受、认知,并转化为行动指南。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理论的宣传、普及,不仅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灌输教育方法,而且通过创办刊物、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灌输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人民大众由于受文化程度、理论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自发地形成科学理论,只有通过宣传教育路径,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为人民大众求得解放的目标。而理论灌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随后,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灌输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灌输理论,并指出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作为灌输者要想有效地把先进思想灌输给工人阶级,“就应当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应当把自己的队伍分派到各方面中去”[5]。在灌输思想的指导下,各国共产党人十分注重宣传灌输的形式,不仅积极筹建无产阶级政党和组织,领导全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还通过创办大众化刊物 、办好工厂小报和群众报纸,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及途径。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思想,更多的工人群众获得了科学的理论知识,唤醒了革命意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实践、面向生活世界、承载着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要达到武装群众的目的,必须把理论通俗化,赋予其通俗易懂的内容及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和掌握。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追求。早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等人迷恋于构造自我圆满的哲学体系,陶醉于纯粹的抽象思辨的做法,强调必须把哲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回归到人民大众中。恩格斯也强调,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注意群众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在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方面,列宁有着系统的论述和较丰富的经验,并提出了一个简练却富有深刻内涵的著名公式:“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6],这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方面恪守的重要原则,并为后世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坚持。毛泽东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第四届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十大教育法”,核心内容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
综上所述,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体系内涵丰富、体系完备,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发展,对于我们面对复杂形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刘小兵.凝视经典——关于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经典著作的思考[J].桂海论丛,1998(4):49.
[2]商志晓.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行列中——论邓小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思想上的继承和发展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2(3):4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07.
[5]列宁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3.
[6]列宁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