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怡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5000)
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探析
杨 怡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5000)
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作为一个能够较多接触学生的职业角色,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发挥出他们应有的作用,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本文就将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进行一个简单的探析.
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众多的技能型人才,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历层次较低,就业难度相对较大,很多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的压力很大,有的看轻自己,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积极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要讨论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我们首先就是要意识到高职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从这方面入手讨论相关的策略问题.在当今社会,高职院校由于其门槛低,培养出的学生容易就业等原因,数量已经越来越多.经统计至今,高职院校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一半江山.在学校中,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国家对于当今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即普通大学学生和高职学校学生进行抽查后,结果表明学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同学不在少数,几乎要达到五分之一的比例.而这些心理问题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做人过于自卑或者自负,适应力差,人际关系失衡等.而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其心理健康程度低于普通大学生的水平.因此,我们需要充分重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首先对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更多且更早,我们常说大学生还是温室中的花朵,因为他们不曾过多的接触社会,高职院校学生却不同.他们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非常大.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的变化中,人们的思想品德等都在不同的变化,社会中的竞争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这对于早早步入社会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沉重的压力,因此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在家庭中,往往认为大学生才是有出息的,而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学习不好,能力不行,在家中经常容易受到责备.同时,我国的教育模式也认为大学生才是最好的服务于社会的人群,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卑、自暴自弃等不同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些家庭和学校由于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仅仅采用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忽略了素质教育,使得孩子们的人格没有获得一个很好地塑造.同时,有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也是有一定问题的.他们可能会做得比较极端,要么只是严肃地教育孩子学习,要么就提供给孩子们过于大的发展空间等,这些都会从孩子小的时候埋下一颗不好的种子,日后又不进行改正,只会越来越严重.
提到高职院校,我们或多或少地都会对它有些质疑,甚至在大多数人们的心目中,高职院校直接与混混等不好的名字挂钩.这些都会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看轻自己.升入大学,大学的校园环境明显比高中环境复杂,而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比大学的校园环境还要复杂,甚至可以称之为一个小社会.在这样的一个小社会中,要想如鱼得水的生活与学习并不容易,有些学生可能尽全力去与人相处,去学习,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会让他们产生挫折的心理,不利于健康的心理发展.而且,在高职院校中生活,攀比现象是比较多的,学生们会不自觉地被带动,就有可能花更多的钱,从而导致家里给的生活费不够用,造成经济困难,又不敢告诉家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经过上一点的讨论,我们已经了解到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那么学校怎样开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而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生活上的老师,自然应该承担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任。正因为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接触做多的一个老师,也可以说是长辈,那么他们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因为如果让专职的心理咨询专家来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无法真正地做到对症下药,因此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且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一定是远远多于心理咨询专家数量的,因此让心理咨询专家进行这个工作是不现实的.因此,充分利用辅导员资源成为一个做好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的心理教育.而要让辅导员进行健康教育,就需要辅导员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且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前文我们首先讨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那么就需要了解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辅导员不仅需要有好的职业素养,还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那么在对辅导员的培训中,就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这样辅导员们不仅自己具有了良好的个人素质,还有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从而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要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就需要有针对性,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所遇到的具体的心理问题.那么如果要具体到个人,就需要了解一个学生的具体的家庭环境,生活状况,还可以对他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辅导员敞开心扉.
要想让学生对辅导员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不仅需要辅导员的真诚,还需要有一定的好的沟通能力,有技巧地引导学生,从而达到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心声的目的,他们将自己的心理问题说出来以后,也会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辅导员与学生的紧密联系注定了辅导员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这些优势如果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可以很好的促进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下面就来总结一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所谓贴近性,就是指辅导员对于学生比较熟悉,在学生面前,辅导员比较具有亲和力.而且一般辅导员的年龄都不大,他们也才经历过由学生到工作的过渡,因此本身也不会太过自傲.平时,辅导员本身就是和学生有一些相同的爱好,这种贴近性让学生在有问题时也愿意与辅导员进行交流,在这个时候,辅导员可以在不是很刻意的情况下发挥自身的心理作用和抚慰作用,这样,辅导员就可以对学生有一个非常全面的影响,与此同时,辅导员也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辅导员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组织一些小的活动,让大家聚在一起,而在组织的过程中,大家也可以共同相处共同磨合,从而把内心展开来.
在高职院校中,一般是每个学院的每个系都有一位专门的辅导员,辅导员需要管理的人数不是很多,因此可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而辅导员也要意识到,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刚入学的学生,主要是对身边环境的不满,或者是对成绩的不自信,同时因为遇到的都是陌生人,也会有一点拘谨.这些问题结合在一起,就可能对低年级新生产生很大的压抑,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对待他们,辅导员的主要作用就是让新生感觉到这个学校的好,对这个学校产生归属感.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就可能更加对就业、情感等问题感到焦虑,辅导员需要激励他们,同时可以为他们组织一些指导未来的讲座,让他们认清自己的方向,从而为之奋斗,也就不会有心理问题了.
辅导员在与他们平等交流的同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示范性,这样才能起到一个好的榜样作用.同时,辅导员也需要时刻去强化自己,让自己的举止和人格魅力等都具有非常优秀的表现.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已经了解到辅导员所需要具有的品质和需要做的方向,但是,具体要怎么做还需要再细化,同时也应该给出一些规则,给出一些具体的措施,来真切地实行出来.下面就介绍一些可行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虽然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中提到仅仅有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无法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心理咨询师具有的一些专业知识能够帮助辅导员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学校应该将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综合在一起进行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发挥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的作用.而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1 在新生入学时做有关心理健康的评测
要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就要从他们入学就开始做起.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状况建立一个健全的心理档案,然后在进行统一心理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在他们向辅导员求助时更快更准地找到他们的问题.
5.1.2 在新生入学时发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小书籍
在新生入学时,要给他们发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书籍.这些书中,要多一些有趣的事例,如果资金允许,做成彩页是最好的了.而这个工作,我认为辅导员也要参与进去.因为他们与学生的年龄相差并不大,所以如果让他们挑选出自己认为有意思的小故事,相信新生们也会感兴趣,同时也就会开始注意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
5.1.3 要构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每个系都有一位辅导员,那么辅导员就应该尽量将自己这个系的学生都聚集在一起,让他们体会集体的氛围,然后让大家都各司其职,让整个系都有一种很强的凝聚力,相信在这样的集体中,并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只要你敢于融入这个属于自己的团体.
非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频率自然不像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此频繁,但是带来的效果却是非常明显的.因此,辅导员需要关注自己系的学生的动向,了解他们在每个阶段遇到的主要都是哪方面的问题,从而也了解到他们在什么时候压力最大,精神最紧绷,处于临界点.而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非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了.主要的非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个.
5.2.1 举行班会
班会是从小学一直延续到大学都存在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种持久性更能说明班会这种传统的活动模式是非常有作用的.但是,过于传统的班会模式也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所以辅导员应该对班会有所创新.可以办一些生动的心理舞台剧,利用这种新颖又活泼的方式表现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博大家一笑的同时,也让大家有所反思.
5.2.2 在学生中挑选每一个时间的“友情心理辅导员”
在每一个月都有不同的同学来任职,同时每一个同学都必须与这个“友情心理辅导员”进行简单的联络,谈谈自己的压力和问题,大家共同放松,共同进步.而“友情心理辅导员”在聆听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一个非常集中的精神,同时要善于倾听.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做这个辅导员,一定让大家在听别人讲故事的同时也对自身有所感悟,从而更加上进、更加努力.同时,这些辅导员还需要能够保守他人的秘密,不向别人乱说.
通过前文,我们首先讨论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然后又指出了参与角色也就是辅导员存在的价值,还有辅导员自身所应该具有的一些基本的素质.之后,又分析了让辅导员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后,他们可以做出的新成就.后面,我们又讨论了辅导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通过这些讨论,我们知道,辅导员一定要抓住自己的机会,好好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李颖.论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与应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1(2).
〔2〕高乐.关于高校强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N].魅力中国,2010(9).
〔3〕徐冠杰,吴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健康教育,2011(7).
〔4〕金晓琴关于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7(3).
〔5〕伍翔,朋辈辅导员培训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研究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07).
G711
A
1673-260X(2012)11-0242-03
2012年度安徽省级科学研究项目(SK2012B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