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

2012-08-15 00:43:59辛海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家庭心理

辛海娟

(太原工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

辛海娟

(太原工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社会竞争变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多样,给在校大学生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在校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贫困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由学校、家庭和贫困大学生本人等来共同完成,尤其是贫困大学生本人要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减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或者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问题,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数据库系统;系列课程;教学方法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也在不断推进,社会方方面面竞争在逐步加大,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越来越繁杂多样,使得在校大学生承受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导致在校贫困大学生成为心理疾病和问题的高发人群.这种状况使得目前高校、乃至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受到极大影响.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由学校、家庭和贫困大学生本人等来共同完成,尤其是贫困大学生本人要树立正确的贫困观,诚实守信,学会感恩,培养健全人格.

1 学校的教育引导

1.1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以培育优秀人才为根本宗旨.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大学生在读期间,校园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至关重要.高校各级团组织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信心,愉悦身心,锻炼意志,减轻压力.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强沟通,增进合作;学会理解,学会宽容;与人为善,与人为伴;陶冶性情,启发思维,给自己创造良好发展的人际关系,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

1.2 加强健康心理知识教育

高校要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方面内容讲座,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以便更好的了解自我,认识自我,不把自己封闭起来,积极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有丰富多样的形式,有系统学习知识,也可以是渗透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交往之中.学校应该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如学生在一进入大学时,应尽快对全体学生进行家庭情况的摸底、调查和心理普查,并建立心理档案.班主任、辅导员老师要对有心理倾向的同学积极介入,及早进行个别交流,予以特别关注.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贫困,采取积极主动方式应对贫困,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

2 家庭的教育引导

家庭教育的优与劣,会直接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是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是大学生从出生到上大学之前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产生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场所.他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与父母生活在一块,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都受到父母的直接影响.

2.1 家庭影响

父母对待事物的态度,与人相处的方式,爱好和兴趣等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自然就会成为孩子行为习惯的模式.孩子从父母处理事情和他人的关系中学习父母的各种行为.例如:有一个学生拿着扫帚准备去学校打扫卫生,母亲却说:学校的事情少管一点,劳动时不要太积极,以免把衣服弄脏.所以大部分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建立自己的理想和良心,孩子的自我理想与父母的道德观吻合,孩子的良心形成与父母的丑恶观相一致.尤其是相对贫困家庭的父母,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太注意方式方法,大多缺少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遵循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简单粗暴教育方法,导致孩子逐步产生心理问题.总而言之,家庭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父母应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学会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2.2 家庭的支持和关爱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应倾注极大的关心和爱护,这是孩子成长的坚实基础.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因为缺少父母之爱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就会经常处于紧张忧虑之中,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发展.爱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桥梁.但对孩子又不能溺爱、偏袒、纵容,要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父母从小对子女的教育要讲究方法,教育孩子的态度不能因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3 贫困大学生本人的意志品质

3.1 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贫困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贫困不是自己的错,贫困也不是父母的错,不必为此内疚和自卑,更不必掩饰自己,应该坦然地面对这个现实,接受这个现实.贫困并不可怕也不丢人,只要能正视自我,顽强拼搏,困难终能解决.在很大的程度上,贫穷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是强者进取的一个阶梯.作为贫困大学生在正视自己贫困现实的同时,还应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每个人都期望自己能出生在富裕家庭,拥有一个较好的生活环境,就可以少一些辛劳,少一些付出,多一份享受.然而,社会不可能存在于这种理想状态之中.世界万物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都必须遵循能量守恒原则.换句话讲,就是人在社会活动的一生中,劳动付出与享受生活所占的比例是相等的.有句古话讲的好: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而人一生的黄金时期就在青少年时期,身处逆境,更有利于面对现实,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3.2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自强的人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处境,面对困难奋发图强,在恶劣的环境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勇往直前.虽然我们国家、社会、学校等都对贫困大学生采取了相应的资助措施,但是贫困大学生绝对不能因此就产生依赖思想,守株待兔.贫困大学生不仅要在学习方面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以此消除心理上的抑郁与忧虑.通过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可以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成就感,建立自信心,消除因自卑而带来的封闭心理,使自己开朗起来.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锻炼中培养自己的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困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在这所学校里,你能够学到很多顺境中无法学到的东西;困难也是天才的进身之阶,每一份磨难在不屈的面前,都会化为一份礼物,然后假以时日,以幸福或成功的形式来回报于你.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既然无法逃避,那就勇敢面对.

3.2 应诚实守信,学会感恩

首先,贫困大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凭借国家贷款完成学业的,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贫困大学生在享受社会关爱的同时,也应该讲究诚信,承担起相应的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清贷款,以保证国家可以继续用这笔钱帮助其他更多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其次,享受过国家资助的贫困大学生还应该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用实际行动感谢国家、社会、学校以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1〕张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67-69.

〔2〕李万仓.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7(2):33-36.

〔3〕李玉梅.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健康及解决途径[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3):71-75.

〔4〕孟庆涛,师燕妮.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3):25-27.

〔5〕王黛丽.关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教育科学,2007(2):44-47.

G44

A

1673-260X(2012)11-0125-02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家庭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