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策略研究
——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2012-08-15 00:43莹,范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失语症英语专业英语课程

刘 莹,范 伟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针对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策略研究
——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刘 莹,范 伟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忽视中国文化的现象作出分析,指出导致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研究策略,以期能够帮助大学生尽快走出“失语症”的怪圈,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以东学西渐为目标的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中国文化失语症;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流

在网络时代和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西方文化也正悄然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近年来,英语已在我国的各个年龄段普及,许多英语人才纷纷涌现.对于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大量的英文影视、书籍资料充斥于他们的生活,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追捧可谓趋之若鹜.相反,他们似乎对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传播中国文化的理想更是空谈.每当提及中国文化某方面的内容时,即使有些学生了解一些文化知识,但却会经历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的尴尬,即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因此,让英语学习者树立传播中国文化的远大理想,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当今社会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1 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状分析

“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提出的.他指出我国的英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即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而忽视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最终会导致学生由于对中国文化了解的缺失,而无法用英语准确表达,造成交际失效或引起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多年来,许多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一直从事英语语言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却往往忽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以至于每当涉及西方文化的内容时,学生便侃侃而谈,如数家珍,甚至一些学生对西方节日的热情远远高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当谈及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如“元宵节”(Lantern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等,却因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而面露难色.当谈及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习俗的话题时,更显得捉襟见肘.一些学生甚至认为哲学思想只存在于西方社会,他们熟知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等著名哲学家,但却对孔子、老子的哲学思想置若罔闻.导致学生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原因在于在当今的英语教学中,多为对西方文化的介绍,但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有效输入,使学生在英语专业的学习中,无暇顾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更缺乏一定的中国文化意识.学生对生活中耳濡目染的文化现象感到司空见惯,更不会留意一些最基本的英文表达.例如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弱势群体:农民工(migrant workers);空巢老人 (empty nesters);留守儿童(left-behind children)等,当学生们被问及这些名词的英文表达时,便开始大胆创造,结果很容易产生歧义或让人贻笑大方.

2 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应对策略

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中,教育者往往注重学生的英语语法、词汇、阅读、听力等,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英语能力.同样学生们也迫于接踵而至的考试、过级、考研等压力,不得不选择题海战术,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苦记四六级词汇、研究考试题型,总结考试经验、背诵四六级作文模式等,而却忽视了与文化相关科目的学习,觉得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他们无关痛痒,甚至毫无意义.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开设了英美文学、英美文化、语言学等英语专业的相关课程,但中国文化的内容却接近于零.这样的不良教学模式,较容易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症的产生.

面对目前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全国各地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一些教授建议在大学英语授课中导入并逐步渗透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如通过针对某些课题开展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研讨、不断积累并介绍一些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相关英文词汇、鼓励学生搜集中国文化的相关英文资料并作演讲等.也有些学者建议,在英语专业大一开设大学语文,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大二大三开设传统文化赏析、中国文化史、古诗词赏析等汉语专业课,让学生始终把中国文化视为重要的科目之一,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的英语课程,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的问题.当然以上的策略也可适当的借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

3 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程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笔饮誉世界的巨大精神财富,为推动全人类的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秀的哲学思想孔孟之道、老子的学说在许多国家广泛传讲;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闻名遐迩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长城、布达拉宫等堪称东方奇迹,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他们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此外,我国还为世界创造并保存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戏剧、书法绘画、中医、武术、民俗等,博得众多外国学者对颇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连连称道.随着我国在世界上经济与政治地位的提高,许多专家预言21世纪中国在国际社会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中国文化将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如果学生仅仅掌握了英语这门语言,只了解初浅的西方文化,却不了解中国文化,更不能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东学西渐的远大目标将无法得到实现.如果当前的大学教育对中国文化不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将如何肩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

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输入的不平衡,走出中国文化失语的误区,教育者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的输入.因此,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程势必是一项的重大英语教学改革.

四、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程的实施方法

中国文化英语课程的开设不仅对英语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且从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取舍以及授课方法等方面都需严格把关.

教授本门课程的教师当首先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深入研究中西文化精华,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素养.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需不断丰富自己的中西文化的底蕴,并有意识地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大纲修订方面,应当加强对中国文化教学的重视,规定中国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考查方式,切实提高中国文化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在教学内容方面,当选用专门介绍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英文教材.如姚宝荣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英语读本、吴鼎民的《中国文化概况》等,分章节分主题介绍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如历史、政体、传统节日、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哲学、文学、园林、书法、绘画、中医、戏剧、武术等,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系统性的学习和掌握.通过对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词汇的介绍和教学内容的充实,不断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学习的兴趣,同时开展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演讲、知识竞赛、英文版中国话剧等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外广泛涉猎更多的中国文化资料,阅读英文杂志报刊,如China Daily,21st Century,Beijing Review,China Today等,注重一些中国文化词汇的相关表达.此外,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反应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优秀英文作品供学生选读,如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和谭恩美的《喜福会》,推荐学生观看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视听资料,如Discovery,英文电影《刮痧》、《推手》以及反映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英文视频.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中西文化的对比方法,鼓励学生找出不同文化间的异同,学习并借鉴他国文化之长,摒弃文化糟粕,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批判性思维,掌握不同文化的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5 结语

在大学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的英语课程,是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实现跨文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目前,大学英语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掌握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拓宽学生视野,使一代青年人树立传播中国文化的远大理想,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李倩,孙晓.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新乡学院学报,2010,(2).

〔3〕李顺春,李寒.论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4〕王艳伶.高师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入反思及对策[J].科教文汇,2008,(23).

〔5〕张兰.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6).

H319

A

1673-260X(2012)01-0189-02

西安翻译学院校级重点项目(编号是J10A07)

猜你喜欢
失语症英语专业英语课程
失语症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医文化失语症”现象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