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
(天津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134)
独生子女问题国内研究评述
张 敏
(天津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134)
中国的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这就决定独生子女问题在中国有着鲜明特色,因此,基于本国实际、因地制宜的研究成果对于制定相关的独生子女政策、解决独生子女发展问题更具现实意义.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内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的总体状况、理论成果以及存在问题进行评述.
独生子女;比较研究;素质教育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年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减少了资源、环境压力,国民素质得到普遍提升,极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然而,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我国逐渐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独生子女群体,随着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特别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成人、步入社会,承担起经济建设的重任,在他们成长的历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引起了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在系统分析近十年国内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做出评述,以期为国内独生子女问题的纵深研究提供理论借鉴,最终促进独生子女的全面发展.
综合学者宋健[1]、风笑天[2]等人的观点,本研究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贯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中国的独生子女是成批次出现的,具体可以界定为:独生子女是指在没有任何兄弟姐妹的家庭长大成人,其父母终生只生育或养育一个孩子.
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课题组的最新研究表明[3]:截至2005年我国0-25岁独生子女已达1.26亿,占同龄人口的27.7%,课题组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我国独生子女的地区分布和结构特征:独生子女主要分布在城镇和东部地区;1990年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占72.7%;男性独生子女远远多于女性;独生子女的受教育状况明显好于非独生子女.
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工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独生子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主要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独生子女的特点,独生子女的行为方式和个性心理品质,以及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等.多数研究认为独生子女成长在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下,其自身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自我中心意识、缺乏协作精神、懒惰、依赖性强等,但同时也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是:独生子女绝不是“问题儿童”,独生子女并不必然的表现出上述问题,并且与非独生子相比还具备独特的优势.
研究独生子女的成长特点和规律,自然要与其对照组非独生子女群体进行比较,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诸多社会化特征方面是否存在实质性差异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
有学者[4]指出:独生子女在缺乏协作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他律性道德的某些特征会或多或少影响其自律性道德的发展,并由此使独生子女道德发展在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出现暂时的相对滞后性.有学者[5]分析指出独生子女在聪慧性、独立性、敏感性等方面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明显差异,但在稳定性、乐群性、自律性、有恒性方面则低于非独生子女.有的学者[6]指出独生子女在智力发育、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优势,而中心化、依赖性、责任感等方面处于劣势.有的学者[7]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部分心理健康素质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
有学者[8]进行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生活能力比较测试,研究表明双方的社会生活能力无差异,虽然独身子女的智力明显比非独生子女高,但其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低于非独身子女.有学者[9]定量描述了处于职业初期的城市青年的职业适应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青年总体的职业适应状况较好,双方在职业适应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别.
综上所述,学术界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问题上还存在分歧,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独生子女绝不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初人们预想的那样会成为“问题群体”,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必然赋予这个群体以鲜明的特色,使其在社会化初期特别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滞后于非独生子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化进程的深入,这种差异会减弱、消失,直至独生子女社会化的总体状况同非独生子女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甚至在智力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独生子女还体现出成长的优势.运用风笑天[10]提出的“消磨一趋同”、“变异关键年龄”以及“社会交往补偿”理论可以合理的解释这个问题.独生子女成长早期社会交往经验的匮乏反而会促使他们更主动的寻找伙伴,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在人际交往方面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更多,从而提升了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
独生子女作为时代的产物与改革开放和商业社会几乎是同步发展起来的,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力量的综合作用,使得这个群体具备自身的一些特点.
(1)独立与依赖并存:独生子女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有着独立自主的愿望,却难以真正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当他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时,常会表现出挫折承受能力差、情感脆弱的一面.(2)自我中心主义:独生子女在价值取向上更倾向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相结合,较多接受“合理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此外学者们公认“懒惰”是独生子女青少年在个性特征方面明显不及非独生子女的弱点.
在消费观上渴望自食其力又无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在恋爱观上既希望追求内在美又缺乏长远打算;在择业观上喜欢选择收入较高且工作不太艰苦的行业.在对待理想与金钱方面,表现为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有崇尚实用主义的倾向.
学者赵然[11]研究发现独生子女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和智力状况良好,他们是勇于探索自我统一性的一代,他们是处于过渡与夹缝感中的一代人,其长大成人的标志主要是对自己负责任、能够独立做决定和经济上的独立.独生子女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高稳定性、高兴奋性、高恃强性等心理特征.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同样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众多学者认为:独生子女问题本质上就是教育问题,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源于一个“独”字,因为独生子女的问题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恰恰是后天特殊的家庭和成长环境造成的.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要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对于独生子女的人格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在独生子女人格塑造、品行培养方面的作用是学校和社会都替代不了的.近些年来,学者们针对独生子女教育的研究成果颇丰:
有学者[12]在研究中指出:独生子女从小成长在“保护特区”中,普遍缺乏逆境和挫折教育,加之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功利性倾向,导致独生子女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者[13]指出:感恩是人与人之间连接的美好纽带,是青少年责任意识的基础,然而由于家庭、学校中感恩教育的不足,使得一些独生子女人际关系冷漠,以自我为中心,感恩意识匮乏.有学者[14]研究发现劳动教育是独生子女教育的重要内容,独生子女劳动观念差、懒惰、依赖性强、挫折承受能力差都与劳动教育的缺失、劳动经历的匮乏密切相关.有学者[15]指出家庭德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家庭德育可以促进独生子女基本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的学者[16]揭示出大众媒介对独生子女的形象建构存在着明显的“妖魔化”倾向.正是在大众媒介的推动下,社会形成了对独生子女的负面刻板印象,这种不公正、不客观的社会评价对于独生子女的自我构建和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对于独生子女的成长,社会各界特别是大众媒体应该进行客观的评价,给与他们积极、宽松的成长环境.独生子女的成长,社会各界都应予以关注并施加积极的影响,努力为他们营造健康、清新、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进一步强化媒体责任,共同为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可以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这不仅关系到独生子女个人的发展,更是关系整个民族素质的大事.做好独生子女的教育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育工作要以促进独生子女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对独生子女群体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研究者要进入独生子女群体中深入调查,了解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优势、劣势,只有清醒的认识到独生子女群体存在的问题,才能辨证施治,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
2.家庭教育是独生子女教育的核心和重点.独生子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特殊的家庭环境所造成的,因此必须改善家庭教育模式.家长应自觉加强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孩子营造积极、民主、快乐的家庭氛围,此外还应主动与学校和社区沟通,了解孩子的多方面表现,努力保持多方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3.独生子女问题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这也就决定了独生子女的教育也将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开发和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独生子女素质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
4.完善独生子女的素质教育体系,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导向有必要结合独身子女群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构建起能够促进独生子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系.在原有教育内容体系的基础上,针对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融入心理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着重塑造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挫折承受能力、独立自主能力以及协作精神.
我国的独生子女问题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从不同层次和角度,为深入研究我国独生子女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1.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独生子女个体心理的、微观的等表象问题的探讨,不同程度忽略了在宏观社会变迁的视野中研究独生子女的发展问题.很多实证研究受调查范围的限制,难以形成规模,样本的代表性不强,缺乏说服力.
2.相似内容、同一角度、同等层次的重复研究较多,不同研究之间缺乏沟通、比较和积累,现有研究成果的借鉴和积累意义不足,缺乏对独生子女人口的纵向、跟踪研究,还未构建起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的宏观、科学的理论框架体系,还不能对独生子女的成长特点和规律做出客观、准确的阐述,因此在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独生子女发展等相关问题时显得苍白无力.
3.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选择上不够科学,在心理学、教育学一些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将问题的原因局限在个体心理或局部的教育环境内,而忽视了对独生子女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宏观社会、文化等因素.研究对象的选择代表性不强,针对青少年、儿童期的研究较多,对成年独生子女的研究又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中,多以城市子女为样本,而忽视了其他独生子女群体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的研究,所得到的一系列结论缺乏说服力,难以得到推广.
综上所述: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迫切需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调动多方力量,对独生子女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综合多学科的深入研究.要把独生子女的特点和影响他们成长与发展的客观的、外在的社会环境因素结合起来,把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更全面、研究内容上更深入,开展纵向的跟踪研究,探索独生子女成长和教育的内在规律,能够分析和预测独生子女群体发展的趋势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的独生子女问题研究在整体上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全面提升独生子女的综合素质,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1〕宋健.中国的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J].人口研究,2005,(2).
〔2〕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规模差异与评价[J].理论月刊,2006,(4).
〔3〕独生子女问题研究课题组.关于独生子女的基本特征分析及政策建议[N].中国信息报,2008,(11).
〔4〕段文阁.独生子女的协作关系与道德发展[N].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
〔5〕黄春英、吕文富.独生子女教育问题须引起全社会关注[N].中国中医药学报,2006,(7).
〔6〕姜健,么加利.历史与现状:我国独生子女的优势与劣势[J].教育学术月刊,2010,(3).
〔7〕张小远,俞守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素质的对照研究[N].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4).
〔8〕张伟峰,燕良轼.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N].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
〔9〕风笑天,王小璐.城市青年的职业适应: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3,(4).
〔10〕风笑天.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J].中国社会科学,2000,(6).
〔11〕赵然.独生子女青年心理特点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0,(3).
〔12〕石玮.独生子女的社会化教育问题及对策[N].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5).
〔13〕张世平.独生子女感恩意识缺失的心理分析及思考[N].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1).
〔14〕张文瀚.当代中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15〕赵红丽.当代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德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
〔16〕风笑天.独生子女:媒介负面形象的建构与实证[J].社会学研究,2010,(3).
G459
A
1673-260X(2012)01-02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