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研究

2012-08-15 00:43:59高鹏尧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高鹏尧

(德州学院 体育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研究

高鹏尧

(德州学院 体育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健身娱乐的重要性,国家也倡导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观念.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在体育教学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其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显得尤为突出,已成为制约学校体育教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本文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分析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几个因素,进一步提出改进的方法,希望能够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长远发展尽一份力.

主动性;情感;动机;体育俱乐部

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体育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关注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练好的锻炼习惯,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通过唯物辩证法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知道,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有效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长远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1 学生主动性概述

新时期,学校教育倡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也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由“一切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共识.具体涉及到体育教学中也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坚持把学生看成主体,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主动性是指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不仅体现了他的动机、情感和价值观念,也预示他运动行为的倾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他日后能否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2 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主要因素

一项针对大学男女生的调查,反映了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基本态度.其中70%的大学生认为在体育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能都自己很重要;但是,与此相矛盾的是,61%的学生很少与老师互动,也就是说学生缺少主动性.在原因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手段较单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学校的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2.1 学生自身因素

2.1.1 学生的练习基础

从小到大学生有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学生主动性起到重要影响.有些学生自幼比较爱好运动,并且长期坚持了下来,这样的话,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自然会比较积极主动;而由于大部分学生从小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长期忽视体育锻炼,所以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基础,甚至很多学生由于长久不参加户外锻炼,性格也内向了很多,特别是女生,在大学体育课中出现逃避情绪.

2.1.2 学生的情感基础

学生的情感基础也就是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体育情感侧重于对体育认知方面的体验和感受,对人们的体育行为起稳定和调配的作用.随着全民热爱体育热潮的到来,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但是在行动上却略显迟缓,觉得锻炼身体是一项既浪费时间又很辛苦的活动,这说明学生并没有形成对体育锻炼深层稳定的情感.

2.1.3 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习的过程和最终的结果.很多大学生对待大学体育依然是敷衍式的学习.他们的学习动机可能就是让自己的体育成绩合格,不影响自己的综合成绩.其实,现代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将体育寓于生活,将体育锻炼延伸到以后的生活中.所以说,体育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2.2 教学因素

2.2.1 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试评价系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前面的数据调查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是比较传统的,教学内容上偏重对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以填鸭式为主,一切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学习结果考核上偏重对技能水平、出席情况的考核,忽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对体育的热情.

2.2.2 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是连接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桥梁,再好的教学内容如果得不到教师融会贯通、深入浅出的讲解,也必然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的教师不但懂得在教学中授之以渔的道理,而且能够以有效地方法促使学生的学习,他们或许自身就风趣幽默,或许能够调动课堂气氛.总之,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3 教学设备与投入

体育课程的教学不同于其他普通学科,对场地设备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学校设备不足,场地有限的话,不但影响教师的教学发挥,而且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试想,如果学校的体育设备陈旧而且数量有限,体育课堂上就会出现大部分学生在围观,只有小部分学生在练习的状况,这就会使得原本就对体育课有抵触情绪的学生更加逃避体育锻炼.

3 培养学生主动性的有效方法

3.1 从内部入手,增强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首先,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学生制定循序渐进的锻炼计划,对于基础稍弱点的学生不要急于求成,对于基础好一点的学生要充分的发掘潜力,使整个课堂呈现出你追我赶,积极主动的状态.其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某一次完美的跳跃,某一次大胆的投掷亦或是某一个优美的舞蹈动作,也许瞬间就能启动学生对于体育的全部热情.首先要勇于尝试,然后就会获得难忘的情感体验,最后就会燃起对体育锻炼的热情,所以说,每个学生都要鼓励自己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3.2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从外部引导学生的主动性

3.2.1 甄选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体育教材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因而学校要甄选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摒弃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在体育项目上,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锻炼项目,比如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现代学生的时代精神比较强,追求新颖变化,所以,学校可以创造条件开设一些新的项目比如网球、滑冰等等,以便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2.2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拘泥于传统的讲授式,可以组织比赛、进行游戏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体育锻炼.分组教学,容易形成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有利于充分我觉学生的运动潜能,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也有利于学生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3.2.3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经过一学期的体育学习,都很期待自己饿学习效果,但是学生间必然是有基础差异的,如果一味强调对技能水平的考核,可能会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学校恰好应该利用学生对成绩的期望,进行科学的鼓励性的评价,引导学生加深对体育的锻炼.更有部分学生学生一味逃避体育锻炼,但是他们又很害怕自己的成绩会不合格.所以,教师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淡化考试的甄别功能,细化考试评价内容,将集中考试转变为分阶段的多次考试.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最大程度的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情绪,引导他们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3.3 提高教师素质

目前,由于高校对体育教育的忽视,导致高校的体育老师队伍比较松散.很多教师长期沿用自己的固有教学模式,没有与时俱进的进行改革,是高校体育教学效果迟迟得不到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部分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很强,但文化素质却比较低,对学科研究热情不够,这势必影响高校体育的长远发展.更有甚者,一人身兼多只,在多所学校兼职教学,或者在健身房当私人教练,致使个人教学精力分散,更无力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但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是关键.所以,高校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要加强对教师教学结果的考核.这样有利于形成教师间的公平竞争,推动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研究中来.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参加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积极投入到学科研究中来.第三,团结教师队伍.对于身兼多职的情况应该给予制止,严肃教师队伍纪律,同时,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团体.

3.4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由于大部分学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感觉教师高高在上,不干与教师进行过多的交流,总是敬而远之.而教师则习惯于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角,一贯操控学生的思维.这样只会将教学过程生硬化,不利于学生灵活发挥,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将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建言献策,通过学生喜欢的组织形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敢于指出教师的错误,敢于质疑课本的理论知识.在课外,教师也要积极与学生交流学习生活心得,把学生当朋友,真诚对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与宽容,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3.5 大力发展体育俱乐部

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而学生在大学时期也都充满活力,对新颖的活动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体育运动俱乐部是很值得推荐的一种形式.它建立在体育锻炼和比赛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自我管理.另外,大学生体育社团也很受欢迎.这两种方式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参加体育锻炼,这样,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也磨练了意志,加强了同学间的感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非常有利.由此可见,运动俱乐部是一种有效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方式,值得高校推广实践.

3.6 加大体育投入

充足的体育场地和设施是体育教学的保障,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性的保障.高校体育资源捉襟见肘的现象,会让学生对体育课程望而却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要及时加强对体育教育的投入,更新体育设备,补充体育活动场地,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4 小结

21世纪的高校教育中,学生才是主体.学校、教师要懂得适当的进退,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动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不但能较快的掌握体育技能,而且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更深入的理解体育锻炼的精髓.这对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长远发展.

〔1〕邵德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J].体育与科学,2001.

〔2〕张健平.创造性教师的教学理念[J].南京大学网,2005(2).

〔3〕内在动国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J].纪和江体育学通讯,1988(2).

〔4〕刘一民.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1,5(1):28-31.

〔5〕胡卫兵.如何提高厌学体育学生的积极性[J].湖北体育科技,2008(4):786.

G807.4

A

1673-260X(2012)06-0163-03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教师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师友(2010年6期)2010-03-20 15: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