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科学发展打造现代农业科技高地

2012-08-15 00:53晏其彬
重庆行政 2012年3期
关键词: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区

□ 晏其彬

十五年科学发展打造现代农业科技高地

□ 晏其彬

步入“十二五”时期,推进城乡统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集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为一体的都市农业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而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先头兵,从无到有,逐渐规范、成熟,成为解决城乡统筹问题的一个新突破口,为我国新阶段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5年来,重庆市现代农业开发园区的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号召,遵照重庆市、渝北区工作精神和统一部署,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致力于服务农民,惠利社会。不断探索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精品农业;积极整合政策、资金等政府资源,狠抓园区建设,全力推进园区转型升级。

一、科技兴农,提速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平台

伴随着中央“两个论断”的提出,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如何抓住机遇,促进农业快速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既是摆在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面前的一个课题,也是创建农业科技园区的必然趋势。

在此大背景下,1997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第一个市级现代农业开发园区,即重庆市现代农业开发园区。在市政府指导下,农业科技园区从成立起,就积极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2000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重庆市农业科学园区。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批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之一,也是科技部批准的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重庆示范区。2009年,被建设创新型国家研究中心命名为全国30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示范园区”之一。2010年,由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为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比位居全国38个园区第八名。

园区严格遵循国家科技部要求,以建设创新型园区为目标,不遗余力地推进园区科技工作,注重抓住农业产业发展的“链头”、“链尾”,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的“孵化器”功能。2003年以来,园区积极引进了重庆薯类脱毒中心、良种牛中心、柑桔快繁中心、利农一把手等一大批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突出园区科技型农业的特色,培育、孵化、推广新产品、技术、工艺和标准,为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种子源和种苗源问题。

如重庆市薯类脱毒中心,就是一个重庆市薯类生产“种子工程”的龙头企业;重庆市柑桔快繁中心则是一个解决 “重庆市百万吨柑桔深加工及其产业化”工程建设中柑桔种苗繁育问题的龙头企业;重庆市良种牛繁育中心则是 “重庆市百万头草食牲畜产业化工程”的新品种育种研究及扩繁基地。

“链头”的强化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广大农村的经济增长水平,带动了面上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国家倡导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初衷。

自主建设的同时,园区不断加强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大学和四川畜牧科学研究所等农业科研院校的合作。自2001年9月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来,相继完成了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第一、二、三轮项目实施。自主研发的生猪、油菜、黄瓜、奶牛、马铃薯、辣椒等11个农业专家系统,获得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累计完成国家、市区科研项目14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励各1次,渝北区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各1次,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肯定和嘉许。

自主开发的油菜栽培、柑桔栽培、生猪饲养等十多个农业专家系统在360多个企业和乡镇得以推广应用,并在三峡库区建立了64个电脑农业工作站和示范基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

仅2005年,园区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出动植物新品种18个,推广优质柑橘苗已达到560万株/年,示范推广果蔬应用面积达120万亩,指导生猪、奶牛饲养10400头,参与龙头企业增收8240万元,农民直接增收4.5亿元。

在当时,已有数十家科研机构、农业高科技企业在园区建成投产,形成了以生物工程、生态环境治理为主的多学科相结合、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的发展格局。

二、顺势而为,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向纵深发展

经过农业园区人几年的大胆摸索探求,创新发展理念,逐渐确定了生态、科技、效益紧密结合的建园理念。一是走生态环保、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园区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结合重庆特色的山地风光,建成生态环保型、循环经济型、低碳经济型、山水园林型、山地水源生态涵养型农业科技生产观光园区,成为重庆市民的休闲度假胜地。二是建成高新技术应用、展示的示范园区,率先在国内推广利用浅层地热、太阳能、风力等,将其作为园区可持续能源。三是建成农业产业发展的集群和高地,成为西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发动机、辐射示范带动源。四是采取分工社会化和市场化手段,通过引进投资商、运营商及科研院所,将农民以土地劳动力入股,共同组建园区运营公司,实施园区整体运营。通过搭建科研平台,实施科研强化;通过搭建现代化农业服务平台,实现农业产业分工社会化。

同时,因受资金短缺、征地面临完结,特别是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园区的开发建设一段时期曾缺失了方向,致使在观念、机制和实践上都出现了一些偏差,甚至还走了些弯路。陈毅元帅诗曰:创业艰难百战多。农业园区的发展注定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如果真是一帆风顺,倒是一个非常规的事情了。

在此情景下,园区积极查找问题,寻求突破口:(一)创新思路,下大力气抓好招商引资。瞄准几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以食品工业作为招商平台,凸现产业导向,形成和壮大以食品工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和产业规模。(二)克服各种困难,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竭力做好食品工业城各项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尽早使企业入驻,初步展现食品工业城的良好形象。(三)全面拓宽融资途径,寻求稳固的资金来源,加大举债力度,为园区开发建设提供资金保证。除了争取银行信贷外,尝试多方融资渠道,如信托等;创造条件,整合资源,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参与到资本市场融资中,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近十年的建设,核心A区已累计投资约50亿元(其中国投20亿元)用于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园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一个崭新而文明的、宜于生产与生活的新型农业经济开发城区已呈现雏形。当前,已建成投产企业31家,企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61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约48亿元,税金3.5亿元。截至2011年底,已经有近129家企业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以优质牛奶业、精品花卉业、名贵种苗业、生物药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物流、农业生态业、农业科研等为龙头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其中,已引进的百事可乐、天友乳业、武汉中百、秦妈、毛哥等近100家涉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以及洽谈中的中国联通重庆分公司、中国水饮料集团等大型项目,将最大限度地吸纳本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区域内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发展。

2009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又批准建立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拓展区 (核心C区)。2010年7月,市政府正式批复了拓展区总体规划,这标志着一个以兼具服务重庆大农村和大都市为重点,注入“三高”(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和“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农业内涵和现代农业运营理念,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设施技术和标准化技术,集中打造以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为主线的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科技高地建设正式启动。

拓展区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兴隆镇境内,总体规划面积25.2平方公里,紧邻新成立的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两江新区,毗邻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渝邻高速、210国道沿边穿越,区位及交通条件极为优越。

拓展区建设将分阶段推进,按照“1年实施起步,3年初见成果,10年基本成熟”的思路,预计到2020年全面建成。届时,拓展区企业将达到100余家,产值超过45亿元。

三、放眼未来,打造中国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多元发展新格局

随着重庆两江新区的快速崛起,渝北区发展已经迈入快车道,园区建设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时节,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6月,市政府审批通过《现代农业开发园区石盘河、果塘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拓展区控制性详规也通过区政府常务会审定,土地储备、融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核心A区和拓展区的发展蓝图基本绘就:(一)核心A区将打造成“以商务办公、商贸服务、居住为主,兼有工业,配套生活功能的城市综合功能区”。(二)拓展区将围绕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统筹城乡示范、大都市旅游农业休闲三大功能定位,“三大主题、四大功能区、八大农业科技、十二种旅游活动、十八个农业特色景观、三种旅游风情”的总体布局,打造农民新居,推进城乡统筹。

农业园区核心区地处两江核心,是连接空港保税物流园区与寸滩保税港区的重要通道,交通极其便利,发展现代服务业条件优越。根据市第四次党代会的精神和两江新区新产业规划,回兴片区将建设消费之都和国际商务新城,站在全新的高度审视园区发展,我们拟制定以下思路:(一)通过实现产业国际化和功能国际化,建设国际化复合型新都市,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商务区。我们将以英利-新加坡城项目为依托和核心,引进金融、保险、咨询、贸易、会展类境外企业及跨国公司功能性总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首个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综合服务平台,突显重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扮演的枢纽、中转角色。(二)服务内陆外向型经济,建设长江上游保税后方服务基地,为保税港提供全方位外围后方服务,设立中国西部世界贸易中心,吸引海内外贸易企业在此设立地区总部或功能性总部。我们将以泛亚总部联邦项目为平台,引进大型外贸企业、物流、货代公司等设立总部办公地,为海关、商检等部门设立联检大楼,提供全方位的涉外服务。(三)高标准建设渝惠两江国际食品城,加快中国(重庆)国际食品工业城现有企业产业升级换代,依托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稽查认证综合大楼,强化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建立中国西部首个放心食品(农产品)集散中心。(四)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集多国文化创意产业平台。该项目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创意产业园区为依托,通过多元文化汇聚海内外高端人士,建立国际文化社区,引进蜚声国际的文化机构,增强文化气息,举办电影节、首映式等,引进世界级媒体机构。(五)引入全新商业理念,提升商业品质,充分展示重庆商业发展新思维,形成国内独具特色的机场路沿线商业景观群。项目将以210国道机场段为主轴线,沿瑞典宜家、奥特莱斯向北,以原皇田花卉地块高端商业,五星级酒店和高达300米的地标建筑为重点建设展示路段,提升重庆迎宾大道商业价值,增强城市感染力。

2011年4月,渝北区委区政府领导召开现场办公会,明确指出:农业园区是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园区首先要姓“农”,项目一定要是科技含量高,能代表国家未来农业发展先进水平,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一定要站在国家级的高度,思考园区的开发建设,做好规划,充分利用城乡统筹的优惠政策,整合资源,增强园区的吸引力。

2011年6月,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召开专题会研究园区开发建设工作。明确指出:一是加快核心A区存量土地整治出让,筹集拓展区建设资金,“以老带新”推动园区发展。二是加大核心A区企业搬迁力度,通过“退二进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三是进一步调整完善拓展区(一期)控制性详规,先期启动5平方公里,突出高新技术高效示范农业成果运用,培育高档次花卉苗木、果蔬和特色农家餐饮,打造主城1000万人农业旅游观光度假区。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实现核心A区转型升级、拓展区早出形象。

2012年3月,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实地视察指导拓展区工作,对园区当前建设和常青藤·四季田园项目充分肯定的同时,作出重要指示:拓展区要以战略眼光高起点、高标准做好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详细审查每个业主项目规划,建一块,成一块,收益一块,块块成精品。以日本、欧洲标准和模式打造景观,把拓展区建成重庆1000万人休闲、体验和观光的农业大公园,建成全国农业科技展示、农村土地整治、旅游休闲观光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目前,在市、区政府支持关心下,(一)核心区累计投资约150亿元打造的英利·新加坡城、泛亚总部联邦、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文化创意产业园、泛太平洋商务广场、渝惠两江国际食品城、两江·东湖高档住宅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规划调整后涉及30多家不符合规划定位企业的搬迁和土地回购工作正按程序稳步进行。(二)拓展区210国道兴隆段绿化改造工程已完工,兴古路、农民新居样板房及展示厅项目正启动施工。于2010年引进的第一个农业旅游类精品项目——常青藤·四季田园推进迅速,基础设施、农业景观初具雏形,一期1600亩精品葡萄园、花木苗圃、接待中心已经建成,定于2012年7月开园迎宾。

机遇在眼前,蓝图已画就,作为引领现代农业的实践者,我们定要紧抓当前大好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园区跨越发展新局面,致力打造好中国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科技新高地。

作者:重庆市现代农业开发园区管委会主任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区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