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松林 扶小兰
提升垫江旅游产业定位培育县域新兴支柱产业
□ 邓松林 扶小兰
温家宝总理明确要求,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因其就业量大、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绿色健康,倍受青睐。世界各国竞相将其作为提振区域经济的战略支柱,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创收产业。随着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和重庆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渝委发〔2010〕35号)的出台,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比拼发展态势。因此,抢抓旅游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提速做大做强垫江旅游业,对于促进垫江县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县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垫江旅游资源以“花、泉、山、水、农、果”等地理、水域、生物自然景观为主,以古迹建筑等人文景观为辅,具有打造生态休闲旅游的突出优势,独占市内“春暖看花开、启游赏国色”的花季旅游黄金期。通过10多年“无中生有”、“小题大做”,全县旅游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蝶变。201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1.3亿元,接待游客94万人次,增长32.5%、16.1%,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发展最快、带动最强、最具前景的朝阳产业,为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加快发展旅游业共识已形成。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把旅游业作为全县骨干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2000年,设立县旅游管理局(隶属建委)。2003年,成立县旅游局,独立承担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管理相关职能,同时县上成立了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旅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统筹管理;2010年,县上设置了500万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按照20%比例逐年增加)、出台了旅游大项目“一项一策”等政策举措,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全县上下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认识更加统一,支持和参与旅游环境建设的行动更加积极。二是成功打造了“山水牡丹”名片。10多年前,全市知名旅游品牌有长江三峡、大足石刻、丰都鬼城、合川钓鱼城等,垫江始终榜上无名。然而,在县委、县政府“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的旅游发展理念指导下,按照“以花为媒、牡丹搭台、经贸唱戏”的发展思路,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面参与”的市场化办节路子,举全县之力打造牡丹文化节。随着十二届牡丹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垫江牡丹”已成为响彻巴渝的知名品牌,牡丹文化节接待游客的数量不断刷新历史记录。三是培育了一批旅游服务主体。在“一花带百花、一节带多节”的旅游节会发展模式推动下,牡丹文化节带动了油菜花乡村旅游节、柚花节、李花节等节庆旅游的发展,实现了“培育一朵牡丹花、带动旅游大产业”的规模效应。县内旅行社及门市部由2001年的1家发展到14家,旅游星级饭店由原来的南阳酒店1家发展到4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2家),宾馆、餐馆、农家乐、度假村等食宿主体激增到数百家,旅游接纳能力不断增强。四是综合效益逐年增长。“一朵牡丹花、撬动大发展”。2004年至2010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共接待游客28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73亿元。其中,餐饮业营业额年均增长在27%以上,有效带动交通、商贸、通讯业的发展。今年牡丹节期间签约项目105个,其中上亿元项目有22个,协议投资总额126.8亿元,包括63个工业项目、18个农业项目、15个房地产及基础建设项目以及9个商贸物流和其他项目。
经过10多年的精心培育,垫江旅游产业已成长为扩大垫江名气、提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然而,无论是放眼全球旅游产业领先发展的 “名片效应”,还是环顾周边区县“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造势宣传,垫江县旅游产业仍处于粗放型经营的现实并未改观。究其根源,客观上大自然没有赐予名山大川自然美景、历史长河没有留下令人震撼的优秀人文遗韵。但主观上也仍存在制约因素。一是产业定位不高。近年来,先后举办了12届牡丹文化节、6届油菜花节和2届李花节,为垫江旅游业大发展造势。然而,旅游产业定位始终处于“不三不四”的位置。虽然在《垫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把垫江生态休闲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亮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机制和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创建和评定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发展目标,但旅游业在整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仍处在六大发展战略之外。这与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产业发展形势极不相称。二是政策支撑不强。区域性旅游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地方政府在优惠政策、管理体制、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强力支撑。在政策支持方面,垫江县至今尚未出台与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渝委发〔2010〕35号)的配套政策;在管理体制方面,县级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联动机制,总体上存在规划布局、资源整合、合力推进等协调难。如牡丹源景区由3个业主单位管理,呈现“三分天下、各自为阵”的管理现状;在资金投入方面,除政府投资景区的景区(点)道路、停车场、人行便道、公厕、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外,吸引社会筹资和招商引入等社会投资较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难以“撬动”旅游这项大产业。三是文化发掘不足。旅游文化的挖掘程度、旅游产品的链条长短、旅游服务的优质与否,决定着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吸引力和消费拉动力,关系到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的兴衰成败。综观牡丹园区,景点单一不成规模,除满山遍野的“山水牡丹”外,缺乏应有的文化娱乐设施来渲染营造“千年古县、牡丹故里”文化氛围;在“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配套上,无康体健身体验、观光度假休闲购物等现代综合旅游产品传播文化元素,无高科技旅游产品提高文化附加值,“游”和“娱”仍然相当薄弱;与其他旅游景点无链接、互动,规模化程度低,旅行线路短,游客停留时间少,人均消费低。
旅游业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强劲,产业前景无可限量。顺应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国内形势需要,抢抓旅游产业发展机遇,做大做强垫江旅游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正“得天时、占地利、享人和”。
(一)提升产业定位。千年山水牡丹是上天赐予垫江的一块旅游资源瑰宝,做大做强以牡丹为主题的垫江旅游产业,不仅有河南洛阳、山东菏泽牡丹的成功先例,而且10多年的运作实践也证明了现实可能。因此,全县上下需进一步增强信心,提升旅游产业定位,努力把垫江旅游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的新兴支柱。要明确提出并坚持实施“旅游兴县”发展战略,聚力打造“中国牡丹城、重庆近郊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发展目标,用“抓旅游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来指导、服务、推动旅游发展,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全县上下一盘棋”的发展合力,构建全民办大旅游的格局,带动旅游关联产业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效益。
(二)出台强力政策。旅游产业效益的区域性属性,决定了旅游产业发展源动力的地方属性。因此,加快区域性旅游产业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从政策、体制、资金等方面的全力支持。根据国家和市上的相关政策,借鉴武隆等其他区县的成功经验,要加快推动垫江旅游产业发展,建议出台两个方面的扶持政策:一方面是要出台今后一个时期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政策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用于指导全县面上的旅游工作;另一方面是要制定牡丹园、卧龙盐温泉、明月山温泉、宝鼎天堂、东印茶山等景区(点)开发项目对外招商的具体政策,从而推进景区(点)的开发建设工作。
(三)理顺管理体制。垫江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也是旅游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过程。因此,要实现垫江整个旅游产业的大提升,须有坚强有力、协调各方的管理体制来保障。一是建立县旅游经济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协调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有关事项,督促落实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任务;二是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组织协调机制,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多方联动、合力兴旅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旅游工作目标任务考核,把旅游产业发展任务纳入县级部门管理目标综合考核内容,强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任务全面落实;四是成立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收回牡丹园景区经营管理权,彻底转变旅游区“多头经营、散乱管理”的现状;五是组建县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应借鉴市内武隆、万盛、丰都等区县的成功经验,成立具有投资、建设、房地产开发职能的旅游投资开发公司,成为政府统筹管理景区资源、推进景区建设的综合平台。将卧龙盐温泉项目作为全县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全力招商,使旅游与地产有机结合,让其撑起垫江旅游的一片天。
(四)加大建设投入。旅游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高投入才有高回报,大投入才有大发展。一是整合交通、农业、水利等部门建设资金,集中投向牡丹园、卧龙盐温泉等县级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旅游景区(点)及周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奠定硬件基础;二是加大旅游产业财政预算,确保每年县级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用于牡丹园等重点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切实用足用活旅游产业发展资金,确保旅游发展资金足额用到旅游业发展上来。我县财政虽设置了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但只是将各相关部门原预算的经费整合打捆包装,用于争取市上的配套资金,而真正用于旅游景区建设、旅游宣传营销及激励旅游发展的资金是少之又少,亟待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强化监督和审核。
(五)强化统筹推进。新兴景区,重在建设。要按照“科学借鉴、放大升华”的建设思路,抓好垫江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建设等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强化旅游规划。要按照“一城一品、一城一景”和“文化、净化、美化、亮化、绿化”的整体要求,邀请国际国内知名规划单位和专家,完成《垫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垫江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牡丹园、卧龙盐温泉、宝鼎天堂、东印茶山等县级重点景区(点)详规的编制工作,提高全县旅游规划水平,为垫江旅游赋予新内涵,塑造新形象,创造新价值,打造“文化一脉、格调一致、水平一流”的国内知名景区;二是打造旅游精品。精品景区是区域旅游竞争的核心。要按照旅游发展规划,做好“花”文章,抓好县内景区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有深厚文化、有无穷趣味、有无限美景”的旅游精品。可围绕“牡丹故里”生态游、“茶山花海”乡村游、长寿湖“湖岛之旅”休闲游、“卧龙温泉”度假游、“宝鼎朝觐”观光游、“分州古城”史迹游等六大主题,加快精品牡丹园建设,打造“中国地中海”卧龙盐温泉,力争在2015年建成一个国家4A级景区,构建“牡丹花海-卧龙盐浴-温泉度假-茶山避暑-双河湖风景区”的西线旅游和以 “湖岛之乡-分州古城-宝鼎天堂-生态农业观光”的东线旅游。特别是让“牡丹花下浴盐泉”成为“非去不可”的目的地。三是营造文化氛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要按照“有中添彩”、“小题大做”和“无中生有”的思路,组织力量挖掘牡丹文化、盐浴文化等垫江民俗民间文化,强化文化载体建设,大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可在高速路出口、城市干道县城至太平、牡丹园景区等车流要道设置融入牡丹元素的雕塑、壁画、灯饰;在城市花园、干道绿化带广植牡丹等花类植物;在车站、广场等城市形象窗口设置以牡丹为元素的浮雕、群雕以及任鸿隽、胡帛、李悝等垫江名人塑像;在宾馆酒店、农家乐、度假村等餐饮行业餐具、人员服装等融入牡丹花图案,倾力营造“中国牡丹城”氛围;充分利用导游解说、旅游产品广泛宣传垫江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风物人情等民风民俗;可聘请名家、大腕对垫江地域文化进行策划包装,启动以山水牡丹为题材的历史神话电视剧《牡丹传奇》的拍摄项目,以高品质艺术节目、刊物或图册等形式弘扬本土个性文化,提升垫江牡丹的品位和魅力。
作者单位:邓松林,中共重庆市垫江县委政策研究室
扶小兰,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责任编辑:新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