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效果刍议

2012-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齿轮教学效果机械

杨 越

提高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效果刍议

杨 越

机械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与实践结合紧密。教师要从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入手,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整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围绕职校学生的实际来探求适合的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

机械基础;教学效果;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专业及相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涵盖的内容广、难度大,涉及的知识面宽,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师生都感觉到很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传授有关机械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但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少,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而本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与实践结合紧密。针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兴趣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一定要在刚开始上机械基础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和实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机械基础课是一门与实际密切相关的课程,为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介绍该课程的重要性外,还需结合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讲授课程的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变速机构时,向同学们介绍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经常用右手拨动右侧的拨杆,根据路况使汽车行驶速度时快时慢,有时还要把车向后倒。告诉学生驾驶员拨动拨杆的操作是在改变一对齿轮传动比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车轮的转速和转向。又如,带上一辆自行车来讲解链传动;带上减速器来介绍齿轮传动;从电影放片机的卷片机构引入槽轮机构,等等。这些实用性强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加强实训教学,可以设置“机构运动简图测绘”、“机构创意设计”、“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齿轮参数测定”、“动静平衡试验”、“各种机械传动和减速器的装拆”、“轴承与齿轮的组合设计”等实训项目,通过实训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利用教具、模型、挂图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课程涉及到很多常用机构的运动过程和机构的内部结构,为了能清晰地讲解有关知识,使学生能真正了解其本质,在教学中大量应用教具、模型等实物,可以把枯燥深奥的理论通过生动、直观的形式充分展现,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学习,掌握知识。例如,讲螺纹联接时,可以准备一些常用的螺纹联接件,如,螺栓、双头螺柱、螺钉、紧定螺钉等。同时,教学中在讲授到某个机构或机械零件时,让学生亲手触摸模型或实物,使学生对机构和机械零件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充分利用教学工具演示相关教学内容,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各种零件的外形、内部结构、零件间的相互运动通过计算机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动态的画面轻松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可以通过Flash课件看到铰链四杆机构运动的全过程、各构件的运动速度及位置,而且当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时让连杆颜色改变使之与曲柄颜色相同,加深了学生对机构极限位置和死点位置的印象;在播放不等长双曲柄机构时,学生能清楚地看到用传统教学方法演示所看不到的从动曲柄的变速运动;导杆机构的课件则让学生大开眼界,看到了相对运动着的各个杆件及不同导杆机构的运动状况。这一章的多媒体教学可以说是对教材的超越,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动感世界,它把铰链四杆机构真实地再现出来,其构件间的运动关系一目了然、直观具体,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液压元件与液压基本回路这一内容,为了形象地说明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顺序动作回路的工作过程,用FLASH技术制作成动画,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液体的流动,通过播放、暂停、重放等方式进行具体讲解,教学效果得到大大提高。有些图表可以通过投影仪在大屏幕上展示;还可以观看录像资料,例如,刨床滑枕的主运动机构、摆动导杆机构、工作台的进给运动、曲柄摇杆及棘轮机构,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机构的运动特性和工作原理。

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原本抽象复杂的原理、运动变得直观简单,学生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

4.尽可能多地采用现场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有些问题仅仅借助挂图、模型、多媒体和实物等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一定要抓住学生对下车间到生产现场非常好奇的心理,组织学生到实习车间去实地观察,进行现场教学。例如,面对一台减速器,安排几名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根据我的指导动手拆卸机器,让其他同学观察机器中轴上零件结构的构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面对热爱机器的学生,我的方法是先让他们摸机器,吸引他们去研究机器。”在教师和学生对机器的装拆配合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顺利地完成了课堂教学,而且使学生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专业。“眼看千遍,不如手摸一遍”,现场教学既使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动手能力。

二、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浓厚也会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与掌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就要调动必要的教学手段。教师要通过在课堂上的语言和活动启迪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发挥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求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想达到课堂教学目的,真正做到启发式教学,就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具体方法主要有温故知新法、创设情境法、深入浅出法、提出问题法、归纳总结法等。

1.温故知新法。通过温习旧知识导入新课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而且起着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轮系》时,可以这么导入:同学们,上一章我们学过的齿轮传动具有很多优点,在现代机械中是应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形式。但仅由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所组成的最简单的齿轮传动机构不能适应和满足机械传动中的多方面要求,如大传动比、大的传动距离等,如果仅靠一对齿轮,那机构的外廓尺寸将会很大。假如增加齿轮数目,既能满足传动要求,又可改变这个缺陷。像这种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所组成的将主动轴和从动轴连接起来的齿轮传动系统称为轮系。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轮系》。

2.创设情境法。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可以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过程水到渠成。教学情境的设置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情感倾向和意志倾向。一般地,教者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或具体事例来创设情境,可活跃课堂气氛,兴奋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讲授机械上广泛应用的凸轮机构时,讲述一个具体情境后提出问题:(1) 什么是凸轮?(2) 什么是凸轮机构?(3)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由哪个核心构件来控制?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展开。首先点明含有凸轮的机构叫凸轮机构,并以模型展示。以此产生直觉效果,再进一步点明凸轮是具有控制从动件运动规律的曲线轮廓的构件。依此定义又可回答第三个问题,即凸轮的曲线轮廓决定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3.深入浅出法。教材中专业名词术语、定律及有关基本理论比较抽象,要注意深入浅出地讲清概念与基本理论。如,使用性能与工艺性能、淬硬性与淬透性、强度与硬度、零件与构件、常用件与标准件等概念与定律。在教学中要由浅入深,注意比较,并尽量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理解。如,日光灯吊在梁上,绳子对灯构成了约束,限制了灯向下运动,绳子对灯的拉力即为约束反力。

4.提出问题法。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可能产生问题的疑难处,教师备课时要预先做好提问的准备,通过发问,加深学生对教学难点的理解。具体做法是,在讲到某个具体问题,尤其是在难点、重点或学生易模糊的内容时,选择恰当时机提问,停顿数秒,使学生思考一下或相互议论一下,然后,或让学生作答或由教师作答,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比平铺直叙地讲述效果要好得多。在讲到棘轮机构时,可以向学生提问:(1)我们在骑自行车时,脚踩自行车踏板向前行驶,而反转踏板时,自行车却为什么不会实现倒车?(2)卷扬机在提升货物之后,尽管机器已经停止工作,但货物却为什么不会下降,而是稳稳地停在空中?在讲授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等概念时,提出机器和机构有何区别;为什么平时钟表被称为钟表机构,不称“钟表机器”,而发电机则可称机器。指定几个同学回答,或对或错,教师不去打断。经短时间的讨论,教师再针对学生问答中的疑惑点,做有的放矢的讲解。这样不仅课堂效果好,而且使学生学得生动、具体。

5.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法是指学完一个章节要及时地进行回顾,归纳总结出本章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使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又有利于学生记忆所学的知识。学完几个章节后,要进行比较和总结,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例如,讲完带传动和链传动后,可以进行一次比较,比较它们的传动比的计算公式、范围、准确性、工作环境等。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要把机械基础课讲得生动形象,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让枯燥的条文变得有趣,教师除了有很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以外,还必须具有机械专业的相关知识,如,物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液压传动等,这些知识在讲授机械基础时都要用到。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应用自如地举出生产中的典型例子,让机械基础与实际结合起来。教师还必须以当代最先进的知识智能装备自己,不断调整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落后的知识结构。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及时吸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把握教学改革的动向,增强教学的预见性,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增强教学效果,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前提。如何把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不能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更新,就无法适应改革的需要,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提高机械基础教学效果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平时多关注生活和生产中的机械,用心钻研,不断探索,把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就能找出一个令教师和学生都满意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责任编辑:姚 旺

G642

B

1671-6531(2012)08-0145-02

杨越/兰州兰电电机有限责任公司技工学校讲师(甘肃兰州730050)。

猜你喜欢
齿轮教学效果机械
东升齿轮
调试机械臂
你找到齿轮了吗?
异性齿轮大赏
简单机械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齿轮传动
按摩机械臂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