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语用研究

2012-08-15 00:45潘琪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语码英语水平母语

潘琪

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语用研究

潘琪

基于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和于国栋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式对语码转换的一次验证性研究发现,教师的语码转换主要是顺应三点:语言的现实、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在顺应过程中,各种语用功能都能得到体现。

语码转换;大学英语课堂;顺应性;语用研究

一、引言

最近几十年,语码转换引起了西方和国内语言学家的关注。于国栋(2000:22-27)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码转换做出了研究。李经纬等(2004:337-343)从社会语言学、句法学、会话分析及心理语言学等多种视角对语码转换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许多学者也开始研究语码转换在英语教学课堂的运用。本文旨在揭示教师课堂上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以更好地引导老师在课堂中运用语码转换来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二、课堂语码转换的理论基础

(一)语码转换在课堂英语教学中使用的必要性

应用语言学家和教学领域关于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一直有不同的看法。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研究者认为,旧的习惯会阻碍新的习惯的形成。语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通过不断接受L2的刺激-反应学习L2,形成L2的语言习惯。但是,由于学习者头脑中关于母语的语法结构知识干扰了第二语法知识的获得,从而造成学习者的学习困难和错误的出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预见或解释错误并有意识地把对比分析结果讲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二语习得的环境,让学生大量接受目的语的输入,以提高学习效果。

20世纪7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逐步取代了行为主义理论,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主动思想。认知语言学不排斥模仿与习惯的作用,对母语在二语习得中作用给重新评估。Corder(1978b)解释了语言学习者在未掌握足够的第二语言知识之前,在二语学习过程中要更多的借助母语的状况。二语习得是一个发展过程。随着二语习得者熟练程度的提高,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作用会相应减弱。Cook(1991)认为,教师在课堂中使用语码转换可以有效促进第二语言教学,使课堂交际功能达到最大化。

(二)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码转换的语言现象,借助语料库进行分析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是基于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和于国栋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在徐州医学院进行的一次对语码转换的验证性研究。研究的语料数据主要通过课堂观察和记录、问卷和录音。课堂观察和记录的时间是2010年9月至12月,历时3个月;观察对象是两位大学一年级英语教师和两位大学二年级英语教师。为了得到有效和真实的语料,听课时不提前通知授课教师和学生。学期末,经过整合听课记录和录音资料,共获取了102条英汉语码转换语料,这为本文提供了充分的实证研究资料。

三、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

于国栋(2000)在分析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基础上,提出了语码转换顺应论,认为语码转换是交际者实现顺应自己交际意图的一种交际策略。他认为语码转换者在转换过程中主要有三种顺应:顺应语言现实、顺应社会规约和顺应心理动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使用英汉语码转换也是一种顺应,首先是顺应英汉两种语言的现实,其次是顺应教师角色和教学心理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的顺应

于国栋(2000)认为语码转换者对语言现实的顺应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用一种语言表达思想或概念时,是否有另一种语言可作为语码转换的相应的形式;二是参与语码转换的语言在语义内容和应用的范围上是否与使用中的语言有区别?英汉两种语言本身就存在较大差异,因而英语教师在课堂中为了实现某些教学目标,常常使用语码转换来顺应英汉两种语言现实。因“文化空缺”造成的“词汇空缺”时,教师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常常使用语码转换。

(二)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换是对教师角色的顺应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教师、学生和他们之间的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交际目的,教师在课堂互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在组织小组活动时,教师起到管理者的作用;在讲解语法知识时,充当信息提供者;在组织课堂活动并给予指导时,充当一个组织者;在观看和监督课堂活动时,充当一个监督者等。在教学互动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角色的转换,语码转换是教师常常使用的教学策略。以下几个实例可以更清晰地阐释语码转换对教师角色的顺应。

在英语课堂中,当遇到知识重点或者重要的概念时,除了用英语详细地加以阐述外,为了突出重点,教师往往会用语码转换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好知识重点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

Teacher:“before wemove to the text,we need talking about the important concept---culture shock,that is‘文化冲突’in Chinese,which is the anxiety,feelings of frustration,alienation and anger thatmay occur when a person is emplaced in a new culture.Culture shock can be described as consisting of four distinct phases: honeymoon phase,negotiation phase,adjustment phase and mastery phase,也就是我们说的‘蜜月期,对抗期,恢复期和适应期’。”

老师在这里使用语码转换既引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文化冲突,又解释了这一概念。这样学生才能充分理解culture shock这一文化现象。

(三)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换是教师对学生英语水平的顺应

在大学英语课堂,学生的英语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课堂授课策略。大学里,各个专业和班级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具体到每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也相差很大。因此,教师使用英汉语码转换顺应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授课内容,促进教学效果。在顺应学生英语水平时,教师使用语码转换具有以下几种作用。

1.帮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大学英语课堂中,课文讲解过程中,当碰到一些语法结构、长句、难句以及词法时,英语教师经常使用语码转换顺应学生的理解。例如,

Teacher:“……let’s look at this sentence‘Hawking himself acknow ledgeshisdisease asbeing a crucial factor in focusing hisattention on what turned out to be his real strength:theoretical research.’在这个句子里,‘what turned out to be his realstrength’和‘theoretical research’是同位语关系。”

对于一门外语学习者来说,最大的难点之一就是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很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没有达到能够完全理解英语语法体系的水平,因此在这里,英语教师在讲解语法时就使用了英汉语码转换这一教学策略。

2.归纳总结。解释归纳这一功能是指教师用语码转换归纳总结一些有争议的难点或重点。例如:

Teacher:“……Continualmeans‘recurring regularly or frequently;not interrupted;steady’and continuousmeans‘uninterrupted in time,sequence,substance,or extent;attached together in repeated unit’.那么这两个词的不同之处在于‘continual’可能意味着没有间断,而‘continuous’含有在时间、物质或广度上没有间断的意思。”

在这个例子中老师在解释“continual”和“continuous”区别时,使用英汉语码转换进行最后的归纳和总结,目的是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这两个词的区别和用法。

以上笔者运用实例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运用语码转换的几个语用功能。一般来讲,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一门外语时,教师使用目标语言教授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在语言学习者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之前,使用母语来辅助英语教学也是必要的。其中语码转换就是教师常常使用的教学策略之一。所以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运用语码转换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教学策略。

四、结语

本文借助大学英语课堂语料库,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从中不难得出: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虽然应该提倡为学生建立一个“纯”英语的教学环境,但试图完全在课堂上摒弃母语的使用却显得十分困难(Cole,1998)。恰当地使用语码转换可以促进语言输入,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宋宏,2005)。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可以随意使用语码转换。过多地使用母语,既不利于学生养成英语语言思维的习惯,又造成学生过分依赖母语。因此,使用课堂语码转换要遵循一定的语码转换使用原则,既目标语优先使用的原则、标记性母语使用的原则、母语使用适时适量原则以及顺应原则(陈立平,2004)。也就是说,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应优先使用英语来讲授课程,保证学生尽可能最大量的目标语言输入;教师有意识、有标记地使用母语,可以补充教学,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总之,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要适时适量地使用语码转换,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促进师生的交际,以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1]Cole,S.The Use of L1 in Communicative English Classrooms[J]. The Language Teacher,1998(12).

[2]陈立平.英语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语码转换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

[3]李昱,英语课堂学生语码转换现象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9,(1).

[4]宋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语码转换研究初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1).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2

B

1671-6531(2012)08-0090-02

潘琪/徐州医学院公共教育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硕士(江苏徐州221008)。

猜你喜欢
语码英语水平母语
母语
从中式英语探析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现状
母语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民族高校大学生语码转换现象研究
大学生口语语码转换句法形态研究——以维汉语码转换为例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英语水平
动态顺应视域中的语码混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