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成为简·奥斯汀》透视我国剩女现象

2012-08-15 00:45王洁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剩女奥斯汀女性主义

王洁辉

由 《成为简·奥斯汀》透视我国剩女现象

王洁辉

剩女已经成为社会、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人们生活讨论的话题。从女性主义视角,以电影 《成为简·奥斯汀》为基础,可以试图发现该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帮助剩女认清爱情、婚姻本质,明确生活目标,选择合适的人生伴侣。

剩女;简·奥斯汀;女性主义;婚姻

一、剩女的界定

剩女是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汉语新词之一,多为“三高”女性——即“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也称“3S”女性,即Single、Senventies、Stuck,即独身、大多数生于上世纪70年代、在婚姻上被“卡”住了。这些女性条件优越,有较高的收入、令人羡慕的职业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然而年过三十却依然独身。剩女并不是个别现象,韩国有,日本也有,而美国热播电视剧《sex and city》可以说生动地反映了英美国家剩女的生活状态。可以说,社会的进步给各国女性的教育、婚姻观和生活方式都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与之对应,英语国家也将left on the shelf冠以新意来表述这种新现象,不难看出英语国家也有这样在婚姻市场上不幸“被搁置”的女性。

剩女,顾名思义,即是剩下的女性,有着在婚姻市场上被挑剩下的意味。被挑剩下往往意味着条件不好,但剩女却是自身条件较好却在婚姻市场上被剩下的女性。剩女本身的内涵还包含以下特征:一、剩女是独身并且未曾结过婚的女性,她们通常没有固定的男朋友。二、她们是大龄未婚女青年的主要组成部分,年龄大都在30岁以上。三、剩女学历在本科或者以上、收入较高、事业有成,综合素质较高。四、剩女未必是失婚者,她们可能是“被动剩下”,想结婚而没有合适的人选和机会,也有可能她们主动选择独身,不想结婚。五、剩女的独身状态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暂时的独身是因为剩女们推迟结婚,而永久的独身则是主动或者被动形成的。有些女性现在是剩女,一旦她结婚了,就不再是剩女,有些女性现在不是剩女,也许将来会成为剩女,因此这一群体是处于变动状态的。

二、 《成为简·奥斯汀》简介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脱胎自乔恩·思朋斯(Jon Spence)的简·奥斯汀传记《Becoming Jane Austen》。《成为简·奥斯汀》着重描述简·奥斯汀鲜为人知的恋情。母亲竭力为她撮合婚事,但是简·奥斯汀不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认为女人要靠自己的能力去养活自己。一次聚会上,简·奥斯汀认识了正在伦敦实习的21岁年轻律师Tom Lefroy。他忍受不了简·奥斯汀冗长的阅读,尖刻的嘲讽她的写作,她则对这个本来就有着“浪荡风流”恶名的小子有了很坏的印象。渐渐的,两人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点,爱情之火在爆发后很快被冰冷现实的浇灭。Tom Lefroy是个没有家产靠叔叔供养的穷小子,叔叔反对他娶家境没落的简·奥斯汀为妻,同时Tom身上还背负沉重的家庭负担,远在艾尔兰的很多妹妹需要他供养,违反叔叔的命令,他和亲人将一无所有。于是Tom选择了与简·奥斯汀分手,服从叔叔,并很快就订婚了。后来,Tom Lefroy请求简·奥斯汀跟他私奔,简·奥斯汀在私奔的路上决定忍痛离开他。

本片是对简·奥斯汀生活的再现,也从侧面展示了简·奥斯汀对爱情婚姻的理解。她能写出那些动人的爱情故事,必定曾经经历过刻骨铭心的恋情。通过她与姐姐Cassandra之间的来信,人们知道Jane Austen曾经在1795、1796年左右与一名年轻律师Tom Lefroy有过短暂恋情。根据时间判断,此人正是“Mr.Darcy”的灵感来源,而《傲慢与偏见》也正是创作于他们交往或分手后的时期,这段感情很可能造就了她日后的创作灵感和她想要在书中表达的心声。她六部小说中的男女之间的婚姻爱情往往因家境悬殊、金钱地位差距而造成阻碍,有一些人物因为“环境”所迫而无法得到自己的爱情,选择了金钱,屈服于命运,但小说的主角都是幸福结局,她自己却是终身未嫁,42岁就过世。可以推测出,她的小说是一种理想化的现实生活,是对那些她所希望经历却未能经历的遗憾的一种补偿,通过小说人物实现她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她笔下所有男主角都是“富人”,虽然女方往往家境普通,但男方的“财富”保证了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三、简·奥斯汀甘当剩女

简·奥斯汀最后退缩使她没有和爱人在一起,并导致终身未嫁,一个崇尚摆脱束缚、追求真爱的女子在最后一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而选择“安全”和“责任”。Cassandra烧掉了大部分Jane Austen的来信,现在存留的信件中,只提到两次Tom Lefroy,一次是赞美他英俊的外表和智慧,另一次便提到“一切都已结束”。编剧Kevin Hood和Sarah Williams根据资料和对Jane人生的“揣摩”,杜撰了Jane Austen与Tom Lefroy之间的故事。第一次Tom Lefroy提出分手后,Jane心灰意冷,初恋就此心碎收尾。但是如果真的是男方如此自私并伤害了她,达西先生还会是如此完美,如此善良吗?因此,编剧们没有把责任归在Tom Lefroy身上,而是Jane Austen本身的个性和想法及当时的环境造成了这个悲剧。

简·奥斯汀作出决定的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她的认清了爱情、婚姻的本质,没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婚姻是非常脆弱的,甜蜜真挚的爱情也会消磨于拮据的生活。尽管Tom Lefroy是律师,Jane Austen仍然怀疑离开叔叔的资助,他是否能独立承担所有经济负担,特别是还包括妹妹们的供养。那个时代,继承家产和每年的固定收入是唯一判断贫富的标准,对于一个没有家产和尚在实习阶段的律师,特别是还有风流恶名,包括Jane在内的所有人都无法认定嫁给她可以婚后不必面临财政问题。同时,她也不确定Tom在生活艰苦的情况下能坚持这份爱情而不后悔。因为他曾经退缩过。其次,缘于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女性主义认为爱情并不是对女人唯一重要的东西,个人的追求和事业、家人都可以比爱情重要。并不是不愿为爱情冒险和抗争,而是她知道私奔的后果不一定等于幸福的开始,她对幸福的定义远不止得到爱人这么简单。

如此选择,证明她认为爱情并不是最重要的,婚姻也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没有安全感的婚姻是岌岌可危的。家庭,亲人,责任在她心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她相信,没有爱情,自己可以塑造有意义的人生,于是,相反于视爱情为一切的女性,Jane Austen选择了用写作去完成自己活着的意义,而不是抛开一切为爱私奔。这是Jane Austen的选择,但不代表她没有后悔。也许正是对此选择的后悔和无奈,她所有的故事都是喜剧结尾,她不希望任何人像她的爱情一样收场。她用笔下的人物继续本应属于自己的幸福,她相信完美的结局虽然没能发生在她身上,但却仍然存在。为了不让悲剧发生,她笔下其他男主角都成为了“富人”,让幸福来得不再有任何犹豫和怀疑。

四、剩女“剩下”的原因

作为剩女,每个人都有偶然的原因,但还可以概括出共性,透视剩女现象,有助于女性对自己生活轨迹的把握和调整。透视剩女现象,女性主义的对剩女婚恋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使女性对于自我权利的要求变得格外严肃起来,女性主义将自己定义为一种为妇女权力的认可、为性别之间的平等和为女性特质(Womanhood)的重新定义而进行的斗争。由于女性自我社会价值意识的提高,女性在社会上的职业多样化,并且在各个社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剩女”一词背后,是社会变革中形成的一群拥有自我意识、独立人格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的受女性主义思潮影响的优秀女性群体。女性成长发展速度超越了男性,男人的传统优势无从体现。

在婚姻领域,女性对婚姻状态以及人生伴侣的综合要求也不断提高,女性找不到合适的另一半。女性主义研究家海蒂(Shere Hite,2002)对婚姻的解释更符合女性对婚姻的理解:大部分的人喜欢婚姻最大的原因是有人为伴,喜欢那种稳定的、安全的、拥有共同的过去和未来的感觉——归属感。客观地说来,由于婚姻关系非常脆弱,女性出于对自我的保护,会更多地从感情、物质基础、个人修养等方面考虑一桩婚姻是否值得,宁缺勿滥。

在简·奥斯汀所处的时代,女性依附于男性,需要通过婚姻得到生活的物质保障。她的作品都在描述中产阶级女性如何在婚姻市场上寻找金龟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简·奥斯汀选择坚持自己的婚姻观,追求真爱,理智地对婚姻做出抉择,不盲从,这种勇气与坚持令人钦佩。现代女性不再需要通过婚姻作为经济和社会地位向上流动的途径,女性独身意识不断加强,女性正在更为主动、更为独立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女性的社会作用与地位大幅飙升,女性凭借知识与才华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不再是男性社会的附庸。同时,女性传统的婚恋观被打破。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是传统女人的伟大的使命与天职,但对于现代女性来说,高收入、高消费、高享受、是她们的一个特征,自信、自我与自由自在则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不被男人束缚,不为家庭所累,不用为柴米油盐操心,这在具有个性的女人看来是一种愉我境界,一种本我追求。

此外,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女性对学历与阅历的需要水涨船高,想要保住自己的饭碗、成为骨干,就要有高人一筹的实力与能力,这就使得一些女性为了一纸高学历文凭把青春耗尽,读硕、读博、读博士后成为现实而无奈的追求,很自然地把婚育抛在脑后,而在这些追求达成,成为社会的主力干将之后,灭绝师太、剩女等“桂冠”也就戴在了她们的头上。

五、结论

“剩女”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随着社会宽容度增高,越来越多的女性会暂时选择在遇到合适对象前单身。经济自立使女性选择暂时单身有了基础。婚姻对于女性而言也不再是提供经济支撑的庇护所。她们更注重个人感受和坚持对理想结婚伴侣的物质以外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在成长和自我抉择的过程中,将逐步认清自身价值,想清楚自己要的生活,最终选择合适的人生伴侣。已经成为剩女和即将成为剩女的女性,工作上固然要努力进取,爱情上却更需不懈追求,理智认识婚姻,提升自我,适时调节,保持良好心态,平衡女性意识与传统婚恋观的冲突。同时,也会有更多来自社会的宽容和支持,给予这些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的特定群体以及多元化生活现象更多理解和宽容,构建更为和谐的社会结构。

[1]姚汉铭.新词语·社会·文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2]高修娟.“剩女难嫁”的社会学解读,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5-30

[3]叶文振,林擎国.中国大龄未婚人口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8,(4):16-22.

[4]李叔君.科学知识、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9-43.

[5]袁林鹏,涂用凯.困境与根源:剩女的现状、发展和未来——基于社会学的视角.今日南国,2009,(2):184-185.

[6]王秀丽.谈“剩女”一词的翻译.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147-148.

责任编辑:郭一鹤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1-6531(2012)08-0027-02

王洁辉/平顶山学院讲师(河南平顶山)。

猜你喜欢
剩女奥斯汀女性主义
节选自简·奥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两百年后,依然奥斯汀
简·奥斯汀,为什么两百年后我们依然爱她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奥斯汀小说中的多角恋与反讽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
“剩女”感到多方压力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