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 3 3 0 3 0)
公共管理学教学中的案例选择与应用
王姝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 3 3 0 3 0)
实施案例教学方法在公共管理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促进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共管理队伍.在案例教学中所选择案例要基于中国国情,应具有新颖性、典型性、多样化和适用性等特点.为进一步优化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要做到案例教学与案例研究的结合,教师素质与案例教学方法的适应,案例教学与社会实验的融合.
公共管理学;案例教学;案例选择;案例应用
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二十世纪初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有上百年历史.公共管理学的兴起为我们观察和研究现代人类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性质、运行方式与规律及发展趋势,改善政府管理和社会公共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界和实践平台.在中国,公共管理学仍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公共管理的教育也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是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人才的质量,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在公共管理学在众多教学和研究公共管理学科知识的方法中,案例方法无疑是其中一个最重要方法.
案例教学的起源可追溯到1 9 1 0年的美国哈佛大学.如今,在哈佛商学院,所有课程都用到案例教学,学生两年中要学习4 0 0-6 0 0个案例;肯尼迪政府学院6 0%的课程运用案例教学,学生两年中学习1 0 0-1 4 0个案例[1].案例教学就是将真实世界引入课堂的方式,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练习帮助学生培养一种理解问题的方式并且处理或解决这些真实或现实问题,也就是说让学生可以学着像从业人员一样进行思考和行动.在现实社会中,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案不可能在教科书中找到,而且对某些问题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在面对并且解决处理某个情景问题时,在案例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与社会现实,运用严格的思维技巧专心地设计不同的方式方法,从而得出有说服力的观点.
实施案例教学方法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案例教学是促进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公共管理所学内容是有关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公民社会等最前沿的问题,应该随时捕捉最新的思想动态、社会现实案例.但从当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教学的现实状况看,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普遍存在,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案例更新较慢,缺乏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发展的前沿知识,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学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时代发展要求公共管理改革陈旧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首当其冲成为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其次,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共管理队伍.公共管理学培养目标是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根据教学要求,公共管理学教学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对相关理论和制度的论述、介绍,而应注重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使学生知晓如何运用理论认识社会现象,管理公共事务,处理社会矛盾.案例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更直观的帮助学生运用各种公共管理理论分析现实现象,增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再次,案例教学本身也是对建立有效公共管理学研究模型和理论框架的有益探索.公共管理学在我国仍属于新兴学科,透过案例教学可以发现公共管理环境的变化趋势,结合现实建立公共管理研究模型,发现现有公共管理理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推动理论的拓展和创新,使公共管理学在我国逐渐发展成熟.
案例选择的科学性、恰当性和准确性与否,是直接反映公共管理学科是否成熟的标志.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首要的,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首先要选择和设计教学案例,通过场景化的分析和解读,唤起学生的兴趣,有效引导他们“发问”“、思考”和“释疑”,促使其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结合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及我国现实国情,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把握以下细节.
由于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原理产生于西方并从西方引进,所以目前大多高校在教学内容上也缺少解决中国社会实际所需要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新内容,教科书所用的案例也大多是西方的案例,即使有中国案例,也是让案例的选择和编写尽量靠近原理或定义所指向的范围,致使课堂教学成为了西方公共管理的室内试验场[2].因此,要想真正建立起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地位,达成培养目标的要求,就要在结合中国实践和思想文化的实践过程中,批判吸收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用中国人自己实践中的事实案例来解读自己的公共管理思想,以期更好的解决中国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
案例的选择要有新颖性与典型性.在案例教学中,课堂经验不是老生常谈,它也不可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都是同样内容.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的选择要有新颖性与典型性.所谓新颖性,就是要紧跟时代感,获取最新的、民众最关注的、当前急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等.如在我国当前全球化网络化背景条件下政府治理面临的挑战、官员腐败的治理、房价调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及存在问题等等,都是最近公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结合这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可使课程内容更加新颖充实,思路更加开阔,更富时代气息.典型性就是要根据教学主题选择案例.它要求所选的案例具有代表性,最能充分地说明问题,那些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要坚决舍弃,避免广泛涉猎,过多堆砌[3].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少数高质量的典型案例把所教理论贯穿其中,从而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案例的选择的多样化与适用性.由于案例是为不同的教学目标服务的,要使教师和学生将精力集中于课程和教学目标相关的重要思想和问题上.因此在案例选择前中要注意案例多样性而不是拘泥于一种格式.如各种重大自然灾害、食品安全问题等各种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即属于紧急决策型案例,要求学生充当决策者的角色,快速对复杂的信息进行系统、严密的思考,迅速做出判断并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收入分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医疗卫生改革等是一个组织识别并选择目标、方向或动作规则的过程,属政策制定型案例,这种案例要求学生去考虑各种问题和决策,来建立一个能够解决许多特定问题的指导框架;再如社会仇富嫌贫、中国崛起等现象属于说明型案例,要求学生能够对案例所描述的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较好的分析、理解.与多样化相对应的就是要注重案例的适用性,即对每一个教学主题都有针对性,以便于学生更好的分析与理解.
案例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案例三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三个要素的组合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选择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后,教师与学生都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应用案例实现既定的教学效果.
教师方面.首先,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根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学笔记和课堂计划,为教师在备课或讲授案例提供详细、完善的大纲或计划,使整个教学安排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为什么要写这个案例?案例为谁而写?什么时机、如何引出这个案例?案例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案例还存在什么不足?设想学生可能针对这个案例会提出什么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教学笔记和课堂计划中都应得到体现,这种做法也会让教师自身的思维变得更加敏锐犀利.在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内,教师应时刻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每堂课前,可应用一个案例引出本堂课所需讲述的内容,也可让学生自愿讲述一周以来国内外重大事件、自己最关心的社会事件及带来何种思考,教师给予评析.在一堂课结束前也尽可能地留出时间让学生针对课堂内容提问和讨论,以此巩固所学知识.其次,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多元化.公共管理学案例所带来的问题基本上属开放式问题,即这类问题不提供具体答案,不规定回答范围,允许回答者不受限制地填写答案.如公共管理教学中提出的网络如何监管、高薪是否养廉、政府和慈善组织如何提高公信力、如何实现公共产品均等化等等都属开放式问题.要解决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在对学生评价上也应多元考核,着重考察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单纯通过卷面考试,更多的取决于师生平时的讨论与交流,课堂提问等方式.这种利用案例教学的多元化的评价给予回答者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之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畅所欲言.
学生方面.要想充分利用案例教学这个学习机会,学生应当全身心投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必须知道怎样学习案例,怎样为案例做准备:探析布置的问题,如何提前准备相关资料,通过什么途径找资料,想象课堂上的讨论情景,思考讨论问题时自己的风格如何才能吸引注意力.学生在作案例分析的预先准备时,要对以下问题有所思考:事件的背景、事件的起因、关键的问题、事件的客观环境、决策者的主要目标、其他参与者的地位与权利、如果“我”是决策者将会怎么做等等.在倾听别的同学分析时,注意认真记录与学习,并用批判的思维分析存在问题与不足.案例讨论结束后,要及时总结,针对准备期的问题做完整框架的写作,思考自己在这一案例中运用和掌握了什么知识原理,学会了什么分析方法,自己还存在什么不足之处.整理好的案例对以后类似案例的分析仍有借鉴之处,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关于案例讨论.案例教学的核心是案例讨论,案例讨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决定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如何组织案例讨论,首先,思考案例讨论遵循什么样的逻辑进行,以使整个讨论更具有连贯性.是秉承传统的三断论模式,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还是从某一政策出发,或从某个单独事件出发?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其次,讨论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通过对话方式,教师和其他同学“头脑风暴”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面对学生疑问尤其是面对学生的质疑时,秉承“师不必强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求真态度,以平等的身份直面学生的疑惑与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思路和更丰富的选择.通过良好的课堂互动,一方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课堂氛围更加融洽,学生自然而然融入到求知状态.再次,对案例讨论进行及时总结与评价.讨论中有多少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情绪如何?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学生又提出了哪些解决方案?哪些学生提出的解决更具有说服力?我们自身获得到了什么?还存在什么缺陷?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等等.教师需要在每个案例讨论结束后针对以上问题做出口头与书面总结.一方面满足学生想知道“结局如何”的好奇心,以鼓励为主肯定每个学生的成绩,也指出不足之处,让每个学生都能重视他们在讨论中得出的见解与观点;另一方面,良好的总结也是下一个案例讨论成功的开端.
案例教学有利于教学相长,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与创新,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在实际实施中存在一些瓶颈,使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优化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可做如下思考:
4.1 案例教学与案例研究的结合
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在于情景模拟和学生角色的易进入性,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被学生充分有效地接受,才算最终完成案例教学.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量的案例并不是针对学生“量身定做”的,多数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无暇深人进行公共管理案例制作的研究,而深人研究公共管理案例的教师又多做纯粹的学术研究,无暇顾及案例教学,很少也很难制作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案例[4].为改善这种状况,学校一方面应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考核上做一定要求,未达到标准者或学生评教不合格者年终考核应受到限制,对编写公共管理案例并达到案例教学要求者,可以折算成相应课时量给予补助.另一方面,学校针对相对高昂的公共管理案例制作成本应给予相应资金支持,专款专用.对没有在公共组织从业的经历,缺乏公共组织的管理经验的教师学校可以创造各种社会实践和培训机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案例教学能力.
4.2 教师素质与案例教学方法的适应
案例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它同时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能.从事公共管理学教学工作的教师除了应具有作为高等学校教师的普遍要求,如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知识素养等等之外,应根据案例教学要求公共管理教师必须转换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作为一名课堂主持人、设计者,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与学生积极互动,以平等的姿态带学生一起进入公共管理教学的分析和研讨,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博大的情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教师要要对案例以及案例中可能提出的问题有透彻的理解,要有在不控制学生学习的前提下进行总结或提炼要点的能力,具有驾驭讨论的能力.因为对某些案例并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所以教师也要敢于操作、实验、犯错误、能够从实践中学到知识.教师的学识、精力、活力、热情都会影响学生,教师素质对成功的案例教学非常重要.
4.3 案例教学与社会实验的融合
案例教学仍属课堂教学范畴,如果不能深入社会实践,仍有纸上谈兵之闲,如何使二者更好的融合,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社会的真实性,除了选择社会普遍关注的、内容真实可靠、可信度高的热点问题外,还可辅助物质技术手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教学课件配合案例教学,辅之以适当的背景音乐和教学短片,创造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为学生能够很快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做好铺垫.此外,可以设计一些可操作性的课题,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种公共管理实践活动,学生为了完成课题,就得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的对象可以是政府机构、社区、社会团体等部门,通过社会调查可以使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亲眼见到各种真实事件,全面地了解、认识社会,认知现实生活中的状况.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课题带着学生共同参与其中,进行相关的调研活动,掌握事件的真实性,在教师的带动和指引下,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1〕戴黍.参与式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写作——以公共管理学科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4).
〔2〕方军,卢琰.行政伦理学教学中的案例选择:中国的经验与视角[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
〔3〕刘迎良.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J].今传媒,2010(12).
〔4〕卢智增.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方法路径选择[J].现代商贸工业,2009(15).
G 6 4 2
A
1 6 7 3-2 6 0 X(2 0 1 2)0 9-0 1 6 8-0 3
安徽财经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A C J Y Y B 2 0 1 2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