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向群
(池州学院 思政部,安徽 池州 247000)
高校思政课地方课程资源探析
——以池州学院皖南特色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为例
檀向群
(池州学院 思政部,安徽 池州 247000)
地方高校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应注意地方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以皖南地域为例,其“红色”课程资源、“绿色”课程资源、地方文化遗产资源都可资利用,以增强思政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思政课程教学;皖南;地方课程资源
为做好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学界对于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形式及手段的改革探讨虽然较为广泛深入,但对于思政课程资源及其利用的探索和实践并不多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告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而在于培养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理解和认同,在于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1]。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强化课程教学渗透力,更要注重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学者既要重视现有一般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要结合本地区和自身高校的特色,挖掘、整合和依托本土资源,利用身边鲜活的地方课程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与高等教育界对于课程资源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基础教育界对于课程资源的探讨已经相当的深入。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研究和运用成果丰富,对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和分类就有多种见解。比如有学者依据课程制约因素将课程资源划分为“原生性课程资源-知识;内生性课程资源-学生;外生性课程资源-社会”[2]。作为基础教育指导性标准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更是准确地将课程资源定位为“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其中专门细化了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门类,其一是文字与音像资源,包括教科书、时政资源等;其二是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其三是实践性社会资源等;其四是信息化资源[3]。与此同时,在基础教育对于地方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基本上已界定了地方课程资源的概念,即“广义的地方课程资源指的是地方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狭义的地方课程资源指的是地域性素材。”涵盖地理性资源、生物性资源、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技能性资源尤其是生活类资源等[4]。
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强烈的地区性、乡土性和特色性。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专文强调了 “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现有情况看,包括池州学院在内,地方院校办学一般都定位于地方性、应用型,与此相适应,此类院校通常都拥有着独特、丰富的地方课程教学资源,其范围广阔,涵义广泛,立足于地方,服务于高校,是一切具有地方性、本土性资源的总和,大致包括本地区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经济建设、政治发展等等一切具有浓烈的本土性和特色性的校内外课程资源。
地方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三大类:“红色”资源、“绿色”资源及校本文化资源。“红色”资源,“具体来说,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主要包括红岩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二是物质层面,主要包括烈士陵园、文物、博物馆、革命遗址等”[5]。“绿色”资源通常是指一些新技术开发的无污染能源,或是能够化害为利的能源,此处多指与本土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的生态资源。校本文化资源是指为满足本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发展需要而提供的一切有关本校的物质文化资源。
皖南特色的思政课程资源具有一般思想政治类课程共性,如思想性、政治性、社会性、教育性等。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地方个性特征。这种区域性特色蕴藏在皖南的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中,皖南独特的人文、社会、自然、历史、民俗、经济特征都是这一个性的显现。在勾勒皖南思政课程资源内涵和外延时,除了要重视皖南地域本身已存在的可以直接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要素外,还要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通过加工设计、区别分类、凝炼提升来服务于思政课程教学。
皖南地区留存有大量的思政课程资源。如同“江南”一样,历史文献中的“皖南”是一个伸缩性很强的概念。皖南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文化区域。广义的皖南指安徽长江以南地区,而在狭义的文化“江南”语境中,皖南仅指徽州、池州地区。皖南地处楚头吴尾,素有“程朱阙里,东南邹鲁”的美称。有宋以来,经历代营建,文化昌达精致,经济社会繁荣。明清之际达到鼎盛,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区域特色鲜明的社会文化体系,留下古朴厚重的地域文化遗产。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国初期,皖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投身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众多深邃厚重的“红色”遗产。改革开放以来,皖南地区致力于发展生态经济,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初步形成“绿色”发展特色。池州学院自校园整体搬迁以来,既传承了原有的文化底蕴,又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标识系统和文化氛围。以上特色资源有的可以直接作为思政课程资源,用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些则需要予以选择、加工、充实、提升,丰富教学内容,形成教学特色。这样既能弥补教材的不足之处,又能使教学内容与地区社会发展、学生周边事物相联系,课程教学也会充满感染力。
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内容理论性较强,也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在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教学难点和重点之时,可以考虑充分运用地方课程资源,紧扣“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充分展示皖南区域特色,从而达到思政课教学目的。
皖南地区散布着众多的“红色”遗迹,很多已被列为国家级、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位于宣城地区的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和新开馆的“皖南事变”史料陈列展览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宣部确定的红色旅游1号工程,也是池州学院大学生多年来进行实践教学考察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此处外,还有黄山市黄山区八路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黄山市岩寺新四军军部、黟县柯村乡皖南苏维埃政府旧址、屯溪老街中共皖南特委机关纪念馆及各市县烈士陵园。在思政课教学中,皖南“新四军铁军精神”宣讲与相关思政教学内容的结合应该是教学重点,以此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新四军铁军精神内涵在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爱国精神;海纳百川、共同战斗的团结精神;顾全大局、服从整体的全局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前进的创新精神;不屈不挠、英勇杀敌的牺牲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立精神;完全彻底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6]。在教学内容中、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提炼“新四军精神”可以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皖南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后,“绿色”成为当下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色调。今年来,皖南各市县以绿色资源为依托,以绿色产业为载体,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着力发展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旅游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尤其是池州学院所处的池州市是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是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的主要模式。加快工业生态转型、加快生态旅游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生态城镇建设、加快生态富民工程是生态示范区发展的重要路径。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实践为正确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难题提供了重要启示[7]。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的 “科学发展观”教学,可以结合此类地方课程资源进行剖析和开展参与、体验式实践教学,让学生理解发展绿色经济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让学生在体验认同生态文明观、生态伦理观、可持续发展观基础上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从而实现教学内容转化为情感、态度和思想,实现理论的升华和渗透。在具体“毛特”课程教学中,笔者尝试成立池州“绿色”发展调研学生小组,在学生汇报参与调查基础上,结合相关内容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讲解,效果明显。
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离不开对校本文化资源的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源远流长,内容丰厚,历史悠久,是思政课程教学中最具价值的资源之一。校本资源作为思政课程教学资源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高校发展而得到发展迅猛,内容多样,拓展空间较大,亦不可忽视对其利用和挖掘。
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亦有一个取舍加工的决断,以符合课程教学要求和目的。皖南区域文化古朴深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以徽州文化底蕴最为深厚,具有皖南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在结合此类资源进行教学时,除了要引导同学们对徽文化的理解和领会,更要注重对“徽文化”精神的提炼和升华,对材料地取舍、提炼。根据这个原则,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多方面收集、整理材料,并将发掘出来的徽商材料在全班交流、讨论,从中提炼出的“徽骆驼”处事和经营伦理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小本经营、由小到大”、“讲道义、重诚信”以及“诚信为本、以义取利”等等价值观,让同学们深受启发,这种将传统文化资源溶于课堂实践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方式,更让同学们在受教过程中能够身心同感,达到了较好的教学目的。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新兴的当代文化,逐渐成为高校思政课程本土文化资源中的一部分,在品德修养类课程教学中,则是即手可得的绝佳本土文化资源。池州学院作为新兴的本科院校,校园文化自2012年1月1日正式使用校园文化标识系统,包括校标、校名题字、新校训和楼宇建筑。校训“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体现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追求境界和校园文化精神的凝结、外在体现与奋斗目标。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在具体办学实践中,其要旨即明志、修德、博学、重行。校园各楼宇建筑命名典雅深厚。教学楼均以“博”字打头,分别与“文”、“学”、“采”、“雅”“识”、“古”、“奕”、“爱”、“物” 组合成; 即 “博文楼”;“博采楼”;“博学楼”;“博雅楼”;“博古楼”;“博识楼”“博物楼”;“博奕楼”;“博爱楼”。楼名与办学系名均有比拟对应关系。徽派牌坊的题辞也是一种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的表达,体现了大学教育的价值追求和大学精神,兼具皖南书院特色,体现了“德才兼备、励志敦学、正已修身”的内涵。 笔者认为在品德修养类课程教学中要考虑到对于“我们的大学”内涵的挖掘,充分运用校本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校园文化情境熏陶中受到直观的“文化感染”,从而产生“道德折服”。
对于本土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尚有很多环节需要探索和突破。要把地方课程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需要建立地方思政课程教学资源库,还要利用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和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另外地方高校的学生基本上来源于地方,如何拓展作为思政课程教学的学生资源也是值得研究的话题。
[1]袁铎.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66-267.
[2]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7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
[4]曹石珠.地方课程开发[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132.
[5]彭庚.开发红色地方课程——基于重庆红色资源的思考[J].重庆与世界,2011(5):6-8.
[6]德生.和青年朋友谈铁军精神[M].合肥市: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7]赵振华,等.发展生态经济 打造绿色家园——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实践调查[J].理论建设,2007(1):9-11.
G641
A
1674-1102(2012)02-0134-03
2012-02-19
檀向群(1972-),女,安徽池州人,池州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
[责任编辑:韩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