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地容
从“学前班”到“乡镇中心园”:农村学前教育主体的转变
■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张地容
从学前班是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农村学前教育的主体到学前班的主体地位逐渐丧失,再到乡镇中心园成为农村学前教育的新主体,农村学前教育的主体发生了重大转变。实践证明,这种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须选择,是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当代学前儿童的内在发展需求。
学前班 乡镇中心园 农村学前教育主体
2010年,由党中央、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把发展学前教育专列一章,并提出学前教育未来十年的三大发展任务,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并决定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利用多种途径改建、扩建、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通过乡镇中心园的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由此可见,乡镇中心园是农村幼儿教育的骨干,乡镇中心园的建设与管理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关键。毋庸置疑,乡镇中心园成为了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主体。
然而,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农村学前教育的主体并不是“乡镇中心园”,而是颇受农村家长欢迎的“学前班”。那么,时过几十年,农村学前教育的主体为什么从“学前班”转变成为“乡镇中心园”?这样的转变是否更能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否更能满足农村学前儿童的需要?笔者结合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
学前班是指为5 6岁学前儿童提供入学准备教育的独特组织形式。是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学前班主要附设在小学,也有单独设立的。
学前班最初出现在农村,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有关。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农村文化生活较为贫乏,农村幼儿文化基础相比城市要薄弱得多,而小学一年级课程的设置对于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没有读写算基础的农村孩子来说具有较大难度。于是很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学都附设了学前班,以便减轻一年级课程的难度,减少学生的留级率和辍学率[1]。由此,学前班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政府也先后颁布了相关政策支持举办学前班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198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在该《意见》中指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各地城乡的幼儿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幼儿学前班(以下简称学前班)发展很快,使幼儿在入小学前受到良好教育。事实证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在大部分地区幼儿教育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举办学前班是现阶段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城镇地区,也是满足群众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要求的一种教育形式。[2]”时至1989年,全国学前班幼儿人数占全国在园幼儿总数的47.3%,其中,农村学前班幼儿占农村在园幼儿总数的60%[3]。随后,国家教委又针对学前班在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学前班工作评估指导要点》等。截至1996年,农村学前班幼儿人数占农村在园人数的72.5%。由上述可见,“学前班”在农村学前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建立起来了。
“学前班”之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占据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位置,原因有三个:第一,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学前班的出现与发展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更落后,再加上自然的原因,无法建立和运行独立建制的幼儿园,只能利用小学的富余校舍和资源开办学前班。第二,从农民家长的角度来看,学前班的出现与发展为农民家长提供了更多的劳动时间。把5~6岁的幼儿送到学前班去,一方面满足了家长让孩子学习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让家长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社会劳动。第三,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学前班的出现与发展有利于为学前儿童入学做好准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前班出现的推动力在于家长、小学教师要求幼儿在入学之前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如学习习惯、初步的读写算能力等的需要。学前班出现以后,确实帮助了幼儿安全地渡过了幼小衔接这一阶段,为幼儿的入学生活做了很好的准备。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产生和发展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时代的“学前班”,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其地位也在不断地降低。从2006年起,全国各地掀起了取消“学前班”的一股热潮。重庆市在《关于规范学前教育机构办园行为的通知》中规定市级示范小学在2006年8月31日前取消学前班,各区县城镇地区在2007年8月31日前取消学前班。2009年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规定:“要逐步取消学前班和混合班,只招收学前一年儿童的学前班,要逐步向学前三年儿童的完全性幼儿园过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小学学籍管理,不得为学前儿童注册小学学籍,不得审批学前班。[4]”北京教委于2006年出台了《关于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的通知》,要求限期取消现有的小学附设学前班。其他省份也相继颁布相关政策限制和取消学前班。
“学前班“的主体地位逐渐丧失甚至被“取消”,其原因也有三个:第一,学前班的发展状况有违其初衷,即为学前儿童入学做好准备的需要。然而,学前班在发展的过程,逐渐走向了“小学化”,这是“学前班”被“取消”的主要原因。如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学前班的设立,在当时缓解了幼儿入园的需求矛盾。但学前班的教学设施、教育内容与方法都严重‘小学化’,幼儿阶段的孩子该学什么就学什么,不能提前进入小学[5]”。第二,完全性幼儿园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它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满足3~6岁的幼儿入园。20世纪80年代,国家就提出分期分批办好乡镇中心园,使之成为农村幼儿园的骨干和教学研究基础。时过二十多年,乡镇中心园的数量和质量有较大的发展。又由于城镇化的速度加快让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城镇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婴儿出生率等原因,为农村学前儿童进入完全性幼儿园提供了条件。第三,研究表明,学前三年教育对农村学前儿童更具有补偿作用,更能有效地减少因出生缺陷、家庭教育资源缺失和成长环境的不利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更能打破贫穷循环、促进学前儿童融入社会。学前一年教育主要让学前儿童掌握入学时的一些知识技能,而对学前儿童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兴趣爱好的培养相对来说少一些。
乡镇中心园是指在乡(镇)所在地由乡(镇)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独立建制,有三个以上不同年龄班,按国家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履行幼儿园根本任务的学前教育机构。它主要分布在乡(镇)的中心位置——乡政府所在地。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要发展乡镇中心幼儿园以来,国家随后又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发展乡镇中心园,如1997年颁布的《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00年,农村绝大多数的乡(镇)应建立一所中心幼儿园”。时至2010年,我国东部拥有中心幼儿园的乡镇约占75%以上,中西部22个省(区)有一半的乡镇有中心幼儿园[6]。随着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颁布,农村学前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农村学前教育的骨干,乡镇中心园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的重视。贵州省在《贵州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到2020年,贵州将财政支持新建、改扩建1000余所乡镇中心园,使全省每个乡镇建有1所以上的中心园,努力推进乡镇中心园幼儿园建设工程”。陕西省计划5年新建扩建1200所乡镇中心园,山东省计划两年内将新建1100所公办园,甘肃省于2011新建80所乡镇中心园等。时下,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快速新建、扩建、改建乡镇中心园的工程。到2020年,全国各乡镇基本上可以保证每个乡镇有一所幼儿园。由此可见,“乡镇中心园”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新主体。
“乡镇中心园”之所以能在当前农村学前教育中占据主要位置,原因有三个:第一,乡镇中心园的发展是当地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的天性是“玩”,通过“玩”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乡镇幼儿园正是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他们敢玩、能玩、会玩的环境,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生存。而“学前班”更多的是让幼儿们像小学生一样“刻苦学习、努力读书”。比起后者,前者更适合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更能满足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也更能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第二,乡镇中心园的出现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社会经济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家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乡镇中心园的建设和管理,农村家庭也有能力供孩子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第三,乡镇中心园的“中心”意义是让其成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关键。乡镇中心园的“中心”意义是指乡镇中心园是农村幼教人力、财力、物力最集中的地方,对村幼儿园起示范、辐射与引领作用。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乡镇中心园是建立健全农村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必须大力发展和提高乡镇中心园的办园质量,实现乡镇中心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与引领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其农村学前教育的主体地位,推动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学前班”到“乡镇中心园”,农村学前教育的主体发生了重大转变。实践证明,这种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代学前儿童的发内在发展需求。然而,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自然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各地在取消“学前班”时不应采取“快刀斩乱麻”的形式,而是应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减少“学前班”的数量到完全取消,对于某些特殊情况,甚至可以保留“学前班”的存在。时下,乡镇中心园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以乡镇中心园的高质量为保障条件,因此各级乡镇政府不仅要思考如何建设乡镇心园,更要思考如何让其良性地运作,以推动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1][3]张燕.对取消学前班政策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9(11)
[2]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办好幼儿学前班的意见.http://fagui.ed.cn/html/201008/3961.shtml,1986-06-10.2011-08-01.
[4]关于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等有关问题的通知.http://www.lcedu.cn/Artide/showarticle.asp?Article ID=2073,2009-07-10/2011-08-11.
[5]重庆市级示范小学2006年8月31日前取消学前班.http://anet.com/news center/2006-05/08/content_4520653.htm,2006-05-08/2011-08-01.
[6]《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