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思考

2012-08-15 00:43:59郭北昭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思想素质素质教育素质

郭北昭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思考

郭北昭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对象.

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

大学时代,是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二十一世纪,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为了更好地应对新问题,必须对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状况有全面的深入的认识,做到知已知彼,从而才能真正做到加强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使当代大学生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

1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内涵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掌握科学,掌握知识是成才的重要标志.但是随着社会主建设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进行,人们越来越重视人自身的素质.素质是比知识、比能力更为重要的内涵.

现代社会大量事实证实,一个具备渊博学识、一个有较强能力而缺乏思想政治素质的人,只能称之为人力,而不能称之为人才.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这就要求在新时代对大学生的教育,不仅要培养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思想素质.这种素质一是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为经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素质,一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一是他们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当代大学生才能成为祖国和未来的有力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对大学生的教育,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对知识的新的呼唤,当时更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培养.凸显的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改变家园面貌的精神.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素质教育,但尤其是强调能力的作用,彰显的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从唯知识发展到重能力的素质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开始强调全面的素质教育,既重视对知识的掌握,又要具备能力,还要有正确的社会发展方向.这样,我国的教育实现了观念的突破,这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世界进入高度发展的时期,世界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们的国家要立足于不败并能做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大学生具备非常强的素质.我国高校目前承担四项基本任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从这些任务的角度来看,对大学生的培养,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结合、把做事与做人结合,只有具备知识、能力、素质的完美结合与统一,才能承担起我们国家和民族赋予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任务.

2 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现状

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积极向上、学习努力,在各个方面都能反映出新时代青年的风貌.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思想都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传播.尤其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影响,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思想素质低下,主要表现为:

2.1 重眼前利益,缺少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基本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受到家庭的宠爱太多,导致部分大学生私欲强烈,他们不愿意考虑别人的情况,不愿意照顾别人的情感,因此在利益方面,总是首先想到自己.如果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时,他们宁愿牺牲集体利益,也要保全个人利益.明显的缺乏集体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虽然从理论层面,他们接受了很多方面的正确教育与引导,但是也仅仅就停留在理论层面,一回到现实中,他们就会把这些理论抛弃在九霄云外,仍然做仅对自己有利的事.虽然这样的大学生是极少数的,但仍值得我们重视.

2.2 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思想素质的教育

有一少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中,非常刻苦,很努力,成绩总处于班级领先的地位.谈起专业知识,他们可以娓娓道来,可以口若悬河,大有才华横溢之气概.可是一谈到思想教育,谈到个人的全面素质,他们视之以鼻.在重视眼前利益的驱使下,他们的学习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高远的追求,其学习只是为了将来自己可以赚更多的钱,为了将来自己能出人投地.这种思想状况,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否则的话,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是有学识,没人品;有技能,没德性.如果说得严重点,他们没有振兴国家、民族的大志,他们做事也只注重眼前的小局面,缺乏大局观.这样的人才,即使没有做对国家对人民有害的事,也不能做成大事,不会有什么大的事业.而一旦被诱惑,就会成为人民的公敌.

2.3 重视享受生活,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很大的成绩,社会主义经济日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已日益得到提高.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经历过艰难的岁月,不懂得缺衣少吃时代的艰辛.因此,少数大学生,只懂得生活的享受.他们使用的学习用具都是最新的,手机使最先进的,电脑用最新的,甚至有的大学生还开着车上学.他们的服装也都是名牌的.在大学生局部中,这种情况甚至还形成了攀比风.好像如果别人有先进的,我没有的话,就很没面子,在同学尤其是异性同学面前似乎抬不起头来.结果导致个别本来很贫穷的同学给家长带来沉重的负担.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根本性扭转,会影响到更多的同学,也会使这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工作后走弯路.一旦他们在未来的岁月中遇到挫折,遇到经济不景气,就会丧失斗志,就会缺乏生活的勇气.因此,做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在他们出现在萌芽状态时,把它们掐死.

3 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理念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没有完全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社会、教育与时代之间的矛盾没有完全化解.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3.1 现有教育体制的制约

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大学生专业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他们毕业相挂钩,成绩好,分配的工作就好.进行二十一世纪以来,高等学校调整了考试机制,实行综合测评来考核学生业绩.这稍稍的改变了以成绩定学生命运的做法.但是学生的专业成绩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专业成绩好的学生基本能取得综合测评的前几名.另外,还有很多学生的目标是考取研究生.他们为了考研,不得不用大量的时间用来学外语,既轻视了专业的学习,更不可能把时间用来培养自己的实践素质和思想素质.社会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而我们的教育体制往往难以提供这样的成才机会.

3.2 市场经济负面的影响的制约

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大学生就业也面临全新的考验.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一少部分大学生一时很难找到工作.这就使社会上某些非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他们诱惑大学生做一些非法工作.大学生有的为了利益或者为了生存走上错误道路,也有的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不能分清是否,盲目做事.严重的可能导致他们不自觉的走上犯罪道路.

3.3 大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制约

也有一少部大学生由于习惯了高中时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不重视对自己的素质培养,对于社会实践没有充分的认识,思想素质学习缺乏主动性.也有的大学生,知道思想素质很重要,可是不知道如何自身的素质.对于思想素质教育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是概念的层面.这使素质教育停步不前.

3.4 育人理念的制约

传统的育人理念普遍认为思想教育属于班主任,属于思想政治教师.现在这种观念虽然得到了改观,但是仍在极少数教育工作者中残存.这就使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成为局部的教育.实际上,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无处不在,既在班主任、思想政治教师,与在专业课教师;既在课堂上,也在社会中;既在学校里,也在家庭中.只有这方方面面都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才能完成全面而根本的实施素质教育.

4 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策略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对人的教育,是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作为高等学校,只有把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作为其全面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才能真正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当代社会,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应以人为本,不断变换思路,创新教育方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4.1 理念上,以人为本,以适应学校的实际情况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

高校在加强大学思想素质教育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成长发展的过程.同时,也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策略,不能盲目地模仿其他高校的经验,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引导目标上,要以提高大学生服务的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在策略的布署上做到切实可行.

4.2 思路上,结合社会实际,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基本战术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不仅要继承我国教育重知识的传统,更要以问题为中心,以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为具体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在教育网络上,要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相互结合、相互沟通的教育网络.有了这种教育意识,有了教育的网络,只需要教师的引导,就能完成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

4.3 前提上,加强和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是关键

教师是完成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引导者和战略战术的执行者,他们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要不断对教师进行培训,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到专业技能.教师具备了高屋建瓴的素质,才能优秀地指导学生,也才会培养出大批的优秀人才.

总之,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我们国家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高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探索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培养出适应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

〔1〕朱平.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06).

〔2〕王小燕.论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理论学刊,2004(08).

〔3〕刘献君.在专业教学中促进科学与人文相融.中国高等教育,2002(22).

〔4〕张启胜.浅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04).

〔5〕王芳明.“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内在统一性.学术交流,2004(01).

〔6〕叶新东,陈兴桂.从管理科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7).

G416

A

1673-260X(2012)01-0211-03

猜你喜欢
思想素质素质教育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如何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教育
人间(2015年16期)2015-10-17 21:30:29
班主任素质与学校思想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