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显政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应着眼于未来
阮显政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培养人才,但是我们不能要求它培养出来的人才仅仅是适应社会,我们应该有更加长远的眼光——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超越这个时代的,他们的社会责任将是引领这个社会向着更加富强繁荣、更加开放民主、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不仅仅是在为当下培养人才,更是在为未来培养人才.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历史使命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1],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2].同时,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每年平均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9年毛入学率增至24.2%,高等教育总规模2979万人,稳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3].
然而,现实中的中国高等教育却不如理论上所描述的那般美好,事实上,它往往成为人们所诟病的焦点所在,各种层出不穷的高教问题和难题时刻都在刺激着人们脆弱的神经.2005年8月,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大师讲了一句“中国大学办得很成功”,立即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不满.在中国青年报和新浪校园频道的联合调查中,4802人投票表态,同意杨大师观点的仅占2.1%,不足百人;赞成另一位大师丘成桐观点的则占92.3%.丘的观点是,以目前国内的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正在下降.[4]中国的高等教育需要改革,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重新审视;我们应该以一种更为长远的目光来看待中国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中国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工作从数量上来看发展非常快,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9.8%,从1999年开始扩招,到2002年已经达到15%,进入国际社会公认的大众化阶段,到2010年,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6.5%,部分地区如北京已经达到59%,率先进入普及化阶段.[5]到202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将达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将比2009年翻一翻.[6]因此,从数量上来看,中国高等教育这些年确实已经实现了大跃进、大发展.
然而,中国高等教育数量上大众化甚至普及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并不能掩盖其存在诸多弊端的事实——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例如计划性招生与市场化就业、多层次办学与单一性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学生个体多样化的需求和校方的趋同性培养、学生的精神压力大和心理疾病多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
第一,高校定位上“轻重不分”.学校办学上重规模轻质量,高校学生数量激增,教学设施、经费和教师数量上却严重不足,师生比达不到基本要求,科研和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不够,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办学类型上重理论轻实践,过分注重学术型人才培养而忽视实用性型人才培训,学生动手能力弱,实践能力差;办学特点上重综合轻特色,盲目追求综合性实力的提高,专业求多求全,而在自身特色专业的建设发展上投入减少,导致学校的特色和竞争力减弱;办学内容上重知识灌输,轻创新能力培养,导致学生理论知识相对丰富而创新能力不足,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变通性不强.
第二,高校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盲目发展的弊端.部分高校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忽略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文、史、哲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有些高校把学生就业率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自新生入校开始就反复灌输就业方面的知识、强迫学生去考证,忽视了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教授,在统计毕业班级学生就业率的时候默认甚至鼓励造假,甚至有个别学校宣称,学生没有三方协议书就不发毕业证;部分高校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未经充分论证便盲目开设所谓热门专业,或者过度细分专业,使得专业设置与本校的师资条件和社会需求脱钩.
第三,无论是培养目标的设置,还是课堂教学的实施上,都比较死板单一,忽视学生的个性.目前大部分高校仍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即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目录、教学计划等,缺乏变通和个性特点,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现象.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上也是如此,老师自导自演自唱独角戏,拒绝学生的参与,反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忽视了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自由个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及特色,没有因材施教.
第四,高校的评价机制存在着严重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由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监管,教育主管部门监管各学校的办法除了“视察、检查”之外就是“评估”,而现阶段无论是“视察、检查”还是“评估”,领导、专家们大多只是走走形式,根本不能发现各个学校所存在的真正问题,更不用说提出改进提高的建议了.各个学校为了应付这种肤浅的“检查”与“评估”,则不惜花大力气整理甚至制造各种材料,反复演练“评估”、“检查”的程序和内容,进行各种公关活动.
中国的高等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是关系高等教育本质和方向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我们办好高等教育的前提条件.
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培养人才,但是我们不能要求它培养出来的人才马上就能很好的适应社会,我们应该有更加长远的眼光——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超越这
个时代的,他们的社会责任将是引领这个社会向着更加富强繁荣、更加开放民主、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而不是马上就能很好适应当前的社会.因此,我们不仅仅是在为当下培养人才,更是在为未来培养人才.
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尤其对于当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这个问题更加明显,三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中国传统社会所遗留下来的纲常理论、家长形式、集权体制、官僚作风等必然逐步为真正的民主自由人权法制等普世价值所代替.在这个过程中,刚刚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只要假以时日,他们终将引领社会.如果一味按照适应社会的要求来培养大学生,那么,大学则失去了社会实验室的功能,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追随当前的时代,很难有所超越和创新.
从苏格拉底的时代开始,大学一直是作为一种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空间而存在的.她的职责是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关怀、创新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独立个体为目标,为理性的国家培养合法的公民.大学,她不应该只是着眼于当下,而是应该着眼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它应该是一片相对独立的净土,一个社会自我净化和发展的加速器.我们需要给予大学足够的时间、耐心和信心,而不是要求它一味的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反复变革;相反,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稳定性和独立性.
高等教育的职能是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公民,为了更好实现其目标,以下几点需要进一步明确.
第一,高等教育应该培养个性独立的人,非听话的奴才和工具.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我们总喜欢老老实实、循规蹈矩的学生,希望学生能最大程度的听话、服从,而不能有任何不同的意见,因此,我们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都对学生有着统一模式的要求.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要求学生过分的听话服从会使人丧失个性与创造力,最终只能成为奴才或者庸才——这一点是我们需要极力避免的,独立自由自主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特征,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主人,都需要参加各种活动,没有人能代表我们,大家的共同参与和诉求是整个社会进步、民主的切实保障.
第二,高等教育应着眼于所有学生,非少数学生干部和精英.学校的每一名学生都是平等的,无论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还是普通学生,任何一个人都将是未来社会的主人,都将为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必须平等无差别的对待他们,着眼于让所有学生都能进步提高.在这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多开各种选修课程、多组织各种活动,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且积极参与进来,不断进步成长.
第三,高等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注重学生素质、修养的提高,而不是过分关注考公务员、考研、考证的人数和比例,更不应该以学生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老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指标.学校的职能在于为未来培养人才,而人才的成长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显著效果将在十多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能体现,因此,短期内的学生能否考上公务员、能否考上研究生、能否顺利找到工作都不能成为学生是否成才的标志;况且,未来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并不仅仅局限于公务员和研究人员.对于各种职业和人群来说,最重要的是德才兼备,这才是作为人最基本的特征,也是高等教育最大的成就所在.在对人才的培养上面,我们不仅要给予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同时也要给予人文社科类以及身心修养、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竭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人.
第四,在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上,需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死记硬背获得的考试分数以及胡乱拼凑发表的论文都不能作为考核学生学业的唯一依据.中国人向来都很擅长于各种考试,然而,试卷上的高分数并不代表着学生的高能力,学生的能力往往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体现出来.专业论文也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学业水平,近些年来各种滥竽充数、毫无学术性可言的科研论文频频出现于各种期刊.我们需要在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估方法和制度上改革创新.
第五,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监管和评价,需要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承担,彻底摆脱教育行政部门“做样子”、“走形式”的弊端,改一次性评估为督导长期驻校评价,取消评价排名,发动学生参与,切实摆脱形式主义的桎梏.
总之,中国的高等教育需要改革,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重新审视;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超越而不仅仅是适应这个时代,我们应该以一种更为长远的目光来看待中国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1〕步达.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
〔2〕步达.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
〔3〕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1-04-18].http://www.gov.cn/gzdt/2010-08/03/ content_1670245.htm.
〔4〕马福成.中国教育批判.http://article.hongxiu.com/a/ 2007-9-1/2310993_4.shtml.
〔5〕傅雁梅.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龙岩学院学报,2011(12).
〔6〕步达.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
G 640
A
1673-260 X(2012)10-01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