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文化内涵的生态哲学解读

2012-08-15 00:54关文信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场域教学活动师生

杨 虹,关文信

(海南师范大学 a.初等教育学院;b.继续教育学院,海口 571158)

课堂文化是存在于课堂场域的特殊文化形态,是课堂教学活力的根本和动力来源,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改革说到底是课堂文化的重构。因此,对课堂文化本质的科学认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文化是一个生态系统”,课堂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微观形态,也是一个生态系统。运用生态哲学的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过程观等思想来研究课堂文化,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其本质属性,深刻理解课堂文化的内涵。

课堂文化的内涵界定需要以文化的界定为基础,但文化定义目前仍然处于纷繁复杂和未统一状态,由此形成了课堂文化内涵认识的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2种:一是从广义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课堂文化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是从狭义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课堂文化是指“课堂当中教师和学生所共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信念以及行为模式等的总和”[1]。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从狭义的精神层面来定义课堂文化。笔者认为课堂文化是师生在教学活动的场域中逐渐形成的集体生活方式。从生态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内容、环境等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的文化形态,是一个有机整体,有其自身的结构和运行规律,能够通过自调节、自选择、自组织的生命活动而不断超越自在形态以适应环境。它具有一般系统所具备的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开放性、自我调节性等的特征。

1 课堂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

文化哲学将文化定义为“历史地凝结成的生活方式”[2]。生活方式是人与一定的社会、自然条件之间相互作用,在历史长河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积淀或凝结形成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复杂的有机体。“它是由社会的性质和经济条件以及自然地理条件所决定的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的生活模式,构成社会的内在机理,从深层制约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其他领域的发展”[3]。人们依据生活方式思考和处理社会、经济、自然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同时生活方式本身也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进步。从生活方式的人为性、群体性、内在超越与创新性,可得出文化是文化自身各要素以及人与一定的社会、自然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有机生态系统,能够凭借其自身的结构、功能、运行规律而实现自我调适、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课堂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在课堂场域内形成的特殊文化形态,文化是生活方式的定位意味着课堂文化必然是课堂的一种生活方式。课堂教学的互动实际是文化的互动,经过长期的教学活动,师生会逐渐形成共享价值、共同规范和信仰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行为方式,它们是构成文化的核心要素。这些文化要素经过课堂活动的整合将形成一种普遍认同的、具有内在统一价值取向的、自觉或不自觉践行的课堂生活方式,也即课堂文化。这种生活方式主要是指师生解释新事物和参与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以及他们的课堂行为方式,核心是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教的方式体现在教师在教学中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即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问题;学的方式也同样体现在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怎么样,即学习动力、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等问题。生活方式是有机生态系统的判断揭示了课堂文化必然也是一个有机生态系统,是课堂教学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觉或不自觉凝结而成的结果,随教学实践的展开而不断有机生长和变化。

2 课堂文化的构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文化世界是一个以人为本体的世界,是一个以人的意向性为动力和指向的世界,是一个以人的活动为基本运动方式的世界。”[4]由此可见,任何文化的存在都预设了文化主体的存在这个前提。文化是人的类本质活动的对象化,是人超越自然本能而形成的“第二天性”,因此,文化具有人为性,人是文化的主体。课堂文化作为在课堂中生成的特殊文化形态,其构建主体必然是课堂教学中的“人”,即教师和学生。它是基于师生共同的需要通过教学互动形成的共同价值认识及达成的互相认同的行为方式,是属于师生作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共有的生活方式。课堂文化系统是教学中的师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所谓人工生态系统,是指以人类活动为生态环境中心,按照人类的理想要求建立的生态系统,它以育人为基本价值追求,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强烈的易变性、广泛的开放性和明确的目的性,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构建主体也必然是师生。

3 课堂文化在课堂场域中形成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场所。从思维方式角度看,学界对课堂的认识总体上属于实体思维,将课堂理解为一个空间概念,这种实体思维有助于认识课堂的要素及其各自的功能,却遮蔽了对要素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教室是课堂的主要阵地,如果在上课的时间内,有教师、学生、教学活动等,可称其课堂;但如果下课了、放学后,没有了学生、老师等,教室还是课堂吗?课堂既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更是教学活动形成的场域。“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者一个构型”[5]。场域的本质是关系。从生态哲学的关系思维视角来看,课堂实质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是一种关系存在,这些关系是课堂存在的灵魂。因此,课堂是师生以特定文化为中介,展开教学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场域,是各种关系和力量并存的网络,其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场域规则。黑格尔(Hegel)说:“凡一切实存的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中,而这种关系乃是每一实存的真实性质。因此实际存在着的东西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只是在一个他物之内的。唯因其在一个他物之内与他物相联系,它才是自身联系;而关系就是自身联系与他物联系的统一”[6]。关系是反映事物及其特性间相互联系的哲学范畴,是不同事物、特性的一种统一形式。任何事物总是处在和其他事物的一定关系中,只有在同其他事物的关系中,它才能存在和发展,它的特性才能表现出来。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场所,但这个属性并非课堂固有的,而是因为它与教师、学生、教学活动等发生了联系才存在的。孔子常常在露天之所讲学,抗日战争中的西南联大在动荡中屡次搬迁,他们都没有固定的场所,只要教师、学生、内容、活动等构成关系,处处都是课堂。因此,课堂是一种关系存在,不同的课堂是由不同的关系构成的,而不同的关系则反映了主体的不同价值选择,课堂文化是在课堂这种场域中形成的文化。

4 课堂文化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交往互动的结果

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课堂文化作为特殊的文化形态,是特殊的实践主体即师生,在特殊的实践活动即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交往互动而逐渐形成。生态思维强调在生态系统中过程重于结构。一切事物都是过程,过程决定一切,过程就是一切,过程是一切的起因和结果。过程是一切事物从潜能成长成为现实的事件。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过程是形成课堂文化的关键,没有互动的过程,就不可能催生课堂文化。相同的要素,可以形成不同的互动过程,产生不同的文化样态,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关系。关系与过程相辅相成,一方面,关系存在于过程之中,关系在过程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不同的关系形成不同的过程。吴康宁教授将课堂互动分为“互动主体构成”和“人际状态性质”2类,从互动主体看,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之间不同的关系,将会形成不同的互动过程,从而产生丰富多样的课堂文化样态。同时,教学互动过程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使得课堂文化表现出动态性、生成性的特征,即课堂文化既能立足于师生原有的共同生活方式,也能根据教学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调适,孕育更适合需求的新的生活方式。

5 课堂文化逐渐积淀而成

文化是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积淀下来的被群体共同遵循或认可的共同行为模式,其形成必须经历一个被群体逐渐认识、认同、接受的过程。生态哲学认为,渐变和突变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发展的2种发展形式,事物进化发展是渐变和突变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切变化过程都是渐变和突变的统一,渐变是突变的基础,突变是渐变的结果,二者相互转化、相互交替。课堂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文化,绝不仅仅在一个人或几个人身上表现出来就是文化。正如C·恩伯(Carol R.Ember)和M·恩伯(Melvin Ember)指出:“如果只有一个人在想某个问题或做某件事,那么这个行为代表的是个人的习惯,而不是一种文化模式。这是因为,一种被认为是文化的思想和行为必须被一处居民或一群人所共同享有;即使不被共同享有,如果大多数人认为合理,也可以被视为文化的观念和行为”。[7]因此,从最初一个学生或几个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到被师生群体逐渐接受,成为文化,课堂文化的形成必然有一个积累与积淀过程,即是一个各种文化相互影响、交融、整合,师生认识、认同、接受的渐变过程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课堂文化形成的突变过程。梁漱溟认为,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活法,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一定意义讲,文化就是一种素质。素质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受到诸多外部因素(尤其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和个体发展渐进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必然要经历一个循环渐进的动态过程。因此,决不能以为今天提出一个口号,明天挂上一条标语就是文化了,这个口号与标语经过较长的过程内化为师生的一种素质,才能称其为文化。

6 结语

课堂文化的生态哲学解读说明课堂文化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整体,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需要用生态哲学的思想和理念认识、思考和解决课堂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遵循课堂文化的运行规律,最终使课堂文化的构建生态化。在构建课堂文化时,必须立足整体、全局思考,把课堂文化构成要素联系起来,根据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运动变化的规律多维地、立体地构建课堂文化,以实现课堂文化的和谐整体优化;张扬课堂文化的生态性,使系统内要素之间在和谐一致、配合得当、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逐渐演化,追求课堂文化在整体提高基础上的全局优化、结构优化和师生共同发展;关注、重视构建的过程,生态地对待构建过程,构成系统的要素本身要动态开放,积极与其他构成要素交换能量、信息,谋求共同发展。同时,要关注课堂文化有机生态系统与其他外部系统的相互影响,自身能根据外部的影响而自我更新、调适。

[1]杨宏丽.课堂文化冲突的多视角审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28-132.

[2]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

[3]冯燕华,关文信.课堂文化的生态哲学解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128-131.

[4]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8.

[5]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2.

[6]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81.

[7]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47.

[8]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关文信,冯燕华.课堂教学是一种关系存在:基于生态思维视角的诠释[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89-91.

猜你喜欢
场域教学活动师生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麻辣师生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