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波 刘丽梅
(1.黑龙江新良粮油集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黑龙江垦区是全国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经济区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目前,黑龙江垦区在农业生产方面全方位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这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垦区发展的必然趋势。黑龙江垦区在抓农业生产的同时,如何培养适应垦区经济建设的经管人才是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8亿是农民,这就决定了农业应用型人才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当前建设新农村、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历史时期,黑龙江垦区更需要一批为现代化大农业服务的经济管理人才,构建适合农垦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应用型经管人才培养新模式,能够为垦区基层人才培养打开新思路。
传统日常教学活动中,一般情况下上课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课,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探索;在教学方法与模式的选择、设计和安排上,大多只考虑学校条件和教育者本身的因素,不注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导学式教学方法一味地让学生记忆老师所讲内容,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程度与对预定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
教师的传授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注入式的知识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取大班集中授课的形式,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学生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高职教育强调技术的应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职业岗位,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专门人才。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以技能为主,忽视学生对边缘学科及经济环境的了解与认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理论功底薄弱。例如,汽车专业培养学生以汽车行业为主,而对国内、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的情况不甚了解。
目前高职教育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支撑点”。职业教育应该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新开渠道”,更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大熔炉”。黑龙江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职业教育主要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对现代服务业、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人才需求,认识尚显不足。尤其是面对黑龙江垦区,职业教育目标没有围绕其为“农垦产业”产、供、销人才需求形成“注入剂”,更没有成为垦区人才需求的增长点。因此,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以“为多种经济发展服务”与“就业多渠道”为导向的人才培育机制。
黑龙江垦区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由“知识型”或“知识能力型”向“知识、能力、素质型”转变。高职院校应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结合垦区的产业发展,加强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结合垦区实际设置适应垦区特点的课程。可以将课程进行整合,如商务礼仪、商务沟通可以与农场商务外事、社会公共关系、公关策划与实务等北大荒公共关系课程整合;可以通过开设社会经济焦点讲座、美学原理、理财学多门选修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垦区企业发展特点,围绕“绿色产业”开设绿色农产品营销、北大荒供销供应链、垦区经济活动分析等课程。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接轨,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建立起感性认识,并进一步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经济管理的认识。黑龙江垦区拥有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化集团,主要包括北大荒米业集团、九三粮油工业集团、北大荒商贸集团、北大荒药业集团、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北大荒丰缘集团、北大荒薯业集团、北大荒龙垦麦芽集团等垦区重点龙头企业,在全国知名度较高并已打入国际市场。随着垦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与调整亟须大批了解国内外市场以及精通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对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依托垦区企业,可创设“北大荒集团仿真环境”、“完达山”市场营销中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深刻理解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策略、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的管理、财务管理工作的含义,理顺生产与营销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提高其综合素质。依托垦区企业资源,根据学科专业的要求,可建立一批校外基地,如与垦区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和地方重点生产企业或科研机构合作,他们设施完善、管理先进,可以为学生提供从科研、生产到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学习和演练机会,可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黑龙江垦区各基层农场的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营销与代理、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等岗位需要“知农事、会经营、懂核算、善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管理人才。高职院校通过创新与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例如,在校内创设“垦区企业”或“垦区集团”,模拟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与工作任务,将农业企业前期调研、生产计划、成本核算、生产要素配置、产品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等融于一体,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分析与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围绕问题多提一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然后在课后的实践中进行验证,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学生创新的自觉性。教师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不搞统一答案。遇到共性的问题应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取长补短、相互提高,而且也容易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
依托黑龙江垦区龙头企业、农场管理局等校外实训基地,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教师除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外,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企业兼职,“双师”就是同时具备讲师,会计师或经济师等职称;“双职”就是在学校是教师,在企业是员工的双重身份。对于师资队伍“双师双职”建设,可以通过三个途径解决,学校可以向垦区聘请一些具有较强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选派一些优秀青年教师到垦区农场挂职,在直接服务垦区的同时获得全面锻炼,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到行业部门或企业进行顶岗实践,熟悉业务及管理过程。以校企互动、工学交替重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师资结构,校企双方共享教学资源,人才双向互动,实行效能互补,真正实现专职教师“能讲会做”和兼职教师“能做会讲”。
[1]马凤才.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发展比较分析[J].农场经济管理,2009(10).
[2]谷强平.黑龙江垦区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探讨——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视角[J].商业经济,2011(7).
[3]陈艳红.基于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农业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