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打造渝陕鄂边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路径选择

2012-08-15 00:53万政文
重庆行政 2012年1期
关键词:区域性边区中心

万政文

奉节打造渝陕鄂边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路径选择

万政文

奉节建设渝陕鄂边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缩小“圈翼”差距,落实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决定》的有力举措,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渝陕鄂边区是指渝东、陕南、鄂西两省一市接壤区,位于中国内陆腹心,总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包括重庆市奉节县、云阳县、巫山县、巫溪县,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湖北省恩施市、利川市和建始县共9个县市,人口860万。奉节县地处该区域的中心地带,其区域性中心功能随着自身的发展也日益显现。特别是近年来奉节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在渝陕鄂边区已逐渐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雏形。

一、建设渝陕鄂边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

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但是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中心,而且在区域中经济实力相对强劲、社会事业相对繁荣,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辐射带动作用。在历史上,奉节曾是这个区域的“中心”;在地缘上,奉节位于渝陕鄂边区的“中心”,从奉节目前的情况来看,区位、资源、经济等比较优势凸现,具备建设渝陕鄂边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础和条件。奉节地处三峡库区首尾形成了万州和宜昌两个二级中心城市的中端,而万州和宜昌相距320多公里,其经济辐射带动力逐步减弱。按照城市发展的分级分类理论,需要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点支撑其发展。奉节水路至万州119公里、至宜昌202公里,在地理位置上符合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

历史源远流长。奉节古称“夔州”,历史上曾是路、州、府治所,自唐、宋以来一直是川鄂陕三省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历来就是川东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所和文人荟萃之处。诗城文化、军事文化和码头文化积淀深厚,独具魅力,奉节成为这一“中心”是历史的必然传承。

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30余种,其中煤炭储藏量达3.96亿吨,是全国百个重点产煤大县之一,为全市第一产煤大县。水能蕴藏量53.9万千瓦,现已开发25万千瓦。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白帝城·瞿塘峡是世界级旅游景观,小寨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天井峡地缝是世界上最长的地缝,龙桥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长的暗河系统。气候资源优势明显,素有“阳光城”和“中国橙都”之称。

交通区位明显。奉节处在与西安、张家界构成的大金三角,与巫溪、巫山构成的小金三角交汇处,渝宜高速公路奉节段、巫恩路“三改二”和奉溪高速公路竣工后,奉节至万州120公里,至巫山45公里,至巫溪48公里,至建始79公里,至利川88公里;拥有长江及支流岸线335公里,长江通航里程43公里,客运、货运、旅游码头设施完备,建成了长江上唯一的电动扶梯式码头;巫山神女旅游机场距奉节县城25公里,构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为奉节参与区域经济大循环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经济总量领先。近三年,奉节的经济平均增速达到15.4%,地区生产总值是云阳的1.2倍、巫山的2.2倍、巫溪的3.2倍、利川的1.9倍、建始的2.6倍、镇坪的16.3倍。能源、旅游、脐橙、劳务四大优势产业占全县经济总量的25%。地方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都远高于周边县市。

城市功能完善。奉节县近年来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先后成功创建了重庆市卫生县城、全国卫生县城,正在创建重庆市山水园林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和重庆市文明城市。大力实施城市西拓战略,建设西部新区,实现城市扩容10平方公里,高标准、国际化打造宜居区、教育城、产业园,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承载力逐步增强。

奉节建设成为渝陕鄂边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制约因素也很多,城市功能对周边县市的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需要强化;产业支撑不足,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发展水平亟待提升;口岸服务功能需要加快提升等。

二、建设渝陕鄂边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任务

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奉节打造成为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商贸物流和金融业较为发达、交通枢纽地位突出、城市综合功能完善、城市软实力大幅提升的渝陕鄂边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到2011年底,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生产总值达到110亿元以上,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左右,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区域性交通枢纽框架基本形成,实现4小时主城和2小时夔州;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化率达到35%,人居环境大为改善;逐步建设一批商贸物流市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服务逐步完善,区域性服务能力基本具备。

到2020年,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确立。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5万人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3%,绿化覆盖率达到47%,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5%以上。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生态环境优良的山水园林城市,商贸物流业发达、金融中心地位突出、社会事业全面繁荣、现代文化氛围浓厚的高品位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城市。

三、建设渝陕鄂边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有效途径

奉节要建设渝陕鄂边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抢抓机遇,发挥潜在优势,主动融入经济繁荣的长江沿江片区,积极承接重庆主城及沿海发达地区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明显增强。

(一)打造“三基地一枢纽”,夯实四大载体

打造渝东北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奉节是重庆市的煤炭资源大县、输变电配送枢纽、水能资源大县,具有发展能源产业的资源优势。目前500千伏变电站已开工建设,重点推进2×60万千瓦火电站等项目,加快梅溪河、茅草坝、石笋河等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争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及早落地,力促风力发电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打造亚洲最大的晚熟脐橙基地。奉节县是全球八大脐橙特产生态适宜区之一,有“中国橙都”之称。现有18万亩的种植面积、20万吨的产量,创造了“一棵树养活30万人”的业绩。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实施了“八个月脐橙鲜果工程”,引进了知名加工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到2012年,发展晚熟脐橙5万亩以上,脐橙总面积达到30万亩,产量45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

打造世界级观光休闲体验旅游基地。“三峡旅游的灵魂在奉节”。因千古绝唱《朝辞白帝城》和以夔门为背景的新版10元人民币,奉节具有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奉节的旅游定位在西安-三峡-张家界这一金三角线路上,着力开发“白帝怀古”、“夔门攀援”、“低空跳伞”、“地缝探险”等观光休闲体验项目,把奉节打造成集峡、湖、山、城于一体,观光休闲并重的5A级旅游热线精品景区。

打造渝陕鄂边区的交通枢纽。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市级项目布局,全力建设“三横两纵”。“三横”,即渝宜高速奉节段、长江流域奉节中心港、积极努力争取郑渝铁路经过奉节;“两纵”,即建成奉(节)-(巫)溪高速公路、争取安张常铁路经过奉节。同时,加快奉节至巫山神女峰旅游支线机场连接道建设,形成立体交通新格局,畅通出境通道。

(二)构筑支撑,突出四大重点

突出城市建设,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撑。按照奉节县城市总体规划,采取“依山傍水、带状发展”的发展战略,加快构筑一批枢纽性、功能性、具有较强集散能力的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突出“三片五组团”和“一主四次”的功能分布,进一步提高城市的集聚和承载功能。一是打造宜居之城。按照宜居区、教育城和产业园的发展定位规划建设西部新区。合理布局一批有特色的休闲广场、精品小区及体育运动场馆、图书馆等文化娱乐休闲场所。凸现依山傍水优势,成功创建成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示范区,将山水和历史文化特色融入城市建设之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档次。二是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强化奉节城市在信息、科技、商贸、物流、金融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集聚、创新和辐射的核心带动作用,形成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发展协调、带动有力的新型发展格局。规划建设一批大的地标性建筑群和基础设施工程,引导和扶持特色旅游产品研发,打造白帝城风景区特色旅游综合服务一条街,全力建设长江三峡旅游线路上重要的休闲娱乐后勤服务基地,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使奉节真正成为宜居宜商宜业、在渝陕鄂边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按照“有效”、“最佳”的原则,建立健全城市管理责任体系、标准化体系、有效监督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及保障体系,规范有序整治城市环境,全面推进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积极创造更多城市就业岗位,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升城市化水平。

突出项目带动,搭建区域性产业聚集平台。以大项目为抓手,把产业作为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核心,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生产方式的转型,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建成重庆市出口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基地。以500万吨以上的煤炭储运中心、科华15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年产整车2000台的东风专用汽车改造厂、年造船20万载重吨的渝东北造船基地等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着力培育一批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提升区域比较优势。

突出市场建设,构建区域性商贸物流支撑。整合商业物业,创造优秀的商务空间和商贸空间,继续强力打造李家沟县级核心中央商贸圈,加大重点商贸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大力发展连锁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商业新型业态,全力构建县城商贸中心、社区商业、乡镇商业三个层面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推进县域商贸“十个一”、乡镇商贸“五个一”工程,建设渝东最大的旧货市场和宝塔坪农产品展示批发市场,规划建设汽车机电交易、装饰材料销售、小商品批发等特色街区,积极培育煤炭、脐橙、小商品批发等规模市场,完善城市规划区内的特色商业街,逐步建设承接重庆主城、辐射周边县市的市场体系,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突出社会服务,构建区域性社会服务高地。一是构建教育高地。实施科教强县战略,巩固名校建设成果,继续支持巴蜀中学渝东分校、重庆八中夔门中学、渝东教师进修学院和渝东职业教育中心发展,加强智力辐射。二是构建医疗高地。推进健康奉节建设,做大做强奉节中心血站,积极引进包括西南医院、重大附一院等大型医疗机构,在西部新区新建一所综合性医院,支持渝东骨科医院等区域型特色专科医院建设,提高区域医疗、预防、保健辐射水平。三是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胜地。建设竹枝文化长廓,加快诗城、白帝博物馆的发展,彰显厚重的诗城文化、三国文化和移民文化,积极办好每年的脐橙文化节、低空跳伞节、饮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四是建设区域性社会服务中心。借助船舶检测中心、渝东北安全应急救援中心、瓦斯检测中心、渝东北车辆检测中心和国家水上培训表演基地等区域性社会服务项目,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

(三)强化举措,完善三大保障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高度重视研究推进制度和体制创新的政策措施,努力排除体制性障碍,增强奉节对资金和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以“引得来、留得住”为原则,完善户籍、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到奉节投资、优秀人才到奉节创业。实行“借脑”战略,聘请既有较高学术造诣,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为顾问,为奉节的重大决策进行论证、咨询和政策服务,协助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减化和规范工作程序,提高行政效能,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移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集政府、企业和市民于一体的社会诚信体系,打造讲信誉、守承诺的诚信品牌。优化市场环境,加快各类市场要素培育,维护市场秩序,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挖掘奉节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激发全民创业进取的文化环境。

切实加强区域性交流与合作。搭建区域合作平台,推动建立渝陕鄂边区经济合作区,形成区域内领导层定期交流互访机制,每年举办一次区域内企业投资和社会事业发展交流对接会。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加强跨区域建设项目的对接和协作,努力构建无行政壁垒的市场体系,以市场一体化推动区域资源交流和优势互补,真正形成区域联动,多方共赢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局面。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奉节县委党校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区域性边区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引发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高原MCS 特征分析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透析新闻采访的独特视角与写作中的区域性特点
区域性综合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
抗日战争时期的鄂皖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