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华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 江西 南昌 330003)
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历史经验述略
王永华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 江西 南昌 330003)
党群关系事关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中共历来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建党90余年以来,中共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积累了一系列密切党群关系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努力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符合国情,正确反映历史发展要求,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前提;关注民生,给群众以切实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坚实基础;坚持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政治保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必要条件;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和方法,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途径。
中国共产党;党群关系;群众联系
建党90余年以来,中共尽管经历了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成功地度过了一次次的危机,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带领中华民族由苦难走向了辉煌。90余年来中共之所以能够成功应对危局和化解困境,根本原因在于中共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拥护。纵观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党群关系建设史,虽然中共曾在某些问题上出现过错误,但中共在纠正各种错误倾向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并采取多种措施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处理党群关系问题上不断趋于成熟,这为构建新时期和谐的党群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实事求是作为中共的思想路线,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毛泽东曾经强调:“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1](P128)中共成立以来,从实际出发,努力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符合中国国情,正确反映历史发展要求,在不断推动生产力解放与社会进步的过程中,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切实的利益,中共因此而赢得了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爱戴,党群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在民主革命时期,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结束中国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这一时期,还制定出了一系列正确反映历史发展要求的政策。如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三大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抗战时期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以及减租减息、“三三制”、“精兵简政”、“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等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些政策的贯彻实施,使革命战争获得了足以保证胜利的人力、物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中共中央作出了整顿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决定,组织了“银元之战”与“米棉之战”,制止了由于投机资本操纵而加剧的市场混乱,稳定了物价。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使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中共还消除了旧社会的娼妓、吸毒、赌博等丑恶现象,使整个社会风尚为之一新。1953年,中共全面实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到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得以确立。在科学文化问题上,中共提出了“双百方针”。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中共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为了处理人民群众内部矛盾问题,中共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公式。为解决经济领域中的矛盾,中共提出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中共制定了加强民族团结、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上述措施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实惠,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共的威信,使人民群众更加信任和拥护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在农村率先启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地创办经济特区,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获得了他们的积极认同与衷心拥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包括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都可以大胆利用;进一步阐明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续鼓励和引导它们健康发展;提出以法治国,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境界。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伴随着这一系列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中国出现了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良好局面,从根本上有效地实现、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在新的基础上巩固了党群关系。据中组部的一份调查显示,63.12%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地党委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大多数对自己“有好处,没损失”、“好处多于损失”。[2]
民生是人民的生计,即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关注民生,给群众以切实利益,始终是中共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条主线。
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开启了局部执政的伟大尝试,也开始了服务群众、关注民生的广泛实践。中共在动员和领导群众支援革命战争、建立和保卫红色政权的同时,“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关注民生,改善人民生活。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全苏“二大”上作报告时强调:“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3](P138)在苏区,凡是群众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到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发展经济,中到分田造屋、架桥铺路,小到油盐柴米、生老病死,苏区干部无不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处处关心群众,令苏区群众极为感动,所以苏区群众发自内心地称赞:“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3](P138)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当时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严重问题,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的中共,采取了许多积极有力的措施去解决。就业是民生之本。建国之初,全国城市失业人口有400万人之多,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失业者的就业和生活出路问题,提出以工代赈为主,以转业训练、发给救济金、生产自救、还乡生产等为辅的救济办法。到1952年年底,全国职工比1949年增加了97.5%,从而使城市失业问题得以基本解决。建国初期,中国灾荒异常严重,中央政府确立了“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的灾害救济方针,领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救灾运动,基本保证了“不饿死人”口号的实现。同时,中共还大力开展扫盲运动,发展小学和中学并扩大吸收工农子弟入学,创建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班,提高了工农干部、群众的文化水平与思想觉悟。上述做法与实践,对密切党群关系起了很大的作用,奠定了和谐党群关系的基础。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也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邓小平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4](P146)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上出现了下岗职工,农村和城市也存在一些贫困人口,人民群众出现了不少实际生活困难。对此,江泽民经常引用郑板桥的名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告诫全党要关心民间疾苦。尤其是,在庆祝中共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强调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5](P162-163)进入新世纪后,胡锦涛于2003年“七一”讲话中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共制定出台的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20世纪80年代,最重大最普遍的民生问题,是解决两亿多人口的生活温饱问题。中共在上世纪末基本解决了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之后,又进一步使全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的水平。新世纪、新阶段,中共围绕着比较尖锐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保险等民生问题,正在做出不懈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密切了新形势下的党群关系,使中共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政党的作风亦即党风,是一个政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生活等各个方面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党性的外在表现。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是中共正确处理党群关系的一个法宝。中共在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充分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地将作风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并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特点,创造性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为加强作风建设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等光辉论断,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合”,[3](P111-112)提出了“共产党人的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为了践行这一思想路线,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做了大量实地调查,开创了求真务实的新风气。二是深入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内的矛盾,要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批评与自我批评被当作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6](P196)三是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毛泽东指出:“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7]“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8](P96)面对战争年代菲薄的物质生活和艰苦的斗争,毛泽东等领导人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时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英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全体党员干部、群众也是毫无怨言。四是倡导清正廉洁。早在《古田会议决议案》中,中共就把廉洁奉公作为党员必备的条件之一,规定党员入党必须具有牺牲精神、积极工作、不吃鸦片、不赌博、没有发洋财观念。毛泽东在全苏“二大”上强调:“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3](P134)在瑞金、延安局部执政时期,中共持续不断地开展反腐肃贪斗争,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广大党员干部严于律己,自觉地保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中央苏区政府、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廉洁政府。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培育的上述优良作风,使她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党群关系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建国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变化使中共作风建设面临巨大考验。中共用整党整风的方式对党员和干部进行思想作风教育,从思想上、组织上纯洁党的队伍。为了把党放在群众的监督下,密切地联系群众,克服官僚主义,1949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1950年3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公开建党”的原则,公开党的组织,使党的组织受到群众的监督。1951年5月,中共发动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规模的整党运动。结合整党运动,中共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把运动的主要对象确定为国家机关干部。在这场运动中,全国共判刑3.8402万人,被开除党籍的23.8万人,被劝告退党的10万人,从而纯洁了党的队伍,很好地保持了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作风,获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1957年,中共又发动了以整顿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为内容的整风运动,虽然运动的后期转向了反“右”,但这次运动对改进党群关系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党内权钱交易、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不正之风开始蔓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严重影响到中共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对此,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9](P313)江泽民要求:“党的各级组织,要坚决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命令主义以及其他各种损害党群关系的错误倾向,决不能对其视而不见、听之任之。”[10](P99)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大召开不久,便向全党发出牢记“两个务必”的号召。于是,中共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整顿和制度设置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颁布《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开展以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为目标的机构和干部制度改革,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把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一论断写进党章总纲,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制定《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正是这些极具针对性又特色鲜明的教育整顿,才使中共没有脱离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没有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
中共自身的作风建设无疑对密切党群关系起到了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但仅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人民群众的参与可以提高中共加强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识。建党九十余年以来,中共以充分的自信和坦诚,通过民主政治建设来实现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权利,促进了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提高了群众参与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的积极性,从而极大地密切了中共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中央苏区时期,中共对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初步实践和积极探索。比如,吸收工农群众参加政权并管理自己的国家;通过民主选举制度切实保障工农群众的民主权利;进行法制建设,制定监督制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总共颁布过130余部法律、法规和条例。中共在实现民主政治方面的有力措施,调动了广大民众政治参与的自主性,大大地密切了党群关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了一场卓有成效的民主化建设,被今天的学者称为“延安民主模式”,为形成当时良好的党群关系起了重要作用。选举作为民主政治的基石,是民主的核心内容,中共在根据地全面推行了“三三制”的选举方式。为保证选举的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的实现,还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法:识字较多的人直接填写选票,不识字的人则采用投豆法、燃香烙洞法,对行动不便的人采用背箱送票、收票的方法等。据统计,1937年至1945年,陕甘宁边区进行过3次乡、县、边区三级选举,参加选举的人占选民的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80%以上和82%以上,后两次选举中个别地方达到95%以上,可见当时群众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热情之高。“三三制”充分体现了民主政治,“保证了一切抗日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居住、迁徙之自由权”;[11](P90)“一切动员均经过参议会的讨论,做到了人民敢于说话,政权联系民众,发扬民众的积极性”;“改造了许多脱离民众的原有乡政权人员,而代以由民众推出来的积极分子,因而更加密切了乡政权同民众的联系,活跃了乡政府工作”。[11](P556)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各级政府,有利于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障群众的民主自由权利,巩固群众对中共政权的政治认同感。这样,在延安出现了一个“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的政治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民族区域自治制等政权形式,真正体现了群众当家作主原则,动员了最广泛的群众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执政之初,中共把从严治党与满足人民群众的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接受群众的公开批评。1950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提出要“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了确保人民的批评不受压制,中共还具体规定:凡在报纸刊物上公布的批评,如完全属实,被批评者应即在同一报纸刊物上声明接受并公布改正错误的结果。遵照这一决定,全国各地报刊纷纷开辟专栏,登载人民来信,揭露党政机关中的官僚主义作风,检举党政干部中的违法乱纪行为。同时,报刊还登出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让人民群众了解。舆论监督作为民主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不仅保证了人民群众的言论自由,增强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而且密切了党群联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2](P168)“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12](P176)为了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中共从实际出发,有秩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出并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直接选举。自1988年在部分农村地区试行直接选举以来,全国农村地区逐步由点到面实施直接选举,许多地方试行“两推一选”、“三推两考一选”等方式,让群众民主参与选拔乡村领导班子。农村直接选举体现了民主的精神,实现了广大农民事实上的政治权利的平等,调动了他们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融洽了农村党员干部与农民群众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扩大、形式不断丰富、实践不断深化,党和国家的活力、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充分发挥,促进了生产力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保持了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和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中共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党与群众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一直强调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来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关系。
中共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岁月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第一,深入细致地宣传教育群众。中共认为,要发动群众起来参加革命,首先要用革命理论武装群众,特别是用通俗化的语言宣传、普及革命理论,要“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用“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语言反映群众的思想和情绪。毛泽东在1929年提出了理论宣传的启发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说话通俗化、说话要明白、说话要有趣味等十大方法。第二,广泛组织发动群众。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一文中强调,为了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必须“从组织上动员群众”,“假如不这样地从组织上去动员群众和宣传群众,……那么要达到目的是不可能的”。[8](P89)第三,充分重视群众组织工作。中共领导和创建了共青团、工会、农民协会、妇女会、学生会等革命群众团体与赤卫队、暴动队、少年先锋队、儿童团等革命群众武装组织。这些群众组织,在联系和团结群众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第四,采取群众喜欢接受的动员方式。毛泽东强调,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提出“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13](P124)第五,实行典型教育带动群众的方法。中共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瞿秋白、刘胡兰、董存瑞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创造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中共极其重视弘扬革命精神和发挥英模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以此来激励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夺取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共通过这些方法,实现了对群众的广泛动员,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党和群众之间形成了紧密的鱼水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在继承战争年代群众工作方法时,又有一些创新。比如,通过大规模的下放干部参加劳动,来克服官僚主义、密切党群关系。但是执政地位的取得,容易使一些党员干部在权力的腐蚀和金钱美色的诱惑下脱离广大的人民群众。在这种情况下,民主革命时期起过重要作用的党内教育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即只靠教育已经很难阻止脱离群众的现象发生,而应当寻求制度化的保障。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制度问题才“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P333)只有具备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党群关系才能顺利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实现过程,才不会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因为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注重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规律,“在坚持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以及现代科技手段”,[14]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与机制。在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上,通过建立健全党政领导机关群众接待日制度、领导干部亲自处理来信来访制度、领导干部到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锻炼和帮助工作的制度等,有助于把党的主张和国家的政策原原本本地传达给群众,把群众的呼声、意见不打折扣地反映到领导机关,在相互沟通中增进党群干群的理解和信任。通过建立健全利益引导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统筹兼顾了各方面群众的利益,消除了潜在的不和谐因素。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联动调解机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结合起来,探索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途径;通过完善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和方法,及时地处理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由上可见,建党以来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共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要求,对群众工作的方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创新,为保持党群血肉关系提供了可靠保证。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组部党建所课题组.新时期党群关系调研报告[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1).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N].新中华报, 1939-5-10.
[8]毛泽东在江西革命斗争时期著作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李景田.90年来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经验和启示[J].新湘评论,2011,(15).
D23
A
1008-8466(2012)04-0037-06
2012-04-18
2011年度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中国共产党90年来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化解党群矛盾的历史经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王永华(1973— ),男,湖南冷水江人,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张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