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英
(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331)
关于老年人抑郁研究现状的调查综述
李桂英
(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331)
对国内外老年人抑郁状况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我国老年人抑郁状况研究的发展状况,并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和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对老年人抑郁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老年人;抑郁症状;干预措施;心理健康教育
1995年,Deborah对1 173名高龄老年人(≥77岁)的一项调查发现,按照DSM-III的标准,在社区居民中有重性忧郁障碍的老年人占2.4%[1],我国的一项研究指出,抑郁症作为老年期的常见病,约占居家老年人的10%,其中一半需要到精神科治疗,住院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为15%~25%,高于社区老年人[2]。相关研究还指出,21世纪抑郁症将会影响10%~35%的就医老年人。如果将轻度抑郁也算进去的话,在社区老年人中有10% ~34.5%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3]。
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关于老年人抑郁研究的心理学文献,发现国外理论界对老年人抑郁的研究已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刚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比较薄弱。
关于老年人的界定,各国标准不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典人口学家桑德巴在提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标准时,以50岁作为划分老年人口的标准。二战后,西方许多国家沿用60岁为下限作为统计老年人口数量的标准。1956年联合国在《人口老化及其社会意义》一书中开始以65岁为标准来计算老年人口数量。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
抑郁指以心境低落为主的精神状态,常伴有各种症状,如焦虑、激越、无价值感、无助感、绝望感、自杀观念、意志减退、精神运动迟滞,以及各种躯体症状和生理机能障碍(如失眠)。严重的抑郁会造成身体问题、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等。
抑郁症也是以情绪抑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疾病,是一种病理性的抑郁障碍。抑郁症主要是指情绪性的心理障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性心理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抑郁症患者已达3 000万人,绝不容轻视,每年全世界因为抑郁心理自杀的人就有100万以上,因忧郁导致其他更多不良后果的更是难以数计。
老年人抑郁症状包括有情绪低落、兴奋性下降、愉快感缺乏、精神运动迟缓等情绪性症状和食欲下降、失眠等躯体性表现。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恶化,认知功能下降,以及各类社会资源逐渐丧失,导致老年期的抑郁症状多于其他成年群体,而且到高龄更有明显增加趋势。抑郁症状的产生进一步影响到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身体健康等生活各方面。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重症抑郁还伴随着自杀的风险,成为一般社区中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老年抑郁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性特点。近年来国内调查所报告的老年抑郁症发生率大致在13% ~27%[4]。而美国有13%~27%的老年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85岁以上老人的抑郁症年发病率为13.4%[5]。老年抑郁症是仅次于老年痴呆症的常见老年精神障碍。然而,调查显示约有50%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未被早期识别诊断或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老年抑郁症的识别与诊断显得十分困难,有调查显示内科医生对老年患者抑郁状态的误诊率高达 50%[6]。
查阅近十年的文献,对老年人抑郁研究的对象一般为离退休老人、空巢老年人和丧偶老年人,主要来自住院和门诊病人,来自社区的样本较少[7]。
测量工具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包括汉密顿抑郁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抑郁状态问卷、抑郁体验问卷等。这些量表信效度都比较好,发展得比较成熟,在国内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类如贝克抑郁问卷、认知偏差问卷等抑郁量表。此类量表也比较成熟,但由于量表本身的某些特点,在老年群体中的应用性相对较小。例如贝克抑郁问卷涉及许多躯体症状,而这些症状对老年人来说可能是与抑郁无关的其他病态或者是衰老的表现。
第三类是专门为测查老年抑郁症创制的或比较适合老年抑郁症测量的抑郁量表。这些量表在老年抑郁症的测量中具有比较大的优势。而有些新型的量表目前国内尚未见到有关应用的研究报道。
目前关于老年人抑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抑郁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研究较少。老年抑郁起病较隐匿,表现不典型,多以轻症和躯体症状为主,导致家庭、社会和医护人员对该病的识别率低,或被认为是伴随机体衰老的正常现象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8]。
杭荣华、刘新民等认为,对社区老年人开展抑郁的早期筛查和心理干预可以使更广大的老年人受益,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人的抑郁症状,提高其幸福感。
老年抑郁的不良后果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剥夺、孤独感、生活质量差、残疾、健康和家庭照顾费用增加、认知减退、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躯体状况差、自杀与自杀未遂及死亡率增加等[9]。
1)容易导致自杀。早在1997年,Murray和Lopez就预言:至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第二大杀手。段存信在未经选择人群的尸检研究中,重性抑郁症占自杀死亡者的13% ~70%。
2)躯体活动能力及抵抗能力降低。老年抑郁症患者比非抑郁症患者更易患其他疾病,特别是有关免疫系统的传染疾病。有研究显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反应时比非抑郁老年人要长[10]。可见,老年抑郁症对老年人躯体的摧残是非常严重的。
3)老年抑郁的预后较差。Post曾提出1/3原则,即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1/3的人会有改善,1/3的人保持不变,1/3的人情况越来越差。闫芳、李淑然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预测。
近年来学术界所报告的老年抑郁症发生率大致在13% ~23%,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与家庭结构、经济保障、慢性病、躯体功能障碍、慢性应激、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11]。
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既有遗传性因素的作用,也有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吕永良、吴爱勤、李鸣在2004年的相关研究中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抑郁症的影响大于遗传因素,独居、丧偶、经济拮据、疾病缠身、躯体功能障碍等是老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对老年抑郁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社区,对农村社区的关注不够,更缺乏城乡比较视角。
梳理以往对老年人抑郁研究的文献,对以往老年人抑郁研究的影响因素做了总结,影响因素有7个方面。
1)婚姻家庭问题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丧偶的老年人比离婚和独居的老年人更容易抑郁,而家庭生活中与儿孙同住的老年人得抑郁几率比较低。
2)人际关系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人际关系主要包括配偶、子女、邻居和亲朋关系。老年人的人际关系良好者不容易抑郁。
3)性别差异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在Riitta和Markku的研究中显示女性比男性抑郁情绪略高。
4)社会支持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抑郁等消极情绪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个体的消极情绪也越少[12]。我国张明园、王燕、徐兰等对不同群体老年人的抑郁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社会支持能够缓解老年人抑郁。
5)体育锻炼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预防、降低抑郁情绪,而且还是一种经济、简便、适应面广的干预措施。Gregg等分析了14个有关抑郁障碍的体育锻炼疗法的研究,发现体育锻炼疗法的效果比安慰剂疗法及非治疗的效果要好得多[13]。
6)经济状况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邓鹏、甘微等在2008年的研究中指出针对经济状况差的老年人,因经济地位低下、生活缺少保障而产生悲观抑郁情绪。
7)养老方式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韩冬梅、付云、金晓燕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养老院内的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高于同年龄段的城市社区居民,提示抑郁症状是养老院较易发生的一种负性情绪。
对老年抑郁症的干预方面,国外较少个体干预,比较注重社区干预。国内较多个体干预,社区支持性干预教育渐渐受到重视。
张红、严建雯等在2005年提出,由于老年患者自身条件的特殊性,如体弱多病、抵抗力差等,抑郁治疗有其特殊性,很难说哪一种方法最理想。虽然有研究提出预防老年抑郁症需要各方面的、尤其是来自儿女的关心和支持,但由于目前社会发展节奏较快,竞争也比较激烈,儿女们受到各方面的压力也较大,即使有心要好好照顾父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老年人自己选择一些较好的预防措施,如参加体育锻炼和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
总结近十年的研究文献,对老年人的干预措施主要有4点:
1)指导老年人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2)指导老年人以良好的习惯安排生活。
3)完善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机制。
4)对老年人生理疾病的及时救治。
在以往的研究领域中,老年教育是一个较少的课题,大部分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儿童、少年和青年阶段。这是因为传统观点认为其他年龄层的个体可塑性大,而老年人的一切早已定型,教育对他们已没有太大功用,因此对老年人教育不够重视,存在缺失和冷落。
陈丽华、廖晓春等认为,老年人缺乏心理相关知识的教育,研究发现,老年人对抑郁症的产生、概念、防治等并不了解,工作中应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加强对老年人有关疾病的产生、预防、不良行为的干预;加强心理疏导;有条件的还可以为他们开设心理卫生讲座及进行个人咨询,以期老年人能通过接受外来信息和帮助,自觉调整自己的情绪,正确评价自己,以积极、稳定的情绪适应养老院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承受能力。
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是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开展老年抑郁研究的多学科研究,整合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精神病学、流行病学、生理学、药理学乃至神经生物学等多学科力量。为保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使其欢度晚年,须为老人的健康、娱乐、学习生活等提供专门的服务机构,并在他们中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指导老年人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保持心理平衡。
[1]Deborah,Claire,Eugene,et al.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in a Cohort of the very Dlderly[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1995,34:319.
[2]王世忠,杨向东,朱秀琳.老年抑郁症及相关问题[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9):1372.
[3]郭建友,李昌煜,葛卫红.抑郁症动物性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4(10):1932.
[4]刘宏军,孟琛,汤哲.北京市老年人抑郁症状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1):794.
[5]Stek,Vinkers,et al.Is depression in old age fatal only when people feel lonely[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5(1):178.
[6]Jurge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lder Adults with Depression in Primary Care[J].Society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2002(52):285.
[7]戴必兵,李娟,吴振云.我国老年抑郁心理干预研究的方法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6):851.
[8]Bird,Parslow.Potential for community programs to prevent depression in older people[J].Med J Aust,2002,177:107.
[9]Palsson,Skoog.The Epidemiology of Affective Disorders in the Elderly[J].A review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sycho- pharmacology,1997(1):3.
[10]Sylvie,Olivier,Thierry.An Additive Factor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Depression on the Reaction Time of Old Patients[J].Acta Psychologica,2004,117:1.
[11]刘宏军,孟琛,汤哲,北京市老年人抑郁症状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1):794.
[12]Colen,Wils.Stress,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5(2):310.
[13]Gregg,Garry.Exercis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psychiatric disorders:research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ProfessionalPsychology:Research and Practice,1999(3):275.
(责任编辑 张佑法)
R749.4
A
1007-7111(2012)05-0087-03
2012-04-02
李桂英(197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