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探析

2012-08-15 00:54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模态交际多媒体

黎 健

(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073)

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探析

黎 健

(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073)

多模态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对模态及多模态教学展开理论分析,然后从非语言交际、符号语言学、教学改革和多元文化识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进行多模态教学的必然性,基于多模态交际能力、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评估手段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

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策略

我国于1999年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扩招使得大学英语师资紧缺问题日益严重,教师一般很难在大班或合班课堂采用传统方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这使得英语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另一方面扩招也促使许多高校基本普及了投影式多媒体教室,这极大地拓展了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资源和平台。为全面实施扩招后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该文件明确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建立基于网络与多媒体的课内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模式,使学生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已逐渐由传统的只注重和依靠文字符号的单一视觉或听觉模态教学朝着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官交互协作的多模态化教学转变。

目前,网络时代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将课堂内外和校园内外融为了一体,这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开始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预示着只注重单一文字符号的课堂教学已难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文字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如影像、声音、空间等进行全方位的多模态教学,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者如果不能熟练运用能够系统地将文字、影像、音乐、颜色等多种符号结合起来并产生相互关系的一套元语言[1]进行多模态教学,就很难真正培养出具有多元识读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多模态教学充分体现了语言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其教学过程充满了知识性、真实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解决课堂上教与学两方面互动协作的问题。

一、多模态教学

1.关于模态与多模态

模态与人类的各种生理感官和交际行为有关,中外语言研究者基于这一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模态的定义进行了描述性界定。Kress和Leeuwen认为模态是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在某些媒介的作用下交流信息的模式或方式。他们所构建的视觉图像的语法框架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2]。朱永生认为模态是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3]。顾曰国则认为模态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4]。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李战子认为多模态是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等的符号话语,或者说任何由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5]。综上所述,多模态是指采用多种构建意义的手段和符号资源尽可能将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同时结合起来进行信息传递和交际的行为。模态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是由具体的语境和交际目的所决定的,一般而言,视觉和听觉模态是人们交际时经常选择的主模态方式,而嗅觉、触觉和味觉模态则多为辅助性交际模式。在现实的交际过程中,为了某种特定意义的表达,各个模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模态选择是否合理取决于交际者利用媒体的技术和多模态识读能力等因素。

2.多模态教学

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往往只重视纯语言文字的课堂教学,其教学手段和目标只立足于单一的文字模态,极少结合非文字的其他模态形式展开课堂教学和评估。随着人类交际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普及,多模态已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模式。新伦敦小组首先将多模态理论用于语言教学研究中,他们基于语言文化的多元性和交际的多模态性提出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和解读多模态各种意义的能力[1]。Stein首先明确提出了多模态教学法概念,认为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利用多模态进行教学和实践,课堂应当是包括视觉模态、书面模态、口头模态、表演模态、音频模态和体态模态在内的多模态符号空间[6]。Kress则分析了多模态教学中外来信息借助感官在学习者身上形成文字文本或者形象文本的机制[7]。其他很多国外学者也对多模态教学的运用和实践进行了研究,主要围绕 PPT课堂使用[8]和计算机辅助 CALL教学[9]等问题。

国内不少研究者关注的是多模态应用和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顾曰国研究了多模态、多媒体外语学习模型,剖析了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材料的多模态学习[4]。胡壮麟分析了多模态识读能力的九个层次,认为多模态识读能力实质是一种技术性识读能力,它与文化识读能力共同构成了识读能力的两个层面[10]。张德禄等研究了媒体系统、模态系统及其关系,对不同模态在外语教学中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强化、补充和协同作用进行了探讨[11]。张征采用实证的方式探讨了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相关性,以及其在增强学生短时记忆和提高平时学习效率中的作用[12]。代树兰提出单一模态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以多模态话语为特点的教学的要求,必须注重学生多模态读写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话语形式多样化还要考量不同传播媒介形成的各种文化和亚文化[13]。

通过国际和国内相关多模态教学研究的分析,可以看出多模态教学是一种围绕教学媒体、教学模态、模态语法解析、模态识读与交际而展开的教学体系。它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相关的模态语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等客观条件和环境,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多种感官体验和刺激的语言及非语言的多模态语境。其教学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多模态识读和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多媒体和多模态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化的战略发展需要。

二、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的必要性

1.非言语交际的需求

非言语交际是指言语之外的各种交际形式,一般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穿着打扮等外在的信息传递方式。非言语交际在现代交际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我国传统语言教学对它的关注远远不够。事实上非言语交际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维度,其在传达意义过程中的作用是言语交际功能的4.3倍。交际者要进行有效交际必须具备基本的语法知识和语用能力,这种语用能力就是指在信息环境和语境条件下不仅能够进行言语模态的交际而且可以实现非言语模态的交际。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人们所熟知的非言语图像、动作、声音等符号资源都已成为了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传统与现代的交际媒体和各种模态会经常重组共同构建意义。因此良好的非言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这应当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2.语言符号学发展的推动

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渐从西方引进了符号学理论,尽管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研究者在语言符号学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特别是语言符号学应用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进行得较深入。许多语言教学研究者开始重点研究非语言符号在社会交际和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他们从实证和理论的角度研究了语言之外其他符号如图像、体态语的交际功能和意义。话语的分析已经由传统的只关注语言和文字单一模态转向将多模态与自然话语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和解读[14]。这说明我国的语言符号学必须在语言多模态教学的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检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语言符号学基础理论。

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需

尽管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并非完全忽视多模态的使用,但教师们往往是无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单个模态教学方式,这主要是源于教学工具和教学理念的落后。传统的英语精读教材往往只限于文字文本,很难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文本进行合理的选择,这使得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模式都比较单一。教师在传统的听说课堂上虽然会让学生采取跟读和复述的训练法进行语言操练,但由于教学设备往往只具备播音功能,课堂上教学双方都只能依靠听觉一种模态进行训练。而在多模态环境下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听说训练则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频播放,除了具备音频模态外,还加入了视频模态甚至是动画和图像等辅助模态,这可以极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国际多元文化识读的要求

英语是当今世界最通用的国际语言,其使用者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因此英语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承载着多元的文化因素,这使得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媒介折射出了很独特的民族性和多文化性。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为我国培养各种能够进行英语多元文化识读的国际化人才,借助多媒体与多模态技术,学生不仅可以运用英语向世界宣传我国文化的能力,还能够更好地识读和欣赏世界其他多元文化,从而有效地利用英语进行多模态识读和交际。

三、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的策略

1.加强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多模态识读是指不仅理解交际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媒体和模态,而且在理解之后能够生成新信息并进行反向交流。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深谙学习过程中各种模态的语法意义,如图像视觉语法、听觉语法、触觉语法等,还要使学生熟练利用和选择合理的模态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尤其是在课外自主学习时能够熟练地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手段进行创造性学习,并能将文字、图像等常用的模态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要提高学生多模态的识读和交际能力绝不能只依靠传统意义上的视觉与听觉模态,它们只是交际产生的先决条件和保障但不是唯一条件,交际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视觉和听觉模态的成功协作,其中听觉模态的优化会有助于听力水平的提高,而听力水平的提高则能够促进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的增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听觉模态的使用将影响到话语多模态交际能力的好坏,但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且需要其他模态的支持和协作,只有具备较强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学生才能在不同语境下顺利地进行多模态交际。

2.提高教师多媒体技术和多模态教学的效果

在进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时人们发现,如果只听录音不见说话人则话语要远比同说话者面对面倾听理解困难得多,这说明视觉与听觉模态结合起来进行信息的交流和理解比单一的听觉模态容易得多也有效得多。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多模态交际可以使受话人通过多通道获得信息,比单模态更容易使受话者理解和记忆[11]。因此多模态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水平,包括制作和讲解电子课件的水平。其次,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选择媒体和模态,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等方式确定哪种媒体和模态能被学生识读,哪种媒体和模态的结合可以取得较好的实际教学效果。多媒体的使用必须充分合理地满足于服务于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因为有的讲解内容和题材并不适合多媒体的使用,教师要搞清楚哪些媒体是合适的哪些又是无效的。课堂中常用的PPT不能成为全文板书的另一种形式和工具,否则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课堂使用多媒体必须突出教学重点部分,不能为单纯追求多媒体和多模态的教学形式而滥用无效的媒体技术。毕竟课堂时间是宝贵的,不能把有限的时间花在不合适的媒体和模态上。

3.延伸基于网络技术与多模态的课外自主学习

仅仅在课堂运用和识读多模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培养学生在课外积极利用多模态与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实践才能使多模态教学具有延续性。因此教师要积极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多模态的课外学习。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开始时确定本学期需要讨论的公共话题,例如文化、历史、建筑等方面的专题,作为组织和督促学生进行多模态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要求这些学生利用网络和媒介查找、下载并整理好相关的信息,指导学生合理采用网络、视频、图像甚至姿态等非言语模态将各种信息借助多媒体手段整合起来,每次课前利用5到10分钟的时间由指定的学生用英语对相关专题进行多模态讲解,由多模态的受众者体验后当场进行点评,然后由教师形成最终的评价意见。这样可以让模态使用者和接受者都直观地感受各种媒体和模态之间的功能差异性,切身体会交际过程中言语与非言语、常规与非常规模态的不同使用意义。

4.改进大学英语教学多模态评估手段

随着外语教学的多模态化,文字与其他模态相结合的多模态评估手段和体系应该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单模态评估模式,必须改进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的单一评估手段,采用多模态的评估体系[15]。大学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多模态的条件实施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估机制,评估不仅要着眼多模态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还要体现学生多模态的自主学习结果。形成性评价应当包括平时成绩和课后多模态的自主学习成绩。平时成绩应当包括学生课堂识读多媒体和多模态展开活动的表现,课后自主学习成绩侧重于网络在线学习的表现。终结性评估则包括期末口语测试和期末卷面测试。口语测试可以利用多模态采取小组问题讨论或描述图片等方式展开,也可以采取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机考。总之,评估应当置于多模态的环境和语境下分层次地展开。

四、结束语

随着教学软件和硬件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多模态教学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具备了极大的优势和现实意义。借助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多模态教学为课堂内外提供了各种真实的语言交际语境,它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多模态识读和交际能力,有利于我国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一直在致力于探索适合国情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取得了可喜的学术和实践效果,希望看到更多一线教学者开始探索多模态理论和实践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使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

[1]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1):60.

[2]Kress,Leeuwen.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183.

[3]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82.

[4]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4):3.

[5]李战子.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

[6]Stein.Rethinking resources:Multimodal pedagogies in the ESL classroom[J].TESOL QUARTERLY,2000,34:333.

[7]Kress,Gunthe,et al.Multimodal Teaching and Learning[M].London:Continuum,2001:7.

[8]Fisher.Using PowerPoint for ESL teaching[J].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2003(1):4.

[9]Guichon,McLornan.The effects of multimodality on L2 learners:Implications for CALL resource design[J].System,2008:36.

[10]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

[11]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4):15.

[12]张征.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外语,2010(3):54.

[13]代树兰.关注多模态话语教学提高学生交际能力[J].山东外语教学,2011(3):48.

[14]何山燕.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述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3):153.

[15]袁传有.从教学实践中构建多模态信息认知教—学模式[J].教学研究,2010(4):50.

(责任编辑 张佑法)

G642

A

1007-7111(2012)05-0059-03

2012-04-05

湖北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模态视角的旅游翻译教学和实践研究”(2012q16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黎健(1971—),男,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旅游翻译。

猜你喜欢
模态交际多媒体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情景交际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交际羊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