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胜强
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再思考
赖胜强
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素质和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多数高校开设创业教育的时间并不长,存在不少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改进的建议。
高校;创业教育;问题;对策
创业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创业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解决社会失业的有效途径。从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所大学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以来,“创业教育”已经在所有的高校推广,以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由于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性过程,先天经验不足,目前存在着不少问题。
当前很多高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是把创业教育当作一门课程进行教学,而不是按照创业实践的要求科学地形成创业课程体系。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学院共开了21门课创业管理课程,除了提供许多有关创业财务筹资的课程外,还非常重视创业策略的研究,主要课程包括《创业和创业投资》《创业管理》《高科技企业的战略管理》《创业机会评价》《管理成长型企业》《投资管理和创业财务》等。这样的单一课程设置,导致学生难以系统全面地学习创业管理的不同内容。
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计划不仅涉及课堂教学,而且必须安排社会实践环节。但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往往被纳入实习环节,缺乏针对创业教育的实践训练。由于大学生很多对企业的管理运营不了解,与社会的接触面小,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创业教育难以让学生真正得到创业的训练,难以培养创业的素质和精神。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往往是全校选修课,学时少,一个任课班级学生人数众多,动则百人以上规模,而且所有的教学班级、所有专业学生学习的是同样内容和主题,很少有学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或者不同的创业领域开设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少,很多老师受困于课时的限制,大多数内容都是蜻蜓点水难以深刻讲述。学生人数多,课堂难以和学生充分沟通,教学往往是老师的单方面灌输,难以和学生互动交流,教师难以对学生提出针对性的辅导。不分专业的雷同化教学尽管有规模经济效益,但是难以适应创业教育的个性化要求,导致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创业实践的需要。
创业教育目前的教学方法,大多数高校仍然采用课堂灌输式教育形式,老师讲,学生听,创业教育定位为传授学生创业知识。实际上,创业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创业教育的方法应该有别于其他课程。除了在课堂采用案例教学以外,团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形式也应该更多地被引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
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也导致教材的单一性,创业教育的教材往往就是一本书,涵盖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市场调研的基本知识、组建创业团队、创业融资方法及财政分析、编制创业计划书、新创企业的法律问题和创业启动,难以全面地向学生揭示创业所需的内容。
教学师资也难以满足创业教育的需要。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是由管理专业的老师来讲授,这些教师中多数老师没有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更不要说创业的实践经验,因此难以向学生讲透创业的实践操作,往往是纸上谈兵。
对国外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进行研究,可以对我国的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研究这些国家的创业教育发展,主要有如下经验。
1)创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
美国是创业教育提出最早、普及最广、发展最好的国家,1947年《创新企业管理》在哈佛的MBA开课,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创业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还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教育。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硅谷创业潮的兴起,很多大学生能够将所学用于创业,创业教育开始在各高校受到重视。90年代以后,随着创业教育探索的不断总结和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成熟,形成多学科交融、多形式教学的课程体系。而且创业教育不再局限于大学阶段,还扩展到研究生教育阶段[1]。
2)创业教育注重通过实践体验来获得感性认识
美国的创业教育非常注重实践课程的设置,广泛利用外部的资源通过体验式教学来提升实践课程教学的质量。例如常常聘请实业界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讲座、演讲或者授课,让企业家的实践创业精神来感染学生,例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每年都邀请了数十位创业成功人士与选修创业课程的学生结成小组,对学生的创业计划直接提供咨询与指导;百森商学院设立“创立人之日”活动,当天把全球有影响力的创业家邀请到学校同学生交流座谈;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课程就往往由正式的教授和具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师共同开设。除此以外,教学内容的设计也是直接与感性体验相关。例如教师会让学生选择某一创业项目,通过市场调查进行目标市场定位,然后组织学生寻找创业地点,设计企业形象、店名,制作商业计划书和组建团队,开发广告等活动,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体验创业活动。
3)创业教育中注重通过团队训练
很多人的创业观念是个人单独创业,实际上很多创业成功者都是由于创业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因此培养团队创业对于创业教育来说至关重要。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实践课程强调让管理背景与理工背景的学生组成团队,到高科技公司实习以了解创业的过程,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交融。通过各种商业计划大赛是让学生体验创业团队训练的常见途径。例如“5万美金商业计划竞赛”已进行了十几年,每年都有5~6家新的创业团队从这项竞赛中诞生。
4)创业教育课程的多样性,创业教育的渗透性
很多高校都根据自身的特点、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到2005年为止,美国共有1 600多个学院开设了2 200门关于创业的课程。哈佛大学开设了《创业型管理者》《国际创业型财务学》《网络业务管理》《从创业视角看全球化企业的演变》等课程。仁思里尔理工学院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创业原理》和《新企业的创立》,从《启动一个新企业》和《技术创业实验》两门课程中选择1门,从《发明创新和创业》《金融市场和机构》《工业营销》《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设计》《研发管理》六门课程中选择两门。创业教育不仅是在某一门课程教学中进行,而且还渗透每一教学科目。例如,外语教师要讲授如何通过网络与其他国家做生意;历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企业家们失败之后获得成功的原因。
创业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长期的摸索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当前的创业教育现状和国家的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我国有必要对当前的创业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从而使学生具备创业所需的创业素质、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提升我国创业教育可以从四方面做起:
1)创业教育涉及时间的延伸
创业教育除了在大学本专科阶段以外,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也应该开设创业教育。研究生比大学本专科学生具备更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社会经验,发掘创业机会的可能性更多,也更成熟。例如百森学院将创业教育延伸到的MBA,其创业教育项目多年在全美排名第一。在职业教育中也应该进行创业教育,这些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创业动机。
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实践能力等方面设置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意识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创业动机为主,课程可包括创业心理学、创业文化等课程;创业知识类课程讲授学生创业所需的基础知识,课程可包括创业财务、创业营销、创业法律等课程;创业技能课程针对创业活动技能展开,如创业机会识别、创业团队管理等;创业实践能力课程主要让学生实际体验创业过程,如撰写创业计划书等。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计有专业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特别是实践课程,例如动画专业可以让学生开发动画片,服装专业可以让学生开发创意服装,等等。创业教育还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将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入,实现创业教育的教学全过程渗透[2]。
3)强化创业实践教育
创业是一种实践活动,不亲身体验难以获得切身感受,因此让学生实际感悟或体验创业活动,消除学生中创业理想与实际效果的反差,把创业氛围营造与创业意识培养落实到实践中是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首先,创业实践活动应该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如何管理团队。其次,创业实践活动要让有一定实践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来指导学生,例如开设“企业家课堂”,邀请企业的经理、厂长到学校介绍创业知识,讲授创业经验,指导学生的创业活动开展。第三,创业实践教育一定要让学生有实际动手的机会,除了举办“SYB创业培训班”、“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模拟活动让学生创业外,还可以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创业实践活动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在校内可成立校园创业中心、创业园,由学校提供办公场地和一定创业支持基金鼓励学生进行创业活动。利用校外资源可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成立创业实习基地,积极牵线搭桥利用企业资金、风险投资资金和政府创业扶持资金等支持创业项目的开展[3]。
4)优化创业教育的师资团队
创业教育的质量是由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的。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具备创业实践经验,为此,各高校可以通过聘任校外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或者通过师资培训、企业实习等提升教师的素质,甚至可以鼓励教师到创业一线去兼职;或者让教师辅导社会上有意于创业的人士,积累创业经验;也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各种创业的会议或者论坛,获得创业的相关最新信息。
[1]熊飞,邱菀华.中美两国创业教育比较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3.
[2]徐萍平,杨海锋,邬家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想与实践[J].科研管理,2005(S1):80.
[3]郁震,高伟.高校PBL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青年科技,2008(1):49.
(责任编辑 张佑法)
(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54)
G645
A
1007-7111(2012)05-0040-03
2012-03-20
赖胜强(1974—),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