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士用于知己
——《战国策》中策士品格论

2012-08-15 00:49梅伟
关键词:智伯赵襄子刺秦

梅伟

策士用于知己
——《战国策》中策士品格论

梅伟

《战国策》一书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策士,其中一部分策士主要表现为报知己知遇之恩,显示了他们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具有的弥足珍贵的品格。以冯谖、豫让、荆轲为例,通过具体史料挖掘“策士酬于知己”的深层内涵,解读策士活跃于战国舞台的原因。

策士;知己;品格;战国时期

自古以来,策士用世依循其道:君王赏识,则献策庙堂;贵族欣赏,则献计门庭。诚如孟子所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1]策士与君王的关系也不完全由君王把握,更非大一统后的奴仆关系,而是双向选择。在这种选择的背后,策士们表现出的则是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策士虽追求荣华,但也重视气节,在大义大节面前表现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们常常不畏生死,一诺千金,士为知己者死。为践行对生命的承诺,他们可以舍生取义、杀生成仁,在那个视生命如草芥的时代里,他们以自己生命的鲜血论证了“策士用于知己”的命题。《楚策四·汗明见春申君》借汗明之口,说出了知己难觅、用于知己之道:“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幂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今仆之不肖,阨于州部,堀穴穷巷,沈洿鄙俗之日久矣,君独无意湔拔仆也,使得为君高鸣屈于梁乎?”滚滚红尘,难识英雄面;芸芸众生,谁有智慧眼?能于俗世中振英雄羽翼,能于泥泞中正壮士衣冠,虽死不恨,当涌泉相报,策士之心,可照日月。笔者下文将以冯谖、豫让、荆轲为例,对这一问题予以说明。

一、坚守情义的冯谖

冯谖是《齐策》中较为闪光的人物之一。相比大名鼎鼎的孟尝君,冯谖是卑微的,但相映之下,冯谖的形象更显真诚,弥足珍贵。冯谖的出身虽贫贱,但并不影响他优秀的品质和用世的智慧。因为贫贱而不能自存,于是托人拜到孟尝君门下。缘于他无所好、无所能的回答,在进入孟府之后,他受到的是最下等的待遇。于是,历史上较为精彩的一幕出现了:冯谖倚门弹剑而歌,吃饭没有鱼、出门没有车?左右的门客都纷纷嘲笑他。然而,大度的孟尝君却是一一允许。在得到应有的待遇之后,冯谖腰悬宝剑、驾车而行,去会见朋友,并告知是孟尝君把他当客人,而不是一般的奴仆。由此可以看出,冯谖虽然穷贱,但是作为策士,尊严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丢的。正所谓,待我以国士,我则以国士报之。冯谖此举亦是检验孟尝君是否真的善待策士,是否为自己的明主?不能不说,冯谖的每一步都颇有章法。最后,他提出没有东西可以养家,孟尝君亲自办理了冯谖老母赡养一事。冯谖的要求得到满足,策士的尊严也得到了尊重,三策既出,业已明确孟尝君之为人,他于是便出策以报知遇之恩。

当孟尝君问谁能前往封地薛收债时,冯谖慨然应诺。闻听此言,孟尝君非常谦逊,言必称“先生”,“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对于一国之相,能够放下身段也属不易。当然,唯有如此礼遇策士,策士才能慷慨为之赴国难,死不旋踵。在收债过程中,冯谖剑走偏锋,又写下惊人的一笔,“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这一步,又岂是寻常士人所能为之?需要奇策在胸,更需果敢行动。冯谖不愧为策士,如果他不曾料到孟尝君的罢相归薛,不能洞察齐国庙堂之变,不会想到民呼万岁的影响力,如果孟尝君不曾以国士待他,他又何尝会为孟尝君出此奇策?当孟尝君罢相回封地薛之时,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呼。斯人斯景,在庙堂斡旋的孟尝君也必当深感民心之重,更感冯谖之策在今日方得以解读。这一刻,也必当产生知己难觅之感。而冯谖并未停止行动,他进一步劝诫孟尝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冯谖于是西游于魏,面见惠王,庭说魏国文武,这需要何等的智慧!一个贫贱不能自存的策士一旦得遇明主赏识,便倾尽智慧为之奔走、斡旋,不畏远赴异国之路途艰辛,只为明主并未因其贫贱而轻看,并未因其要求而弃之如履。其实明主给予他的并不多,但是却包含了对策士独立人格的认同和欣赏。孟尝君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的大度与包容;冯谖当然也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独立和重义。如果没有孟尝君的赏识和认同,冯谖不可能在战国的舞台上以三策斩获声誉;如果没有冯谖的奇策和报恩,孟尝君可能要在薛地一生终老了。“策士用于知己”不是所谓的奴仆关系,而是策士在战国时代所表现出的对情义的坚守。换言之,是策士对自己独立人格和信念操守的高扬。

二、以死殉主的豫让

历史或许没有记住豫让,但那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却传之千古。一位侠士、勇士、策士用自己的鲜血灌溉了这句誓言,更为后世论道知己做了最经典的诠释。豫让本可不必去死,但他却以自己的死告诉后人该如何去明君臣之义,又当如何为策士的尊严而战。可以说,豫让的精神不再单纯是一种为义报仇的大义凛然,更是一种策士用于知己的人生感召。

豫让的主人智伯被赵襄子擒杀后,其头颅被人当作了酒器。豫让得知此消息后,决意报仇。第一次,豫让伪装成刑馀之人,准备在赵襄子入厕时行刺,被识破后,赵襄子赞其为“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然而豫让报仇之志不灭,不惜代价,漆身为厉、自刑变容,以至于妻子都不认识。明明知道报仇无望,反而更加义不容辞,不惜自残以达目的,豫让何以如此执着?

首先,“晋毕阳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悦,去而就智伯,智伯宠之。”豫让在遭受冷遇后,在智伯那里找到了人生的归属感,智伯很宠信他,给予了他应有的尊严,豫让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其次,从豫让与友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他行刺的意义:“是为先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矣。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且夫委质而事人,而求弑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吾所谓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豫让的意思是,为知己报仇必须是敢于去殉难的,这无意之中使自己的报知己之行为成为了垂于后世的典范。所以,为明君臣之义,警醒后世,豫让选择了最难以成功、最难以作为的方式去报答智伯的知己之恩。最后,豫让虽三计行刺均遭失败,但在面对赵襄子的质问时,他朗声应对:“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一语道破其行刺之缘由,说明豫让作为策士对自己的定位。换言之,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作为国士,需要得到国士的对等待遇,而智伯懂得,所以,豫让为了解自己的知己报仇也在情理之中了。豫让知道赵襄子不再释放自己,依然提出要求:“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最后,豫让拔剑三跃,胡天而报智伯,并伏剑而死,场面极为动人。赵国的有志之士们闻听此消息都为之痛哭不已。豫让最终以自己的死践履了自己的诺言——“士为知己者死”。

智伯是幸运的,也许他根本没有想到豫让会为他而三刺赵襄子,最终以死殉自己。但是智伯却无意识地告知后人当如何去面对知己:知己需要的并不是酒肉相伴,而是那份关于生命尊严的认同和欣赏。豫让的结局虽然不幸,但是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精神感召,同时也证明了“策士用于知己”的人生命题。

三、不畏强权的荆轲

在历史演绎的进程中,荆轲已不再单纯是个名字,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以弱小反抗强大、不畏强权的斗争精神。然而本文解读的并不仅仅是其刺秦留下的千古传奇和不朽精神,而是着眼于荆轲为何要去刺秦?在刺秦过程中,他表现出了怎样的生命跃动?笔者拟从最早文献《战国策》中剥离出最为真实的荆轲,展现赤子之心的荆轲。

“荆柯刺秦”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尤其经过后人渲染,荆轲的形象渐趋高大,几乎成为一种反抗的定格。而本文主要讨论荆轲如何作为一名策士而报燕太子丹,以一人之力而敌一国?虽庸人也知其不可为也,然荆轲一代策士又如何甘愿去龙潭虎穴,明知一去不返,又是那样决绝?原因就在于荆轲高扬的是一种报知己于天下的精神信念,展现了策士不畏生死只殉道义的风范。

荆轲欲报燕太子丹,但他却不是燕太子最先寻觅之人。在秦王横扫六国、吞并天下之际,作为燕国的继承人,太子丹谋虑以解救燕国于存亡之间。太子丹先请教于太傅,太傅推出田光先生,最后田光以侠义的一死推出荆轲。太子丹三请而荆轲出,欲委国之大事于荆轲。面对侠士田光的死、太子丹的恳请,荆轲决意出山,效力燕国。“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太子丹如此待荆轲,不是要简单地利用荆轲,而是为了救亡图存。荆轲之所以为太子用,一是基于侠士田光自刎而表大义;二是秦国暴政、兼并天下,非顺应人心之举;三是太子丹为国事忧惧,不惜屈尊而求贤士。

荆轲虽欲报燕太子丹,但作为一名战国策士,需谋定而后动。在秦国灭赵欲吞燕之际,荆轲面对前来请教的太子丹,一锤定音:“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既是说秦国无信,又表明自己已言报太子救燕国,必当践行,请太子放心。既已确定刺秦,便需筹划良策。荆轲当即出策,用樊於期将军首级和燕督亢之图以为刺秦之两件法宝,以此求得秦王接见,方可报太子。燕太子丹有不忍之心,何以成就非凡之事。策士之策在于环环相扣,一策出错,则步步难为。荆轲主动出击,一语言中:“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直言用首级换报仇之时机,荆轲是冷静的,更是勇敢的,并非是要结果樊将军之生命,更是以其死来赢得新生和尊严。真正的知己可无言地领会对方的意图,如同荆轲知晓田光之死意在使自己出山,而又没有明言一样,樊於期用自己的头颅来为荆轲壮行,也是知晓必如此方可玉成心愿。战国策士的行为非俊美之词所能明言,后世之人多指其追逐名利而忽视了不畏生死背后的人的尊严和品质。

临行决绝,荆轲是从容的,他知道此去难为,但也必须以此言义。“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的形象就此定格在易水边。易水冰寒,壮士不还。在战国时代即将结束之时,荆轲以一人之勇在最为威武的庙堂上演绎了一段最为精彩的故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策士不畏生死只为情义,荆轲临死前想的依旧是如何报答太子。这是策士的心声也是时代背景下策士有别于其他士子的区别所在。

策士重诺,坚守心志,一旦接受请求,便不畏坎坷,只为知己之心愿。历史无论如何前行,策士为知己不惧刀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世追忆,因为策士们凭借个人微薄之力为中国历史增添了一抹最为亮丽的人性色彩。

[1]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171.

K231

A

1673-1999(2012)16-0115-03

梅伟(1986-),男,河南驻马店人,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2)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2-05-29

猜你喜欢
智伯赵襄子刺秦
豫让的不为
士为知己者死
赵襄子学驾车
赵襄子学驾车
微表情里的大玄机
微表情里的大玄机
忠于原文是解读文本的前提
从三个动词看《战国策》用字的准确
刺客豫让:士为知己者死
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图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