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网瘾形成的过程机理

2012-10-23 11:54李礼李超民
关键词:猎奇心理思想

李礼,李超民

论大学生网瘾形成的过程机理

李礼,李超民

准确把握大学生网瘾形成的过程机理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首要任务。大学生网瘾形成发展的过程机理相当复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关于思想、心理与行为三者辩证互动的理论,从网瘾发展的思想轨迹、心理历程与行为机制三个方面具体探讨网瘾形成与发展过程机理。

大学生;网络成瘾;过程机理

网络早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同时许多大学生却痴迷于网络虚拟世界,由此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心理、思想与行为问题。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调查显示,80%中断学业的大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成瘾而导致的[1]。因此,积极探求网瘾防治的方法途径,首先应弄清楚大学生网瘾发展的过程机理。

一、大学生网瘾发展的思想轨迹

大学生网瘾发展的思想轨迹,总体上经历三个比较明显的阶段,即大学生网瘾萌芽时期、维持时期和完成时期。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由最初的“思想认知偏向”到“理想信念动摇”,再由“理想信念动摇”恶化为“思想情感迷失”。

(一)大学生网瘾的萌芽:思想认知偏向

大学生网瘾的萌芽时期,就是大学生第一次接触网络,并对网络特别偏好,上网时总是表现异常兴奋、心情格外舒畅的阶段。对网络认知偏向就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起始阶段。所谓思想认知,就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以及处理与此事物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方式与领悟能力。思想认知是思想感情、信念和意志形成的根据[2]。认知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当大学生思想认知偏向时,其网络行为通常会出现异常,也就是呈现网瘾萌芽时期的症状。

大学生网络思想认知偏向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网络影响的认知偏差。网络犹如“双刃剑”,积极作用明显,消极作用也不能轻视。大学生一般都能清晰地意识到网络给自己带来的种种益处,譬如网络提供了信息共享、人际沟通便捷通道,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速度。但是对于其消极影响,大学生的认识就不是如此深刻。大学生纯粹地认为网络只是信息化工具,并未认识到网络负影响对其社会化的消极作用,是大学生网瘾形成萌芽时期的典型表现。二是大学生对网络规范认知不清。网络规范是保障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学生对网络规范却缺乏清晰的认知,总是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等特征,采用“假身份”痴迷网络黑客行为,以攻击、盗窃他人电脑为荣,沉迷于整天浏览他人博客及他人主页,迷恋网络对抗游戏。大学生对于网络社会与网络行为“虚拟”特征的认识偏差,不仅淡化了大学生应肩负的网络行为责任,而且他们对网络行为失范所导致的社会危害,也往往缺乏充分的估计。因而许多大学生往往就毫无拘束地行使自己的自由上网的权利,其网络行为肆无忌惮、毫不顾忌,最终引发严重的网络成瘾。

(二)大学生网瘾的维持:思想情感迷茫

大学生对网络认知偏差会直接深刻地影响其思想情感,导致其思想情感迷茫,这也是网瘾形成最重要的维持阶段。大学生正处于生理旺盛,思想活跃、情感澎湃的巅峰时期,网络认知偏向容易使其思想情感失控,进而出现迷茫状态,网瘾维持阶段,大学生思想情感迷失的主要表现为:

一是情感过度信任。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抛开外貌、年龄、家境等诸多背景因素,实现没有屏障的“虚拟交往”。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情感格外美。在校园生活中,相对缺乏竞争力的大学生往往乐于选择网络作为暂时的“情感港湾”。 大学生对网络情感十分信任,通常会产生网络交际可靠性的认同感降低,对网络情感信任度降低,其是双方通过交往产生了情感共鸣时,都会生存一种愉悦感和“高峰体验”,这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刺激的幸福感,甚至产生如痴如醉,欣喜若狂,欢乐至极的感受。这种特殊的感觉会强化他们继续进行网络行为,使他们沉湎于此而不能自拔。

二是思想自由化严重。思想是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思想观念”。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对万事万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和新颖感。因为网络的信息资源,纷繁复杂,极其丰富,所以大学生对待网络这种新生事物更是如此热衷。正如江泽民所说:“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3]在网络信息自由流通,而网络社会监管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各种思想观念、文化伦理、道德意识,通常会导致道德判断和评价水平较低的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错误腐朽的思想倾向,甚至思想自由化。

大学生情感迷失、思想自由迷茫,是网瘾形成维持阶段的主要表现,也是网瘾发展的重要思想过程。思想情感迷茫与思想认知偏差时相比,大学生每次上网时间会逐步延长,对某个网络内容也会更加关注,因而痴迷程度也会加大,对网络依赖程度也会明显增强。由此,大学生向“网瘾深渊”又迈进了一大步。

(三)大学生网瘾的完成:理想信念动摇

大学生思想情感迷茫会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深刻反映,是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方向的集中体现[4]。“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5]当大学生理想信念动摇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达到巅峰,也标志着网瘾最终形成,由此大学生整个精神面貌颓废,无法摆脱网络的束缚,网瘾生活完全成为现实生活的核心内容。理想信念动摇标志着网瘾形成最终完成,其主要表现有:

一是理想目标迷茫。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当大学生的理想目标动摇时,通常会表现出对国家、民族的发展漠不关心;畏难情绪高涨,对自己的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于是大学生依赖网络度日,沉迷网络寻欢,终日不问学业,甚至乐于旷课、逃学。

二是意志品质弱化。意志品质是思想品质构成的核心要素,是调节人的品德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大学生意志品质弱化,经受不住网络的“诱惑”,容易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网瘾完成阶段的特点。少部分大学生意志毫无坚韧性可言,缺乏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和不屈不挠地向前进的品质,一遇到学习的困难就退缩,就转向泄压的网络。

三是道德信念缺乏。道德信念主要指人们发自内心地对某种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真诚信仰和执着追求。大学生如果缺乏道德信念或信念不坚定,往往容易动摇已有的理想目标,因而无法使正确的认知和理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即使在某个时期能转化为行动,也会因遇到困难和挫折就轻易放弃、退却。所以,当大学生道德信念缺乏时,其网络行为难以自控,道德呈现迷茫状态,自然而然就发展为网络成瘾。

二、大学生网瘾发展的心理历程

大学生由于其社会化程度较低,网络对其心理的影响极大,极易导致其适应心理的失衡。大学生网瘾发展的心理历程比较复杂,主要经历三个明显阶段,即网瘾形成初始阶段的“网络尝试心理”、网瘾发展阶段的“网络依赖心理”及网瘾成熟阶段的“网络痴迷心理”。

(一)初始阶段:网络尝试心理

弗洛姆指出:“一个人生理上和生物上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他们仍然不满意,仍然不安宁”,因为缺少了“一种能够使他变得主动的蓬勃生机”[6]。人的本质特征就决定人事不断追求和努力尝试新鲜感的动物。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并不成熟,行为方式也尚未定型,因而自律与自控能力也较弱,在好奇心和自由感的驱使下,容易滋生尝试心理。所以,他们一旦触网,就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容易被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网络行为所吸引,结果便对网络产生了更为严重的依赖心理。

(二)发展阶段:网络依赖心理

网络依赖心理是指依赖网络或网络行为来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这是网瘾发展阶段最典型的心理症状。由网络尝试心理发展为网络依赖心理,是网瘾心理形成重要过程。大学生在尝试心理的驱动下,深刻体会到网络的乐趣,但又很清楚自己不能够长时间上网,然而终究还是难以自控进而就演变为依赖心理。譬如,“虚拟情人”“虚拟朋友”“虚拟父母”等角色,吸引很多人在网络上寻找“精神家园”,以此缓解压抑的情绪,获得内心的平衡[7]。网络依赖心理就是介于正常使用网络状态和网络成瘾之间的中间心理状态。网络依赖心理激化大学生过度上网,自然成为强化大学生过度上网的潜在动力,进而形成一种网络行为习惯。

(三)成熟阶段:网络痴迷心理

当大学生形成了网络痴迷心理也就意味着其已经网络成瘾了。大学生网络痴迷心理就是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大学生自我内心矛盾冲突的结果;也是观念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的必然。大学生经常会把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及学校生活进行对比,最终错误地认为网络是最完美、最安宁、最舒适的世界;网络生活是最快乐、最自由;网络世界是自我世界,只有网络才能够满足自己的快感和精神需求。所以大学生就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无节制地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中,甚至不顾任何后果逃学、通宵上网,整日“泡”在网络中。

三、大学生网瘾发展的行为机制

大学生网瘾发展的行为机制是良性网络行为演变为恶性网络行为的异化过程。其网络行为经历“猎奇网络行为”到“失范网络行为”的中间过程,再从“失范网络行为”逐步发展为“恶性网络行为”。虽然这三个阶段并没明显的时间间隙,但各个进程中的网络行为特征却显然不同。深入探讨大学生网瘾发展的行为机制,有利于把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发展变化状态,也有利于明辨思想与心理对网络行为的作用机理,进而为网络行为的调控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良性网络行为渐变为猎奇网络行为

良性网络行为是指大学生正常上网,能够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不超时、不超量上网的状态,也可以概括为网络行为有益、有序、有节。有益。大学生的任何网络行为必须要有益,这是良性网络行为前提条件。大学生一开始接触网络几乎都是带着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素养,而进行上网学习,查学术资料、看天下新闻。然而对于网络不良信息,大学生对此不屑一顾。这就是典型的良性网络行为。有序。良性网络行为要求大学生将网络作为拓展自己智慧能力的途径渠道,做到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扬长避短、为我所用,而并非在虚拟的网络中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有节。即有节制、有度。良性网络行为要求大学生上网时,就应该好好把握,有适可而止的 “度”和“节”,能够控制上网的总时间,能够节制单次上网对某网络内容关注程度,不能只图痛快,只求过瘾。如果大学生不注意“度”,不注意节制网络行为,容易贻误学业,迷失在网络中。

大学生良性网络行为基本上具有以上三个特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对网络常用功能的了解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此时大学生已对一般的网络行为失去了激情,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大学生急于寻求更刺激的网络行为。猎奇心理是人们对于不熟悉的事物或观念等,所表现出的惊奇感、好奇感和亟待探寻其中奥秘的心理活动。喜新猎奇是当代大学生最鲜明的内心特征与个性特点。大学生憧憬着各种未知的经历和奇妙的感觉,所以对各种新事物的探寻和真相的了解表现地非常痴迷与热衷。

猎奇心理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健康的网络猎奇心理能够促使大学生探寻更多的世间真理,然而不健康的网络猎奇心理会弱化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加速良性网络行为渐变成为网络猎奇行为。他们对很少涉足的网络内容充满着无限好奇,譬如经常喜欢通过浏览他人博客主页、主人相片日志,去探究其隐私;会玩各种升级游戏,探索更高级别的游戏“仙境”,甚至玩网络奴驭游戏“网穿”或“性刺激”游戏,以此来满足猎奇心理需求。

(二)猎奇网络行为演变为失范网络行为

大学生如果不能够控制自己的猎奇网络行为,就很容易演变为更为严重的网络失范行为。“网络行为失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的行为失范,它同时也是人的网络行为中走向偏差的一种类型。它指的是网络行为主体违背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所应遵循的特定行为准则要求,在虚拟的电子网络空间里出现行为偏差,以及因为不适当地使用互联网络而导致行为偏差的情况[8]。

大学生网络行为由猎奇网络行为发展成为网络失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道德认识上存在的明显偏失。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网络信息行为失范。许多大学生热衷于、痴迷于浏览、传播网络信息。大学生整天沉迷于所谓的“面向大众”的“网络发表”或曰“网上出版”。其次,大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尤其是毒害信息更是难以放手,譬如浏览网上情色信息就是最明显的网络失范行为。

二是网络交往行为失范。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失范主要体现在使用QQ、MSN等聊天工具与他人联系,进行网恋网婚等网络行为。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大学生可以随意定位自己的形象,这是大学生迷恋网络交往的根本原因,然而却容易导致网络失范行为。在调查问卷中显示,有62%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交友并非真正的朋友,与现实中的好友有本质区别或者仅是为了随便聊聊解闷,可见以真诚待人甚少。

三是新型网络失范现象。如手机网络失范及人肉收索现象。随着3G网络的开通,手机上网的速度将大大提升,手机的功能几乎与个人电脑相当,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上网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手机网络失范行为也是常见的网络行为失范现象。其次,大学生容易迷恋人肉收索。人肉搜索是指通过网民参与网络互动,来收索并过滤提纯网络信息的过程。譬如,当某个人遇到困难就向网络发问,需求有价值的线索,而知道了解这方面信息的网民就主动对咨询者解答、分析,提供相应的信息,可以说是一种问答式搜索。

猎奇的网络行为转化为失范网络行为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行为的特征变化明显,存在明显的行为质变。大学生明知自己长时间的网络行为不合乎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可能会造成社会影响,但是仍然坚持错误的网络行为,实质上还是无法控制网络内容的诱惑和自己内心的欲望的结果。当大学生猎奇网络行为逐变为失范网络行为时,大学生离网瘾的距离越来越近。

(三)失范网络行为强化为恶性网络行为。

失范网络行为在各种强化作用下极其容易发展为恶性网络行为。恶性网络行为是指大学生毫不顾忌网络内容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超长时间上网,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网络行为强化对大学生失范网络行为逐步转变为恶性网络行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行为强化理论是美国行为学家斯金纳提出,他认为强化是通过强化物增强动物或人的某种行为(包括作为或不作为)的过程,或者指在一种刺激情境中动物或人的某种反应后果有使该反应出现的几率提高或降低的作用。而能起到强化作用的具体事物或与有关反应具有密切联系的刺激或结果则称为强化物[9]。如果人们的某种行为的频率增加了,我们称之为正强化;如果某种行为弱化了我们称之为弱强化。

失范网络行为演变为恶性网络行为,起主要作用的是正强化。网络行为强化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上网者对网络刺激需求的增加,从而致使网络失范行为的频率剧增。例如,在网络暴力游戏中,大学生扮演的角色杀人越多,得分就越高,升级就越快,得到各种形式的奖励(武器、战备等)也就越多,玩网络游戏的直接物质利益(金钱、贩卖账号)的形式得到充分体现。正是这种正性情绪体验,增强了大学生的个体自豪感与精神胜利感,在这种双重强化作用下,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便会更疯狂地进行网络游戏。

大学生进行恶性网络行为时,伴随着内心世界的激烈斗争。一方面,自责心理会给大学生施加潜在的压力,会促使大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另一方面,当面对网络的诱惑,强烈的心理需求又会激发大学生的行为冲动上网行为又难以抑制,而且网瘾行为又会达到一个高峰。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与行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思想、心理和行为三者之间,具有客观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且这种作用和联系是一个独特的循环过程[10]。总之,网络成瘾是大学生在网络中养成的行为陋习,它是网络行为的思想动机、心理需求和上网行为交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网瘾是一个复杂的“思想-心理-行为”逐渐异化恶化过程。图1揭示了大学生网瘾发展的轨迹及思想、心理、行为的动态变化。

图1 网瘾发展过程机理图

图1 显示,网瘾状态实质上是思想、心理及行为状态的综合体。大学生网瘾形成的不同阶段,其思想、心理及行为的状态各不相同。从横向来看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过程,思想、心理与行为,三者间相互作用,有着一定的对应性,并且三者共同发展。譬如,当大学生思想情感迷茫时,会对网络产生特别强烈的依赖心理,在这种心理下,极其容易导致网络失范行为。从纵向来看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过程,网瘾发展分三个层次,成瘾程度由弱到强,逐渐递进的过程,不断恶化的过程。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也有逆序式和跳跃式变化的现象出现[11]。对于大学生网瘾而言,也同样如此,有的大学生对网络痴迷程度极其强烈,高频率上网,其思想、心理及行为变化幅度大,极大地缩短了网瘾形成的进程。一般而言,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变化较慢,相对网络行为而言,两者的变化发展并不明显,但是不同网络行为的变化却有着明显的界限,因为行为是外显特征。所以大学生网瘾矫治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旦发现大学生有异常的网络行为,就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矫治方法,防范于未然。

[1]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最新调查显示80%退学的大学生因“网瘾”[N].上海青年报,2006-02-6.

[2]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4.

[3]江泽民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4.

[4]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42.

[5]袁敬伟,王鸣辉.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着力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9).

[6]夏远亮.大学生依赖性网络行为的心理学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0).

[7]匡广姿.网络时代与“网德”建设[J].湖湘论坛,2002(2).

[8]李一.网络行为失范的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07(3)

[9]阮云志,张丹香.应用行为强化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10]刘新庚,等.论大学生网瘾心理过程机理及心理行为矫治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1]陈万柏,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8.

G446

A

1673-1999(2012)16-0151-04

李礼(1982-),女,博士,湖南省委党校(湖南长沙410006)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李超民(1982-),男,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2012-05-21

猜你喜欢
猎奇心理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小狗猎奇
思想与“剑”
小狗猎奇
槐花鸡蛋
心理感受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