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琴,胡沫
毛泽东的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致的,但作为毛泽东来说,他的认识论跟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有所不同,毛泽东的认识论在于强调人的意识和意志的作用。
“从认识主体的角度看,认识活动可以分为第一主体的活动与第二主体的活动。近代认识论以第一主体的活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毛泽东的现代认识论则以第二主体的活动——接受活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1]毛泽东的认识论,为农村改革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现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认识论的典型实践在于把人的思想、政治、觉悟放到农村生产和经济发展第一的位置。用抓人的思想、觉悟和人的积极性来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并相信人定胜天。他强调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在坚持实践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强调认识的决定作用。
在计划经济的中国农村,农民的核心问题是土地。他就是通过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实现社会改造,从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他领导农民,结合中国国情,借鉴苏联农村集体农庄思想,发展中国农民集体所有制形式。“发展理念背后所蕴含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辨证精神。”[2]当时的国际合作制形式,作为农业的一种生产模式在中国农村形成和发展起来。新中国建立后,从1951-1952年自愿形成互助合作社到1953-1954年转向初级合作社和1955-1957年的高级合作社的完成,三个阶段我们迅速完成了农业全部由个人变为集体所有。“在经济发展实践的基础上落实以人为本的目的,”[3]我们在短时间内解决了中国土地的高度集中问题和中国广大贫民继续生存的问题。但因为农业改造速度过快过猛,加上农业合作制形式改变了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而削弱了农民的积极性,导致我国后期农村发展倾向于人民公社和平均主义思想。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也面临问题。中国薄弱的工业基础在敌对的国际环境下,不得不优先考虑发展。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发展城市重工业的同时,避免了向苏联那样,专注于发展重工业。我们将发展重工业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同样也关注和重视农村农业和城市轻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GDP一直保持在9%以上的增长率。持续迅速的增长背后以牺牲环境、高耗资源等为代价。”[4]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论是基于毛泽东的唯意志论为中心的话,那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认识论则是以邓小平的唯生产力论为社会主导。
“中国从1949年解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的宏图设计中,不少经济学家和国家领导人在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现状与问题上都做过不少努力,但一直以来强调经济数量上的增长。”[5]从1978年开始,中国农村经济回归到农业以家庭为单位。中国始终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于中国这种大国来说,农村经济是稳定的基础,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农村的首要目标。恢复农村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实现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于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农村市场化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从而也奠定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消费需要为重点。同时,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是硬道理”等著名论断,对提高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催化作用。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奋斗目标的关键之一是经济体制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的不只是市场经济体制,更主要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是依靠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积累所带动的经济增长。”[6]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一般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实现经济增长,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增长方式指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这样高消耗换来的高增长,必然的结果是高排放、高污染和低效率。长期的高消耗和低利用率,也使得我国的资源日益供应不足。
建国以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由1948年的 8.6%上升到1989-1993年的13.9%、1999年的 16.8%。1978年森林覆盖面积1.34亿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13.92%。根据2001年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2009年11月17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结果显示,我们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世界排名靠后。同时,林地被改变用途和征占的情况和林木采伐问题都非常严重,一方面可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超限额采伐问题十分突出。
这就是说,经济的粗放式增长模式,生产扩张与资源消耗、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和环境恶化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发展观正是对于以往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而忽视民生、漠视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讲究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这为我们党和国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更新发展理念、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升级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理论前提和实现基础。”[7]经济社会发展不只是改革的实践问题,更是认识论的深化问题。只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才能有助于我们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保证经济长期平稳向前发展。
[1]吴刚.论毛泽东认识论的研究对象[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4(5).
[2]李馨宇.中国发展奇迹背后的辨证精神[J].理论界,2010(5).
[3]蒋锦洪.经济发展中的人本诉求研究[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王蒙燕.科学发展观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J].中国外资,2008(7).
[5]崔化光.浅谈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现代经济信息,2010(10).
[6]骆希干.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其自主创新支持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7]孙飞.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经济与管理,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