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强,田发芳
(1.浙江农科院蚕桑所,浙江杭州310021;2.湖州市维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湖州313000)
因阿富汗友谊公司的邀请,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吕志强研究员与浙江湖州市维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田发芳总经理于2011年12月15日至21日对塔吉克斯坦蚕桑业进行了为期7 d的考察。考察团主要考察塔吉克斯坦蚕丝业生产现状,并与塔方能源工业部所属的相关组织机构官员及生产经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座谈和讨论,探讨了中塔双边合作的可行性及相关事宜。
考察访问期间,总经理卡蒂尔先生全程陪同考察。
访塔期间,塔吉克斯坦能源工业部蚕茧局萨飞特局长会见了代表团成员,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塔吉克斯坦蚕桑生产及与阿富汗友谊公司合作的有关情况,并拟在塔吉克斯坦进行蚕丝业的进一步开发提出了设想。双方进行了坦诚交流,萨飞特局长希望阿富汗公司和中方提供有关项目的支持,共同推进塔吉克斯坦的蚕桑产业的发展。
在卡蒂尔先生的陪同下,代表团访问了塔吉克斯坦第一蚕种场—普里安姆原种场和塔吉克斯坦最大的蚕种场—索格德州霍战得蚕种场,并在蚕种场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了蚕种生产的设施设备,对桑树种植基地进行现场考察。
在塔期间,代表团从首都杜尚别到塔吉克斯坦北部城市霍战得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沿途的土壤、气候条件及农作物的生产和分布情况。
塔吉克斯坦是一个山地之国,领土面积14.31万km2。山地占国土面积的93%,50%的领土在海拔3000 m以上,有“高山国”之称。东连中国,西接乌兹别克斯坦,南接阿富汗,北部通吉尔吉斯斯坦,与阿富汗有1400多km的边界线,与我国有880多km的边界线。位于北纬36°40'至41°05',东经67°31'至75°14'之间。大部分河流属咸海水系,水力资源可观,水利资源位居世界第八,在独联体国家中占第二位,仅次于俄罗斯。该国水源主要来自冰川,记录在册的冰川有1085条,冰川面积为8041 km2,约占中亚冰川总面积的60%。该国湖泊颇多,其总面积为1005 km2,约占领土面积的1%。
全境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南北温差较大。夏季干燥炎热,降水多集中在冬、春两季。除帕米尔高山地区外,首都及中、南部地区夏季气温较高,7月平均气温27~30℃,午间可达35~40℃,地表温度可达60~70℃,1月平均气温-1~3℃,最低气温-20℃。年降水量150~250 mm。自然灾害多,气候恶劣。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仅植物就有5000余种。该国土壤状况良好,土壤肥沃,有10万hm2土地急待开垦。
2010年全国总人口约750万。塔吉克族占70.5%,乌兹别克族占26.5%,俄罗斯族占0.32%。塔吉克语为国语,俄语为族际交流语言。首都杜尚别,现有人口约70多万人。2010年人均月收入约为50美元。塔国1991年9月9日宣布独立,现任总统拉赫莫诺夫。当前,政府继续加快推进私有化进程,扶植中小企业,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外经济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塔国总体政局稳定,社会安定。但经济恢复乏力,人民生活贫困,毒品走私猖獗。
塔国农业是经济的主导部门,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果园业、养蚕业和葡萄种植业较为重要。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70%,以种植棉花为主,尤以出产优质细纤维棉花闻名于世。全国40%的可耕地用于种植棉花,现籽棉产量约200 kg/667 m2。还生产少量水稻、玉米、小麦、大麦、土豆,种植柠檬、甜柿、红石榴、葡萄、杏、樱桃、开心果等水果及蔬菜;主要蔬菜品种有西红柿、黄瓜、洋葱、莲花白等。畜牧业以放牧为主,饲养羊、牛、马。
塔国农村集中了全国73%以上的人口和64.8%的劳动力资源。多年种植使用的农业细耕地总计85.1万hm2,其中在总计71.37万hm2可灌溉用地上创造了农业总产值的90%。近30年来,尽管可灌溉用地总面积增加,但是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均耕地,包括人均可灌溉用地逐渐减少。
桑蚕养殖是塔吉克斯坦传统的农业发展项目,其产量和产值在塔农业生产中仅次于棉花居第二位。塔特有的大陆性气候为桑蚕的养殖带来了天然的方便条件,但由于塔经济困难和管理方式落后,塔桑蚕的养殖和蚕茧销售依然困难重重。全国共有桑园面积2000 hm2左右,路边桑200万株,品种以哈萨克桑为主,有3个品种,高干养成,株距1 m,行距4~5 m,大多间作棉花,属桑与其它农作物间作模式。2011年全年饲养蚕种86000张,品种大都从我国进口为主,主要871×872、秋丰×白玉、两广1号、春蕾×镇珠等,还有一些如越南、韩国的蚕品种。
全国现有二家蚕种场,分别为霍战得蚕种场和普里安姆原种场。霍战得蚕种场为苏联时期建造,年最多制种量曾达8万张,现只生产6000张,近几年与韩国企业合作生产蚕种,产质量逐年下降,生产方式为原蚕区经营;普里安姆原种场位于首都杜尚别郊区,年最多制种量曾达6万张,现只生产8000张。
近几年,随着塔工农业生产的逐步恢复和发展,塔为保护本国原材料资源,对蚕茧原料出口予以明确限制。根据塔令,塔政府制订养蚕业和丝绸工业发展规划,规定所有家蚕蚕茧加工企业都必须按时完成规划附件的规定,按统一的工艺流程进行家蚕蚕茧的深加工,直到生产出丝织制成品。从目前来看,塔现有3家公司作为实施上述规划的基础力量。就生产能力而言几家企业的总体产量对于完成深加工是绰绰有余。但上述企业如不能按时履约或不能按每kg蚕茧的可接受价格履约,其在塔工作处境是十分困难的。事实证明,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和人为因素,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确受到一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业务拓展也因此受到限制。
2000年前塔桑蚕养殖总产量一直徘徊在1000 t/年以下,2000年后该行业的发展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去年蚕农平均张产为22.5 kg鲜茧,烘折2.7。出于运输上的考虑,凡销往国外的塔蚕茧一般要经烘干压缩,然后打包,因此造成的再抽丝使得塔出口产品的质量低于我国的茧丝质量。
由于蚕农无力购买蚕种,蚕茧收购企业要预先为蚕农进行先期投入,包括蚕种及饲养费用,并同蚕农签订协议,到蚕茧收购季节时要与当地蚕农代表洽谈价格,按蚕茧的等级付款交货,蚕农出售每kg干茧为5美元,折合每kg鲜茧约11.7元人民币。
以往塔蚕茧大部分由中国商人进购,此外,越南、日本、伊朗、阿富汗及韩国也有采购。但随着塔政府相关的蚕茧资源限制政策的相继出台,塔希望逐步从蚕茧出口国转变为丝绸出口国,当然要实现这一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中国客户仍是塔蚕茧废料、边脚料的最大进口商;而越南、阿富汗等是塔合资企业的主要丝绸客户。
塔国水利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好,有利于发展养蚕业。全国大部分贫穷人口集中在农村,要减少贫困,发展蚕桑产业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虽然塔为扩大蚕茧类初级产品在国内总产值的贡献率方面做出了一些政策调整,但要真正振兴该产业还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借助外资力量提高本国企业的生产能力,使塔企业成为蚕茧加工的主角。由于技术设备和管理十分落后,使得塔经营蚕茧企业没有自主权和发言权。这一问题已在塔几年来蚕茧深加工过程中暴露出来。
②缺乏资金,设备陈旧。农用物资技术供应没有保障,绝大部分农用设施陈旧老化,化肥和农药严重缺乏。
③引进优良品种及先进实用技术。塔吉克桑、蚕品种老化,产质量低,急需引进适合于本地的品种,同时在桑树栽培和养蚕技术上加强培训,如桑园结构的优化,树形的养成,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和养蚕技术水平的提高等方面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