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宁
(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科技英语词汇中人体和动物隐喻的人际功能*
王 宁
(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科技英语词汇中存在大量的隐喻。词汇隐喻不但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还有不可忽视的人际功能。一方面,科技英语词汇隐喻能将抽象的科学信息和科学活动具体化,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科技英语词汇隐喻能缩短作者和读者的心理距离,是科学家劝说公众的工具。其中,人体隐喻和动物隐喻的人际功能表现得尤为明显。对科技英语词汇隐喻的正确认识和准确运用,对科技英语语篇的写作和阅读有重要意义。
人体隐喻;动物隐喻;人际功能
隐喻,在人们的概念中首先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格,普遍运用于文学、美学领域。隐喻的使用能使作品更生动形象,以唤起人们的情感,给人以艺术享受。科技语体借助抽象思维的逻辑性和概念性传达大量客观的信息和知识,要求其表达形式简练、准确和浓缩。[1]科技英语词汇是科学理论和技术的载体,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读者传达信息,论证原理,总结规律。隐喻和科技语篇看似关联不大,然而,隐喻大量出现在科技词汇中。本文将通过对科技英语词汇中人体和动物隐喻的人际功能的分析,论证科技英语语篇中隐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隐喻 (metaphor)一词起源于希腊语。meta-意为“超越”,-phor意为“传送”,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对象的诸方面被传送或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以便第二个对象似乎可以被说成第一个。[2]传统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其主要目的是修饰话语。然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其本质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3]28隐喻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束定芳指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会话中充满了隐喻,即使在严密的科学语言中隐喻也随处可见”。[3]28Halliday也认为:“每一门语言的历史大多是一个非隐喻化的历史,即最初隐喻性的表达形式逐步失去其隐喻特征的历史”。[4]即最初的隐喻表达逐步演变为常用词汇。
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法一书中,将语言的3大元功能定义为: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其中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使用语言与他人互动,来建立并维持关系,并影响他人的行为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显示自己的地位、态度或动机。在功能语法框架中,人际功能所关心的是语境中发话人与受话人的互动关系和发话人对他所说的话、所写的东西持的态度。[5]9人际功能主要体现在“给予”和“需求”两个方面。给予主要指告知具体信息,需求指询问信息或要求听话人做出劳务。人际功能是一个涵盖非常广阔的范畴,包含了不同侧面,如施为功能、感情功能、表达功能和交感功能。其中的感情功能是语言最有用的功能之一,因为它在改变听者赞成或反对某人、某物的态度上作用非常关键。[5]10
科技英语词汇,尤其是一些专业词汇,虽为此领域学者的专长,却并不是一般读者的常用词汇。如何把复杂、抽象、冗长的专业知识用生动、形象、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便于读者的理解和内化,隐喻功不可没。
(一)人体隐喻对科学形象的模拟功能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外在的一些器官特别熟悉,如眼、耳、口、鼻等。苏格拉底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又自答:“认识你自己!”抽象的科学概念可以通过形象的人体隐喻具体化。人体隐喻的这种模拟功能使得读者不自觉地将其自身包含在科技英语词汇的指称范围之内,便于科学家获得读者的拥护与支持。
例如,科技英语中有interface(界面);nose height(刀尖高度);three neck flask(三颈烧瓶);three-leg core(三角铁心);universal tone arm(可调音臂)等。[6]
这些科技英语词汇都运用了人体隐喻,并且都借用了表象的人体器官,如脸、鼻、嘴、颈、腿、臂。借助事物的熟知性在接受者的脑海中勾勒了一幅形象生动的画面,最大限度的传递了准确信息。鲜活的科技语言,借助于隐喻使人们的思维会不自觉地将其认知中的两个概念域相提并论,并且以具体的、清晰的概念去认知和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的概念,使后者似乎具有具体事物的特征。[7]例如,interface(界面)一词,指同做两体边界的表面;两个不同系统或程序互通的设备或程序 (计算机、电子学用语)。但其中的face一词,却起到了“化复杂为简单,化晦涩为清晰”的功能。脸在人际交往中起着表情达意的功能。人们的情绪、心理及态度都能通过脸部表情传递。这样,interface就直白的表达出了“两个不同对象的交接部分”的意思。人体隐喻将人们熟知的自身部位系统地、对应地投射到另一个抽象的、不熟悉的概念域,节省了接受者在理解和接受新信息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使科学语篇在词汇上显得形象易懂,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
(二)人体隐喻对科学活动的再现功能
人体隐喻除了定义阐释功能外,还具有理论建构功能。人体隐喻不仅能形象通俗的定义科学词汇,还能生动有效地描述科学活动。原物所指的过程与人们自身的经历结合在一起,使接受者将生理过程中的情感代入到科学活动中,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活动链,达到接受者对信息理解的最大限度。
如virus(病毒)一词,原为医学术语,指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具有传染性。而在计算机专业中指的是计算机病毒,指一种恶意计算机代码,可以破坏系统程序,占用空间,盗取账号密码。医学领域和计算机领域在描述病毒的感染治愈过程中都使用了同样的过程描述词汇:感染病毒(inject virus),传播病毒(spread virus),携带病毒 (carry virus),发现病毒 (detect virus),防御病毒 (defend virus),杀死病毒 (kill virus)。[8]这样,在人们看来,计算机病毒的传染处理过程和人们自身得病治病的过程是一样的。生病是人人都不愿意的事。病毒隐喻首先就引起了人们感情上的共鸣,在人们的脑海中对计算机病毒有了负面的认知,对它的消灭也就顺理成章了。
古语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除了人体隐喻,科技英语词汇中还大量借用了动物隐喻来指代科学概念。这样,使科技语篇更易被接受。
(一)动物隐喻的“亲和”人际功能
早在远古时代,人与某些动物就互相依靠,共同求生。如狗,一直是人类狩猎的好伙伴,被誉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动物隐喻使本来生僻晦涩的科学概念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增加了科学的亲和力,意思同样清楚无误。动物隐喻在传递科技信息时充分利用了其含蓄性、间接性和关联性来谈论很难明言的人或物,赋予了科技语篇一定的美学价值,避免了绝对性的论断,使科学家的语气增添亲切之感,取得了较好的交际效果。[9]
如egg一词,本意是指某些陆上动物产下的卵,胚胎外包防水的壳。而在生物领域中,egg指女性的卵子。这个隐喻是借用了女性卵子和动物的卵在外形和生理功能的相似性。当然,卵子本来有专门的术语,叫ovum。这个词一般的英语学习者不熟悉,在一篇介绍人类胚胎的英语科技语篇中,这样的词汇往往会让读者对语篇产生畏惧心理。用egg代替ovum,就实现了缩短科学家和读者之间心理距离,劝说读者相信并接受其观点的人际功能。科学家通俗平等地和读者沟通,与读者建立了接近、亲密的人际关系。
(二)动物隐喻的委婉“劝说”人际功能
L evinger&Snoek的相互依赖理论将人际交往分为零接触到强烈互赖(即亲密关系)六个阶段,并指出交流双方在刚建立人际关系之时,会一直处于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双方的心理距离也相对较远,但随着双方亲密程度的增加,信赖度会随之增强,此时双方的距离也会逐渐缩短。[10]科学观点并不能通过强硬的手段加于读者,这样会引起读者心理上的反感,交流的目的无法达到。所以,很多科技词汇就带有“委婉”的人际功能,用委婉简洁的表达来代替粗俗直接的表达,利于读者接受科学家的观点并达成共识。
如很多计算机病毒是用动物名来命名的。大家比较熟悉的有w orm蠕虫病毒和Trojan木马病毒。最初的蠕虫病毒定义是因为在DOS环境下,病毒发作时会在屏幕上出现一条类似虫子的东西,胡乱吞吃屏幕上的字母并将其改形。而木马病毒来源于古希腊传说中木马计的故事,它通过将自身伪装吸引用户下载执行,向施种木马者打开被种者电脑的门户,这借用了神话故事中利用木马消无声息,制敌获胜的典故。原本负面直接的科学观点,因为使用了动物隐喻,变得不那么刺耳。本质没有改变,消极影响却大大减少,更有利于得到读者的认可。在人类文明中,人们总是寻求一些不伤及感情的词汇来表达不宜直接说出的负面观点,使用优雅、含蓄的语言也符合了人们的审美观,有利于构建科学家和读者之间和谐的人际氛围。
通过对科技英语词汇中人体和动物隐喻的分析,认识到隐喻的精炼、新奇、间接和婉转等特征具有特殊的人际功能,可以表示礼貌,反映甚至加强交际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营造团体认同感和归属感。[11]在实际应用中,隐喻对科技英语语篇的阅读和写作有重大价值。一方面,对科技英语词汇中隐喻的正确解读有助于对科技抽象概念和活动的理解,阅读者应培养隐喻思维习惯,累积隐喻表达,揭示隐喻的心理表征形式及其理解过程加工特点;另一方面,对科技英语词汇中隐喻的合理运用可有效提高科技英语语篇的写作质量,写作者应挖掘生活中的隐喻,善用隐喻。科技英语词汇中的隐喻,既保证了科学家在传递科学观点时的权威性和科学信息的可信度,又建构了科学家和读者间的和谐关系。
[1]汤 洁.系统功能语法体系下的英汉名词化隐喻比较[J].常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3):87.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4.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Halliday.A 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 ard A rnold,2000:322.
[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 (第三版中文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所明湘,黄 燕,吉丽霞.通用英语与科技英语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2):291.
[7]王奕君.科技英语词汇的隐喻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105.
[8]王亚蕾.科技英语词汇隐喻:特点与功能[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5):40.
[9]黄 愉.目的论视角下的隐喻翻译探索[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03-105.
[10]季红琴.隐喻的人际功能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5(2):137.
[11]李 莹.人称代词的人际功能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0):69.
The In terPersonal Function s of Body M etaphor sand An imal M etaphor s in Sc ien tif ic English L ex is
WANGN 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
There are abundant metaphors in scientific English lexis.L exical metaphors not only have significant cognitive function,but also aremeans of conveying interpersonal meanings.On the one hand,metaphors in scientific English lexis can make the abstract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nd activities more specific,which is vital to the spread of scientific know ledge;on the other hand,m etaphors in scientific English lexis can shorten th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between writers and readers,which serves as a tool to persuade people to accep t the scientific ideas.Among them,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sof body metaphors and animal metaphors are more apparent.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accurate use of metaphors in scientific English lexi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of scientific English texts.
body metaphor;animalmetaphor;interpersonal function
朱世龙)
H313.2
A
2095-042X(2012)02-0090-03
2011-12-18
王 宁 (1982—),女,江苏常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