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晶
一、乳腺癌病患手术前心理护理措施:调查分析得出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主要原因在于“对癌症的恐惧、对手术与效果不了解、对医生技术不信任”等方面[1]。作为恶性肿瘤的乳腺癌是癌症的一种,乳腺癌患者确认自己的病情往往是意外发现,导致病患都是在缺乏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入院的,病患大多因缺乏相关医学知识直接将乳腺癌(癌症)等同于不治之症,从而产生恐惧心理甚至悲观绝望。乳腺癌病患的年龄跨度十分大,手术的主要方式是进行全乳房与腋窝淋巴结切除的大创面手术,这就让年轻病患尤其是还未生育孩子的病患非常担忧手术后自身外观形象,手术后给自身家庭(丈夫)与社交生活都带来诸多不便,这让很多病患手术前出现抗拒治疗的情况。病患对自身病情与预后的认识程度较低,手术后需要继续接受化疗的病患常因“恶心呕吐、脱发”等化疗反应情绪低落。
对于上述乳腺癌病患手术前心理问题要求医护人员在病患入院时就进行细致的交流,帮助病患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医院环境。医护人员在病患入院时应收集病患全方面的资料,包括“文化背景、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等,在护理过程中依据病患的资料为其提供系统的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以降低病患的不适感。医护人员通过平和镇定的神情与温婉职业的劝慰(适宜的职业言行)能最大程度安抚病患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经常与病患沟通,运用适宜的职业与耐心为病患进行心理疏导,应采用尊重与鼓励的态度引导病患配合治疗,在为病患介绍“治疗方案、手术方法与安全性、主刀医生精湛技术、齐全的手术设备”时也应告诉病患当前乳腺癌国内外治疗的发展情况,并通过介绍治疗效果良好的例子改善病患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病患配合治疗的程度,确保病患在最佳身心状态下完成治疗[2]。此外,病患家属的思想工作也不能马虎,尤其是做好病患丈夫的思想工作,为病患家属讲解乳腺癌的相关知识与整体治疗过程,告知家庭成员给予病患相应情感支持的重要性,让病患家属多体贴病患以避免病患面对家属时的心理负担。
二、乳腺癌病患手术后心理护理措施:病患在手术后医护人员应及时将其手术部位出现血迹擦拭干净,消除刺激病患与其家属的因素。细致告知病患和其家属手术的具体情况,让其了解手术后病患在一定期间(麻醉恢复期间)所出现的相关不适与应注意的事项以避免病患与其家属产生不必要的紧张与顾虑,除用鼓励的方式帮助病患克服在恢复过程中所遇到的疼痛外医护人员还应倾听病患的主诉,并通过交谈病患感兴趣的话题或播放音乐等来分散病患的注意力,对于疼痛感严重的病患应采用三级阶梯止痛法为病患止痛。医护人员应细致为需要在手术后进行放疗与化疗的病患讲解具体的化疗(放疗)方案,在讲解实施必要性的同时也应讲解到在这个治疗过程中病患可能出现的“脱发、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不良反应,提前为病患进行心理建设。
手术后病患的胸部形状不可避免的被改变(切除),虽然病患自身对于这个情况了解但是依然不能在短期内适应并接受。医护人员应尊重病患并注意保护病患的隐私,在病患的探访者面前也尽量不提级相关话题。此外这一阶段病患因自卑容易出现烦躁易怒的不良情绪,这需要医护人员用真诚的态度对其进行关心与心理疏导,告知病患当伤口愈合后可以通过佩带义乳或重建乳房术(术后3月内无禁忌症)来恢复其身体曲线美[3]。对于化疗(放疗)的病患可以让病患依据自身脸型佩带假法。医护人员在病患手术3天后就安排其进行术后功能锻炼,包括"伸指、握拳、屈腕、侧手梳头"等活动来锻炼病患上肢功能,依据病患的具体情况渐进安排锻炼内容直至病患具备生活自理能力[4]。对于出院的病患应采用定期电话回访的方式来帮助指导其进行合理训练,告知病患应防止过度劳累给自身病情造成负担,当病患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回院进行检查复诊。
三、结束语:依据国家卫生部信息中心2011年6月底发布的统计数据分析,在我国发达城市乳腺癌这一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甚至安全的恶性肿瘤以每年3%的递增速度快速增长,死亡率已高达38%。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与术后化疗(放疗),这带给女性除手术恐惧外心理极大的"毁容"[5]。通过医护人员规范的技术操作与对病患心理护理能最大程度改善病患不良心理状态,帮助病患认识进行手术的重要性并病患配合治疗的程度,让病患在身心最佳状态完成手术治疗。
1 王六峰.乳腺癌病人的人文关怀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95-196.
2 王景枝,王玉玲.乳腺癌辅助化疗心理分析与心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48-49.
3 龚淑梅.乳腺癌患者及家属心理需求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9):2259-2260.
4 高艳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21):4485.
5 李新,刘爱民,姬静.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