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冲突的产生与化解
——读《2011年世界发展报告》

2012-08-15 00:49杨竹青
关键词:暴力冲突发展

杨竹青

社会冲突的产生与化解
——读《2011年世界发展报告》

杨竹青

冲突的本质是一个发展问题,信心、安全、公正、就业是解决冲突的必要手段。世界银行发布的《2011年世界发展报告:冲突、安全与发展》,系统分析了当前世界暴力冲突的特点、本质、根源,指出了冲突解决的路径选择。我国处于改革攻坚期,社会矛盾不少,《报告》中的诸多观点可为我们化解社会矛盾提供有益的借鉴。

冲突;发展;信任;公平;制度

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难度日益加大,利益分配的不协调和社会发展滞后使得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暗含了巨大的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风险是摆在政府与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暴力冲突是社会矛盾的极端表现形式,对暴力冲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厘清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脉络、探寻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2011年世界发展报告:冲突、安全与发展》深入分析了当前世界暴力冲突的特点、本质、根源,探讨解决冲突的路径选择和机制构建,为我们化解社会矛盾、避免暴力冲突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当前世界暴力冲突的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从全球范围来看,虽然国家间战争、殖民地斗争、意识形态冲突、内战较之上个世纪在数量上大幅减少,但社会冲突和暴力依然广泛存在,它们仍然是威胁人类发展的首要挑战。除了传统战争外,又出现了有组织犯罪和非法贸易、由全球经济震荡引起的社会动荡、恐怖主义等新的威胁,它们广泛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威胁着人类发展,是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大毒瘤。世界银行发布的《2011年世界发展报告》系统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的暴力冲突,归纳了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冲突具有重复发生的特性。冲突一般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持续的和重复的,经历过暴力冲突的国家常常会面临一波又一波的动荡以及政治和刑事暴力。虽然政府在化解冲突、打击暴力方面采取了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冲突始终重复发生。

第二,冲突的破坏力极强。冲突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稳定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冲突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冲突和暴力的反复循环对人力、社会和经济成本的耗费影响可长达数代。一些国家在经济增长和人力发展指标上都面临停滞。而且,有组织的刑事暴力的高发会抑制经济发展。冲突同样会导致政治不稳定和暴力犯罪的增加,使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贫困往往是冲突导致的必然结果,尽管世界减贫工作已经取得快速进展,但是受暴力影响的国家与其他国家在贫困方面的差距仍在扩大。据《报告》统计,受重大冲突影响的国家(战死或因杀人犯罪造成的过度死亡与一次重大战争造成的死亡相当),每3年在减贫方面就落后2.7个百分点。受冲突和极端刑事暴力影响的国家在发展方面远远落后:陷入持久暴力的国家其贫困率平均而言要比其他国家高20%以上。

第三,不同形式的冲突之间彼此有着联系。冲突导致的思维、破坏和发展的延迟对受冲突影响的国家不利,而且它们的影响还会波及地区和全球。由于反复出现又彼此联系,这些冲突会产生地区性和全球性的影响。与此同时,暴力会发生地域传染。暴力对世界上某一个地方的影响会通过难民流、犯罪网络、毒品走私、流行性疾病以及大宗商品(比如石油)价格的波动扩散到更稳定的地区。而且脆弱国家的问题的影响很容易扩散:越过边界的暴力会把邻国也拖入泥潭,因为麻醉品、海盗行为和性别暴力是冲突滋生的土壤,而冲突会带来难民问题并对基础设施造成破坏。问题丛生的地方会成为影响深远的极端暴力分子网络和有组织犯罪的温床。暴力冲突不仅让一国穷困不堪,而且也令全球市场付出代价。

第四,冲突带有严重的暴力化倾向。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可以升级为对改变的迫切要求,而那些政治、社会或经济变革落后于人们期待的地方就会出现暴力冲突的风险。从世界范围看,冲突的暴力化倾向尤为明显,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国家,从示威游行到恐怖袭击,冲突中的暴力现象逐渐升级,严重威胁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冲突产生的原因

冲突的本质是一个发展问题,没有良好的发展就意味着冲突的产生。综观全球,暴力往往产生在发展滞后的国家。发展既包括经济成就,也包括社会稳定和政治民主。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不能提供安全和司法公正的地方,在市场不能提供就业机会,社区失去了抑制冲突的社会凝聚力的地方,暴力就会发生。对暴力猖獗和公民被排斥在社会公正和经济进步之外的地区置之不理,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担这样做的后果:政府有效性低下、法治薄弱、对腐败控制不力的国家发生内战的风险要高出30%-45%,发生极端刑事暴力的风险也要高得多。当安全、公正和就业方面的压力遇到薄弱的机构,往往更易导致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丛生,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总的来看,当前冲突的产生主要基于六个方面原因:

一是失业。世行报告对公民观念的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的失业问题一直被引述为促使他们加入反政府运动和城市犯罪团伙的一个动机。失业不仅导致贫困,而且也使得一些人在理想、信念或心理状态方面发生了改变。《报告》显示,在一些国家,失业者在加入反政府运动和城市犯罪团伙后反而感觉到更加安全和强大,从而导致失业成为产生冲突的一个重要诱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就业的原动力不仅与收入有关,还与尊敬和地位有关,这既涉及到社会凝聚力,又涉及到经济机会。

二是政府腐败。在地方政治中,一些在职官员疯狂地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官员们利用手中的人事权来收买人心、操纵政府、控制政局,为腐败提供了温床。腐败通常都有国际关联,通过非法贸易、洗钱以及从出售国家资源或国际合同和特许权的交易中收取佣金而环环相扣,腐败对暴力的风险具有双倍的恶性影响,因为它可以激起不满,损害国家制度和社会规范的有效性。

三是政治不平等。政治上的不包容和不平等,会对地区、宗教,或者种族群体产生不良影响,它与较高的内战风险是有关联的,而富有和贫困家庭间的不平等则与较高的暴力犯罪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侵犯人权也会导致未来发生冲突的风险增大。

四是社会问题。人口流动和城市结构变化后出现了日益恶化的社会问题,快速的城市化给国家尤其是脆弱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需求。在所有支出中,住房成了困扰穷人维持生存或者说完整的正常生活标准的重要难题。城市基础设施极不健全,城市人口消耗大量的物质能源所产生的大量污水、垃圾不能得到迅速而有效地处理,龌龊的生活条件导致了伤寒、痢疾、霍乱等流行性疾病的猖獗。拉美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事实说明,迅速的城市化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失业、结构性的不平等以及枪支和非法毒品在市场上的更容易得到打破了社会的凝聚力,加大了社会遭受犯罪网络和团伙危害的可能性。

五是社会不稳定。政府在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的能力欠缺增加了冲突发生的可能性,曾经发生过暴力的国家因为暴力的循环性和重复性会造成后续的影响。大部分受暴力影响的地区欠缺和平调解能力和解冲突的协作能力,国家政权在国家的许多地区缺失,暴力武装团伙控制着地方的权力和资源争夺。

六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可以增加暴力的风险,重大的外部安全压力,如他国的入侵占领、跨国恐怖主义、国际犯罪网络等等,可以使现存制度的能力无法应付。收入的波动也可以增加暴力的风险。有时甚至气候的变化都会影响冲突的产生、发展。

综上,无论是失业、腐败、政治不平等、社会不稳定,还是其他的外部因素,这些都是导致冲突的直接因素,其根源在于制度构建的不完善和政府治理能力的低下。从冲突发生发展的规律看,欠缺制度合法性和治理最薄弱的国家和地方,最容易受重复暴力和不稳定的影响,而且应对内部和外部压力的能力最低。薄弱的制度、孱弱的治理破坏了人类生存发展所应遵循的良性秩序,冲突也就必然会在它们所构建的体系漏洞中往复循环、发展。

三、解决冲突的路径选择

冲突是一个发展问题,发展的滞后性容易引发冲突;同样,经常性的冲突与暴力事件又必然会威胁到发展。这就使得冲突与发展进入到了同一个循环环节当中,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闭合的“死结”。那么,这一“死结”的结点在哪里呢?《报告》给出了三个针对性意见。

首先,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民众信心。建立信心对于减少冲突风险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启动较为广泛的制度转型之前,需要通过集体行动恢复信心。建立信心要传达积极的意图——通过可信的初步成果和令人信服地锁定变革承诺的措施。恢复人们对国家领导人应对危机能力的信心需要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通过将暗示与过去决裂的行动与表明未来会坚持这些行动的姿态结合起来,这种努力可以付诸实践,从而使人们相信这些行动是不会逆转的。《报告》包括从各国经验中得到的一个关键启示就是,一般来说两三项实实在在的初步成果就足以开始恢复信心。

其次,要为公民提供安全、司法公正和就业。信心的建立本身并不是终点,除非能防止暴力再次发生的根本问题得到了解决,否则进步是不可能持续的。公众信心建立起来后,应当以为公民提供安全、公正和就业为目的的制度转型的工作重点。当面临冲突与暴力的风险时,公民安全、司法公正和就业是捍卫人类安全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如果没有基本的公民安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就不能取得持久的进步。制度构建是巩固改革的必要手段。为打破不安全循环并降低其重复发生的风险,国家改革者及其国际伙伴需要建立合法的制度,为公民提供持续的安全、公正和就业,让不同的群体在社会中都能拥有一份权益,否则,这些群体可能因从事武装暴力活动而不是通过合法活动赢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同时对违法活动进行得力的、公平的惩治。要终止暴力的循环往复,政治改革对防止暴力至关重要,这需要培育具有更强的执政能力与合法性的机构,改善治理。专注于公民安全、公正与就业,意味着大多数其他改革需要在此后依次展开,包括政治改革、权力下放、私有以及转变对边缘群体的态度。系统地开展这些改革需要成体系的制度和社会观念的转变。

最后,争取必要的外部援助。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政府而言,改革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来完成,即使可以也需要经历长时期的努力和痛苦的摸索过程。因而,争取必要的国际援助有助于降低改革成本。国际援助需要加以整合和协调,脆弱局势下往往存在许多外部压力,而应对这些压力的制度往往十分薄弱。如果这些压力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或者持续增加,则可能使得防止暴力与恢复和平的努力偏离正轨。特别是在不稳定的发展环境中,解决外部压力应当成为防止暴力与恢复和平的国家战略以及国际援助工作的核心内容。

四、启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唯经济马首是瞻的畸形发展模式导致了整个社会系统处于不协调的状态之中:政治改革裹足不前、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改革过程中积聚的各类社会矛盾逐渐凸显,暗含了巨大的社会风险;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持续扩大,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出0.4这一国际警戒线并在继续升高,中国已经进入了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凸显期”。大量问题尚未解决,这些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全方位的发展,又在更多地滋生并复杂化,这说明中国要解决社会矛盾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1]。因此,如何适应经济社会的变迁,成为中国面临的新挑战。世行的《报告》为我们在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第一,重建社会信任体系,着力打造政府公信力。社会发展是集体行动的结果,奥斯特罗姆认为,集体行动 “几乎都是通过加强行动者之间的信任才做到的”[2]。信任如社会之灵魂,在一个缺乏信任的社会,人们之间的协作将无从展开[3]。当前社会信任的缺失尤其是政府公信力的急剧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感受不到基本的“人际信任”,而且对“制度信任”也缺乏信心。政府是重建社会信任体系的关键因素。政府首先要在改革推动过程中树立起大无畏的信心,向社会展现政府改革的信念与毅力,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坚定不移地推动系统改革。二是通过实际行动坚决遏制破坏社会信任的行为,维护社会的信任体系,尤其是对政府腐败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强力清除体制内的“毒瘤”。

第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捍卫社会公平。改革的本质是利益的获取及再分配,协调各方利益,妥善处理政府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改革的重中之重。政府应当在完善利益分配、捍卫社会公平中大有作为。首先要让老百姓有利可图。贫苦和失业是冲突与暴力的温床,高失业率、社会不公平,加上政府执政能力软弱、腐败以及究责机制和人权领域的问题,可带来冲突与暴力风险。就业是老百姓获取利益的最佳途径。其次要协调各方关系,合理分配利益,保障社会公平。应结束对边缘群体的政治或经济排斥,重新强化政府财政对基础性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调整政府公共投入的优先排序,以确保整个社会人群在温饱、教育、医疗等基本生存条件方面的差距不至进一步拉大。最后,国家更应在基础设施投入、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兴办、税费负担、社会保障等基本福利的提供、环保及金融等各类服务的发展等众多方面,给予广大农村居民以国民待遇。在具体的政策领域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既保证一定的收入差别以激励个人奋斗,又不失公平和人道,保证社会正义。

第三,构建合理制度规范,贯彻依法治国战略。制度与法治是改革的“锁定”机制,能够确保改革成功不会出现逆转。国家应围绕公民安全、司法公正和就业的制度这三大目标进行制度转型,启动政治体制、权力下放、私有化及转变对边缘群体态度等一系列改革。加强法治体系的建立,该体系可规定以下基本内容,如保障未成年人的免费义务教育等,规定建立各级监察机构,对读职与腐败的惩戒,等等。总之,处理社会矛盾的相关的标准、程序、权利、义务之类都得到明确的规定,从而进入严格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五、结语

需要指出的是,世行报告中推荐的做法和思路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每项建议背后都有成败的经验教训支撑着。中国的国情固然与其他地方有着不小的差别,但在涉及安全、经济、社会和政治上的各类矛盾的问题上,我们是相通的,中国决非例外。因此,在埋头自己事业的同时,参照一下国际经验,想必终有裨益

[1]胡显中,王书兰.从世界银行年度报告看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J].新长征,1996(7).

[2]Elinor Ostrom,and T.K.Ahn,A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 on Social Capital:Social Capital and Collective Action,2001.http://www.ex.ac.uk/shipss/politics/research/socialcapital/papers/ostrom.pdf

[3]N.Luhman.Power and Trust.John Wiley and Sons Ltd.1979.

C915

A

1673-1999(2012)12-0054-03

杨竹青(1987-),女,吉林人,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88)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

2012-03-28

猜你喜欢
暴力冲突发展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反性别暴力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暴力”女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暴力云与送子鹳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向暴力宣战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