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映帆,陈 瑛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0053)
如今,众多高职院校通常采用的是“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理论学习,1年顶岗实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其显著的优势,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缩短了学生与企业的磨合期,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困惑。比如:一年的顶岗实习期,如何对学生实施日常管理及实习实施的教学管理;怎样才能保证实习效果,使之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做才能与企业实现共赢,而不是企业的短期工,也不是企业的“影响者”等。众多困惑的存在,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一种新的顶岗实习模式——“置换顶岗”。这种模式的探讨对高职高专物流专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置换顶岗”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和企业员工进行岗位互换,学生去企业工作,增加社会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员工来学校进修,提升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目前,“置换顶岗”是师范院校采用较多的实习模式,它将师资培训、农村支教、师范生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三方共赢。但教育行业有别于其他行业,能否在物流业顺利实施“置换顶岗”实习模式,从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物流业员工整体素质,还有待考证。
“置换顶岗”是专业与企业合作双赢的实习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35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都强调了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放眼当今社会,随着物流业迅猛发展,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我国物流业信息化起步晚,信息化程度低,不少物流企业还处于电话联系、人工装卸等低级阶段。随着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对物流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置换顶岗”实习模式的实施恰好为高职高专物流专业和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平台。
一是“置换顶岗”实习模式为校内教学环节和校外实践环节的接轨搭建了重要平台。学校通过对“置换顶岗”岗位的要求进行深入分析,了解物流企业的培训需求、岗位要求、工作内容等相关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实践项目的设计,解决实践项目指导性不强、社会适应性欠缺的不足。
二是“置换顶岗”实习模式为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的无缝链接提供了保证。通过“置换顶岗”实习,让学生对物流企业的相关岗位进行深入了解,并将其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入所学专业中,同时结合实践项目,在顶岗实习中得到最真实的锻炼。
三是“置换顶岗”实习模式为学校与企业搭建了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桥梁。通过“置换顶岗”,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学校就是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企业就是学校的实践基地,从而提高了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形成了更强的专业社会服务能力,也帮助企业创造了更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是“置换顶岗”实习模式提供了学校稳定长久的教育教学基地和企业继续教育的重要平台。教师可以进行生产实践,也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顶岗实习,并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根据要求收集真实案例,深化和拓展专业学习。这不仅能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还能让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直处于行业前沿。
为了使“置换顶岗”实习模式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实现预期目标,有必要对其实际操作过程进行探讨。
顶岗实习的学生是顶替物流企业员工的岗位进行全方位的实习,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选择毕业年级(大三)的学生比较合适,从顶岗时间安排来看,大三的第一学期是比较合适的时间段。这一阶段的前半段时间相对来说是物流企业的淡季,学生正好利用这段时间磨炼;后半段正值春运旺季,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实践,为后阶段黄金旺季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个校企双方协调、合作的过程,必须考虑实践教学和员工培训双方的需求。一方面实习学生毕竟实操能力薄弱,要保证置换效果,选择的企业必须具备优秀的指导老师;另一方面,顶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某些企业的用工紧张、员工培训难等问题。所以,置换顶岗的企业必须经过岗位调查了解和选择,做好具备指导条件人员安排和员工培训需求的调查和统计工作,以便统筹安排。
学校安排专业指导老师和企业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实施“双导师”制的“双重管理”。
企业指导老师负责实习的组织,实习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负责做好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鉴定;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履行日常行为规范及实习期间的考勤、考核和记载。
专业指导老师负责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依据实习大纲并结合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制定每个学生具体的实习方案和计划,经常与企业指导老师密切沟通,保持与实习学生的联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工作动态,关心学生的工作和生活,维护学生的利益;指导学生填写实习周(日)记和撰写实习报告,并做好学生实习报告的检查、批改、顶岗考核等工作。
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物流企业的行业要求,以“一顶一”的置换形式只能在少数岗位上实现。一般情况下,学生与员工按照“二顶一”置换,即两名学生置换出一名员工。学生以性别、性格、专业技能、学习成绩等要素混合编队。实习的具体任务根据岗位所涉及的领域展开。校内专业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进行双重指导,具体任务包括工作职责、实习调查、教学采样、实习周记、实习报告等。
一是置换顶岗前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如今的学生中,“90后”的独生子女占了绝大多数,想法多、要求多是他们一大共性。所以,置换顶岗实习前要组织召开“实习动员大会”,明确告知学生实习的目的、意义、要求等。在实习过程中,离开了家庭、学校的呵护,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困难,认真实习,多交流、多合作、多请教;在实践中磨炼自己,提升就业能力,为进入职场打好基础,为提升职业竞争力努力拼搏。
二是置换顶岗学生的安排要根据企业的可置换员工人数及岗位职责而定。毕竟企业是要盈利的,不能因置换顶岗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三是根据可置换员工岗位内容,重视并抓好顶岗实习前的“试工”环节。组织学生熟悉并了解置换岗位的需求,先开展“模拟顶岗”,通过“双导师”重点指导,不断完善,直至满意后才正式顶岗。
四是注意制定切实有效的置换员工的培训计划。在了解企业及员工的多元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力求培训效果,不流于形式。
五是置换顶岗对象的管理。重视学生在企业的管理和员工在学校的管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等问题。一般来说,学生和置换来校的员工都须遵守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遵守学校和企业的一切规章制度,并实施“安全问题一票否决制”。除了学校和企业之间要签订安全协议外,学校、企业、学生、员工之间也要分别签署协议,明确安全责任,用制度来保证置换顶岗的顺利实施。
“置换顶岗”实习模式对于非教育行业来说是一种新模式。需要校企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大胆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才能真正实现校企双方“合作、互利、共赢”,才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1]魏亚琴.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2]李小岸.“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实践探析——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1,(7).
[3]刘勇.中国物流行业现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EB/OL]. http://blog. sina. com. cn/s/blog _9d45b2ab0100w8l8.html.2012-02-24/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