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一鸣
(宁波大红鹰学院 经管分院,浙江 宁波 315175)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引起人们关注。大宗商品市场越来越受到实体企业的关注。如何规避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已成为实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众多企业日益意识到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化解经营业绩巨大波动的必要性。但是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业务中出现亏损,导致想涉足期货市场的企业心存顾虑。如何正确看待大宗商品的套期保值,以及如何解决当前我国企业在开展期货交易业务中面临的问题,更有效地规避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风险,是本文需要探讨的地方。
期货市场是由生产经营者和投机者参加的买卖商品期货合约的市场,它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回避价格风险,一种是价格导向。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的作用基理叫做套期保值原理。所谓套期保值指经营者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现货商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商品(期货合约),以便当现货市场发生不利的价格变动时,提前锁定未来买入或卖出价格,以达到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套期保值之所以能够避免价格风险,其基本原理在于:
期货市场虽然是与现货市场不同的市场,但影响商品价格的供求变动因素是基本相同的。当由于特定的因素变化而引起现货市场价格上涨(下降)时,期货交易价格也会受此影响而上涨(下降),尽管变动幅度可能会不一致,但变动方向是一致的。这样,套期保值者就可能通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上的反向操作而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达到保值的目的。
期货交易的交割制度,保证了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价格随期货合约的到期日临近,两者趋向一致。期货交易规定,合约到期时必须进行实物交割,到交割时,如果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不同,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就会有套利者买入低价现货,卖出高价期货,以低价买入的现货在期货市场上高价抛出,在无风险的情况下实现盈利,这种套利交易最终使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趋向一致。
正是上述经济原理的作用,才能够保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
现货市场原材料的价格如果持续走低,则大宗商品需求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卖出期货头寸的交易达到现货市场所需原材料的保值。对于企业而言,虽然原材料的库存在数量上并没有降低,但是从财务的实际效果来看,期货交易确实降低了库存的风险。同样道理,面对原材料价格的持续走低,大宗商品生产企业也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买入头寸交易,通过减少现货市场的原材料的库存以此降低企业的资金占用。
在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时,生产经营者在期货交易上及时卖出头寸,这样,企业在市场还没有崩溃的情况下提前进行了卖出保值,锁定了未来产品的价格,,使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有效地规避价格风险,最大程度地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同时对企业的原材料购入成本和目标销售利润都实现了有效地控制,从而确保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收益。
从期货市场的发展来看,在我国,由于期货市场发展起步的步伐较晚,与其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十分不成形,投资者结构培育很不完善,市场缺乏具有套期保值需要的投资者。不合理的投资者结构,不仅助长了市场投机气氛,而且市场的巨幅波动和频繁发生的风险事故,也使真正具有套期保值要求的投资者更加远离了市场。
从企业层面来看,在开展套期保值的业务中,不少企业在套期保值的理念和手段方式上也存在许多误区:不少企业认为套期保值业务跟投机行为无本质区别,所以谈起对套期保值行为还存在诸多非议。还有一些企业开展期货交易业务的目的就是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从本质上违背了套期保值的目标,即套期保值的根本目标不是为了增加盈利本身,而是为了增加盈利的确定性,是回避现货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这些误解的存在,使得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业务中,不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相反还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决策,导致初衷与结果背道而驰。
同样地,解决上述企业在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中所面临的各项问题,笔者试从政府以及企业本身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1.尽快完善我国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期货市场上的信息披露。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没有一部明确的法律来进行规范,无法可依的局面还在持续。因此,完善我国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建立合理、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期货市场上的信息披露机制是当务之急。制定《期货交易法》的呼声已是越来越高。
2.积极鼓励我国的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的业务。广大企业的加入,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加入,一方面对于优化投资者结构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广大企业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我国期货市场的投机成分。同时,企业通过适度的期货交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和提高企业自身抗风险的能力。
3.进一步完善现货市场。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的延伸,归根到底是为现货市场服务的。两者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由于我国政府直接干预现货市场价格过多,加之我国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流通体制目前为止还比较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存在,从而导致现货市场化程度欠佳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期货市场的效率和其功能的发挥。鉴于上述现状,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政府可以考虑选择适当的时机放开有关商品的价格,从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于此同时,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完善将有助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效率提高,并能为增加新的农产品期货品种提供运行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4.国家政府应考虑适度放宽对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的限制。从国外期货交易的情况来看,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不仅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然而,我国期货市场的现实情况是,由于我国关于期货交易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金融机构现在仍然较难进入期货市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我国目前尚无有关信贷资金进行期货交易的规定,难以确定“合规”范畴;其二,监管部门尚未出台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资格认定的相关标准及程序;其三,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的模式、路径等法规尚不完善。鉴于上述的现状,我国政府应尽快完善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的政策法规,同时适度放松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的限制,促进我国期货市场健康良好的发展。
5.政府应支持我国境内现货企业利用境外商品期货市场管理风险,通过境内境外两个商品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以规避市场风险。由于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定价目前仍主要以境外商品期货价格为基准,然而在我国,目前除经相关部门批准的少数大型国有企业被准许从事境外商品期货业务外,境内绝大部分现货企业缺乏利用境外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的合法通道。这严重制约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提升我国对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基于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中央企业参与境外期货交易的配套监管规定,并尽快出台国内现货企业参与境外期货市场的商品期货品种核准的配套审批规定,以及与品种相关的其他政策制度。
1.企业应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套期保值制度并严格遵守。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的业务时需要明确的是,套期保值的不一定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如前所述,套期保值的目的是为了化解风险,而不是追求盈利。企业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的套期保值制度,并不能以是否盈利来判断其合理与否,而应以是否规避了现货市场上的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为判断依据。
2.企业应加强套期保值专业人才的培养。由于大宗商品的保期保值业务的开展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所以其专业工作对于普通的财务人员是无法兼任的。所以企业在培养自己的套期保值的专业队伍的建设中,可以寻找具有丰富的套期保值服务经验、值得信任的商业银行或期货公司担任顾问,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整体定位、人才队伍、行业特征、市场波动性和价格风险转嫁能力等建立一套应用型强的制度体系。
3.在进行期货交易时,企业应选择合适交易品种、方向和期限。由于专业银行金融工具的相关性和完备性,企业可以在专业银行的帮助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海内或是海外套期保值业务,并选择合适的交易所和交易品种。另外,在进行套期保值业务中,应牢牢把握套期保值期货方向与现货风险敞口方向是相反的;同时,远期合约期限要与保值期限尽量匹配,以规避基差风险。
4.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业务的同时,在财务上应周密筹划,合理做好资金的计划。企业的财务部们应参考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的规定要求,认定是否满足套期保值政策要求,这样可以避免套保盈亏而导致利润的大幅波动;有分支机构在做境外套保业务的,财务部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考虑其中的税负是否过重,即要避免盈利一边纳税的负面影响;此外,财务部应不断完善集团内部的资金优化方案。在考虑期货交易对手时,企业可以考虑那些具有衍生品交易资格、中国境内注册、具有的国际大宗商品套期保值交易能力的银行作为交易对手,从而充分利用银行授信节约和免缴保证金,以避免跨境纳税不利因素的发生。
综上所述,企业通过期货交易来规避现货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目前为止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实操中,来自于政府政策层面、期货市场本身发展的层面以及企业自身层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只有切实有效解决目前所面临的上述问题,我国期货市场才能够顺利健康平稳地发展,同时,企业才能真正意义上通过套期保值业务规避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风险。
[1]傅长安.金融危机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J].经济纵横,2009,(11).
[2]张瑜.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J].国际贸易,2010,(5).
[3]张卓元,路遥.深化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人民论坛,2005,(10).
[4]张雪峰.铜加工企业如何开展锌期货套期保值[J].资源再生,2007,(4).
[5]王须忠.铜的套期保值和降低经营风险分析[J].江苏冶金,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