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吕雉的“夫妻相”及夫妻感情

2012-08-15 00:49
关键词:吕雉夫妻感情高祖

张 勇

刘邦与吕雉的“夫妻相”及夫妻感情

张 勇

从民间所谓的“夫妻相”出发,根据《史记》的有关描述,分析了刘邦与吕雉的相同之处以及二人夫妻感情由甜蜜到冷淡的过程。认为刘邦与吕雉都具有喜怒形于色的外向性格和心狠手辣的个性心理,并且老谋深算,擅长玩弄权术。

刘邦;吕雉;夫妻感情;“夫妻相”

民间所谓“夫妻相”,是指夫妻双方在外貌、表情、爱好、性格等方面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一般而言,拥有“夫妻相”的夫妇会有融洽的感情生活。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对刘邦的妻子吕雉的相貌史籍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这是刘邦询问给吕雉、惠帝和鲁元公主相面的老头时,老头所说的话。在老头看来吕雉、惠帝的长相很像刘邦。因此可以说就相貌而言,刘邦与吕雉有“夫妻相”。

刘邦与吕雉的姻缘,是吕雉的父亲促成的。吕雉的父亲也喜欢给人看相,他第一次见刘邦,就觉得刘邦的相貌非同一般,“因重敬之”,便把吕雉许配给刘邦。吕公认为自己的女儿也是个大贵之人,那么吕雉的面相或许也有奇特之处。当然,“夫妻相”不仅指相貌、形体的相似,更多的是指表情、性格、心理、爱好等方面的相似。根据史籍的记载,刘邦和吕雉二人确实存在许多相似的地方。

首先,他们都具有喜怒形于色的外向性格特征。

刘邦和吕雉都容易动感情,常把自己的情绪写在脸上,只是表现方式不同。如《史记·高祖本纪》写道:“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后高祖朝,太公拥篲,迎门却行。高祖大惊,下扶太公。”《史记·萧相国世家》:“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史记·淮阴侯列传》:“(高祖)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 ’”《史记·张丞相列传》:“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居顷之,赵尧侍高祖。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怒、骂、惊、泣、悦、笑等字,清晰地勾画了刘邦的外向型性格。刘邦荣归故里之时也慷慨伤怀,潸然泪下。

《史记·陈丞相世家》:“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王陵,王陵曰不可。问陈平,陈平曰可。吕太后怒,乃详迁陵为帝太傅,实不用陵。”“吕嬃常以前陈平为高帝谋执樊哙,数谗曰:‘陈平为相非治事,日饮醇酒,戏妇女。’陈平闻,日益甚。吕太后闻之,私独喜。面质吕嬃於陈平曰:‘鄙语曰兒妇人口不可用,顾君与我何如耳。无畏吕嬃之谗也。 ’”《史记·张丞相列传》:“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何?’”《史记·留侯世家》:“吕后承闲为上泣涕而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相对于刘邦来说,吕雉的面部表情要贫乏得多。只不过,刘邦显得圆滑、善变,而吕雉则缺乏控制、掩饰自己情绪的能力。

其次,二人都具有心狠手辣的个性心理。

在史籍中没有发现刘吕二人对谁表示过同情。唯一的例外是,刘邦听到韩信被处死之后,是“且喜且怜之”。刘邦或许惋惜韩信的军事天才。

《史记》写刘邦率军打仗,常常用到“屠”字。如:“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南攻颖阳,屠之”;“沛公将数万人己屠武关”;“从攻项籍,屠煮枣”;“围项籍于陈,大破之,屠胡陵”。对于亲生骨肉,刘邦也是同样的心狠与残酷。《史记·项羽本纪》:“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乃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分一杯羹的事,或许属于策略,情有可原;但身为父亲,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一对儿女推下车,置其生死于不顾,甚至对劝阻的滕公竟持刀相向。由此也可想见刘邦的心狠手辣。

在这方面,吕雉也不比刘邦逊色,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酖饮之。儣明,孝惠还,赵王已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辉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赵王至,置邸不见,令韂围守之,弗与食。其髃臣或窃馈,辄捕论之……丁丑,赵王幽死,以民礼葬之长安民頉次。”吕雉的残忍与刘邦的心狠手辣相呼应,堪称绝配。

其三,二人都擅长玩弄权术。

通常政治斗争都是跟自己人斗,这比跟敌人斗更复杂,更需要艺术。作为政治人物的刘邦和吕雉都具有一种难得的“政治素质”,就是暗藏心机,玩弄权术。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责。”“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乃扪足曰:‘虏中吾指!’”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政治斗争中,都可看到刘邦的暗藏心机。

吕雉虽是女流之辈,但同样具有这种素养。《史记·高祖本纪》:“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史记·魏豹彭越列传》:“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愿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雒阳。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于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其四,二人皆老谋深算,胸有城府。

刘邦的老谋深算就不用多说了。吕雉在这方面也非同小可。《史记·高祖本纪》:“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吕太后本纪》:“辟强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太后诫产、禄曰:‘高帝已定天下,与大臣约,曰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韂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吕雉能以女主称制,靠的绝不仅仅是残忍,其轻易解除将领军权的行为,其临死之言,无不显示着其非凡的智慧。

那么,具有“夫妻相”的刘邦、吕雉夫妻感情如何呢?我们可以从三个阶段来考察。

从刘邦与吕雉结婚以后到刘邦因公出差押送刑徒去骊山为止,这一时期是二人相亲相爱的甜蜜期。

当时的刘邦是个“公务员”,是负有领导责任的亭长,政治地位不高,经济收入也不多,但在当时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社会大背景下,这个职位也可以保证小两口和整个家庭的安居乐业。《史记·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刘由婚前的“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到婚后的“常告归之田”,无疑是一个巨大而有意思的变化。是什么使浪子回头?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刘、吕其乐融融的夫妻生活。上述引文中的“两子”其中之一是刘邦婚前的私生子刘肥。没有见到后妈吕雉对刘肥的不满和歧视,她同时带着两个孩子下田务农。吕雉的勤俭持家,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刘吕二人良好的夫妻感情。

从刘邦押送刑徒去骊山到公元前203年刘邦项羽以鸿沟为界签订和平协议、吕雉结束人质生活为止,这是二人夫妻感情逐渐由亲转疏的衰败期。

刘邦在押送刑徒的过程中渎职潜逃,藏匿于芒砀山(河南东部)。吕雉难得见到刘邦,但二人的夫妻感情还是好的。随着刘邦事业的发展,由逃犯而沛公,由沛公而汉王,刘邦胡搞女人更加有恃无恐了。《史记·留侯世家》:“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刘邦对感情的不忠是刘吕夫妻感情变淡的主要原因,但刘邦的绝情与狠心对吕雉心灵的打击同样不轻:一是刘邦的“分我一杯羹”;一是刘邦为保自己的而“推堕孝惠、鲁元车下”。

公元前203年刘邦项羽以鸿沟为界签订和平协议以后,二人夫妻感情进入冷淡期。

从夫妻感情角度而言,这时刘吕二人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完全成了利益与共的政治伙伴。《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刘邦为了刘家天下诛杀功臣宿将,四处出击讨伐叛乱,而吕雉则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儿子的将来,相互结成了紧密的政治同盟,一前一后,一里一外,相互配合,消除了所有可能的威胁。即使二人是颇为默契的政治伙伴,由于吕雉的失宠,夫妻感情的冷淡,儿子的地位也几乎不保。幸亏张良等大臣的积极配合,刘邦更换接班人的计划才没有实现。

吕雉向戚夫人发起的惨绝人寰的报复,夹杂的不仅是对戚夫人威胁自己权势的恨,还有对刘邦的失望和对自己婚姻不如意的懊恼。假如没有刘邦的发迹,作为亭长夫人的吕雉应该会拥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当然,这不是二人的“夫妻相”所能决定的。

K234.1

A

1673-1999(2012)11-0120-02

张勇(1980-),男,河南平顶山人,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化学化工学院助教。

2012-03-09

猜你喜欢
吕雉夫妻感情高祖
吕雉:被权欲冲昏了头的太后
牵手“袖珍之恋”, 我们的爱情高高在上
牵手“袖珍之恋”,我们的爱情高高在上
殷卜辞中“高祖河”的点读问题
夫妻感情
女中枭雄属吕雉
婚外同性同居的法律规制
再论班固对吕雉的态度
重审《重返17岁》中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