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和“-show”进入汉语并流行的认知阐释*

2012-08-15 00:46周利萍
长沙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补位空位丑闻

周利萍,张 健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gate”和“-show”进入汉语并流行的认知阐释*

周利萍,张 健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门”、“秀”两词都从英语中借意之后,填补了汉语这类词族的表达空位。此后两词范畴功能扩展并转移,语义抽象化、扩大化,而“门”和“秀”两词愈加被频繁使用。这正是表达空位和补位、范畴功能扩展与转移方面对“门”和“秀”的认知阐释。

秀;门;认知阐释;语义认知

在频繁的对外交流中,我们进入了语言开放的新时代。事实上,汉语一直是兼收并蓄的,具体表现在其内在语言结构的包容性和对外来语的吸收能力上。汉语在发展过程中有三个重要时期受外来语的影响∶(一)汉唐时期,印度佛教的传入;(二)从明清开始至五四运动前后,西方文化的传入;(三)改革开放以来直至现在,大量新词语的传入。其中包括汉语词借用外来语词汇的意义,特别是从英语词汇中借意。随着这些被吸收的词语使用频率的增高,其发展趋势越来越鲜活,也更能满足人们的交际需求。“秀”和“门”都是从英语中借意,且一开始常被用于描述政治人物或事件,之后语义泛化,衍生出强大的搭配能力。下文试图对两词的流行进行认知阐释。

一 词的表达空位和补位

人类的语言表达系统并非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一种语言的表达系统在某些领域中具有完备且复杂的表达,但在某些领域中的表达则较简单甚至是零形态。这种零形态具体表现在这种语言的某些词汇场中某个特定位置上会缺失一些词语。而当这种语言的使用者有表达需求时,该语言为适应人们的表达需求,不断地对自身的词汇系统、结构形式、表达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整和补充。

(一)词的表达空位

对于词的空位现象有王希杰和范千良分别在其论文中进行阐述,另有沈家煊、李福印在各自的论著中也有研究。如,李福印在其论著中称这种语言现象为词项空缺。词项空缺或词族中的零形态主要通过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对比来发现和确定。从语言表达和运用角度,词项空缺或词族中的零形态被称为词的表达空位。汉语中词的表达空位主要体现在构词方面存在的不对称和词语附加色彩方面的不平衡。这导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形式来满足自己的表达需求。

(二)“门”和“秀”表达空位的形成

改革开放前,人们长期受左的社会思潮影响,对事物的判断形成一种非此即彼、非好即坏、非敌即友的二项对立模式。因此,现代汉语的表达形式中常缺失一些从不同角度和程度对同一事物进行描述的语言形态,这种表达缺失就有可能形成某些语义空位。人们评判某些政治事件使用的词语非常严肃和谨慎,带有较强烈的否定或肯定色彩,常使用典型的褒贬义词或是非形象色彩词,缺少处于相对中间状态的表达方式。原有的语义空位就形成了表达空位。随着人们价值判断的多元化,人们对政治事件形成调侃式的表达需求,但汉语中这类表述词空缺。

(三)词的补位

表达空位的存在会使人们的言语达不到期望的表达效果。因此,在一定语境条件诱发下,表达空位会处于一种需要被填补的状态,从而在适当的时机能吸收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填补。这种填补表达空位的行为语言学界称为补位。具有补位功能的词称之为补位词。补位词出现后,通常很快能被人们所接受并使用,在语言使用中表现为新词的流行。补位词通常是在语言自身的调节功能作用下自我产生,如新造词、词义引申,或者是通过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融合,如从外来词中借意。汉语从英语词汇中吸收了“门”和“秀”作为补位词。

(四)“门”和“秀”的补位

“门”常被使用的词意最初来源于“Watergate”的汉译——“水门”。“Watergate”最初被美国媒体用来披露尼克松利用非法手段赢得总统连任这一政治丑闻。真相暴露后,尼克松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于1974年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辞职的总统。该政治事件在国际社会上造成轰动,此后但凡国家领导人或高层人士遭遇执政危机或政治丑闻,西方媒体皆称之为“XX gate”,如“Irangate(伊朗门)”、“zippergate(拉链门)”等,因此在英语中“gate”类化成表政治丑闻。在英美文化中“gate”族词汇指重大丑闻事件,多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和影视领域。在汉语中“gate”意译为“门”,也同时将“gate”表[+政治事件]、[+重大]、[+丑闻]、[+新闻轰动效应]等语义特征引入汉语“门”中。

“秀”常被使用的词意最初来自“talk show”原是西方的一个谈话节目,汉译为“脱口秀”,英语“show”表示表演、展示、卖弄之意。“show”音译为“秀”,进入汉语后“秀”也具有[+现场表演][+展示][+卖弄]的语义特征。汉语中出现作秀、秀幸福等表达。“秀”从英语“show”中吸收了[+展示][+卖弄]的词义后“秀”具有明显的讽刺意义,而且主要针对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影视和体育领域的公众人物的某些不适当行为进行讽刺和调侃。“秀”所具有[+展示]和[+卖弄]的语义使语言表达形象化、色彩化,非常生动地刻画了这些公众人物的丑态。人们对公众人物的丑闻事件冷嘲热讽的态度得到最佳表达,这是“秀”和“门”进入汉语并流行的重要原因。

二 “门”和“秀”的语义认知

根据《辞海》的解释,汉语中“门”字的本意指建筑物的出入口,或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也可指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如电门;引申出表途径,诀窍的意思。旧时还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门第、门风。此外,还有量词的用法,如“一门大炮”,也可做姓氏。“门”从英语中“gate”借义后,英语中,档案门(file -gate)、虐囚门(prisoner-gate)、情报门(intelligence-gate)、垃圾门(dumpster-gate)、旅行门(travel-gate)被沿用,用于表丑闻事件,“门”进入汉语后不但继承了英语“gate”所具有讽刺、丑闻的语义特征,而且增加新的语义特征。在汉语中有了更多的表达,如解说门、资助门、质量门、诚信门、工会门、错字门、诚信门、录取门等等各种表述。

汉语“秀”有庄稼抽穗开花、俊美、优异出众等多种意义。其词性也有多种,如∶动词用法,秀穗;名词用法,后起之秀;形容词用法,秀外慧中等。“秀”从show中借意之后具有[+现场表演][+展示][+卖弄]的语义特征,具有这种语义特征的“秀”虽然跟“秀”是同一个字,但语义特征已不同。经常使用于媒体网络,也衍生出许多搭配。如∶作名词的“秀”,真人秀、概念秀、人体彩绘秀、做秀、走秀;作动词的“秀”,秀才艺、秀一场。近几年“门”和“秀”意义泛化,使用范畴扩大了,具有很强的搭配能力。这与两词本身具有的语义特征、社会文化大语境和人的认知紧密相关。

三 “门”和“秀”的范畴功能扩展和转移

语言范畴功能扩展与转移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处于某个范畴的词逐渐失去该范畴特征的过程。词在非范畴化后到再次范畴化之前处于原有范畴和即将进入的新范畴之间的中间范畴,这类中间范畴丧失了原有范畴的某些典型特征,但获得了新范畴的一些特征。因此,范畴功能扩展与转移成为了“秀”和“门”语义泛化与抽象化的重要动因。现在我们常用的“秀”、“门”两词不限于描述政治事件。

(一)“门”的范畴功能扩展和转移

“门”从“gate”借意进入汉语以后,词义不断扩大,举例如下∶

(1)李云迪的“解约门”∶指中国著名钢琴家李云迪已和他所在的唱片公司解约。

(2)解说员黄健翔的“解说门”∶指黄健翔在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1/8决赛时过于激情的解说引起了公众的广泛争议。

(3)闫相闯陷入“鞋带门”态度不积极被下放二队《搜狐体育》。

(4)“胶水门”指中国队员在乒乓球比赛中遭遇对手使用无机胶水球拍的事件。

“水门事件”中“门”表轰动世界的重大政治丑闻。“门”进入汉语后,语义逐渐发生转移。较“艳照门”、“兽兽门”中“门”表具有新闻轰动效应的丑闻、风波、绯闻等意义,例(1)和例(2)中“门”仅剩下风波、新闻轰动效应的含义,不再具有贬义色彩[+丑闻]这一语义特征,而是单纯地指具有新闻轰动效应的事件。例(3)和例(4)较之例(1)和例(2)“门”的语义进一步泛化。可见“门”更常用于描述各种社会事件。

(二)“秀”的范畴功能扩展和转移

“秀”从“show”中借意,进入汉语,词义扩大,举例如下∶

(5)内地电视台不太重视重要访问时的作秀,凤凰很重视。

(6)谁能为生活作秀——《生活秀》∶电影电视的双打擂台。

(7)精彩瞬间,随你捕捉随你秀。

(8)说美语,秀自己。

上述例(5)(6)中“秀”有[+表演][+装样子][+卖弄]的语义特征。例(7)(8)中“秀”具有[+美化][+突出][+装扮]的语义特征。“秀”的意义泛化程度逐渐加深。同时,“秀”的搭配形式多样化,如∶[形容词+秀],野蛮秀;[动词+秀],流行秀;[动宾短语+秀],选美秀;[名词+秀],婚纱秀。这是词范畴功能扩展的结果,指词的语义范畴扩大,出现新的语义特征和语言表达形式,同时造成词的创造性使用和超常规搭配。这样的表达方式,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产生轰动效应,故现在被用来描述更多事物和对象。“秀”语义的泛化是其得以频繁使用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两词都是从英语中借意并得到广泛认可,而且有效地填补了两类词族的表达空位,使人们思想表达得更形象、细致。这两词的流行证明了语言的发展是有理据的。范畴功能扩展与转移是语言意义得以抽象和泛化的重要机制,也是“秀”、“门”在汉语中流行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是初步的,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1]魏慧萍.汉语外来词素初探[J].汉语学习,2002,(1).

[2]胡建刚.表达空位与忽悠流行[J].语言文字应用,2007,(2).

[3]郑蔷.外来类词缀“门”的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

[4]郑艳霞.从认知视角看网络语言的生成理据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5]魏春燕.从“水门”谈起——浅析类词缀“-门”的语义虚化及语法化[J].文学界,2010,(8).

[6]魏在江.“……秀”、“秀……”的预设构式及其认知阐释[J].外语研究,2010,(3).

[7]严丽霞.跨文化中的流行语“门”事件[J].文化与文化建设,2009,(22).

[8]吴薇薇.流行短语的隐喻性语义探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9]汪榕培,王之江.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校:陈婷)

H03

A

1008-4681(2012)01-0098-02

2011-11-22

周利萍(1988-),女,湖南衡阳人,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张健(1964-),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中南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句法学。

猜你喜欢
补位空位丑闻
各进一步 积极补位 苏淮高新区探索危险废物监管新模式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Zn空位缺陷长余辉发光材料Zn1-δAl2O4-δ的研究
造车这些人,谁还没点黑历史 汽车公司不想回首的11起丑闻
安全监管须有“补位”意识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补位”
空位
“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
澳大利亚:“走地”肉类再曝丑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片谈语言交际中的空位对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