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导向: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抉择

2012-08-15 00:53陈国富
关键词:共同富裕民生群众

陈国富

(1.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401220;2.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重庆 401220)

民生导向: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抉择

陈国富1,2

(1.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401220;2.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重庆 401220)

民生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的产物,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关切民生既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体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中国共产党人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市场经济纠偏的需要。民生问题的凸显既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的体现。以民生为发展导向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物的投入,也是一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利益机制,引领城乡居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民本;思想民生;民生导向;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也在逐渐积累和凸显,尤其是在关系国家安定、人民富裕的民生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不高、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就业难、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并已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期的今天,推进民生及社会事业的发展,既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使共同富裕成为民众更鲜明的期待、国家更坚定的追求,是我们必须加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关注民生并重视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对引领城乡居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切民生:从“民本思想”到“以人为本”

(一)关切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应有之义

“民生”一词虽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但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应有之义。马克思语境下的民生,既蕴涵着从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的视角理解民生理念,以此来阐述“人类生活”、“人类生存”、“人类需要”、“人类幸福生活”等概念;也蕴涵着从阶级社会的视角来阐释民生,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1]。正是源于对民生问题的现实性关切,马克思指认“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得以可能的前提和基础”[2],从而达到思想的转变,创立了唯物史观。可见,民生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民生导向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民生导向的理论渊源可以上溯至中国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注重尊民、重民、利民,它萌芽于西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时代,成熟于战国时期,并经过长期的充实与发展,到明清之际达到顶峰。但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终归是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服务的,它本身具有不可逾越的历史局限性。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把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同西方先进思想融合起来,提出了“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又借鉴了西方的先进思想,不过,孙中山的这些思想仍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思想的范畴,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决定了三民主义不可能真正地、彻底地实行以民为本的思想。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卓越的领导人,深刻地把握住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更新和改造,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论内容,实现了民本思想的时代创新。

(三)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从“群众路线”到“以人为本”的理论积淀

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深受孙中山民生观的影响,它既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与超越,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就指出:“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民生计’,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决不能还是旧的半封建社会。”[3]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发扬民主等一系列包含民本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一思想主旨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中历经历史积淀与不断创新的过程,形成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为我国跨越“卡夫丁”大峡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基础的需要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尊重人民群众历史创造主体的体现

民生问题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理念,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客观真理的中国式的诠释,更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现实实践呈现。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人类社会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人的生活水平、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的提高。恩格斯曾经指出:“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引起重大历史变迁。”[4]毛泽东也曾指认:“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的真正动力。”[5]正是人民群众的活动,而不是哪一个个人的活动,体现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历史的结局。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那么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也必然要由人民群众来共享。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而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就必然要按照人民群众的意愿并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不懈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作为自己繁荣发展的内在根据和条件,不仅能从人民群众那里获得万世不竭的“能源”,而且还将随着人民群众这个历史主体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影响力的增长,使自己赢得新的更大的优势。

(二)民生问题的凸显既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的体现

民生问题的凸显既是发展中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实现社会公平,但市场经济的现象存在必然地带来不公平,这话听起来是矛盾的,但却是合乎理性的。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个人所拥有的工具不一样,占有的资源也不一样,再加上自然的和社会的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进程中必然会带来诸如分配不公、商业垄断等社会不公平现象及周期性的经济波动、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这之中有些是市场经济的自然结果,而有些则是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所无法有效解决的。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指认,公平是人所应该享有的一种“天赋权利”。而“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当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存储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6]罗尔斯实际上是从“最少受惠者”的地位来看待和衡量任何一种不平等,并且尽力想通过某种补偿或再分配使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应当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本身也在不断地深化和丰富,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扩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多样化和复杂化在现阶段社会发展进程中表现得更加突出,由此而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利益冲突与矛盾几乎都与“民生”问题相关。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劳动关系失衡、农民工与城市人的利益冲突以及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问题,民生问题就完全可能持续恶化,这将会危及整个国家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改善民生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需要

改善民生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物的投入,它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利益机制。马克思曾经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7]利益认同是思想认同的基础,利益机制对实现思想价值认同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的有机整合。它以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以社会公正、繁荣、和谐、人民幸福为价值指向,表征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的是作为迄今为止最高层次的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培养负责任的公民意识,促进人们的幸福感、安全感与社会认同感,使公民之间、公民与社会之间、社会与国家之间具有亲和力。只有着力改善民生,夯实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的现实基础,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而只有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才能有助于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只有当社会主义的价值关系进一步理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事实进一步丰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才能真正地得到普遍的确立、巩固和提升”[8]

三、以民生为发展导向,引领城乡居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一)以民生为发展导向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发展是人的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最基本条件,但不是问题的全部,经济发展不能自然地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因素的全面发展,它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民生发展为导向的实质就是通过充分发展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它的基本理念是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以民生发展为导向就是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以民生为发展导向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体现

所谓共同富裕,具有相互关联的两层含义:其一是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摆脱了绝对贫困状态,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其二是人们之间的财富差距不存在两极分化,保持着适度差距,这种差距只是富裕程度上的差别,是大富和小富的差异。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的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来看,“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指认:“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邓小平在阐释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概念时,也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他认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共同富裕”将成为我们的“中心课题”,并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共同富裕只是用来表征生活丰裕的程度,它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非同时富裕的过程,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

(三)引领城乡居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要正确处理好先富后富的关系问题

共同富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充实新内容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从贫穷到富裕再到高层次富裕的过程富裕。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有正确的体认。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实际生活中却产生了两极分化。而随着两极分化的加剧,仇官仇富等社会情绪在不经意间极速叠加,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毋庸置疑。再加上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由于其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及其贡献社会的责任感的缺失,他们并没有践行先富带后富,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先富带动后富的这种“带”是双向的,先富起来的地区与人们的帮助和带动要与落后地区与人们的“内生动力”的成长相耦合,才能推动后富地区的人们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对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裕起来的地区与人们带来的共同富裕的结果既不能估计过高,但也不能说得一无是处。不是先富起来的地区与人们没有通过“带”促进共同富裕,而是贫穷落后地区与人们积贫积弱的程度较深,达到共同富裕需要有一个历史的过程。

民生问题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问题,因为人民的追求一定是持续向上、持续向好的。现在民生领域出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不是社会倒退或者停滞的问题。一方面要继续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纠正以往改革中的不足及其后遗症,这个阻力较大,因为改革发展中已经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既得利益者为维护自身利益可能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碍因素。因此,在推进改革开放深化的过程中,在改革目标和价值判断上我们要强调改革成果的分享性,使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的成果。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3.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6][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0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8]李崇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价值体系从观念到现实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7(2).

The People’s Livelihood Guide:Path Choices for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

CHEN Guo-fu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e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2.Changshou Party School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Chongqing 401220,China)

The people’s livelihood as a social life form is the product of the certain social history,which is in constant changes of development.Concerning for Chinese people’s livelihood is both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ivilian-oriented thoughts,and the essence of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reflected.Security and improv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s the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emerge embodiment of fundamental purpose,which also needs the rectification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The problem is the people’s livelihood highlights the problems of developing,but also reflects the incomplete parts of the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To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is not just investment in simple things.It is an important benefit mechanism which is used to promo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and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an lead to common prosperity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e people’s livelihood;the guide of people’s livelihood;common prosperity

D616

A

1674-8425(2012)04-0062-04

2011-09-01

陈国富(1971—),男,河南商水人,法学博士,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 邝坦励)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民生群众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