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导游辞修辞手法研究

2012-08-15 00:43陈凌燕
关键词:导游员明喻拟人

陈凌燕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中外语言学研究

英文导游辞修辞手法研究

陈凌燕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通过对大量的国内外英文书面导游辞的分析发现,英文导游语言除了通过词汇和句法方面的特征来实现其功能外,还通过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和引用来达到其目的。这些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使语言通俗易懂而又不乏生动、形象,最终达到吸引游客的注意、给游客留下美好印象的目的。

英文导游辞;修辞手法

旅游业这一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中国之窗的涉外旅游,还肩负着传播我国的优美自然景观及丰厚的历史文化的重任。作为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涉外旅游接待中主要使用语言的英语,不仅通过词汇[1]和句法的特征[2]实现语言的功能,在修辞手法方面也体现出了其作为行业用语所特有的性质,这些英文导游辞的修饰手法主要是拟人、比喻、排比和引用。

一、拟人

拟人,就是把没有生命的物质人格化,或者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过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无生命的东西或抽象的事物被赋予了人类的品质。[3]拟人的手法在导游语言中能够有效地表达强烈的情感,让旅游景点变得鲜活起来。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栋建筑物,或是河流、树木,一切都是“活生生的”,并散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拟人可以通过三种形式表达,也就是,通过使用鲜活的形容词、名词或代词和动词完成拟人的修辞。[4](P54-56)首先,通过运用生动的形容词达到拟人的效果。例如,“He looks at me with a murderous eye.”句子中使用了“murderous”这个形象的形容词来修饰“eye”。其次,通过创造性地使用名词或指人的代词如‘he’,‘she’来指称无生命的物质而使其拟人化。在英文导游语言中,我们不难听到人们用she来指一艘船、一个国家或者大自然。第三种拟人的方法是采用动词、动词不定式、分词或者动名词,这也是在导游语言中是最常见的拟人手法。例如:

(1)A wide range of land and sea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awaits you.

(2)As autumn brings its crisp,fresh days to Ohio,Mother Nature begins to paint the state’s emerald landscapes with gorgeous hues of harvest gold,amber and sienna.

(3)While the rest of Hawaii grew up,the Island of Molokai grew roots.

以上例句中的动词(await,paint,grow)都是用来描述本无生命的物体(facilities,Nature,Hawaii,Molokai)发出的动作。动词“await”通常是用来描述人类的行动,但是当它被用来反映facilities的动作时,它便赋予了facilities类似于人的生命。同样的,原本只有人类才能发出的有意识的“paint”这一动作,用在大自然身上,令人感受到大自然母亲仿佛真的在用她季节变换的缤纷色彩来装点大地,绘出一幅壮观的自然风景画。夏威夷的岛屿不同于类人或植物,既不能“grow up”,也不会“grow roots”。这两个动词短语用在句中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些因火山喷发而逐步扩张或演变形成的火山岛的“生长”。类似的例子在英文导游语言中不胜枚举。拟人手法的采用使得旅游景点生气勃勃,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充满热情、生命力和激情的画卷,也因此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光游览。

二、比喻

(一)明喻

把一件事物与另一件事物进行比较,并找出两者的相似之处,这种修辞手法就是明喻。明喻修辞格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在文中使用了比喻词as或like,常用的句型为“A is like B”。句中的A为明喻的本体,B为喻体,两者中的共同特性构成比喻的基础。例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75首中的诗行“So are you to my thoughts as food to life”,其中就包含着明喻。“food”对于“life”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样,“you”对于“my thoughts”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

明喻,特别是描述性的明喻,受到了广大旅游宣传资料和导游辞编写者及导游员的青睐。描述性的明喻大量被用在对人物、景点和自然风景的描绘中。通过运用明喻的修辞格,导游辞的编写者和导游员们能够轻松地用简洁的语言将他们所讲解的旅游景观和明喻中所提到的物品的相似之处体现出来,从而引起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想象。例如:

(1)In the Palace of Pagoda Forest,the Jade Bamboo Shoots stand like spears.

(2)Some of the terraces look like great chain,others look like ribbons.

例(1)是对宜昌龙泉洞中的石笋的描绘。本体是名为“Jade Bamboo Shoots”的石笋景观,喻体是“spears”。两者能进行比较的原因是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两者都直直地立着并尖耸朝天。例(2)则形象地描绘了桂林龙胜的龙脊梯田景观。“The terraces”为本体,“chain,ribbons”为喻体。两者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弯曲延绵的。

当旅游者外出旅行,进入一个不熟悉的目的地,目的地与他惯常的环境之间的文化差异使他产生身为外人的不安与不适。英文导游辞中通过运用明喻来将陌生的游览景观与游客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这种陌生感及文化差异造成的不适。此外,通过明喻还能突出旅游景点的特征。

(二)隐喻

隐喻是用来比较一件事物或人与另一事物或人的属性的一种语言过程。[8]如同明喻一样,隐喻也有本体、喻体和进行比较的基础。隐喻常用“A is B”的句型表达。隐喻既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如句子“The mind is an ocean”,“The city is a jungle”都是简单的隐喻句。在导游英语中,明晰的隐喻句比晦涩的更受欢迎,因为这样的句子更容易理解。

隐喻能使语言新颖、有内涵、得体和温和。运用隐喻可以简单而直接地表达一个抽象的想法。句中的涵义通常能激励信息的接收者将解说的旅游景点和与它进行类比的物体做出推测。“The hotel has a beautiful garden,and is a paradise of birds and flowers.”这个句子中通过采用隐喻的手法,将花园比作花鸟的乐园。另一个描写Mid Wales的例子也很好地运用了隐喻,“Mid Wales is a cyclist’s paradise.”将“Mid Wales”比作“cyclist’s paradise”,句子传达的含义是对于自行车手来说,Mid Wales是再理想不过的地方了。

身为作者和导游的Joan Garvey就通过采用隐喻的手法成功对美国的新奥尔良市在三个主要的特殊时期的化身--法国殖民期,西班牙殖民期及美利坚合众国时期—进行了丰富多姿和令人难忘的描绘。[7]她写道:

For as long as people have written and spoken about New Orleans,they have referred to the city in the feminine.As I see it,when she was French,she was treated like a mistress;when she was Spanish,she was a housekeeper;and,finally,when she became part of America,she was wanted and loved,and treated as a bride.

如此生动形象的隐喻既概括了新奥尔良市的历史,又给旅游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旅行时,陌生的景观多少会让旅游者感到有些抽象,而通过隐喻,用了对方更熟悉更具体的事物来对比解释,游客和导游员之间就可以进行更有意义的交流。

“Suzhou is the Venice in the east”,“Shanghai is‘the Sidney in China’.”以及“Wangfujing is the Fifth Avenue of New York in Beijing.”这些解说辞中都将中国的著名的城市和大街与世界闻名的外国的城市和大街相提并论,如将苏州称为东方的威尼斯,将上海说成是中国的悉尼,把王府井大街当作是纽约的第五大道。这样,读者和游客不仅能容易地记住这些城市和大街,还能对它们形成熟悉和良好的印象。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明喻和隐喻的运用能“使抽象的景观显得具体,使神秘的或骇人的景观显得安全、更熟悉和更本土,或是使常见的景观显得美好和不同寻常”。[8]

三、排比

排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句法结构。它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几个词组或句子并列使用。[5]从修辞学的角度而言,排比句是通过使用平行的结构来表达类似的想法或概念。

与广告语言不通的是,在文章的相等部分之间,英文导游语言更多的是采用部分平行的结构,而不是拘谨的正式的完全平行结构,目的是为了润色和生动语言,而同时又不显得呆板。通常一系列的有着同样的或相似的结构的短语或从句被排放在平行的位置来列举相似的吸引人的元素,并能将人的情感逐渐推向高潮,表达强烈的情感或用来突出所强调的内容。如:

(1)The landscape in Guilin is characterized by its“green hills,clear waters,pretty rocks and grotesque caves”.

(2)Natural beauty ,soothing clear waters,gentle warm trade winds,fragrant flowers and sparkling waterfalls define the landscape in Hawaii and draw you into a realm of peace and relaxation.

例(1)中的“green hills”,“clear waters”,“pretty rocks”和“grotesque caves”都是正式的平行结构。它们的结构彼此呼应,都由一个形容词和一个名词构成。在这些结构中,桂林山水的特点被一一列举,而这四个特点也都是同样重要的。这一平行的结构也将桂林市作为旅游名城的迷人之处突显出来,勾画出了一个桂林的正面形象。

例(2)中包含有五个部分平行结构。尽管每一部分都由形容词修饰名词组成,它们在结构上却不完全一致。可以看出,这些结构中有两个名词“waters”“trade winds”都分别被两个形容词修饰“soothing clear”,“gentle warm”,而其余三个名词“beauty”“flowers”“waterfalls”则分别只有一个形容词“natural”“fragrant”“sparkling”修饰。在此,排比结构有助于旅游开发商有意地将这些自然美景作为一个整体来宣传,所有这些成份结合起来,绘出了夏威夷的优美景致。

排比在英文导游辞中的修饰效果显而易见。它能使行文更加吸引眼球,能创设出所促销的旅游景观的有利形象。排比结构使语言更有影响力,并加强游客在阅读旅游宣传资料或聆听导游员讲解时的愉悦感,因此能够长时间地吸引和保持游客的注意力。

四、引用故事

游客在参团旅游时,总能听到至少一个关于游览对象的故事或轶事,似乎故事叙述受到了所有导游员的青睐,而引用故事叙述也被证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沟通的方式。正如Grinder指出过的,“information is communicated more effectively from person to person,especially when it relates specifically to the learner’s own experiences.”[6]

故事和趣闻能活跃游览气氛,表明重要的观点。优秀的叙述者(导游员)能够拥有专心的听众(旅游者)。导游员常用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来阐述或突出游览对象,并在满腔热情地讲解时辅以恰当的姿势和表情。导游解说辞的编写者和导游员们或是去发掘与游览对象有关的故事,或是根据相关的背景信息来编写故事。导游员往往根据游客的兴趣偏好来选择故事进行讲述。

事实上,许多故事都来源于生活。人类历史的长河就是故事的发源地。人们创作了大量的故事、传说和神话来铭记、延续、美化和歌颂生活。很多时候神话传说仅仅与古代文化有关,然而没有哪一种文化、哪一个时代、哪一座城市或哪一个地区是没有与自身相关的神话的。[7]

为了忠于事实,把事实与虚构的故事区别开来,导游员通常会以如下这些语言开始讲述那些尚未被证实的,或是值得怀疑的传说:“Legend has it that…”,“As the story goes…”或“My favorite story about him is…”例如解说夏威夷岛屿由来的一个故事:“Polynesian legend claims the goddess Pele gave volcanic birth to the Islands of Aloha.The big Island of Hawaii is her latest and greatest creation.”

故事讲述是一种唤起和保持旅游者对解说辞的兴趣的有效的手段。当导游员向游客们提出与叙述的故事相关的问题,启发他们积极地思考,努力找到答案时,他们也就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了故事当中来。英文导游语言的表意功能、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通过运用拟人、比喻、排比和故事引用的修辞手段得到了更好的实现。这些修辞上的特点也为广大的导游辞编写者及工作在旅游第一线上的导游员更好地完成旅游促销、宣传和推动工作给予了语言角度的思考和启发。

[1]陈凌燕.英文导游辞的词汇特征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3).

[2]陈凌燕.试析英文导游语言的句法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S2).

[3]黄伟新,Paul Livesey.英语文体与修辞概论[C].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4]任爱民.论英语拟人的表达特征[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3,(1).

[5]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6]Grinder,Alison L.and E.Sue McCoy.The Good Guide:A Sourcebook for Interpreters,Docents and Tour Guides.Scottsdale:Ironwood Publishing,1985.

[7]Pond,Kathleen Lingle.The Professional Guide:Dynamics of Tour Guiding.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93.

[8]Thornborrow,Joanna and Shan Wareing.Patterns in Language:Stylistics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陈凌燕(1977-),女,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特殊用途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导游员明喻拟人
从语言符号象似性比较隐喻和明喻
中国文学“译出翻译”的修辞研究
——以《三体》明喻翻译为例
拟人句
拟人句
隐/明喻的恰当性-规约度-熟悉度多维择选实证研究
拟人句
导游员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评价
学会拟人句
明喻翻译研究:以朱自清散文英译为例
基于Ordered Probit模型的导游员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